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神器」用心「守桶」,垃圾分類這對老夫婦是認真的

2020-12-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單爪鐵鉤、雙爪鐵鉤、水桶臉盆、木質小坡道……這是豐臺區南苑街道槐房社區大泡子4號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監督員李傳芝的「神器」。「都是老伴兒幫我做的,他是我的『編外監督員』,垃圾分類是件『重要的小事』,每個人都不能旁觀!」李傳芝告訴記者。

聽說社區招募垃圾分類志願者,李傳芝很快就報了名。經過培訓李傳芝正式上崗,她的「責任田」包括大泡子4號樓6個單元門90戶居民,還有樓後平房戶區域。每天早上7時至9時、下午6時至8時「守桶」,幫居民正確進行分類投放,成了這位古稀老人最重要的事情。

每天早上5點多李傳芝就來到崗上,提前擦拭、消毒垃圾桶及周邊。垃圾桶有一米多深,有時候桶底有投錯的垃圾,李傳芝只能踮著腳尖、半個身子扎進去挑出來。老伴兒李來順知道後四處淘換找來鐵棍自製了單爪鐵鉤,後又升級為雙爪鐵鉤,這樣桶裡比較重的垃圾也能輕鬆提起。

在社區安排的4小時守桶時間之外,李傳芝還經常在遛彎兒時過來「加班」。老兩口還在四色垃圾桶旁放了2個大盆、3個水桶,豎起一塊寫有「工作人員不在的情況下,請把垃圾放在『桶』或『盆』內」字樣的提示牌,等上崗後李傳芝會把這些垃圾進行再投放。令人欣慰的是,了解了這對老夫妻的故事後,越來越多居民自覺加入到垃圾分類的隊伍中來。

李傳芝對生活垃圾分類充滿期待,「現在大部分居民垃圾都能分對,我的工作強度越來越小,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該『下崗』了。」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孫穎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老街坊自製「破袋神器」 助力垃圾精細分類
    >八角北路特鋼社區「金色親情」志願服務隊自製垃圾分類「破袋神器」「助攻」居民精準分類八角北路特鋼社區 「金色親情」志願服務隊中有多名鉗工、管工,社區充分發揮專業經驗優勢,組織志願服務隊的隊員製作「破袋神器」,有效推動廚餘垃圾精準投放
  • 石景山老街坊自製垃圾分類「破袋神器」
    為了更好落實《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現垃圾精準分類,保證廚餘桶內垃圾的純淨度,解決居民破袋弄髒手的煩惱,6月4日上午,在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八角北路特鋼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金色親情」志願服務隊的老街坊們正在製作垃圾分類破袋神器,助力居民精準分類。
  • 北京社區青年匯青年引導垃圾分類新風尚 巧編皮影西遊 趣說果核分類
    剛開始,王媛自己從網上學習和摸索如何與特殊人群溝通,後期她又向專業的手語老師「取經」,並將守桶中遇到的問題和老師一起探討、交流,將垃圾分類過程中的禮貌用語如「您好,請按照『四分法』進行分類」、「您好,請正確投放」等用手語表達出來。同時,她還製作了帶有「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等常用語言的卡片,這才有了10月17日誌願者齊聚一堂學習垃圾分類手語的活動。
  • 順義這個社區自製垃圾「破袋神器」,助力垃圾分類!
    2020-06-10 10:59:13 來源: 順義微社區在線 舉報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 破袋神器、自製花肥……這份垃圾分類「三十六計」,快點收藏
    但常開風氣之先的上海,這一次又先行先試。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多月了。這一個月間,一個問題也引起各界關注:上海能否為困擾中國城市已久的垃圾問題找到一條「破冰之路」?都說上海人精明,垃圾分類的很多草根智慧足以為證。特大城市垃圾分類減量需要久久為功,緩不得也急不得。這個慢活、細活,靠的是每個市民的參與並且堅持。
  • 視頻來稿|一戶上海家庭的垃圾分類故事:小學生自製分類標籤
    「這就叫垃圾分類,我們把紅色標籤貼到藍色的垃圾桶上,這裡面扔有害垃圾。」7歲的張煜冉一邊貼標籤,一邊告訴3歲的圓圓,平時在家裡應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在張煜冉的指導下,經過兄弟倆一個晚上的努力,一組圖文並茂的家用「四分類」垃圾桶誕生了!張煜冉和弟弟將四張標籤紙分別貼到四個垃圾桶上。
  • 巧編皮影西遊 趣說果核分類
    崔各莊地區京旺家園·社區青年匯的社工和轄區大學生志願者一起製作皮影戲道具房山區青年匯青年社區自製「光碟行動」倡議書 隨著今年5月1日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已成為首都新風尚。
  • 小學自製垃圾分類箱 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小學自製垃圾分類箱 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2019-11-08 17:07:12
  • 自製廚餘垃圾處理神器,簡單幾步,殘羹剩飯變肥料
    周智在演示廚餘垃圾處理神器。記者張玲「張記者,那個花肥真不錯!」近日,市民劉女士向本報記者爆料,稱有一款自製廚餘垃圾處理神器,用了它處理後的肥料,陽臺上的幾盆盆栽花草繁茂,欣欣向榮!廚餘垃圾做成花肥?原來,半個月前,瀏陽市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辦公室主任周智前往小區推廣垃圾分類時,特別推介了一款「自製神器」。不少市民拿著這款神器處理的肥料回去試用了。劉女士就驚訝地發現——簡單幾個步驟,殘羹剩飯變花肥,甚至還能用來洗衣服,簡直不可思議!
  • 垃圾分類各種「神器」實用嗎?
    集中「爆發」的垃圾分類需求,催生了各類「神器」,包括垃圾處理器、刷臉垃圾桶等,降低分類投放難度。有電商平臺反饋,7月1日-7日,垃圾處理器在北京的銷量同比增長436%。消費者以年輕人為主,90後佔比78.8%。北京多個小區還引入了「智能垃圾分類雲平臺」,採用網絡監管系統,分析、監控垃圾分類情況。隨著垃圾分類政策在全國陸續推開,垃圾到底怎麼分、投放難度怎麼降低?
  • 苑裡祖孫三代的垃圾分類故事
    每份垃圾都來自一個小家 每次垃圾分類都造福大家 天通北苑第三社區生活著這樣一家人 祖孫三代都參與守桶工作 他們是榜樣 守護著社區這片家園
  • 家用垃圾分類桶成搶手貨 全家上陣自製分類桶
    家用垃圾分類桶成搶手貨 全家上陣自製分類桶 來源:北京晚報 • 2020-05-08 17:56:40 垃圾分類催生了家用垃圾分類桶的熱賣
  • 北京青年為垃圾分類貢獻青春方案
    北京市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增長了12.7倍——這是北京自2020年5月實施生活垃圾分類8個月來的數據變化。與之對應的是需進入末端設施處理的其他生活垃圾大幅減少,日處理量同比下降近35%。這意味著北京市希望通過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減量化的目標正在實現。
  • 垃圾分類看朝陽丨社區自製「破袋神器」提高分揀效率
    近日,朝陽高碑店鄉西店社區自製破袋「神器」,方便居民投放廚餘垃圾,提高分揀效率。看,這個就是神器!在廚餘垃圾桶前,居民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把垃圾袋投入桶內,而是將盛有廚餘垃圾的塑膠袋投進桶後,在靠近桶壁處「刮」了一下後,才將垃圾全部倒進桶裡,之後居民又將垃圾袋投入到其他垃圾桶內。「這個裝置太好用了! 你看,打開垃圾桶之後袋子搭上去一拉,垃圾就掉入桶裡,一點兒都不髒手。」剛剛倒完垃圾的方先生指著桶裡的「神器」說。
  • 垃圾分類有創意,這裡的垃圾桶裝上了「神器」
    垃圾分類有創意,這裡的垃圾桶裝上了「神器」 2020-10-28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谷迎賓花園社區張貼「紅黑榜」,三個「神器」助力垃圾分類
    紅黑榜上各張貼著10張照片,紅榜展現著居民或志願者認真做好垃圾分類的場景,黑榜則是社區垃圾分類巡查隊每天不定時巡查抓拍或通過探頭調取的部分居民隨意亂丟垃圾的畫面。「紅黑榜」利用「身邊人、身邊事」,激勵引導正面行為,最終實現居民主動參與、全民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 自製海報、擔任值日生……他們是垃圾分類「小主角」
    自製海報、擔任值日生……他們是垃圾分類「小主角」 2020-12-22 2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海澱:永定路街道復興路40號院做好垃圾分類「有門道」
    永定路街道復興路40號院成功入選北京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這天早晨,家住永定路街道復興路40號院的李阿姨和陳叔叔拿著垃圾來到社區的垃圾分類驛站。在垃圾分類指導員的指導下,陳叔叔熟練地解開垃圾袋,把剩菜剩飯、瓜果蔬菜的這一袋倒入了廚餘垃圾的綠色大桶,並把垃圾袋放入了其他垃圾的灰桶。
  • 自製會「分身」的垃圾桶,垃圾分類不用愁!
    自製會「分身」的垃圾桶,垃圾分類不用愁! 注意了注意了注意了垃圾分類以後
  • 一秒拆袋解袋,「破袋神器」讓垃圾分類無憂
    易腐垃圾怎麼投?裝易腐垃圾的塑膠袋屬於什麼垃圾?近日,在甌海區麗岙街道盛嶂家園小區內的易腐垃圾桶邊沿,出現了一個備受居民喜歡的「破袋神器」。  這個「神器」工具小巧輕便,底部是一根鋸齒,頂部通過鎖扣擰緊在垃圾桶邊沿。居民扔易腐垃圾時,只需要把塑膠袋放在鋸齒上,輕輕往上拉,自動破袋,易腐垃圾便可自行掉入垃圾桶,居民再把塑膠袋扔進其他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