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六大行業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
北京新一輪「限塑令」將全面實施。昨天,《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對外發布。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從今年年底開始,本市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都將在不同方面被要求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
餐飲業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攪拌棒
根據《行動計劃》,全市要求禁止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據悉,目前已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到2020年底,全市範圍要求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到2022年底,要求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即有意添加粒徑小於5毫米的固體塑料顆粒的淋洗類化妝品(如沐浴劑、潔面乳、磨砂膏、洗髮水等,駐留類化妝品暫不禁限)和牙膏、牙粉。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新一輪「限塑令」從10個方面提出了本市治理塑料汙染的具體要求,主要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向自然環境洩露。例如餐飲業,今年年底要求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本市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鼓勵餐飲堂食服務採用可清洗消毒、重複使用的餐具。到2021年6月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攪拌棒。
作為餐飲企業代表之一,麥當勞相關負責人介紹,從今年6月起麥當勞就已逐步停用塑料吸管,「目前北京麥當勞相關餐廳均已按照市政府要求停用了所有塑料吸管。明年1月1日起,我們還會將飲料的打包袋更換為可降解塑膠袋,堂食一次性餐具使用木質刀叉、勺。」該負責人表示,麥當勞對於一次性不可降解攪拌棒的禁用也將嚴格按照時間節點來完成。
商場、超市年底前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根據《行動計劃》,到2020年底,本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門店或電商提供的零售配送服務),均要求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本市還將鼓勵探索逐步實施對塑料連卷袋明碼標價,並在商品價外單獨收取塑料連卷袋價款,引導消費者減少塑料連卷袋使用量,鼓勵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場所簡化商品包裝;鼓勵大型超市創新物流模式,使用可摺疊、可循環的包裝產品和物流配送器具替代一次性塑料包裝物。
「從明年1月1日起,我們將在所有門店推廣使用可降解塑膠袋,替代以前的舊塑膠袋。」據京客隆超市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新一輪「限塑令」的要求,下一步,他們還將開發其他塑料替代品,如無紡布袋等,「我們還會引導顧客減少使用連卷袋,店裡將給顧客一些重點提示。」
針對快遞行業,《行動計劃》提出,今年年底,全市快遞網點「瘦身膠帶」的封裝比例要求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5%以上。到2022年底,全市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循環中轉袋基本實現全覆蓋。對此,快遞行業的代表企業之一北京順豐公司表示已有所行動。
「今年上半年,我們成立了綠色包裝治理小組,順豐已在年初將之前的60毫米膠帶全部更換為45毫米以內的瘦身膠帶。另外,陸續投入『豐·BOX』可循環包裝使用,截至目前已投入近10萬個,每個『豐·BOX』可重複使用達50次,可節約500萬個紙箱、1400萬米膠帶。」順豐公共事務部負責人趙海彬介紹,下一步,順豐還將加大「豐·BOX」的使用數量。
四類重點場所將試點回收塑料廢棄物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除了「限」,《行動計劃》還提出了「治」。根據《行動計劃》,本市將以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為契機,在體育場館、旅遊景區、文化設施、交通場站等四類重點場所結合各自塑料廢棄物的產生特點,試點開展外賣餐盒和塑料包裝袋、塑料飲料瓶等塑料廢棄物單獨回收工作,探索適宜的回收模式,逐步提高重點場所塑料廢棄物的回收質量和比例。
另外,對於河道及其沿線、公路沿線、鐵路沿線的塑料汙染,也給出了各自的治理方案。如針對河道,結合本市新一輪推進河長制工作方案制定,將治理塑料汙染納入加強河湖水環境綜合整治範疇,作為「清河岸、清河面、清河底」重要任務。公路沿線,則結合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將塑料汙染治理納入治理環境秩序的範疇,重點針對高速公路、城市主幹道等重點路段沿線開展塑料汙染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新一輪全市「限塑」行動將實現的成效,《行動計劃》提出了三個階段目標,分別為:第一階段,到2022年,本市塑料汙染治理政策標準體系初步建立,重點領域塑料汙染治理措施全面實施,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充分發揮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示範引領作用;第二階段,到2023年,全市重點場所、重點沿線塑料汙染基本消除,重點用塑單位報告等基礎性制度基本建立;第三階段,到2025年,塑料汙染治理制度全面建立,科技支撐體系更加完善,低塑生活的良好社會風尚基本形成,努力成為國際超大型城市塑料汙染治理典範。
對話
本市將向社會公布「重點用塑單位名單」
對話人: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
北青報:與徵求意見稿相比,《行動計劃》做了哪些修改?
市發改委:在為期30天的意見徵集過程中,收集到的意見建議涉及行業領域廣泛,內容主要集中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禁限措施上。針對這些意見建議,結合本市實際進行了吸納,修改了徵求意見稿中的部分措施。如餐飲業塑料汙染治理部分,考慮到餐飲企業咖啡攪拌棒庫存消化和替代產品採購周期實際情況,將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攪拌棒的時間調整為2021年6月底,增加6個月的緩衝期。
北青報:對於新一輪「限塑令」,後續會有哪些監督措施?
市發改委:先期會在市級黨政機關、連鎖超市、郵政快遞、餐飲外賣、電子商務平臺等領域,試點建立重點用塑單位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情況報告制度。市級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將結合行業發展特點,研究確定重點用塑單位名單並向社會公布,後續根據試點情況逐步完善。另外,也將加大塑料汙染治理領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力度,充分發揮12345等平臺的監督作用。
北青報: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行動計劃》有哪些影響?
市發改委:治理塑料汙染、保護生態環境,不僅僅是各行各業的責任,也需要廣大市民一同來行動。大家都是綠水青山的守望人,希望全社會共同養成「低塑」生活習慣,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如按需點餐、厲行節約,若有剩餘或外帶儘量使用自帶餐盒打包,減少一次性餐盒、塑膠袋使用;點外賣時儘量選擇「無需餐具」,在辦公場所自備餐具、水杯;不亂扔塑料飲料瓶、塑膠袋,隨手清理身邊的塑料垃圾等。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you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