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想像力是極度豐富的,不受世俗影響,沒有太多的顧慮,往往天馬行空,任何事物在他們眼中似乎都有種神奇的魔力,普普通通的物品經他們一描一繪仿佛就被賦予了靈性。
01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搞笑塗鴉走紅,除了學習不行啥都行
小孩對事物本身就有很強的好奇心,相比於文字,他們更容易被圖形或畫作吸引注意力。在課堂上,任憑老師課講得多精彩、生動,有的小學生還是走神了。
他們在課本上搞起了「創作」,手中靈魂畫筆堪稱「鬼斧神工」,經他們的添磚加瓦,畫像趣味突出,小學生的系列搞笑塗鴉走紅,在網上火了起來,展現出了孩子清奇的腦迴路,網友直言:「我媽三天沒打我了」;還有網友說:「幹啥啥不行搞怪第一名」。
我們可以看到,「詩聖」杜甫手持大斧頭,一副奮起抗議的樣子毫無違和感;關漢卿開起了摩託車,動作表情到位,突然有種莫名的帥氣;伯裡克利畫像上,黑點子布滿半個臉頰,下巴悠黑,看起來讓人有種密集恐懼症,除此之外,大紅唇還用筆粗黑的勾勒出了輪廓,臉頰兩側洋氣的打上了腮紅,頭頂咧嘴鬼臉帽子,耳墜垂長掛著,「人妖」即視感。
有句話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看到孩子這些神奇畫作的家長簡直哭笑不得,專心沒用做正經事上,除了學習不行啥都行!
02
專注力對於孩子來說,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哪裡?
專注是將事情做精、做透的基本前提,只有保持在聚精會神的情況下,孩子才能拓展自己的思維,充分發揮個人能動性做細緻的探索。首先,在學習的問題上,小知識點瑣碎繁多,有時候思維跳躍稍微有些快,如果孩子恰巧開了小差,很容易遺漏重要信息,在做作業時摸不著頭腦,解題思路不清晰,影響學習成績。其次,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很難在一件事情上保持耐心,中途放棄的情況居多,長此以往,容易阻礙孩子好習慣的形成和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03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不要一次性給孩子太多的新玩具
家長總是不停地給孩子購買新的玩具,很容易消磨掉孩子對一個玩具持久的關注度,往往新鮮勁兒還沒過,注意力又轉移到別的新玩具上了,玩一個丟一個,顧此失彼,只有三分鐘的熱度、精力不集中會讓孩子失去很多在事物中找尋趣味性的機會。
2.不宜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吃飯
有些孩子從小養成了習慣,吃飯問題從來不讓家長發愁。但是長時間恃寵而驕的孩子,飯到嘴邊張口,一言不合哭鬧不止,吃飯不會被當成一件重要的事情,玩耍才是,因此常常看到孩子一邊玩,家長端著飯碗到處追著孩子餵飯。為了讓孩子安分點,很多家長都喜歡讓孩子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吃飯,轉移孩子注意力的同時也能好好吃下飯,但是這樣會分散孩子的專注力,壞習慣一旦形成就難以糾正了。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在餐桌旁獨立吃飯的習慣,專注做好一件事情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耐心、耐性。
3.儘量創造安靜、和諧的氛圍
孩子在認真專注的做自己的事情時,家長不要輕易打斷,更不要製造太大動靜打擾了孩子,安靜、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助於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投入。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於小學生的搞怪塗鴉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