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月的坐標裡,
沒有小溪的彈琴;沒有蜂蝶的舞蹈,
沒有百鳥的歡唱;沒有楊樹的鼓掌……
十二月讓花兒卸去彩容,
讓葉兒脫掉了綠衣,
讓樹木在風中嶙峋抖動,
讓天空彰顯出了寂寥和高遠,
讓大地袒露出了真誠和安詳,
讓我們感受到了「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終滅」的沉寂。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十二月裡
都有哪些節日和節氣吧!
珍愛生命 遠離愛滋
12月1日將迎來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
很多朋友不了解愛滋病
甚至有點害怕
愛滋病到底是什麼病?
是如何感染的?
到底能不能治癒?
接下來
帶你全方面了解愛滋病
愛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語: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譯為愛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愛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愛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愛滋病主要通過性交、血液、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愛滋病可通過無保護的性交傳播,性伴侶越多,感染愛滋病的危險性越大。使用受汙染的注射器或其他刺傷皮膚的用具,輸入含有愛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製品、共用針具注射吸毒均會被感染。愛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婦在懷孕、生產和哺乳時可能將病毒傳給胎兒或嬰兒。愛滋病病毒通過血液或血液製品傳播的概率大約是100%,不採取任何幹預措施的母嬰傳播機率是30%左右。
日常接觸不會感染愛滋病,如握手、擁抱、禮節性接吻、咳嗽、打噴嚏、共用餐具、電話、錢幣、辦公用品、勞動用具及公共運輸工具,共用馬桶、浴室、遊泳池、床單、衣被等都不會感染。
需要注意的事,愛滋病不會通過蚊蟲叮咬傳播。
目前尚無預防愛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採取預防措施。其方法是:
1.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避免高危性行為。
2.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製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鬚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愛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與愛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
其實愛滋病病毒侵入人體是有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的,在高危行為之後,72小時內是最有效的。為什麼呢?因為愛滋病侵犯皮膚黏膜後,會被樹突細胞識別感染CD4細胞然後會在淋巴結附近集合,侵入淋巴細胞,最後在血液的運輸下隨同淋巴細胞擴散至全身,一旦擴散至全身,那麼就是愛滋病了,同時意為著抗阻失敗。而這個過程按照生理情況來說需要72小時,所以72小時內服用是最好的。那麼72小時內的抗阻藥物有哪些?
首先是傷口的處理,擠壓傷處,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的清水衝洗傷口,再用酒精或碘伏對傷口進行消毒。其次是阻斷藥物的服用。
目前最常採用三種藥物聯合阻斷。替諾福韋+拉米夫定+依非韋倫。腎功能不全者,用齊多夫定替換替諾福韋,依非韋倫副作用多,孕婦禁用,可用拉替拉韋代替。
以上就是阻斷藥物的原理及推薦藥物。阻斷藥只是一種對突發情況的急救方式,還是有失敗的可能的,所以生活中還是注意不要有高危行為。而一旦患了愛滋病病毒 ,即使是超過72小時也要堅持服藥,依舊可以對愛滋病病毒有抑制效果,對早期的治療很有幫助。
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英文主題為「Communities make the difference」)。
本次活動的主題意在強調個人健康責任意識,與政府、部門和其他社會力量一起,強調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參與愛滋病防治工作的社會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社區的優勢及作用,共同防控愛滋病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為遏制愛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國建設做出貢獻。
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舉行了自聯合國成立以來首次關於殘疾人問題的特別會議。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3日定為"國際殘疾人日"。其設立旨在促進人們對殘疾問題的理解和動員人們支持維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
「國際殘疾人日」的確立,說明在世界範圍內,殘疾人事業日益引起廣泛關注,不同種族的人們都開始形成一個共識,殘疾人事業是人道主義的事業,是一項崇高而又光榮的事業,是人類進步和正義的事業。國際殘疾人日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使其改變對殘疾人的態度,並消除影響殘疾人充分參與到生活各個方面中來的障礙。
殘疾人夥伴們要相信自己,值得受到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值得被世界愛著:你們的確是被咬了一口的蘋果,但那是因為你們身上有著不同於常人的閃光點,有著足以吸引上帝咬你們一口的資本!所以請相信雨後的彩虹同樣屬於你們。
不信,可以看看他們~
她喪失視力和聽力,掌握5種文字,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說,「面對光明,陰影就在我們身後。」
他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說話。但不妨礙他成為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還被稱為「宇宙之王」。
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知識。現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
1972年雙腿癱瘓,此後堅持寫作,成為新時期中國最優秀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病隙碎筆》。
兩歲失聰,但她以獨特的方式創造藝術,15歲成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領舞演員。她領舞的《千手觀音》震撼世界。
他天生沒有四肢,通過難以置信的勇氣、對生命堅定的信仰克服困難的故事傳遞給大家,最終成為一名勵志演講大師。
2月3日對於殘疾人來說是一維護尊嚴和平等的節日,然而對我們來說,卻是一種警示:人人平等常常掛在嘴邊,行動卻背道而馳。他們的需要很簡單,對於我們來說觸手可及:改變對殘疾人的態度,消除他們的牴觸,關愛他們,可以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做到下面這些↓↓↓
他們
或看不到,或聽不到,或肢體殘缺……
然而,他們與我們一樣,
有著健全、獨立和渴求尊重的靈魂。
關心和幫助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殘疾人,
讓他們得到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讓世界多一點尊嚴和關愛。
關愛殘疾人,不止是在這個日子裡。
2001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
決定將我國憲法實施日12月4日
作為每年的全國法制宣傳日
2014年11月1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
決定將每年的12月4日
確定為「國家憲法日」
2001年12月4日是現行憲法實施日。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規定了國家體制,保障了社會生活,所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要讓全體公民先了解憲法。因此要把現行憲法實施日作為全國法制宣傳日。
這樣充分體現了憲法在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務,體現了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感覺憲法很高冷,和咱們老百姓關係不大?其實從出生開始,憲法就一直默默保護著你哦~看完小保和憲法的故事你就知道啦!
當小保還是一個嬰兒時,他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是具有獨立人格權的「人」。從出生這一刻起,小保已經開始受到憲法保護啦!小保和其他人一樣有了繼承遺產的權利,他的爸媽有義務保護他、撫養他,不能虐待他、遺棄他。
憲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6歲那年,小保上小學了。第一堂課老師就教會他們唱國歌,小保也知道了祖國的首都是北京,盼望有一天去看看天安門。當時的他並不知道,上學、首都、國徽、國歌都是憲法規定的內容。
憲法第二章第四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第四章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北京。
這一年,小保考上了大學。除了獨立生活的新鮮勁兒,小保還行使了自己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第一次體會到憲法的「存在感」。
與此同時,小保真切地感受到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而且,即便是剛剛進入大學還沒有穩定收入作為生活來源,父母也可以不再供養小保了。
憲法第二章第三十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這一年,睡在小保上鋪的兄弟填寫了應徵入伍的申請,光榮入伍了,學校會為他保留兩年的學籍。
憲法第二章第五十五條規定: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
小保大學畢業了,找工作成了頭等大事。在招聘會上,小保過五關斬六將,得到了一份北京某新聞單位編輯的工作。曾經的「熊孩子」小保,如今也要自己獨立打拼了。
憲法第二章第四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新員工小保努力地工作著,一年後,小保可以享受帶薪年假了,他興奮地踏上了去往雲南的旅程,並在那裡遇上了心愛的她。
憲法第二章第四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
相處幾年後,小保和女朋友結婚了,從此開始了幸福的生活。兩年後,他們有了「小小保」,小保成了家裡的頂梁柱,也更懂得孝順父母。
憲法第二章第四十九條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這一年小保幹了一件大事兒,在和老婆商量後貸款購買了一套60平米的新房。雖然很辛苦,但是生活多了一重保障,多了一份踏實感。
憲法總綱第十三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第三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今年,小保到了而立之年。有了自己的房子,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小保每天都滿滿正能量。7月份,老爸老媽退休了,他們來到北京帶孫子,一家人樂樂融融生活在一起,小保感嘆:原來這就是天倫之樂!
憲法第二章第四十四條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處處與我們的生活相關
所以
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
有事兒找法、用法說事兒
傳播法律知識
弘揚法制精神
蹴鞠最早起源於古代臨淄,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體育運動,有著深厚的社會和文化背景,有著翔實的史料記載和眾多的文物考證。《戰國策·齊策》和《史記·蘇秦列傳》就有關於公元前300多年前蹴鞠活動已經流行於齊國故都臨淄的記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踏鞠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這是中國史書關於蹴鞠活動最早的記錄。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淵遠流長。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遊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方場地上,當時稱這種遊戲為「哈巴斯託姆」。
從17世紀中後期開始,足球運動逐步從歐美傳入世界各國,尤其是在一些文化發達的國家更為盛行。越來越多的人走向球場,投身到這一富有刺激性和暢快感的運動中去,以至於一度將足球運動開展得好壞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文化發達與否的標誌。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率先為足球運動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863年12月26日,英國人在倫敦皇后大街弗裡馬森旅館成立了世界第一個足球協會——英格蘭足球協會。會上除了宣布英格蘭足協正式成立之外,制定和通過了英國的第一部全國性的足球比賽規則,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足球比賽規則,這次會議共制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並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其中大部分內容仍為現今世界上採用的足球競賽規則相類似。英格蘭足球協會的誕生,標誌著足球運動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因而,人們公認1863年12月26日,即英格蘭足球協會成立之日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
1978年,聯合國把12月9日定為世界足球日,來紀念這項運動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是為西安事變,亦稱雙十二事變。西安事變的發生及其和平解決最終結束了內戰,實現了國內和平,促成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並且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所以每年的12月12日被定為「西安事變「紀念日。
西安事變的爆發,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張學良將軍在抗爭時期主張的「安內攘外」政策,因與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相左而直接導致了西安事件的爆發。
告西安同胞書
總理說:求中國之自由平等。中國人在世界上求自由、求平等,是誰都不能否認的。同胞們:要認清世界上一切被侵略、被壓迫的民族,也到了非聯合起來、向帝國主義清算不能生存的時候了!帝國主義的崩潰是必然的,最後的勝利終究是我們的!十年前守西安就是我們最確實的印證,只要我們不怕死、能團結、肯犧牲,守一城與守一國沒有什麼分別的。虎城雖不敏,願與我同胞堅持此志,禦侮爭存。
(節選)
西安事變紀念館
西安事變紀念館是以「西安事變」重要舊址張學良公館、楊虎城止園別墅為基礎而建立的遺址性博物館。
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變舊址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二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變紀念館籌建處。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五十周年之際正式建成西安事變紀念館,並對外開放。
2019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紀念日
讓我們一起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12月20日
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1999年12月20日
當五星紅旗在澳門上空升起
被葡萄牙侵佔長達四個半世紀之久的中國領土
最終回歸祖國懷抱
澳門(葡語Macau、英語Macao),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北鄰廣東省珠海市,西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對望,東與香港隔海相望,相距60公裡,南臨中國南海。
澳門雖然小,卻有著深厚的歷史沉澱;雖然總是與香港相提並論,但卻有著自己無可取代的城市魅力。
澳門分為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它的歷史感與現代感被西灣大橋、澳氹大橋、友誼大橋自然地連接起來。澳門半島上聚集了大三巴、炮臺、玫瑰堂等文化景點,步上長長的階梯,仰望大三巴在天空中曲折的剪影;登上大炮臺,從不同的視角俯瞰澳門美景;街道上狹窄的石子路,盤根錯節的榕樹,觸手可及的斑駁牆壁,巴洛克式的雕花裝飾,都藏著澳門訴不盡的故事。
1553年 , 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曬水浸貨物」為藉口,通過向明朝官員行賄,獲準在澳門半島暫時居住。
1572年,葡商在按慣例饋贈500兩白銀之時,因有其他中國官吏在場,葡商翻譯只得說,那是付給中國政府的「地租銀」,受賄官吏宣稱將把這筆「地租銀」上交國庫。從此,葡商的賄賂變成了地租。
1749年,清政府頒布中國管治澳門章程十二條,以中葡文刻石立於澳門議事亭內。此後,這項法令執行了100年。葡人向中國政府交納地租,表明葡人承認澳門是中國的領土。
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單方面宣布澳門為自由港,除容許外國商船停泊進行貿易活動外,拒絕向清朝政府繳納地租銀。
1846年5月,亞馬留單方面宣布對澳門華籍居民徵收地租、人頭稅和不動產稅,把只對葡萄牙居民實行的統治權,擴大到華籍居民。
從1849年開始,亞馬留將清朝官員趕出澳門和搗毀清朝海關,並停止向清政府繳納地租銀。
1851年和1864年,葡萄牙又分別侵佔了凼仔、路環兩島。
1862年葡萄牙曾與清政府草籤《中葡和好貿易條約》,欲將澳門地區轉為葡萄牙之屬地,但被發現而告終。
1886年(光緒12年),葡萄牙與英國代表藉鴉片緝私徵稅的合作與清政府談判。
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先後籤訂了《中葡裡斯本草約》、《和好通商條約》,條約列明:「由中國堅準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國治理他處無異」。為避免主權徹底喪失,清政府保留了將澳門讓與他國的權利,葡萄牙若想將澳門讓與他國,必須經過中國同意。
第127任澳督韋奇立在澳門總督府進行最後一次的降旗儀式,為政權移交儀式拉開序幕。
下午4時30分,在億萬觀眾的見證之下,最後一任澳督韋奇立走出澳督府,邁出了居住了8年之久的澳督府。站在斜向門口的位置等待儀式開始。
17時,在澳門警察樂隊所奏響的葡國國歌聲中,葡國國旗從樓頂的旗杆處降下。隨後降旗手將降下的葡萄牙國旗摺疊好後送到韋奇立的手中。
1999年12月20日零時,舉世矚目的中葡兩國政府澳門政權交接儀式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隆重舉行。在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樂曲聲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這裡莊嚴升起。從此,澳門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人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中又邁出重要的一步。
區旗是繪有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圖案的綠色旗幟。
五星象徵著國家的統一,澳門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含苞待放的蓮花是澳門居民喜愛的花種,既與澳門舊稱的「蓮花地」,「蓮花莖」,「蓮花山」相關,由寓意澳門將來的興旺發展。
花瓣表示澳門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兩附屬島嶼組成。
大橋,海水反映著澳門自然環境的特點。
經過400多年歐洲文明的洗禮
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使澳門留下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
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
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7月15日
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自回歸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依據澳門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並得以延續。
不僅如此,澳門作為國內唯一合法賭博之地,已成為博彩收入七倍於拉斯維加斯的賭博聖地。這座面積28平方公裡、人口60萬的小城,由於博彩收入大幅飆升,人均財富已於2002年超過瑞士,躍居全球第四。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我們始終相信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整體!
每一個孩子都不能分離!
祖國統一是我們共同的夢想!
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夢實現的一個必然過程!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其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節氣的時候,通常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區域,會降大雪,乃至暴雪。因此,大雪節氣是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的表示。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雖然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但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還不到1毫米。
夜之漫漫,鶡鴠不鳴」 鶡鴠,寒號鳥,這是陽鳥,大雪時感至陰而不鳴。
虎,猛獸。故《本草》曰能避惡魅,今感微陽氣,益甚也,故相與而交。
「荔挺」有說是蘭草的一種,有說就是苕帚苗,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的風俗之一就是醃肉。「未曾過年,先肥屋簷」,說的是到了大雪節氣期間,會發現許多居民的門口、窗臺都掛上了醃肉、香腸等,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
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本草綱目》有:「紅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說法。紅薯含有大米、麵粉缺乏的賴氨酸,賴氨酸可促進人體上皮細胞的成熟,一直抗癌因子與細胞中蛋白質的結合,可提高人體抵抗力,秋冬吃紅薯還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
大雪時節,全國各地人們更多的是在冰天雪地裡賞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有一段話描述了杭州城內的王室貴戚在大雪天裡堆雪人、雪山的情形:「禁中賞雪,多御明遠樓,後苑進大小雪獅兒,並以金鈴彩縷為飾,且作雪花、雪燈、雪山之類,及滴酥為花及諸事件,並以金盆盛進,以供賞玩。」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滑冰是冬季遊戲之一,古時稱為冰嬉。北方嚴寒,河流凍得堅實,有的地方汲水澆成冰山,高三四丈,晶瑩光滑,人們縛皮帶蹬皮鞋,從山頂挺立而下,以到地而不僕倒者為勝,這種遊戲叫做打滑撻。
冬至,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至23日,太陽到達黃經270度的位置時,即是冬至節氣。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冬至是「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據《通緯·考經援神契》稱:「陰極而陽始至,日至南,漸長至也。」到了冬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這是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日太陽高射角度最小,所以日影最長,日影長為實物的兩倍。從這天以後,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日出日落的方向逐漸北移。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糜與鹿同科,卻陰陽各異,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長,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消而解角。
由於陽氣初長,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能夠流動並且溫熱。
對於不宜食生冷又不宜食燥熱的人,可選用枸杞子、紅棗、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
陽虛的人,在沒有上火的情況下,飲食上可以選用適量的牛肉、羊肉等溫性食物來滋養臟腑,可多吃核桃、芋頭、枸杞、海參、羊腎、益智仁、杜仲等補益肝腎之品,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
溫補一定要適量,並且要忌生冷,飲食還是以清淡為主。特別是血虛的人適宜吃溫性食物,如羊肉、雞肉、鱔魚、海蝦等,但要注意分量,不可過量,否則,過多食用溫性食物會容易上火,損陰津,口腔容易潰瘍,容易引起咽喉炎等。
比如畜禽肉、魚肉和雞蛋等。
蛋白質所含能量的30%會變成熱量從體表發散出來,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僅有5%~6%作為熱量散失,脂肪則是4%~5%。
紅肉中還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紅素鐵,研究表明,飲食中增加鐵的攝入,抗寒能力會增強。
需注意,要增加的是富含蛋白質的瘦肉,而不是脂肪多的肥肉。同時,每天吃肉量最好控制在2兩以下。
此外,冬至時節,天氣寒冷乾燥,導致鼻咽乾燥、皮膚缺水,易上火,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別忘補充津液,可食用荸薺、藕、蘿蔔、白菜、獼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陰去燥的食物。
至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此節氣期間多有聚會,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建議: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粥,不但會讓身體立刻感到溫暖,還能暖腸胃、喚醒消化系統,促進食慾。尤其是雜糧粥還能幫助補充B族維生素和鉀等多種營養素。
冬至時節,人體的陽氣太弱,所以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這時要躲著寒涼。脖子、肩膀、腰部、膝蓋和腳,寒冷的天氣會連累這5個脆弱部位,引發頸椎、腰背、膝關節疼痛。
建議:儘量穿高領衣服,外出戴圍巾;晚上睡覺時別把肩膀露在外面,可以在肩膀上搭一條毛巾;腰和膝關節不好的人可以戴個護腰或護膝,穿上棉背心;睡前用熱水泡泡腳。
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
建議:冬天補腎,而黑色入腎。黑豆、黑米、黑芝麻、紫甘藍、紫薯、藍莓等紫黑色食物中富含的花青素是一種強抗氧化劑,它能夠預防癌症,增強血管彈性,還可保護視力。因此,多吃黑色食物對於預防季節多發的心血管疾病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想要補充人體的陽氣,最簡單的方法是曬太陽!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補陽的方式是曬背部。因為背部是人體督脈所在,中醫認為督脈是人體的陽經,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個向陽的窗邊曬曬後背,全身都會很溫暖。
腰眼為經外奇穴,位於人體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以疏通經脈、強壯腰骨,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且男女都適用。
方法:雙手搓熱後,緊按於腰眼處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閭部,每日反覆50-100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