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蔡依林在演唱會上,毫不避諱地說到自己的年齡,她自豪地說:「40歲是個很棒的年紀,如果你還沒到40歲,我跟你說,40歲真的feel damn good!」
歌迷大讚好颯!
只要超過25歲以上的女性,大都不太願談到自己的年齡,何況是女明星,而且是40歲,一個邁向中年的檻。啊哈,別說蔡依林,就算歌迷都感覺好突然——蔡依林都是中年女明星了?
要知道,早在十年前,30歲的蔡依林,某次在上海自創潮牌店剪彩儀式上,被問到年齡的話題時,她都是十分的避諱,場面一度有點小尷尬。她說自己是晚熟型女性,心態依然是25歲的少女。
為什麼十年前的30歲忌諱談年齡,十年後的40歲,卻由衷地feel damn good呢?
自1999年出道,21年過去,蔡依林是怎樣從當初那個備受嘲諷的灰姑娘,一步步走到今天,活成了不再需要用什麼去證明自己的天后歌手的呢?誰又知道這期間她經歷了多少辛酸,付出了多少努力?
1 、出道即栽進坑裡
蔡依林是1999年被吳大衛、左克蕙夫婦發掘,籤約環球唱片而出道的。但在大眾印象裡,好像真正走紅是在2003年推出《看我72變》之後。那麼,之前這4年,她都在幹嘛呢?
一直以來,很多人質疑蔡依林唱功平平,但最初她卻是通過歌唱比賽嶄露頭角的。那是1998年,還是高中生的蔡依林參加了臺灣MTV音樂臺舉辦的「新生卡位戰」歌唱大賽,以一曲惠特妮·休斯頓的《Greatest Love Of All》獲得了總冠軍。同時參賽的吳克群、江美琪等都輸給了她。這樣的選曲,這樣的成績,足以證明蔡依林的唱功肯定是不差的。
1999年9月,蔡依林憑首張國語專輯《Jolin 1019》出道,這張專輯發行首周銷量過6萬張,總銷量40萬張,一舉獲得新加坡金曲獎「最佳新人金獎」、ChannelV「亞洲區年度最受歡迎新人」和臺灣TVBS勁碟民選大賞「最受歡迎新人」等多個獎項。
在鮮花與掌聲之後,各種嘲諷質疑聲也隨之而來。很多人嘲笑她香腸嘴、個子矮、大圓臉,還唱得不好、沒風格……
飽受外界打擊的同時,她與公司的合作也出現了很大問題,唱片宣傳不到位。2001年8月,蔡依林因理念不合及帳目不清,要求與經紀公司中止合約。之後遭到大聲公司封殺,阻止她籤約新公司。剛出道就遭此打擊,蔡依林一度認為自己再也不能唱歌了。
直到2002年8月,這起糾紛以蔡依林向大聲公司賠償100萬元而結束。蔡依林才得以恢復自由,此時她已經籤約了新的經紀公司天熹娛樂與唱片公司新力音樂。
2、轉型重頭再來
2003年3月,蔡依林推出專輯《看我72變》,收錄了主打歌《看我72變》和《布拉格廣場》、《說愛你》、《騎士精神》等多首周杰倫的歌曲。新公司、新專輯,帶來的也是一個全新的蔡依林,從之前的「少男殺手」女歌手,變成了一位動感十足的唱跳歌手。這張專輯直接入圍了第15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與「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
2004年,蔡依林發行第六張個人專輯《城堡》,這張專輯中除了《愛情三十六計》、《Love Love Love》,還收錄了周杰倫的《倒帶》、《海盜》、《就是愛》多首作品。她憑此專輯,登上臺灣年度唱片銷量女歌手冠軍寶座。她還唱著《愛情三十六計》,登上了2005央視春晚的舞臺。蔡依林從此紅遍大江南北,當年彩鈴榜前幾位,總少不了蔡依林的幾首熱門金曲。
此時的蔡依林,已經炙手可熱。她與蕭亞軒、孫燕姿、梁靜茹被並稱為「臺灣四小天后」,又和楊丞琳、張韶涵、王心凌一起被封「臺灣四大教主」。但媒體依然沒有就此放過她,這次把評論的焦點放在了靠周杰倫搏出位,不僅屢屢唱著周杰倫的歌,還跟周杰倫感情曖昧,頻頻成為媒體焦點。大家還料定「離開了周杰倫,蔡依林將什麼都不是」。
3、離開Jay,Jolin直登巔峰
2006年,蔡依林正式加盟EMI Capitol唱片,她與周杰倫的關係也成為了過去,屬於蔡依林的第三段事業徵程正式啟幕。
這一年5月,蔡依林推出了一張裡程碑式的個人專輯《舞娘》。專輯在40天內全亞洲銷量超過200萬張,直登華語年度銷售總冠軍寶座,更憑此專輯獲得第18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以及「最受歡迎女歌手」等多個獎項。
站上巔峰的蔡依林,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地在頒獎禮上說:謝謝曾經很不看好我的人,謝謝你們給我很大的打擊,讓我一直很努力。
是的,努力,她靠的就是永無止境的努力。她選擇唱跳這條路有多艱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並不是一個從小學跳舞的孩子,20歲才一邊上大學一邊找老師學舞,當時基礎奇差,手腳僵硬,跟不準節奏。但她認準這個目標後,再難也沒想過退縮。可以說,這個「舞娘」,是她多年間用無數汗水和傷痛歷練出來的。
離開了周杰倫依然可以的蔡依林,卻依然阻止不了外界對她的嘲諷,甚至她拼盡一切獲得的金曲獎榮譽,卻被嘲笑是「一個體操選手拿了最佳女歌手獎」。
4、努力不停歇的進階女王
2007年春晚,蔡依林再次登臺,與陶喆對唱一首《今天你要嫁給我》。同年,推出巡演實錄專輯《地才》和新的音樂專輯《特務J》,一首《日不落》再次叱吒樂壇。
2009年,蔡依林與美國第五大道百貨公司合作成立服裝品牌Seventy Two Changes,並陸續於全球超過30座城市上市。本文開頭說的,她於2010年在上海為該品牌店開業剪彩時,正值30歲。
為什麼她當時會在意自己30歲的年齡呢?顯然,她在意的不是年齡本身,而是自己還在奮進中,她不能讓年齡成為放慢腳步的藉口。她努力的那股勁,一如25歲時的樣子——奮進中的人,永遠年輕,永遠汗流浹背。
2010年之後的蔡依林,跟之前不同的是,那種爛大街的傳唱金曲少了,但她在作品上的想法更多了,更大膽地開始各種藝術性上的探索,並屢獲成功與讚賞。
比如這一年發行的專輯《Myself》,蔡依林開始嘗試電子舞曲,並再次引領華語EDM風潮。
2012年發行的專輯《MUSE》,嘗試與獨立音樂人進行合作,作品中無論快歌、慢歌都特色分明,不會顯得過於俗氣或是低質。她還憑此專輯喜提金曲獎包括「最佳國語女歌手」在內的四項提名,最終歌曲《大藝術家》成功獲「最佳年度歌曲」獎。
還有2014年的專輯《呸》,非常驚豔,完全跳脫了一般華語專輯框架,編曲獨具匠心、音軌飽滿複雜、曲風豐富洋氣,主題更是包羅萬象,如社會百態、平權運動等。憑藉此專輯,蔡依林再次在臺灣金曲獎獲得「最佳國語專輯獎」和「演唱類最佳專輯獎」兩項殊榮……
5、不努力到變態,哪能強大到無畏
2018年底,暌違樂壇四年的蔡依林再次推出專輯《UGLY BEAUTY》,她以創作模式自組音樂寫作營,深度參與音樂人集體創作,動員近百位跨國音樂人,完成專輯歌曲。最終出來的作品也不負所望,專輯大賣,歌迷滿意,且在金曲獎一舉獲得8項提名,最終將「年度專輯獎」「年度歌曲獎」收入囊中。
就這樣,當同時期出道的歌手藝人紛紛掉隊,蔡依林卻依然步步進階,用百倍的努力,從一個受盡嘲諷的灰姑娘,進化成了一個魅力四射的舞臺女王。
娛樂圈走紅的藝人大體分三種,一種靠硬捧,一種靠天賦,一種靠努力。如果說周杰倫是天才(第二種)的話,蔡依林絕對算「地才」(第三種)的極致代表。她確實不算天賦型藝人,作為一個歌手,雖然說唱功不差,但如果單純作為一個安安靜靜唱歌的歌手,卻有點競爭力不夠。以外貌來講,用她自己的話也只是說「至少不醜」,身材也比較矮小……為了彌補這些,她選擇了同樣並不具有太多天賦的舞蹈,來拓寬並堅實自己的演藝道路。
「努力」這個詞用在藝人身上多少有點微妙,沒有誰認為自己不夠努力,但到底誰是真的努力,誰只是凹努力人設,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同時,努力的結果也說明了一切。蔡依林就是嘴上基本不說、暗地裡咬牙拼命的那種努力。她骨子裡的倔強與不屈,超乎你的想像。因為她深知,作為「地才」,如果她不努力,可能今天我們大多數人都不認識蔡依林;哪怕她中途有所鬆懈,可能也早早過氣、被遺忘了……
在娛樂圈歷經21年的腥風血雨,終於成就了今天的蔡依林。百鍊成鋼的她,不再害怕被人抹黑,不再在意年齡的壓力,她也終於可以放慢腳步,好好享受一下feel damn good的40+時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