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到老,家長了解「吸收性心智」,才能抓住小孩成長黃金期

2020-12-14 袁紹明聊育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周末帶孩子去公園玩,看到幾個孩子的不同的行為,讓我感覺很有趣的。事情是這樣的:在公園裡有一些家長帶著孩子聚在一起玩,本來玩的好好的,其中,一個孩子突然就去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後來,幾位孩子就吵架起來了,開始了爭奪玩具的爭吵。其中一個小朋友沒有參與這場爭奪,後來,他把最先搶玩具的那個小孩"教訓"了一頓,也就是對著那個孩子說教了一通,還說的很有道理,後來幾個小朋友就沒有爭吵了,又開開心心一起玩耍了。

這幾個孩子差不多是6歲左右,解決了這次爭吵的那個小朋友也並沒有比其他小朋友大,但是處理問題的能力竟然如此強大。後來我與這個孩子的媽媽交流了一會,才知道這個孩子從小就在比較好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父母對他都比較嚴格,平時比較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如今才6歲的他已經表現出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氣質與能力了。這就是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的表現。

說到這裡,我想到一本書《吸收性心智》,這本是由蒙臺梭利所著,其中提到的一個名詞"吸收性心智"讓我覺得很符合這位小朋友目前的情況。蒙臺梭利在《吸收性心智》中寫道"兒童有一種天生的能量,促使他通過吸收性心智適應當下的時代與文化。這就是人類漫長童年存在的意義。"

這個小朋友從小吸收到的周圍的各種因素,才讓他有了對眼前情況的鎮定與表現出非凡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不經意的模仿,其實是源自他們具有"吸收性心智"。孩子在嬰兒時期的這種吸收是完全無意識無選擇的"全盤吸收",而且他們就是在這個吸收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心理個性。

孩子的"吸收性心智"與其生活的環境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如果家長能夠讓孩子在小的時候能夠有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孩子吸收到的也就會更好,這對於孩子的性格與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擁有特殊發展機制——"吸收性心智"

1、 "吸收性心智"

兒童能從事一種轉化過程。外界印象並不只是進入他的頭腦,而且形成了他的心智,在他的內部實體化。他利用在周圍環境中發現的一切未來創造自己的[心理肌肉]。我們把這種心智能力稱為吸收性心智。

在《蒙臺梭利兒童心理學》一書中寫到:"吸收性心智是兒童特有的無意識的記憶力,是吸收環境並加以適應以形成人格的能力。"

蒙臺梭利用海綿和照相機來比作兒童的"吸收性心智"。面對周圍的環境,成人會對環境中的因素進行判斷,而兒童不會,兒童會將周圍的一切像照相機一樣全部照下來,像海綿一樣全部吸收進去,這就是兒童的吸收性心智的特點。

也就是說,兒童對於環境中的好的因素和壞的因素都會全盤吸收,是屬於一種無意識的記憶,只要接觸到就會印入自己的腦海中。因此,家長要了解到兒童的這一特點,才能夠為孩子創造更優質的環境,讓孩子吸收到更好的因素。

2、 "吸收性心智"的兩個階段

(1)0-3歲無意識吸收階段

兒童在0到3歲時,照相機和海綿的性質就很明顯,他們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感覺到新奇,並且會將其全部印入自己的腦海中。孩子周圍的物品、人、人的語言、行為動作等,這些都會被孩子吸收。而大人無法理解孩子在這一階段表現出來的一些行為。

這一階段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人們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知老"就是因為三歲之前孩子對世界的認識或許決定了孩子將來的性格和做事的能力。孩子在0到3歲的階段會初步形成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對周圍的一切因素的認識,包括情感、精神等形成。

(2)3-6歲有意識吸收階段

兒童到了3到6歲的時候,就不僅僅對周圍的一切全盤吸收,而是會對周圍的事物有自己的判斷和研究,孩子開始以自己的思想來判斷遇到的東西。在這個時候,兒童會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表示對環境的理解,也會以自己的雙手來認知外在的事物,有意識地發展自己。

"吸收性心智"可以為孩子帶來什麼

1、 "吸收性心智"促成了孩子的成長

前面我們說到了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兩個階段的特徵與發展,在這兩個階段中,孩子會根據自己的心理特點逐步去了解周圍的環境,了解這個世界,從而形成自己的見解與獨特意識。

孩子在進行吸收與建設的過程中,會慢慢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形成自己對於周圍事物的判斷,這個過程就促成了孩子的成長。

2、 "吸收性心智"或許可以決定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吸收性心智"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性格、精神、觀念等有了自己獨特的一面。"三歲看大,七歲知老",也就是說,孩子在三歲到六歲的時間處於"吸收性心智"的階段,他們會在這個階段形成自己的人格,這種人格將會伴隨著孩子一生。

父母在這個階段注重孩子的這種吸收的特點,則可以為孩子的性格塑造起到良好的作用,讓孩子從小就能夠吸收更加優質的因素。

家長怎樣利用孩子"吸收性心智"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童年

1、 給予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從"吸收性心智"的特點以及階段發展來看,環境對於兒童大性格塑造以及人格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要十分注重孩子的成長環境。

當孩子在幼兒時期的時候,家長更加要注重家庭環境的創造,不要以為孩子小,對周圍的環境沒有意識,所以不注重,相反,這個階段更加要為孩子打造優質的環境。

家長要讓孩子接觸更多有益的事物,為孩子呈現更多美好的事物。在家庭布置上,可以裝飾一些賞心悅目的東西,父母之間相處要和諧,不要讓家庭充滿大人的爭吵的聲音。父母傳遞給孩子的觀念,也要有所判斷,要將正確的、良好的情感和觀念傳遞給孩子。

2、 父母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孩子從出生開始最先接觸的就是父母,待在父母身邊的時間也相當長,這個時候父母的榜樣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父母要十分注重自己的行為舉止,因為這不僅僅是自己的行為,更是能夠被孩子模仿的行為,如果自己的言行都不能做到稱職,那孩子模仿到的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父母作為孩子的榜樣,要通過自己的言行來為孩子樹立更好的標杆,讓孩子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3、 幫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在小的時候會表現出很多與成人不一樣的言行與其它,這個時候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行動,大人不要過分去幹預孩子的行為。

比如,我們看起來極其普通的桌子、凳子、沙發等物品,在孩子眼裡可能是更多神奇的東西,他們會對這些生活中的物品感覺到神奇,因而也會表現出感興趣的意思,會去玩生活中的平常物品。這個時候,家長不要過分幹預孩子的行為,在保證孩子不會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幫助孩子去探索這些他們認為神奇的東西。

我是袁紹明聊育兒,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吸收性心智」的生理機制——鏡像神經元
    蒙臺梭利博士在對兒童進行細緻觀察之後,發現兒童具有吸收性學習的心智。所謂「吸收性心智」就是兒童的精神可以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他周圍的印象,來構建自己最初的內心世界。這種吸收表現為兩個特點:第一是吸收速度快,也就是學習速度快;第二是全盤吸收,也就是他吸收了所有呈現於他面前的事物。
  • 鍛鍊孩子「咀嚼力」,家長需抓住「練習黃金期」,效果事半功倍
    前幾天辦公室裡聊起來了關於寶寶吃東西的話題,有位新手寶媽談到自己的寶寶都一歲了還處處挑食,稍微硬一點的食物都不吃,真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其實這位同事的寶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問題,很可能是寶寶的咀嚼能力不足,這跟當初她餵養寶寶時一直信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準則有關。
  • 抓住孩子長高的黃金期,出現這三個信號,家長們要注意了
    怎麼給孩子搭配,才能更好更快更健康的成長?這一系列的問題被拋出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帶孩子可真難。那麼今天小編將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關於抓住孩子成長的黃金期會出現什麼樣的信號呢?01愛睡覺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普遍都比較喜歡睡覺,他們的認知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在他們的腦海裡,除了吃飯,睡覺,也許發呆也是他們的特長吧。
  • 數學啟蒙的黃金期,家長別用錯誤方式拖後腿,扼殺了孩子的數感
    到3~6歲,孩子的數學啟蒙真正進入黃金期,此時他們開始意識到數量的存在,並能感受到數量的變化,而且已經能通過數手指對應數字的次序和量級。 也就是說,家長不能提前教孩子背數字、做簡單的算術,這便是運用成人的思維對孩子進行固化指導。 而且,有心理研究證明,6歲之後的孩子才能進行脫離實物的小範圍加減運算,這證明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
  • 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有三個年齡段,家長選對方法培養,娃更優秀
    家長在教養孩子時,要把握好大腦的「黃金髮育期」,這樣才能促進他們智力發育得更好。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孩子這個年齡段是大腦的「黃金髮育期」哈佛大學兒科心理學家教授理察通過研究發現,孩子在出生後有三個大腦發育黃金期,分別為6個月~3歲,3~6歲,7~10歲。
  • 大師級心智模式的底層邏輯
    我們把人的一生分為7種心智模式,分別是吸收性心智、他律性心智、自我性心智、選擇性心智、對標性心智、成長性心智和覺知性心智。一、吸收性心智(0-6歲)蒙臺梭利是一位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開創了一個新品類「蒙氏幼兒園」。蒙臺梭利認為0-6歲的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 寶寶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有三次,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如果家長們能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孩子的智商就能得到突飛猛進的提高。哈佛教授研究表明:孩子的一生當中大腦發育有3次高峰期,這三個階段對孩子的發育異常重要。只要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了這3個階段,孩子想不聰明都難,想要聰明孩子的父母可一定不要錯過這三次提高孩子智商的機會。
  • 小孩的心理變化是多變的,家長該如何了解小孩的心理?
    小孩的心理變化是多變的,家長該如何了解小孩的心理?簡單來說:假如兩歲孩子只懂兩個數,三歲孩子只懂三個數,四歲孩子只懂四個數,但你非要讓兩歲孩子去理解四個數,這是很難做到的。當然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人抬槓了,我家孩子兩歲能從1數到10呢。對,2歲的孩子也許會說1-10,但他們真的能理解1-10的概念嗎?
  • 0-18歲身高對照表,沒達標的孩子,15歲之前務必抓住黃金期
    其實,孩子的身高增長是有3個黃金期的,在黃金生長期如果父母抓住這個機會,孩子的身高還是有望再長的。1.學齡前期學齡前期也就是4-6歲時孩子生長發育的基礎階段,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骨骼會增長得很快,因此,家長要在飲食上給孩子特別注意,如果孩子厭食、挑食,有這些行為的話,會影響骨骼中鈣的儲備,孩子的身高增長幅度就會明顯減小。2.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怎麼樣才能讓孩子一心一意寫作業呢?有位寶媽想了個好辦法——用雞蛋將孩子來回亂動的腳圍了起來!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日本腦神經專家、美國邁阿密大學腦神經外科終身教授林成之經過多年的研究,在他的書《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中提出: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
  • 哈佛大學:大腦發育高峰期有三次,請家長幫寶寶抓住一次
    所以也希望孩子是聰明的,但是很多家長認為「智商」都是遺傳來的。其實不然,曾經有一項實驗針對於特曼人,人均智商都很高,但是他們並沒有成長為天才。所以遺傳下的高智商,並不會成為孩子一生的資本,而後天的培養對孩子來說則更為重要。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家長要用心培養
    為了孩子的頭腦發育好,家長都會按照最科學的營養餐和訓練方法,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最好的發育。可要說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很多家長就不知道具體時間了。有家長說是在1歲以內,有說是三歲,還有說6歲等等,其實這些說法也都沒有錯。不過孩子的大腦發育的黃金期,確實是存在的。
  • 0-3歲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孩子3歲了,還不能正常交流。」「孩子什麼都懂,就是不會說。」「小孩說話晚點,沒事!」……在一些育兒群裡,「寶寶說話」是一個一直被寶爸寶媽們熱議的話題。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護師何豔斯表示,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期間,孩子的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非常明顯。0-3歲寶寶語言的發展一般上會有怎樣的特點呢?
  • 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家長千萬別錯過了
    而人一生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就是3-6歲的幼兒階段,這個階段的語言學習與發展,奠定了孩子日後的語言能力基礎。如果家長能夠把握住3-6歲這個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那麼孩子的一生都將因此受益。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談談如何把握住3-6歲這個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助力孩子語言飛速發展。方法一、創造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每個孩子,都是需要被表揚和肯定的。
  • 抓住3個生長黃金期,再也不用擔心孩子長不高了!
    不要小看黃金期,這期間對孩子身高發育問題影響極大,父母做好萬全準備,加強管理孩子身高,此時效果最顯著。父母矮不用怕,只要抓住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期,長高個也不再是夢。相反如果父母本身就高,但卻錯過孩子這3個生長黃金期,那麼長高個的可能性也是很大!
  • 家長要清楚,別錯過兩個矯正黃金期
    可更多的家長不是不懂,就是想著孩子全部換牙到他們12歲後再去矯正,就這樣一拖再拖最後錯過了孩子的牙齒矯正黃金期。孩子矯正要等到12歲以後嗎?據不完全統計發現,有90%以上的家長認為等孩子完全換牙後再去矯正,這個階段通常是在12~13歲。
  • 1-14歲孩子成長密碼,讓父母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家長慧
    原標題:1-14歲孩子成長密碼,讓父母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家長慧民小編說你知道嗎?1-14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耶魯大學對此做了40多年的研究,相信會幫助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一起來看。其實,我們並不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為什麼不如以前聽話了?
  • 孩子個子矮怎麼辦,抓住長高的三個黃金期!
    孩子長高有三個黃金期,家長們一定要把握好,可別錯過了! 基礎階段:學齡前期 學齡前期(4~6歲)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孩子長高的基礎階段。6歲左右補鈣,對兒童今後的成長非常重要,此時,人體骨骼處於儲備期,骨骼發育日需鈣元素量為每日800毫克。
  • 一哭、二笑、三認母,前三個月寶寶生長黃金期,家長該如何養護?
    這三個月是寶寶快速生長發育的黃金期,也是對寶媽的考驗期,想要度過真不容易。孩子從出生到12個月會經歷七個猛漲期,而前三個月就有3個,寶爸寶媽一定要把握好這三個月的黃金期,幫助寶寶更好的成長。到了第3個月,孩子的視力開始發育,能夠記住媽媽的樣子,看到媽媽就會像肢體語言也逐漸增多,新技能一個接一個,肯定會讓寶爸寶媽感到驚喜。
  • 幼兒園園長推薦:抓住3-6歲閱讀黃金期,智慧媽媽選擇這4類書
    並且現在教育改革「大語文」時代到來,幼升小有考試看圖說話,小升初有名著鑑賞等等,而且老師都要求每天閱讀打卡,所以3-6歲閱讀黃金期一定要抓住,為孩子上學打基礎。耶魯大學更是有一項研究表明,閱讀能夠激活孩子們的神經系統,神經網絡以及它的連接。那麼在3-6歲這個黃金階段,最適合孩子閱讀的是哪一類的書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