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圖!香港大學研究人員展示新型冠狀病毒複製過程

2020-12-21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綜合港媒及美國彭博社報導,香港大學研究人員於1月31日公布首批新型冠狀病毒在細胞內複製過程的圖像。研究人員表示,每個受病毒感染的細胞會衍生出逾千粒病毒粒子。

香港《東方日報》報導截圖

香港《東方日報》2月1日報導稱,香港大學病理學系臨床醫學教授黎國思(John Nicholls)與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和裴偉士(Malik Peiris)通過培養受感染細胞,觀察新型冠狀病毒的生長過程。↓

香港大學研究人員公布首批新型冠狀病毒複製過程圖像

彭博社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薄片電子顯微圖像顯示,病毒粒子從受感染細胞的表面釋放出來。

《東方日報》稱,黎國思表示,每個受感染的細胞會衍生出數以千計的病毒粒子,從而繼續感染新細胞。研究人員還研究了病毒在不同生長時間的樣本,以便更清楚地了解病毒的複製過程,並與其他冠狀病毒進行了比較。

彭博社介紹稱,黎國思是分離和鑑定SARS病毒的香港小組成員之一。黎國思表示,願與世界範圍內還未獲得新型冠狀病毒毒株的研究人員共享有關信息。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8期)
    6.Nat Med:最新研究表明佩戴口罩確定可以降低冠狀病毒傳播doi:10.1038/s41591-020-0843-2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大學和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醫用口罩(surgical mask, 也譯為外科口罩)可能有助於阻止感染者讓其他人感染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季節性病毒,這可能有助於解決涉及臨床和文化規範的激烈辯論。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亞群的一員,其含有正極性的單鏈RNA基因組,為了揭示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的進化機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新測序的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和20株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毒株進行了全面的基因組分析,在不同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基因組93個位點中的98個核苷酸突變中,研究者發現有58個核苷酸突變會引發胺基酸的改變,這就揭示了一種中性進化的結果,然而,新型冠狀病毒毒株WIV04和蝙蝠冠狀病毒
  • 基因研究表明,人們的血型可能會影響他們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風險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西班牙和義大利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些患者曾因嚴重的唿吸衰竭而住院,並將他們的 DNA 序列變異與2205名健康人的 DNA 序列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 DNA 中有兩個區域的序列變化與人們的病情嚴重程度有著顯著的聯繫。其中一個區域含有編碼一個人的 ABO 血型的基因。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2期)
    復旦大學張永振課題組發表Nature論文揭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與中國正在爆發的人類呼吸道疾病有關doi:10.1038/s41586-020-2008-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復旦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一名在這家海鮮市場工作的患者,該患者於2019年12月26日入住武漢市中心醫院,出現了嚴重的呼吸症候群
  •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我們能有什麼經驗去應對?
    2003年3月25日,香港大學醫學院的Malik Peiris 教授領銜的團隊與香港其他醫院與科研機構合作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並向媒體通報,他們在在香港病人的樣品中分離並檢測到了冠狀病毒,並將研究報告發布表在了2003年4月份出版的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隨後德國、美國、加拿大的科學家也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他們得出了與香港科學家類似的結論,導致非典的病原體可能是一種冠狀病毒[1, 7]。
  •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研究人員:新型冠狀病毒存在糞口傳播風險
    負責收治深圳市所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的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2月1日21時30分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在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病毒 RNA 陽性,這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存在糞口傳播可能性。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劉映霞表示,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 任麗麗: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研究對臨床的提示
    上圖為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的家族譜,圖中紅字都是可感染人冠狀病毒。這些容許新冠病毒複製的細胞,高度提示其在人體感染過程中的器官嗜性,對於理解病毒致病機制有重要提示作用。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9期)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醫學分部的研究人員在致力於抗擊SARS-CoV-2的過程中開發出一種新的系統,它將使得科學家們更快地開發疫苗和評估開發中的疫苗、診斷感染者並探究這種冠狀病毒如何進化。相關研究結果以論文手稿的形式在線發表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n infectious cDNA clone of SARS-CoV-2」。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30個問題解答
    嗮太陽能不能殺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形勢嚴峻,每一例數據的增加都牽動著我們的心,面對疫情我們如何更好的做好自我防護?在自我防護過程中,遇到哪些疑惑?小編整理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20個問題解答!1、數月後可能擁有疫苗?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表示,成功分離病毒毒株,意味著我們已經擁有了疫苗的種子株。
  • 研究人員發現銅和鈦白粉塗料可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擴散
    位於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的Green-SEAM(先進位造表面工程)網絡正在加緊努力,以推廣抗病毒金屬和陶瓷塗料來減緩病毒的傳播。他們發現銅和鈦白粉(二氧化鈦)噴塗塗料可以幫助減緩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   「我們知道,銅和鈦白粉(二氧化鈦)具有殺死細菌和病毒的活性,因此它們是在表面噴灑以抵抗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有效材料。」Green-SEAM主任兼加拿大表面工程研究主席Christian Moreau指出。   「醫院、工業廚房、療養院,公共運輸等任何大量人流的公共場所都容易受到被汙染的表面的傷害。」
  • 新型紫外線燈:可殺死空氣中的冠狀病毒,且對人體無害!
    但是,在有人空間中直接暴露在這些傳統紫外線燈下是不行的,因為這樣可能會有損健康。創新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採用了一種對人類安全的「C波段遠紫外線(far-UVC)",它可以殺死出現在空氣飛沫中的逾99.9%的季節性冠狀病毒。
  • 醫學小課堂(一) |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
    由於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蘑菇狀蛋白刺突(spike),使病毒形如王冠狀而被稱為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形態模式圖動物宿主廣泛,目前發現有蝙蝠、鼠類、鳥類、家禽和家畜。蝙蝠是最為重要的自然宿主,約 35%所攜帶的病毒為冠狀病毒,迄今至少從中鑑定了十幾種新型冠狀病毒。冠狀病毒主要自然宿主蝙蝠多數冠狀病毒對人和動物有致病性。
  • 新型冠狀病毒:結構簡單、成分簡單,但破壞力絕不簡單
    菸草花葉病毒、腺病毒與噬菌體的結構(圖片來源:《生物學 八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供圖   那麼病毒究竟是什麼,它長什麼樣子?2019新型冠狀病毒所屬的家庭——冠狀病毒的結構又是怎樣的呢?小小的病毒,為何有這麼大的「破壞力」?  不妨讓我們一探究竟。
  • 抗擊疫情:如何在實驗室檢測新型冠狀病毒?
    因為這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雖然我不懂冠狀病毒是什麼,但是這裡說得到了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這個我就有興趣了,因為我是做測序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當我看到從序列來確定病毒的時候,我想這真是很了不起的。從我看到這個新聞,到得到最終結果才過去不到一星期的時間,這是非常難以想像的快速度,僅僅只用了幾天時間,我們就確定了新的病原體。如果是一個新傳染病,該怎麼做呢?
  • 比起新型冠狀病毒,美國人更應該關注流感
    美國國家免疫與呼吸疾病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南希·梅松尼耶(Nancy Messonnier),在1月27日進行的一場關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簡報會上指出:「疫情正在向爆發的方向發展……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正在對現有數據進行分析,以得出有價值的信息」。
  • 中藥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觸者預防作用的單臂研究
    (1山東中醫藥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6369號,250001;2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3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摘要 目的 對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給予中藥預防湯劑,觀察14天隔離期內密切接觸者的確診發病情況
  • 北大團隊公布了研究成果!甘草甜素能抑制新冠狀病毒的複製!
    甘草苷可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複製,這是北京大學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本研究發現甘草甜素作為甘草的主要成分之一,能抑制sars-cov-2在Vero細胞中的複製,EC50為2.39μm,分析甘草甜素作用後細胞轉錄組的變化,揭示甘草甜素可能的抗病毒機制,並對甘草酸在小鼠體內的安全性進行了評價,為其抗藥性奠定了基礎。
  • 部分抗艾藥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效果?上海公衛中心解析原理
    面對新型肺炎,我們並非束手無策 ——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抗病毒治療選擇》一文,作者署名為盧洪洲。公開資料顯示,盧洪洲為感染病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除了克力芝,經歷過2003年SARS和2012年MERS等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我們,已經進行了不少研究探索,有不少潛在有效的藥物可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下面就來一一介紹。
  •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宣布在冠狀病毒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
    美聯社報導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的研究人員周三宣布,他們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並表示他們的研究數據可能有助於開發疫苗
  • 較真| 穿山甲真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嗎?
    還需要搞清楚的事情有:排除這些穿山甲樣品並非從人身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查明武漢及周邊是否出現過攜帶與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的穿山甲;查清早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是否接觸過帶毒的穿山甲;以及搞清楚穿山甲身上的冠狀病毒是如何傳播到人身上的。國內其他團隊也在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的中間宿主,其中水貂的可能性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