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名臺胞任大陸社區主任助理挨罰10萬新臺幣,臺法院認定侵權撤罰

2020-12-16 海峽導報

2019年,臺灣內政部門認定27名擔任中國大陸社區主任助理的臺灣人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開罰每人新臺幣10萬元,這些助理不服裁罰提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於當地時間8月6日表示,全面禁止臺灣人民從事該職務,不符比例原則,且侵害「憲法」保障人民的思想自由,故判決撤罰,全案仍可上訴。

全案緣於曾雅琦等27人於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間,分別與「廈門海旅海安服務有限公司」籤訂勞動合同,約定曾雅琦等人專職參與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社區治理工作,工作期間須全職駐點於海滄區社區,報酬為人民幣1萬元至2萬3000餘元不等。

臺灣內政部門負責人以依陸委會認定社區居民委員會為大陸地區各級人民政府所屬基層組織,屬於陸委會2004年3月1日公告,禁止臺灣地區人民擔任職務的黨政軍機關(構),曾雅琦等27人擔任大陸地區社區主任助理,屬於禁止擔任的職務,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對曾雅琦等人各處罰鍰新臺幣10萬元。曾雅琦等人不服,循序提起行政訴訟。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調查認定,依勞動合同中所載職務內容觀查,沒有看到政治性任務或涉及公權力行使的職務,且曾雅琦等人所提成果報告,也都與合約所載工作項目相符。

法院指出,臺灣內政部門辯稱陸方招聘條件已明示需認同「九二共識」,不過法院調查,目前陸方處理涉臺事務的前提就是要求臺灣接受「九二共識」,因此招聘條件,只是沿用的一貫手法,勞動合同並無將此列為籤約的前提或契約義務。

法院強調,臺灣內政部門裁罰曾雅琦等人,難謂有理由,判原處分撤銷,內政部門敗訴,還可上訴。

綜合臺媒報導

相關焦點

  • 臺內務部門開罰在大陸任社區主任助理的臺胞,後被判應撤銷裁罰
    2019年的時候,臺內務部門依所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27名在大陸擔任社區主任助理的臺胞每人開罰10萬元新臺幣,之後被罰臺胞提起行政訴訟。8月6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撤除罰款,全案仍可上訴。而臺陸委會當天晚間就表態,稱將支持臺內務部門提起上訴。
  • 擔任廈門社區助理,臺灣年輕人積極「統戰」大陸,蔡英文也害怕?
    曾雅琦等27名臺灣民眾,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擔任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社區主任助理」,專職參與小區治理工作,領取人民幣1萬至2.3萬餘元不等月薪。臺「內政部」認為曾雅琦等人職務受小區居民委員會監督,居委會又是大陸政府基層組織,屬禁止任職的黨政軍機構,依「兩岸條例」裁罰每人10萬新臺幣。對此,曾雅琦等人不服,提行政訴訟抗罰。6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臺「內政部」扼殺人民工作權及思想自由,來防堵「不明確」的威脅,不符比例原則,且有「違憲」之虞,判決全部撤罰,可上訴。
  • 臺灣民眾因擔任大陸小區居委會助理受罰?!
    日前在大陸廈門市長期擔任小區主任助理的曾雅琦等27名臺灣民眾,遭臺「內政部」認定擔任大陸「黨政軍職務」,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各裁罰新臺幣10萬元。上述臺灣民眾因不服前述裁罰集體提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此項小區主任助理職務雖具政治性,但不至於妨害臺灣安全或利益,開罰新臺幣10萬元違法律比例原則、侵害「憲法」保障人民的思想自由,判決撤罰、可上訴。而反對此判決者,則認為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僭越行政權,對於「國家安全」的專業判斷,實有違權力分立原則;批判此種毫無民主防衛思維,恐讓大陸順勢滲透,敗壞臺灣民主法治。
  • 大陸首個臺胞社區開建啦,面向持臺胞證者銷售!
    >▲大陸首個臺胞社區專案3月初在福建平潭動工,建成後可提供三百八十八套住房專供臺胞購買,圖為專案街坊社區設計圖。除了很多政策優惠,還要給臺胞們輕鬆、自己喜歡的家,才能讓大家安家興業,這是我當初提建議的初衷。▲臺胞薛清德他說——五年前,我們通過平潭臺商協會和政協提出在平潭兩岸共同家園建設臺胞社區的建議,時任領導非常肯定這個有利於兩岸同胞融合發展的好建議,親自部署,解決困難,準許臺胞社區建設案的立項,這是大陸獨創的臺胞社區案。
  • 平潭臺胞社區開建 打造高品質臺胞生活區
    本月5日,臺胞社區項目正式在嵐動工,項目用地面積達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12億元,預計2022年完工。「項目選址於金井灣片區中心地段,規劃1個生活環、2條聯外園道、4個獨立小區和8棟生態綠色建築。」項目業主、平潭和新地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廣靜介紹說,項目採用EPC模式建設,實行臺企設計、臺企施工管理、臺胞購買、臺企物業運營及管理,且引進臺灣生活元素和密網服務,建設具有臺灣特色、符合臺灣標準的高品質臺胞生活區。
  • 大陸臺胞和和旅美臺胞,待遇為何天壤之別?
    但是大陸臺胞和和旅美臺胞,待遇為何天壤之別?一時之間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熱點問題,不少民眾對這對夫婦返回臺灣「爽用健保」的憤慨。而且臺灣民眾在字裡行間中還流露出對大陸臺胞和旅美臺胞待遇上天差地別行為的強烈譴責,大陸臺胞和和旅美臺胞,待遇為何天壤之別?然而面對民眾的質疑,蘇貞昌卻勸說不要太計較!
  • 臺胞來往大陸需換領電子卡式臺胞證
    警方供圖曾經,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窄窄的船票,更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後來,一本臺胞證讓回鄉的路越來越開闊;如今,一卡在手,說走就走。9月14日,記者從江蘇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獲悉,9月20日,最後一批本式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俗稱「臺胞證」)即將到期失效,所有持本式臺胞證的臺灣居民來往大陸時,須換領電子卡式臺胞證或申辦一次有效臺胞證。
  • 臺灣當局:今年大陸返臺過年人數可能僅剩2萬多
    疫情返臺難度的提高,與高昂的隔離成本,使大陸許多臺胞臺商放棄了返臺過年的計劃。據臺媒「聯合新聞網」1月16日報導,臺灣當局預計,今年從大陸返臺過年的臺灣民眾可能僅剩兩萬多人,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會繼續下降。臺當局稱,往年大陸臺胞臺商返臺過年人數一般都在十萬人左右,今年這個數字將低於以往的三分之一。
  • 臺旅遊業受疫情重擊,專家預估上半年將損失1500億元新臺幣
    臺灣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系助理教授李奇嶽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就臺灣觀光產業而言,一年1186萬觀光人次可能至少掉877萬人次,至少百萬從業人口會受影響。估算損失,今年上半年整個臺灣旅行業產值會消退約新臺幣1500億以上。
  • 在桂林免費接種新冠疫苗的首批臺胞:對大陸疫苗安全性充滿信心
    圖為臺胞在桂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新冠疫苗接種信息。 圖為臺胞在桂林接種新冠疫苗。 趙琳露 攝  在桂林投資尚水臺灣美食文化一條街的臺商賴豐銘,一直在關注大陸新冠疫苗相關信息,此次也是第一時間預約自願報名接種。賴豐銘表示,大陸開放臺胞自願免費接種新冠疫苗,讓臺胞享受同等待遇,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了「兩岸一家親」。
  • 惠臺80條為寧波帶來了哪些新變化?臺胞寄予哪些期待?
    在去年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對臺工作重要思想時提出,「兩岸一家親,要讓臺灣同胞率先來分享大陸發展的機會」。今年2月底,國臺辦、國家發改委等29個單位聯合發布31條惠臺措施。寧波是繼廈門、福建、上海之後,全國第四個發布惠臺實施細則的地區。  惠臺80條為寧波帶來了哪些新變化?寧波對臺貿易投資如何借力再次騰飛?
  • 國臺辦發言人談大陸熱播劇 「點讚」導演和主要演員都來自臺灣
    他說,大陸方面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為促進兩岸交流出臺了「31條措施」,其中3條對兩岸影視交流合作專門做出擴大開放的規定。隨著措施落地實施,已有具體成果。就如《幸福一家人》的導演和主要演員都來自臺灣地區,這是未曾有過的現象,也充分體現「31條措施」出臺後,臺灣演藝人員願意來大陸發展,進一步促進了兩岸文化交流合作。
  • 臺陸通app:讓臺胞在大陸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只花了一周時間就領到大陸駕駛證,陳起恭對記者說,比自己去辦方便了很多。  「臺陸通」公共服務信息平臺,是一款專為協助臺胞到大陸工作、生活而打造的應用軟體,2017年9月上線試運行,為臺胞提供涵蓋證照、政務、交通、通訊、金融、生活的六大類便利服務。  陳起恭正是在「臺陸通」上找到此次實習的崗位,「有了這些服務,真的讓我們在這邊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 臺胞證辦理「零距離」:臺胞往來大陸省時又省心
    高先生是一名在平潭生活工作的臺胞,因工作原因,常常要往返於嵐臺兩地,機場與碼頭幾乎是他每周必去的地方。近日,高先生說起了自己這幾年往返兩岸所見證的變化。高先生說,剛來大陸的時候用的還是本式臺胞證,每次入境前要向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籤注才能入境,費時又費力。2015年7月1日起,公安機關實施取消臺胞籤注政策,臺胞持有效臺胞證即可往來大陸,無須辦理籤注,同時於2015年9月21日起全面實行卡式臺胞證。得知這一消息後,高先生立刻到臺灣的代辦點遞交辦證申請,沒幾天就拿到籤發地為「福建」的卡式臺胞證。
  • 連江法院「無訟臺企」建設助力臺企發展
    如何為臺商、臺胞提供優質、高效、周到的法律服務,當好服務保障連江現代化建設的「護航人」成為連法法院的關注點。  面對挑戰,連江法院以「大調解」工作為切入點,著力將涉臺企糾紛的調解擴展到庭外、延伸至訴前、提升到多元,並實行轄區涉臺企糾紛劃區包片制度,精心挑選16名調解經驗豐富的法官,「承包」化解轄區不同鄉鎮的臺企,成功打造了「無訟臺企」的連江樣本。
  • 越來越具體的利好舉措,飽含大陸對臺胞的善意與誠意
    「在閩臺企申請在大陸上市同等享受上市扶持政策,臺企股份制改造享受同等獎補,臺企可入駐區域性股權市場股權託管掛牌展示交易。」  近年來,為推動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大陸有關部門推出了「31條措施」「26條措施」以及「11條措施」,持續完善便利臺胞在大陸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政策措施,各地也結合實際情況不斷落實、落細相關舉措。
  • 難捨難分上海「小臺北」——臺胞的古北情結
    路過此地的社區居民、住在樓上探身張望的滬上家庭主婦,都羨慕黃欣雯的一雙園藝巧手。黃欣雯當時居住的地方就是臺胞們津津樂道的上海「小臺北」——上海市長寧區古北社區。在兩平方公裡多的轄區內,登記在此常住的臺胞如今超過千人。臺胞愛上古北的理由很多,「環境好」是一致公認的。
  • 臺臺直航「中遠之星」輪搭載112名臺胞返鄉
    中新網台州1月18日電(記者 範宇斌 通訊員 楊建彬)春節臨近,18日,「浙江大麥嶼港——臺灣基隆港」直航船舶「中遠之星」輪搭載112名臺胞返鄉過節,此為農曆己亥年最後一個航次。圖為:送福送對聯 楊建彬 攝  記者從大麥嶼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獲悉,台州大麥嶼港作為浙江惟一的對臺海上直航航線,截至目前,臺臺直航「中遠之星」客貨滾裝輪共服務兩岸旅客突破20餘萬人次
  • 國臺辦:全力保障在大陸臺胞過個好年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路梅)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在北京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有不少臺灣同胞會在大陸過年,各地臺辦將全力保障他們過個好年。有記者提到,臺灣「防疫旅館」供不應求,有臺商反映,訂不到旅館就無法返臺,返鄉之路困難重重。
  • 臺資項目一千四百個,總投資超兩百億美元,近兩千名臺胞創業、就業...
    原標題:臺資項目一千四百個,總投資超兩百億美元,近兩千名臺胞創業、就業江蘇淮安:「臺資高地」再出發臺資項目1400百個,總投資超200億美元,近2000名臺胞創業、就業江蘇淮安:「臺資高地」再出發( 2020-12-10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經濟·民生本報記者劉兆權、陳席元12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