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氣溫零下70度,西伯利亞人如何過的?美女:就怕生理問題
「一入川西面目新, 平原冬望綠如春。」這一句古詩文反映出我國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氣候差異。正如地理學所記載的那樣,不同的經度、緯度之間的氣溫差異極大。在我國的新疆一帶,即便是同一個經緯度,早晨和中午的氣溫差異都比較大。有這麼一句諺語:「早穿棉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可見氣溫變化之大。
西伯利亞,是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面積大約為1322萬平方千米。這個地方,在古時就是一片泥濘之地,早期的時候是蒙古族人在這裡居住,取名「寧靜之地」,俄羅斯人到來後,才稱之為「西伯利亞」。
早在春秋時期,西伯利亞的遠東地區即與中原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根據文獻《尸子》記載:「北極左右有不釋之冰。」此指北極之「永久凍土帶」和北冰洋。楚國大文豪屈原,也曾在著作《招魂》中描述:「北方不可以止些,層冰峨峨,飛雪千裡些。」
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在明朝永樂年間,隸屬於奴兒幹都司管轄範圍之內,到了清朝後,清太宗完成了對外興安嶺以南的統一,並且進一步加強了對東北亞雅庫地區的統治。直到沙皇俄羅斯強迫當時的清政府籤訂了《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這是好的外東北脫離了祖國的懷抱,被沙俄據為己有。
上面說到過,西伯利亞地區幅員遼闊,人口大約為3789萬。據相關資料顯示,西伯利亞是俄羅斯最極端的一個地區,雖說面積之廣,資源豐富,但是經濟差距比較大,這很有可能和當地極端的氣候有關。
現在是寒冬季節,北方剛下了雪,風一吹,那刺骨的寒氣讓人直呼受不了。但是,若是和西伯利亞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不值得一提。據報導,西伯利亞地區氣候寒冷,冬季又十分漫長,平均氣溫都在零下五十二度左右,甚至有些地區曾經到過零下七十度的溫度。
那麼,問題來了,在西伯利亞居住的俄羅斯人,面對這麼極端的氣候,他們又是怎樣生活的呢?
大家都知道,氣溫在零度之下時,水就會結冰,這零下七十度的溫度,基本上都是滴水成冰的節奏。因此,當地的許多人在外出打獵或者走街串巷時,都會裡三層外三層地把自己裹得非常嚴實。家裡的火爐時刻處於燃燒狀態,家中老幼都會在火爐之間,避免被凍傷。
至於外出的人,則要避免隨意出水,例如:流口水、流眼淚,這可是隨時都會被凍住的。在如此極端的天氣下,生活條件也是比較苦,想要度過這個漫長又寒冷的冬天,則需要頑強的意志力。
另外,寒冷的天氣也讓生活在這裡的俄羅斯美女們十分痛苦,最明顯的麻煩就是生理上的需求。正如前段所講述的那樣,這樣的溫度,滴水成冰,流口水、流眼淚都不行。但人還是需要新陳代謝的,一旦上廁所的時候,那可就十分難受。
有些事情可以強忍著不去做,但是上廁所卻不可能憋著,在這樣一個極端的天氣下,上廁所也成為了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因此,在西伯利亞地區生活的俄羅斯人,尤其是女性,若外出的話都會儘量避免上廁所,或者減少上廁所的次數。為此,俄羅斯的美女們都會儘可能的少喝水,以此來避免生理上的尷尬。
參考資料:《尸子》、《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