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裡的田小娥是一個明惠的女子,她的悲劇是誰造成的?

2020-12-26 寫乎

作者:齊雲軻

(田小娥)

田小娥是倔強的。她的倔強來源於自己人生命運的不幸,她倔強的突出表現是對現實生活的極度不滿。因為對現實生活的極度不滿,所以她選擇了抗爭,在男人們中去發現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一旦瞅到機會就主動出擊,可現實卻給她開了玩笑,讓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一、郭舉人:第一個男人,不是男人的男人

郭舉人,是田小娥唯一名正言順的男人:丈夫。他們夫妻倆,——不,嚴格來說是夫妾倆,郭舉人的妻子是他的夫人,田小娥算不上妻子——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妾)。

田小娥的父親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她也算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可是這位秀才父親已經是個破落戶了,手裡沒有什麼錢,也沒有多少地,最後竟打起了女兒的主意,將其嫁給了年長且富庶的郭舉人,——與其說是嫁,倒不如說是「賣」更貼切。

每年,郭舉人會給比他還年輕的老丈人些進項,這些東西對于田秀才來說,是一筆大款項,夠他頂許多的開支了;此外,與郭舉人成為姻親,也給田秀才帶來了好名聲,畢竟郭舉人的身份地位在那擱著呢,儘管是個武舉,也比他強得多。

正因如此,後來田小娥被休後遣送回家,秀才才會無比的震怒。這怒中,有丟失顏面無地自容的羞恥感,更有失去郭舉人女婿進項這一大經濟來源和聲名地位支撐的痛心和激憤。

對於郭舉人來說,田小娥只是自己晚年生活的點綴,或者說是生活的調味品,用來調劑一下乏味的生活而已。他六七十歲了,田小娥年紀輕輕的,單從年齡上來說,足以做他的孫女了。對於孫女輩的小老婆,他常常表現為心有餘而力不足。

每月逢一去會,一月統共才三次,意猶未盡又力不從心。男女間的魚水之樂,於他是不暢快,於她是不盡意,始終無法和諧。加之老伴盯梢,怕他勞累過度(不排除嫉妒心作祟),在門外不斷提醒,二人間的關係只好勉為其難的維持著。

田小娥已經長大,青春年少,正是渴望丈夫親近慰藉的時候,可是郭舉人無法給她,更要命的是所謂的「泡棗」,讓她噁心到家了。反感至極的她,將其扔進了尿罐裡泡,讓郭舉人這個老頭子吃自己的尿水泡脹的東西。

對於一個這樣的丈夫,田小娥沒有「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心,只有滿腹的仇恨和怨憤。所以,後來即使不遇到黑娃,她也不會安分守己、甘於被現實奴役的。

反抗,是她走向毀滅的路,也是她爭取新生的必然途徑。

二、黑娃:深愛著,也惱恨著

黑娃,是田小娥的新生。

一個表面上養尊處優、生活優渥的貴婦人,實則過著生不如死的被奴役的日子。她渴望改變,渴望遇上一個真正的男人,擺脫眼前這個老男人,結束這種非人的生活。

遇上黑娃,是田小娥的幸事,也是不幸的開端。

黑娃在長工之間的聊天中,得知了田小娥的不幸,也獲得了人生的啟蒙,身體中的男人激情被點燃了。

倆人,一個有情,一個有意。

俗話說:「移乾柴近烈火,無怪其然。」是也。

她,正處花季的女人,渴望一個真正的男人來撫慰,來改變人生,結束眼下這種非人的生活,獲得新生;他,同情她,也愛戀她、迷醉她,更想永久的擁有她。

他們的關係在自以為隱蔽的情況下開始了,維持著、發展著,危險係數很大,卻被他們得到的甜蜜和歡悅給屏蔽掉了。畢竟還是年輕,比起老奸巨猾的郭舉人,他們真的差遠了。

郭舉人要殺黑娃,卻又裝得道貌岸然,放他走了,然後讓侄子們去追殺。

黑娃逃離險境後,為了田小娥這個他自認為是屬於自己的女人,又返回虎穴,打探到了她的蹤跡後,追趕了過去。

田秀才無法接受潑出去的水——女兒田小娥——被丈夫休掉攆回家這一無比丟人現眼的事兒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氣又恨,惹病上身,倒在了炕上。

田家需要長工乾田地裡的農活,黑娃主動送上門。這是他們破鏡重圓的契機,二人都把握住了。

本以為離開家,到遠方的黑娃老家,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田小娥,失算了。族長白嘉軒懷疑她的身份,更懷疑她的來歷不清不白,堅決不讓進祠堂。不進祠堂,她就無法真正成為黑娃名正言順的妻子。

鹿三跑到郭舉人所在的地方一打聽不當緊,頓時火冒三丈:狗日的兒子騙了他!竟敢把這樣一個女人領回家,還想拜堂成禮,門兒都沒有!!!

黑娃與她被掃地出門。棲身於爛窯洞裡,她非但沒感到委屈,而且還很知足。黑娃出去幹活掙錢,她在窯洞裡持家過日子,沒有夫妻名分的小兩口過得確實也很快樂和滿足。

時事牽動人事,世事改變人生。

黑娃與鹿兆鵬處的好,逐漸陷入了白鹿原政治鬥爭的泥潭裡了。被另一方勢力擊敗後,他別無選擇,只有出逃,而田小娥,在他心裡成了一種叫作「牽掛」的心情的代名詞。

而她,對於他,日漸疏離。時日一久,在白鹿原幾乎無法立足,對棄她而去的黑娃,由愛而怨恨,而惱怒,而仇恨。愛有多深,恨就有多!

我們說好的幸福呢?我們說好的永不分離,廝守一生呢?你哪裡去了?在我想你的時候,你在哪裡?可曾還記得我在這裡苦苦的等候?

對於黑娃,田小娥是又愛又恨,愛的奮不顧身,恨的是咬牙切齒。

當黑娃回來,發現她已經被人殺害後,發誓要報仇雪恨。可是,仇人卻是他親爹鹿三。這一刻,他感到了「難」的千鈞之重。

三、鹿子霖:臨時的依靠,無奈又難離

鹿子霖是自己送上門的。

在她被當眾懲處、替黑娃受過時,鹿子霖饞了她的美貌,就想擁有她,趁火打劫式的擁有她。

她擔心自己的男人會被殺害,就去求黑娃的父輩鹿子霖(鹿子霖與鹿三同輩,黑娃大名鹿兆謙,與鹿兆鵬同輩)幫忙——她不敢去求危襟正坐、滿口仁義道德的族長白嘉軒,——希望他能在田福賢那說說好話,救救黑娃。

鹿子霖藉機接近她,一番威逼利誘,老練圓滑的他,成功地利用了她的難處,佔有了她。

如果與黑娃,算是她奮不顧身地主動追求的話,那麼對於鹿子霖,她無法主動,卻又難以拒絕。一方面,她認為黑娃的命攥在鹿子霖手裡,不能得罪;另一方面,在白鹿原失去黑娃的保護,她急需有一把傘為自己遮風擋雨,否則將無法在這裡生活。而鹿子霖,看起來,應該都可以做到:既有能力救回黑娃,更有能力在白鹿原保護她。

救回黑娃也許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但是保護她田小娥卻是手到擒來、立竿見影的。他倆好了不幾天,他就狠狠地整治了時常在夜間來騷擾她的寡漢條子狗蛋兒。狗蛋兒被臭揍一頓,又在祠堂被刺刷一番,傷口起膿,最後傷病而死。

田小娥也在祠堂被刺刷了一頓,被鹿子霖暗地裡悉心照料,總算是撿回來一條命,不至於傷病而死——鹿子霖也捨不得她死,至少不希望她死的太早。因為鹿子霖除了要玩弄田小娥,還想著借她報復自己的勁敵白嘉軒。

他早就算計到了報復白嘉軒的絕佳妙計:毀掉白嘉軒的長子、自然的族長繼承人白孝文。他利用田小娥對白嘉軒的私仇,成功報復了宿敵,將白孝文拉下了水,最後幾乎毀掉了白家。

雖然看起來對她很好,但是鹿子霖眼裡,田小娥只是一個尤物,可以玩,也可以利用,若是讓他娶回家,他是萬萬不幹的。所謂的愛,其實只是情慾之使然,沒有什麼真情。對田小娥來講,比起與黑娃的真情來,他鹿子霖差的遠,簡直是天壤之別。

對於鹿子霖,田小娥又是無奈的。在這裡人生地不熟,沒有個依靠是萬萬不行的,可是頂梁柱黑娃逃走了,除了鹿子霖,沒人會接近她(狗蛋之流的除外,因為她看不上眼)。鹿子霖不僅是白鹿原的頭面人物,還是可以救回黑娃的人,依靠他的地方多著呢,所以她不敢違背,只有逆來順受。當然了,這裡也不排除她對黑娃的報復:誰讓你一去不返的,心裡沒我,那就別怪我了!

她對鹿子霖利用自己去毀白孝文心裡是清楚的。剛開始,她也想藉此報復一下白嘉軒,可是最後白孝文的愚痴和真誠反而使她心生愧疚,對鹿子霖的做法和險惡用心開始反感。她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在鹿子霖為慶祝報復白嘉軒成功正在興頭上時,她尿了他一身。

正是這一尿,使她徹底明白了鹿子霖對她的心。被尿了一身的鹿子霖惱怒了,罵她是「婊子」,憤而離去,這深深地傷害了她。原來,在鹿子霖眼裡,自己不過如此。平常那所謂的「親蛋蛋」親暱稱呼,都是逢場作戲罷了。

一個這樣的男人,還不如人家白孝文呢,差的遠著哩。

四、白孝文:初時不懂愛,懂時已是陰陽兩隔

對於白孝文,田小娥最初是惱恨的。

在祠堂懲處她,就是白孝文這個自然的族長繼承人出面主持的。那刺刷一揚一落,鮮血直流,痛在身體,恨生心底。

所以,當鹿子霖要借她去報復白嘉軒,讓她出面勾引白孝文時,她同意了。

去看戲的時候,由於臺上唱的是調情戲,酸溜溜的,悶騷的白孝文畢竟還在青春年紀,看的又急又熱,下面不自覺地站起來了。他自以為不會被人發現,可是早就下了他的米的田小娥不知道啥時候站在了他身邊,並抓住了他的根。

被引誘發生關係,他總是難以如願,對她如實講述了自己的短處,毫不掩飾,這讓她有些感動。白孝文是愛她的,從黑娃將她帶回來,他就看上她了,羨慕黑娃的豔福。現在黑娃走了,死活難料。他決定從此以後周濟她,並竭盡所能保護她。

可是,他們倆都是一枚棋子,成了白鹿兩家鬥爭的犧牲品。

當他逐漸在她身上找回自信的時候,在鹿子霖的運作下,白嘉軒發現了兒子的不軌。這讓他這位族長氣炸了肺。

分家後,白孝文為了與田小娥在一起,不顧了一切,連家也不要了。顏面、房子、田地等都不要了,能丟的就丟盡它,能變賣的就賣了。

他倆在爛窯洞裡過著自在的二人世界:餓了吃,渴了飲,吸鴉片,睡覺覺,揮霍著金錢、精力和生命。

這神仙般的生活並沒能維持多長時間,家業被敗光了,白孝文不得不出去討生活。哪怕是出去要飯,他也在想著田小娥,想為她帶回來些許的吃食,不讓她挨餓。

對于田小娥,白孝文付出的是真愛,可以拋棄一切奮不顧身地去追求愛,愛得深厲,也愛得一身傷痕。這種愛很純粹,始於顏值,終於生命。

餓得去搶舍飯的時候,他還在想著給田小娥留一份帶回去。對於她,不是夫妻勝似夫妻,對真正的妻子,他遠沒有這麼好。家裡妻子病餓而死,他不在身邊,是弟弟白孝武出面張羅的喪禮。他愛上了田小娥,愛得無懼無畏。

可是,田小娥還在惦記著黑娃,那是她的初戀,白孝文之於她,只是一個替代物,或者說是經濟後盾,可以讓她衣食無憂。當然,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感情還是有的,愛,深愛,就難談得上了。

當白孝文時來運轉鹹魚翻身後,重歸故鄉,除卻必須的應酬,他第一個想見的人,不是父母,不是兄弟,也不是孩子,而是田小娥。他一直深愛著她,自信滿滿要給她幸福體面的生活。

得知她已經被殺後,他難以置信,冒著生命危險鑽進坍塌的爛窯洞裡。看著自己深愛的女人已經化為一堆白骨了,他悲痛欲絕。他取下原本戴在她手腕上的手鐲,如獲至寶捧在掌心,一瞬間心潮翻湧、淚如雨下。

這個原本值得田小娥珍重的男人,田小娥卻沒珍惜。他雖然也精明,但在她面前卻神志不清了,有些愚痴,那是因為愛她,深愛著她的緣故。

田小娥短暫而又不凡的一生,在幾個男人之間徘徊著耗盡了。其中的苦痛、歡欣與無奈,鑄成了她的悲劇色彩。而這悲劇之因之源,顯然不是她一個弱女子所能獨自承受的。這是舊時代底層婦女努力抗爭的悲劇,也是新時代追求婚姻自由並勇敢嘗試的婦女的悲劇。這悲劇是嚴酷的,也是震撼的,讓人心裡一沉,久久難以平靜。

一本厚重的《白鹿原》掩卷後,一個明麗、溫柔、叛逆而又多情的苦命女子款款走來,身後是漫捲的雪花在放肆地紛飛著,衣著單薄的她瑟縮著發抖,臉上還是一副倔強的神色,嘴角仍然含著笑,笑意是那麼的清淺而又飽含著無窮的意味……

【作者簡介】齊雲軻,男,教育工作者。近年來,陸續在各級媒體發表作品90餘萬字。系河南省作協會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金鴛鴦拒婚,是因為賈赦老嗎?非也

《扶桑》:感謝嚴歌苓,讓我看到一個不同的世界

相關焦點

  • 《白鹿原》:田小娥,與三顆「泡棗」
    田小娥靜靜地偎在「黑娃」的懷裡,貼著他的耳朵說:「兄弟,我明日或是後日死了,也不記惦啥了!」這是小說《白鹿原》中的一個情節。田小娥命苦,父親是鄉裡的窮酸秀才。而那三顆「泡棗」,正是田小娥一生悲劇的根源。作為《白鹿原》中最悲慘的女性,她又向讀者展示了她對白鹿原、對封建社會的反抗。
  • 好讀 | 電影《白鹿原》為什麼被拍成了「田小娥傳」
    在《白鹿原》的小說裡,白嘉軒的第七任妻子仙草堪稱舊時代賢妻良母的楷模。而《白鹿原》影片中的田小娥則算個反面典型。她不但對男人沒有做到從一而終,還先後以各種方式與好幾個男人有了瓜葛。她在影片中被白鹿村的人視為爛貨,是人人唾棄的蕩婦。
  •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真的是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嗎?
    在《白鹿原》中,有兩個長相美麗的姑娘,一個是白靈,另一個是田小娥。不過兩人的人物形象和命運歸屬卻大相逕庭,白靈聰明、純潔、正派,還懂得如何把握人生的大方向,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正面人物」。然而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黑娃在發小鹿兆鵬的鼓動之下,當了「農協」的頭領,專門鬥爭那些土豪劣紳,一時之間,在白鹿原上鬧得風生水起。不過,在國共合作宣告破裂之後,黑娃就被迫遠走他鄉,田小娥也就此成了『孤家寡人』。而就在田小娥孤獨無依的時候,好色的『保長』鹿子霖便乘人之危,以保護田小娥為名,強行與她私通。
  • 《白鹿原》是怎麼來的:「泡棗兒」的田小娥是怎麼出生的
    從「泡棗」開始,不僅郭的本質被揭示出來,而且田小娥的形象也在每個人的腦海中定下了基調。這是一個性感的女人,一個徹底的受害者和悲劇人物。她是怎麼出生的?011「貞潔烈婦」卷田小娥的圖像誕生時就有一個使命。在準備創建《白鹿原》的同時,陳忠實先生在關中讀了很多縣誌,他驚訝地發現「一部二十多卷的縣誌,竟然有四、五個卷本,用來記錄本縣有文字記載以來的貞婦烈女的事跡或名字」。
  • 降紅燕:在儒家倫理觀根深蒂固的白鹿原,田小娥只有死路一條 | 名作欣賞
    在一眾的女性人物形象中,田小娥是最突出的一個。通讀《白鹿原》,可以看出白靈當然是女人中最亮的星,但白靈更多呈現的是一種象徵意味,一個虛幻的符號般存在。只有田小娥實實在在地站在那裡,儘管卑微,而且帶著些「淫邪」的味道。作為藝術創造,田小娥在《白鹿原》中是作者著筆最多的女性人物形象。田小娥雖然只是一個女人,卻在男人戲份裡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她的身上,承載著中國傳統性別文化中關於女人的重要密碼。
  • 《白鹿原》:「泡棗兒」的田小娥是如何誕生的,又因何死去?
    田小娥之前,黑娃的性啟蒙全在長工李相那些男盜女娼的酸溜溜故事裡。李相悄聲說,郭舉人娶下那個二房女人,不為睡覺生娃,單為泡棗來的。每天晚上給女人的那個地方塞進去三個幹棗兒,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掏出來淘洗乾淨,送給郭舉人空腹吃下。郭舉人自打吃起她的泡棗兒,這二年返老還童了。
  • 《白鹿原》:田小娥被鹿三殺害,為何用最後力氣喊聲「大」
    《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陳忠實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在這部被稱歷史級別的小說,有很多令人欣賞並且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被塑造非常棒。其中,最為有特點、最留有印象的女性人物是妖冶,美麗的村花田小娥,他應該是陳忠實最最喜愛的一個女性角色。
  • 白鹿原:活得不如田小娥的冷秋月,守一輩子活寡,卻死於縱慾過度
    01人們都說《白鹿原》裡最慘的女人是田小娥。其實不然,雖然田小娥,被公公鹿三從背後捅死,死後被蛆蟲吃乾淨後才被發現。但她活著的時候,是被人愛過、疼過的。她跟黑娃一見傾心,兩人心靈和肉體結合,過了幾年逍遙自在的日子。
  • 白鹿原:郭舉人吃泡陰棗,把田小娥當泡棗人體器皿,人性醜惡至此
    《白鹿原》是一部足以震撼讀者心靈的書,如果讀《白鹿原》而無動於衷那這個讀者肯定是個沒心沒肺的人。該書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呈現了那時農村的現狀——人們為名為利但又愚昧。陳忠實為寫小說,仔細查閱有關白鹿原的縣誌,尤其是當他看到二十多卷的縣誌,竟然有四五個卷本是有關「貞婦烈女」的,縣誌裡往往是某女十五六歲出嫁,隔一二年生子,不幸喪夫,撫養孩子成人,侍奉公婆,守節守志,直到終了,族人親友感念其高風亮節,送燙金大匾牌懸掛於門首。
  • 白鹿原:嫉妒田小娥的女人結局怎麼樣?冷秋月病死床上,下體潰爛
    原上的女人們都嫉妒田小娥,都恨不多田小娥死得越悽涼越好。可背地裡,她們卻又格外的羨慕田小娥,羨慕她可以受到女人們的喜歡,羨慕她可以再男人群裡斡旋流連,羨慕她可以不顧俗世道德,枉顧「貞潔烈女」的牌坊,喜歡自己喜歡的男人。田小娥的結局卻是也如女人們詛咒的那樣,最終被自己的公公殺死在床上,孤獨悽涼地死去。
  • 《白鹿原》田小娥為啥是萬人迷?有4個原因,她不止會「泡陰棗」
    讓人爭議最大女性人物可能包含了田小娥,同時她也是很多男性夢中情人。在那個環境她身上的獨特魅力,人們對她的評價她是身上肉臭。田小娥走到哪男男女女罵她騷情,罵她是吸男人精氣的狐狸精。嘴巴這樣說身體很誠實,這樣的女人讓男人人念念不忘,讓女人嫉妒滿滿。
  • 《白鹿原》中田小娥泡棗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作為女人太難了
    我們以《白鹿原》為例。《白鹿原》是我人生中真正意義上的小說。《白鹿原》切入點很小,但敘事宏大,人物眾多,有時代洪流的描述,也有小人物的抗爭,更有數不勝數的細節描寫。泡棗就屬於令人印象深刻而又不可或缺的細節描寫。田小娥出身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是一位清末秀才。從人物設定看,田小娥認同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倫理道德,屬於比較傳統的女性。
  • 她第2段婚姻僅2年,曾演《白鹿原》的田小娥,《美人魚》的李若蘭
    電影《白鹿原》中的田小娥出身書香門第,長相漂亮。她生性並不放蕩,嫁於黑娃。由於命運的捉弄,她又不得不委身於鹿子霖,白孝文一個又一個男人。在世人眼中,她讓男人亂性,她放蕩不羈,遭人唾棄。田小娥是一個悲劇性的女性,她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卻又不得不面臨殘酷的現實。
  • 白鹿原:女人不過是糊窗子的紙,破了爛了揭掉了再糊一層新的
    本應完整卻早已爛掉的窗戶紙——田小娥出生在書香門第,即便父親是位落魄的秀才,田小娥也並不是沒有過普通女子生活的機會,只可惜,為了榨取女兒最後一丁點價值,17歲的她居然被父親賣給了郭舉人,而郭舉人看上的並非田小娥的年輕貌美,相反,「泡陰棗」讓田小娥的人生徹底陷入黑暗。
  • 《白鹿原》:同是執著追求幸福,田小娥和白靈,為何差距這麼大?
    在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中,他寫了一個非常惹人心疼的女性角色白靈。白靈自從出生就受到了一大家子人的寵愛,上有奶奶和父母的疼愛,下有哥哥們的愛護,從小到大被一群人捧在手心裡,就沒有吃過什麼苦頭。白靈的存在可以說是全書一大亮點,在陳忠實的筆下,白鹿原上的人世世代代都遵循著所謂的禮教,他們的人性也一直被束縛著。但是白靈卻是一個例外,她的大膽與奔放,使得她擺脫了層層教條的束縛,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 白鹿原:如果田小娥沒遇到那7個男人,她還是書香門第的良家女
    《白鹿原》是陳忠實先生歷時六年創作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更是當代文學史上一部巔峰之作。他在書中刻畫了眾多的女性形象,而田小娥,無疑是最複雜、最可悲的一個!小娥本是一個單純善良的良家少女,但在經歷了被賤賣,被虐待,被拋棄,被玩弄,被利用後,為了活下來,她變了。小娥變成了人們鄙夷的「水性楊花」,變成了人們痛恨的「婊子禍害」。所以沒有人會可憐她,更沒有人去理解她,她的命運註定以悲劇結尾。
  • 《白鹿原》:怎樣評價田小娥愛過的兩個男人鹿黑娃和白孝文?
    作家陳忠實老先生的長篇小說《白鹿原》是部奇書,講述了在關中地區白鹿原上從清朝末年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期間白、鹿兩姓,兩大家族三代人之間的糾葛紛爭。《白鹿原》塑造了眾多形形色色、令人記憶猶新的人物形象,譬如聲名狼藉的田小娥,堪比藍灰底色上的一抹朱紅,而她愛過的兩個男人鹿黑娃和白孝文,他們的人生時而交錯時而分離,其中背道而馳的人性裂變讓人感嘆不已,十分精彩。
  • 《白鹿原》郭舉人娶年輕漂亮媳婦不為生娃,僅僅是為給他「泡棗」
    《白鹿原》中的郭舉人,娶年輕漂亮的媳婦不為生娃,僅僅是為了給他「泡棗」。在小說《白鹿原》裡,長工頭李相問黑娃:「郭舉人快奔七十的人了,為啥身板這麼硬朗?是因為郭舉人吃泡棗兒!郭舉人娶那個二房女人,是專門是給他泡棗的。」
  • 性和封建——論《白鹿原》的性描寫
    《白鹿原》花了相當大的篇幅去描寫性,性成為這篇小說的主題之一。這裡有性發洩,也有性壓抑的描寫,陳總實在這方面的描寫是相當突出的,他在這方面運用了強勁的深入描寫,使得這些性描寫具有了相當分量的內涵,比一般的豔情小說實在是勝出了十萬八千裡。田小娥是性描寫的中心人物。這個外貌動人,身段婀娜多姿的姑娘曾經和小說中的多個主要人物發生過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