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發展中心 鍾躍能 攝
■ 劉愛明 文石金 何 勇 張建平 張 咪
湘水多柔情,在深情擁抱株洲市區後,才款款北去。
株洲皆熱土,尤以大城北株洲經開區、雲龍示範區為勝(以下簡稱雲龍示範區)。
如今,在這片場館林立、樓宇挺拔、產業聚集、人氣漸旺的土地上,鐫刻著光榮與夢想,璀璨而奪目。
湘江浪潮託起的這座新城,輪廓分明、氣勢非凡。
近年來,雲龍示範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創新創業為抓手,全力推進位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掀起了產業項目建設新熱潮。
產業轉型升級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在這裡迴蕩。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雲龍示範區將以產業轉型卯足強勁的發展動力,加快打造長株潭融城核心區、基本建成全國兩型社會示範區、加快創建國家級經開區。成為株洲市增長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高的縣市區,綜合實力排名進入全省產業園區第一方陣。」雲龍示範區黨工委書記蔡周良信心滿滿地表示。
雲龍示範區百餘平方公裡土地上,一幅青山綠水、產城融合的時代畫卷徐徐展開。
發力智能製造 產業轉型升級跑出加速度
時不我待,機不可失。近年來,雲龍示範區把握「新基建」帶來的新機遇,加快推進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產業鏈發展,打造「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工業賦能創新中心」,進一步推進位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強大智力引擎。
為加強政治引領和服務發展,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迅速成立了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產業鏈聯合黨委,堅持以政策理論共學、大事要事共商、黨建活動共辦、資源信息共享、產業發展共贏為工作重心,促進產業鏈上企業實現共贏。
創業創新園。 宋國慶 攝
7月13日,位於雲龍示範區創業創新園的湖南華數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的裝調車間裡,兩臺AGV小車完成智能化控制及調度系統的測試。
它們是國內某大型汽車部件製造廠送來的故障品,由於控制系統採用國外工業控制器,周期性發生故障,加上維修難、維修貴、採購周期長等問題,讓客戶備受困擾。
客戶找到「湖南華數」,希望依託他們的技術,實現整個AGV產線控制系統的國產化替代。
「湖南華數」是一家研製自動化裝備「大腦」的中國企業,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製造,是這家企業的發展願景。
企業採用自主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對AGV產線控制系統的成功改造與升級,證明了國產工業控制系統的實力,為企業在汽車部件智能生產領域打開了新的市場。
「湖南華數」作為華中數控子公司,引入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核心團隊和技術,去年12月底在株洲註冊落地,今年5月正式營業。
按照計劃,「湖南華數」將在今年完成株洲基地的全面建設,擴充核心團隊,並在明年擴大細分領域的應用和推廣,形成產業生態體系。
無獨有偶,張力科技也看中了這一方山水。去年5月,正式籤約入駐雲龍示範區。
廣東張力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行業細分市場領先企業,是目前國內市場上唯一可以供應全系列磁滯制動器的廠家。
公司項目總投資10億元,計劃建設一處集生產、研發、培訓與辦公為一體的產業基地。目前,項目已完成道路等附屬工程建設,主體工程已完成地勘及樁基施工,正在進行承臺建設,計劃12月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產業優先也成為了雲龍智造的核心策略。聚焦高端裝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兩大主導產業,雲龍示範區重點打造了以智能製造裝備為引領,集成電路和交通裝備為亮點的三大產業集群。
4月28日,華勝信息技術和智能製造產業園開工。該項目總投資52億元。園區建成後,將引進北京華巍中興電氣有限公司、南京米樂為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預計5年內落戶10家以上核心企業,實現產值約150億元,稅收5億元。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華勝信息技術和智能製造產業園的開工建設標誌著智能裝備產業群建設取得巨大成功。
但這不只是個案,截至目前,已有易沃智能製造、清水源智能裝備、泰爾汀智能製造、中瑞強智能裝備、宏泰汽車零部件、鼎固機車配件、創研智慧機器人等19家企業籤約落戶雲龍,總投資額約75.6億元。其中9個項目已開工建設,4個項目已竣工投產。
如今,行走在雲龍熱火朝天的園區建設現場,一座產業新城雛形初現,一條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構建大數據高地 智慧城市建設走上快車道
在全球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大數據」就是未來的「新石油」。
早在2017年,雲龍示範區就敏銳地捕捉到了大數據產業鏈的蝴蝶效應,發力湖南雲龍大數據產業園建設,構建中國中部地區大數據高地。
中國移動大數據中心。 鍾躍能 攝
去年12月2日,中南地區最大數據中心——中國移動(湖南株洲)數據中心項目一期在大數據產業園投入運營,計算能力達到200萬核,存儲能力達到300PB,可為10萬家企業客戶提供不間斷的優質服務。
目前,阿里、騰訊、百度、華為、浪潮等服務商已籤約進駐,株洲政務雲、株洲警務雪亮雲、株洲三合道科技有限公司均已開通運營。
中國移動(湖南株洲)數據中心總投資200億元(建設工程40億元),佔地279.31畝,是中國移動布局在中南地區最大的數據中心。
中國華錄湖南數據湖項目。 鍾躍能 攝
與此同時,在中國移動(湖南株洲)數據中心不遠處,由中國華錄集團主要投資的湖南數據湖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主體已封頂。
今年12月將完成400PB光磁一體化存儲能力建設,成為立足湖南、面向中南、輻射全國的大數據產業發展中心。該項目先期建設的「大數據示範湖」,已於年初投產運營。
「除了要為政府、企事業單位存儲數據,以及託管伺服器,今後還要幫忙開發數據,讓數據『活』起來,服務於智慧城市,服務於電商企業和個人。」華雲數據公司招商部部長皮海蘭對大數據的應用前景十分看好。
湖南雲龍大數據產業園項目,規劃面積4500餘畝,除已引進上述兩家大數據龍頭企業入駐外,中科院也伸來了橄欖枝。3月31日,深圳靈雲智服全國運營中心落戶雲龍,成為該區大數據產業的又一生力軍。
除此之外,雲龍大數據產業園還配套建設了創業創新園、總部經濟園、數碼科技城等數據產業上下遊項目。
雲龍示範區還成立了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產業專項基金,首期規模為3億元,主要投向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及其上下遊產業鏈。
為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獲得感,雲龍示範區各級黨組織牽頭統籌還開展溫暖企業活動,主動服務企業,舉辦了株洲市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產業鏈集中簽約暨助力企業開拓市場對接活動,為企業開拓市場及今後合作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該區已有10餘家人工智慧和大數據企業入駐,形成了從前端的研究設計到中端的產品生產、場景應用,再到後端的服務跟蹤這樣相對完備的產業鏈條。
雲龍大數據產業園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產業園引進大數據企業將超100家、大數據產業產值超200億元。
強力推進產教融合 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10年前,這裡偏於一隅,只有2條坑坑窪窪、寬僅3.5米的村道與外界溝通,被戲稱為「株洲的西伯利亞」。
10年後,這裡大道通衢,成為了匯聚10所職業院校,常駐師生近11萬人,每年為社會各界輸送高素質技能人才3萬餘名的湖南職業教育科技園。
這座匯集八方英才的職教城,不僅成為展示株洲發展成就的「城市名片」和唯一由省政府命名的職教園區,也成為在全國都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工匠搖籃」和產教融合示範基地。更成為了雲龍示範區產業轉型升級最強大的智力支撐。
6月9日上午,一場產教融合校企聯誼活動,在雲龍示範區雙創園拉開序幕。
轄區內10所高職院校以及9家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就促進產教融合深度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實力、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和科技服務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座談交流,共謀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雙贏之道。
「我們就是想在株洲本地解決研發和技術人員的需求,把數控人才能留在本地,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現在政府出面牽線聯姻,人才問題企業不愁啦。」與會的湖南華數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敏很興奮地表示。周敏介紹,在機器人、自動化、包括數控工具機這一塊,他們公司存在一定的人才缺口。現在與職教城高校開展深層次的合作,雙方都受益頗豐。
長期以來,雲龍示範區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和企業建設的發展,為統籌利用區內10所高職院校集聚資源,推進校地企產教融合各項政策措施、工作舉措落到實處,該區出臺了《關於推進校地企產教融合、共建共享的若干意見》,制定了《株洲經濟開發區、雲龍示範區產教融合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產教融合聯席會議工作組,統籌協調推進產教融合工作。
加快職教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建立產業轉化體系,推進校地企資源開放共享、優勢互補、逐步實現信息共享、人才交流、產業互動。鼓勵院校和企業加強專利申報,並視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
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大力培育一批國家、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鼓勵區內企業申報列入國家、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目錄。對進入國家、省級認證目錄的企業給予10-20萬元一次性獎勵。
截至目前,雲龍示範區產教融合信息大數據管理平臺正在緊鑼密鼓地搭建之中,而對各高校的獎勵統計也正在進行。
校地黨建聯盟。鍾躍能 攝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李 涵 攝
與之相對應的是,雲龍示範區還創新黨建工作,把黨建與產教融合有機結合,與轄區職業院校、駐區企業和兩新組織等黨組織,按照「1+10+N」的方式組建校地黨建聯盟,致力打造「四個基地」,打破傳統「條塊分割」基層黨組織架構,實行黨建引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注重實效的原則,建立溝通聯絡、雙向服務等機制,著力構建「大黨建、大聯盟、大融通、大發展」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激活「融城先發」引擎 創新創業奏響新樂章
高端產業引進了,轉型升級有了源頭活水,創新創業也就水到渠成。
近年來,雲龍示範區充分發揮兩塊牌子的疊加優勢,激活「融城先發」新引擎,開啟「二次創業」新徵程,奏響了「創新雲龍」的華美樂章。
雲龍示範區以「雲龍速度」、「雲龍魄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建成了零創空間、創客大廈、創業創新園等項目,形成了「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即零創空間—創客大廈-創業創新園)的產業孵化培育鏈。
零創空間作為湖南省「雙創」示範基地和湖南省中小微企業核心服務機構,已入駐企業50餘家。
孵化企業株洲斯凱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株洲霍普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已在湖南股權交易所掛牌。
定位為雲龍示範區企業孵化基地的創客大廈則構建了生活、創業、娛樂於一體的創新生態圈,專門為企業提供「軟體」服務。
現已籤約引進捷風科技、靈雲智服、智時空科技等7家大數據高科技企業,入駐企業計劃總體投資超過5億元,預計至2023年入駐註冊企業累計超過30家,引進國內外領軍人才或團隊累計超過6個,累計完成工業賦能重點項目超過10個,可帶動就業人數超過1000人。
在創業創新園內,項目一期15棟標準化廠房和1棟綜合樓可供成熟企業選擇性地入園擴大再生產。
目前已引進註冊入駐企業11家,已投產5家,計劃2020年實現園區企業入駐率達100%,實現總體產值超過5億元,可帶動就業1500人。
興隆人才公寓。陳康 攝
為了讓入駐企業和人才輕裝上陣,無後顧之憂,雲龍示範區既當「服務員」,也當「培訓員」,提供了一系列貼心的「保姆式」服務。株洲經開區人才公寓就是雲龍示範區為引入人才提供的第一個「家」。50餘平方米的房間內,配備了衛生間、陽臺、床、床頭櫃、書桌、沙發、電視機、空調、熱水器等,實現了便捷的「拎包入住」。2017年至2019年,雲龍示範區共扶持14名大學生創業,發放扶持資金11.2萬元。同時,通過開展創業培訓,培養全民創業意識,2019年開展創業培訓班15期,培訓學員435人,發放培訓補貼44.5萬元。
一方面建設人才高地,一方面緊跟企業需求。近年來,雲龍示範區大力開展企業幫扶,不僅安排專人幫助企業代辦工商註冊等事宜,還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解決了入駐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諸多疑難問題。
這一個個縮影,都展示出雲龍示範區看得見、摸得著的「誠意」,也成為進一步激活創新創業的動力引擎,為雲龍示範區將來的發展儲蓄更大的能量,吸引了一批批優秀企業入駐。
而這些企業也不負眾望,逐漸成長為行業翹楚。其中,湖南中晟全肽生化有限公司就先後入選「株洲市重大科技專項」、湖南省「五個一百」重點項目、「2019長株潭示範性工程項目」。2019年7月,該公司獲得工信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主辦的「創客中國」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第一名。
2017年,入駐零創空間的株洲霍普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參加了株洲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該公司在雲龍示範區完成了蛻變,目前已在湖南股權交易所掛牌。
路遙知馬力,疾風知勁草。自從吹響產業轉型升級的集結號,雲龍示範區就徵集初選重大項目134個,主體包括雲發集團、經投集團、華夏幸福、國投集團、區產業鏈辦公室及各相關部門,覆蓋6大特色產業和9大片區,並實現全產業鏈條的上下遊延伸。
良好的發展環境助推了人才和企業快速實現「更上一層樓」,最終引領著雲龍示範區的產業轉型升級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闊步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