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現在大多都用暗線,也就是採用預埋或者後期開槽的方式,將線和線盒埋進我們的牆中或者是屋頂。
暗線最大的好處是房子裡看不到到處亂跑的電線,使房間更加的美觀,給人一種不雜亂的感覺。但這東西也是有缺點的,那就是檢修起來不方便,以後萬一線路出毛病,檢修麻煩。
當然了,也有人不樂意做這個暗線,想要跑成明線,那麼這些人會生出問題來,就是假如我準備以後跑明線,那麼我砌牆時需要預留一些孔洞嗎?用來穿線或者是安裝線盒。
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跑明線的流程
不管是跑明線還是跑暗線,家裡必定要有一個進線口,也就是說,需要一個總進線口,這個總進線口是將外面的電引進來,然後入戶進入家中電箱,而家裡電箱再將室內線路分開。
總線進入電箱後,分成插座、照明、廚房、衛生間和空調這些線路,這些線路的閘刀都在電箱內,從電箱出來後再進行分裝。
比如說你照明的就向上面跑,你插座就向牆上跑。
那麼,在這裡就有問題了,我們要知道,總線進入電箱只有一根,但這些分開的線要從電箱出來就需要有很多根,比如說你照明需要一路,你插座需要一路等等,假如是明線,就會在電箱上面分出好多來,密密麻麻,看著很是眼暈。
這裡就算是明線,也不能直接是露出的電線在牆上跑,而是需要用到線槽,就是那種常見的扁線槽,用釘子打在牆上,將線放進去後上面再蓋上。
所以,當我們從電箱分線出來時,一定會顯示出這些線槽的,都在明處。所以,如果是要跑明線,就要儘量簡單和減少這些出線箱的線槽多少。
怎麼減少?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說的,明線需要預留孔嗎?
二、跑明線需要預先預留孔嗎?
其實不管你是明線還是暗線,有些預留孔是無法避免的,比如說我們的進線口,也就是我們的總進電孔,這個需要將外面的電引進來,密定得有個孔洞。
當然了,這個可以後期用鑽頭打出來,但最好是預留,可以在砌牆的時候預留出這麼個洞,埋進去一根線管,以後穿線方便。
在這裡多說一句,一般情況下,這個進線口都是預埋在一層的房頂混凝土中,因為這樣容易向下引,但這是說的暗線,跑明線的話,直接在牆上預留也行。
然後就是出線箱的那些電線,當我們不準備跑暗線後,其實這裡的出線是能減少就減少,比如說照明可以和插座做成一路,直接引出一根,到了上面再分開,等於是照明和插座串聯著。
另外就是我們安裝空調,一般情況下,我們的空調線會相應粗一些,這個是需要單獨一路的。當然了,如果我們事先已經確定好空調安裝在什麼地方,那麼也可以預留出空調管子進出的地方,當然這個不是必須的,因為我們後期可以鑽窟窿。
故,假如我們想要跑明線,預留孔洞事先做出來是很好,比如進線口啥的。但這並不是必須的,因為明線和跑暗線完全不同,所以明線的一切做法都可以房子裝好再做,預留和不預留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最後:這個跑明線有跑明線的好處,跑暗線也有跑暗線的好處,黑嫂在這裡不去評判什麼好,因為一切都要主家來決定,只要自己覺得好,那就是真的好,別人說什麼其實沒有用。但假如是跑明線,預留不預留孔洞其實並不是個值得糾結的問題,它跟暗線不一樣,所以並不用為此擔心,假如是留了,以後就少打一個孔洞,假如沒留,也是以後多打一個的事,還是將注意力放在房屋別處為好,建得用心,住得舒心是第一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