《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變遷的傳奇史詩,以50年的時間跨度為讀者們描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平原故事。
這部著作也被搬上了銀幕,拍成了電影,電視劇。
01,155分鐘,難以呈現經典?
在2012年,張豐毅,張雨綺,段奕宏,吳剛等人主演的電影《白鹿原》上映,影片截取了1912年到1938年間的動蕩變遷。
其中,原生態的秦腔演繹與蒼茫的麥田取景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這部電影也獲得了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的提名。
然而,在豆瓣上,這部電影也僅有6.7分的評分,因為電影的「力度」不夠,比如刪除了「朱先生」和「白靈」兩個角色,觀感效果大打折扣。
這部電影在大陸上映,只有155分鐘,在柏林電影節上映有188分鐘,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有 175分鐘。
因為原著的先入為主,被改編成為電影的難度較大。
不僅包含時代的變革,還包括男女情愛,僅僅在155分鐘之內,想要呈現出完整的內容,幾乎不可能。
02,「一劇十五年」
備受好評的要數2017年張嘉譯,秦海璐,何冰等人主演的電視劇《白鹿原》。
也許是受到了前作的影響,電視劇版在故事的深度和廣度方面做了最大程度的擴展,也有足夠的時間來敘述和呈現。
這部電視劇從立項,到打磨劇本,再到最後的拍攝和剪輯,一共花費了15年的時間。
耗資了2.2個億,有90多位主要角色、400餘位幕後工作人員。
同時,還有4萬餘人次群眾角色,奔波到了五省十地取景。
老戲骨和演技派張嘉譯、何冰、秦海璐、劉佩琦、李洪濤、戈治均等寶藏級別的演員陣容加盟。
對於這樣一部巨製來說,想要拍攝出原著中的質感,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謂的好戲配好角,除了劇組的籌備和打磨之外,對於演員們來說,也都是完全將自己融入到了這一段鄉村生活中。
據了解,在開拍之前,每一個演員都親自來到農村。
過起了男耕女織的生活,親自體驗這裡的風土人情,為自己塑造的角色注入靈魂。
這樣的投資和巨製,在國產電視劇中,是鳳毛麟角的。
可以稱之為史詩般的巨著。
然而,這一部籌備15年的巨製,在上映期間,也遇到了阻礙。
在4月16日,電視劇在衛視播出。
然而,只播出了一集,就遭遇到了停播,就連電視劇的相關宣傳也被叫停了。
一時間,眾說紛紜,很多網友們是懷疑「尺度較大」,難以通過審核。
也有網友認為,避戰其他熱劇(正在播出的《人民的名義》)「衝擊」,所以暫時停播。
甚至引申出了不能播出的「6大隱情」,可見關注度之高了。
然而,出品方三尚傳媒發布公告,否定了「白鹿原下架是因為尺度過大」導致無法播出的原因。
在5月10日,這部電影歷經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重新上映。
劇情簡單利落,演員演技在線,口碑收視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目前,在豆瓣上,仍然有8萬人給出了8.8分的評分。
在國產電影中,可謂是遙遙領先。
03,真實,樸素、讓人共情
正是因為劇組上下的努力,演員們的不懈精神,這一部電視劇呈現出了真實,樸素讓人共情的電影級質感。
劇中的人物形象,服化道等,都被還原的分毫不差。
比如,劉佩琦對著祠堂牌位行揖拜禮;
比如,仙草給白家人做的第一頓飯,張嘉譯吃陝西油潑麵的鏡頭,讓人流哈喇子。
而為了更為真實的還原「吃麵」的場景,劇組一共準備了將近兩千斤麵粉,全劇大概做了五千到六千碗面。
女性角色們「小腳女人走路」;
秦海璐為了飾演「仙草」更為真實,她兩個月時間減了30斤。
甚至是陝西日常生活中的「蹲坐」都成為了風靡一時,網友爭相效仿的動作。
這原汁原味的陝西風土味兒,和陳忠實先生的作品風格如出一轍。
當然,張嘉譯本來就是西安人,一個本地人演繹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的。
總體來說,電視劇版比電影版更為寫實和接地氣。
用最為生活化和民俗化的方式,呈現出了黃土高原上的風土滋味兒。
不管是塬上廣袤無垠的風光,豐收時候的風擺麥浪,還是冬季白雪皚皚的黃土地,為這一片土地增強了更多的生命力。
可以說,將陳忠實現實的那一份細膩和情感,較為真實的還原到了熒幕中,引起了觀眾們的好評。
04,遺憾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備受好評的電視劇,卻也有深深的遺憾。
在電視劇後期的緊張製作中,陳忠實先生去世了,這讓劇組上下震驚不已。
劇組通過了官方平臺發布了對於陳忠實先生的悼念:
「『激蕩百年國史,再鑄白鹿驚魂』。開拍之初,您的親筆題詞展現在眼前,您的耳提面命尚在耳際。您說過,《白鹿原》的改編,您寄希望於電視劇。沒能讓您看到是我們永遠痛徹心扉的遺憾!唯有不辱使命、潛心製作,才能表達對您最深切的哀思。願陳忠實老師一路走好。」
而飾演白嘉軒的張嘉譯也傷心不已,他表示,和先生「雖未謀面,但有幸出演白嘉軒卻仿若是與先生的一次神交」。
陳忠實先生曾經說過,《白鹿原》因為改編角度的限制,難以解決的都是時空限制。
唯一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即使電視劇了,因為相比較舞臺,話劇,秦腔等其他藝術形式,電視劇受到時空限制較小,裝不下可以再續一集。
電視劇在反覆的斟酌和取捨之後,為觀眾找到了一條通向原著的幽徑。
這些人物的命運,和「白鹿鄉約」共生共存。
因為有電視劇版本,《白鹿原》熒幕中的「魂」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