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字即可關注公眾號「一凡不在家」<yifanout>.。一名華盛頓駐站記者的個人公眾號。採訪手記,影評時評,生活感悟,甜點筆記……每一篇都是原創,希望你喜歡~)
首先洋洋灑灑地羅列——以前寫過的「甜點不太甜」系列~
甜點不太甜 | 做個簡單好吃的草莓(或其他什麼水果)慕斯蛋糕吧~(圖說)
甜點不太甜——秋風起,做芋圓~
甜點不太甜|做一些小巧又美味的抹茶酥吧~早點下午茶皆宜~
甜點不太甜 | 混搭跨界的奇妙甜點:草莓布丁牛油果蛋糕
甜點不太甜——感恩節來了,烤個充滿田野芬芳的南瓜派~(簡易版)
甜點不太甜 |巧克力棉花糖夾心「無比派」(Whoopie Pie) 簡簡單單烤出來,讓節日更加甜蜜溫暖~
甜點不太甜 | 櫻花盛開粉嫩了整個春天……能吃嗎?
甜點不太甜 |情人節就在轉角, 充滿愛的提拉米蘇,要做出來品味一下嗎?(傳統、軟身、馬斯卡彭奶油自製版)
甜點不太甜 | 八月十五月兒明,我們一起做月餅~ (上)
甜點不太甜 | 八月十五月兒明,我們一起做月餅~(下)
甜點不太甜 |冬季天幹氣燥?可柚子正當時呀~來自製清火美顏的蜂蜜柚子茶吧~
甜點不太甜 | 冬天節日多,做一次甜蜜醇厚的多層巧克力芝士蛋糕最合適啦~
好~~~~~~久好久都沒有些甜點製作了,因為老是做以前做過的,好像沒什麼可寫的。這次終於做了新的:起因是朋友過生日,且她明確表示「不要禮物,除非是自己做的好吃的」。找來找去,覺得這款「豆乳盒子」是挺適合夏天吃的甜點:甜而不膩,涼涼的,清爽又健康,可是又不缺少「蛋糕」的口感。於是~~~閒話少說,想做的試試看咯~
用料(主要包括3部分):
蛋糕部分:5個雞蛋、65克牛奶、65克低筋麵粉、50克細砂糖、50克黃油
豆乳部分:300克豆漿、150克奶油奶酪、70克細砂糖、40克玉米澱粉、3個蛋黃
奶油部分:250克奶油(我用的是heavy cream)、30克細砂糖
以及這三部分以外的、不可或缺的——黃豆粉適量(差不多30克吧)
做法
首先是(戚風)蛋糕部分
1.把5個雞蛋中的4個,蛋白和蛋黃分開,儘量分得乾淨一些。
2.黃油室溫軟化,之後放在小鍋裡,中火加熱至沸騰;沸騰後把鍋從灶上拿開,稍微晾一下。
3.低筋麵粉過篩,放到液體狀的黃油裡,把混合物攪拌均勻。
4.倒入牛奶,攪拌均勻。
5.把剩下的那個雞蛋加入,再攪拌均勻。
6.將分離好的4個蛋黃放入,攪拌均勻。
7.蛋清和細砂糖;打發蛋清,過程中分3次把細砂糖加入蛋清。注意最後要打發到溼性發泡的狀態,就是拿起打蛋器,出現彎彎的尖角。
8.將三分之一打發好的蛋白放入步驟6中做好的蛋黃糊,用橡皮鏟切拌(即上下拌,而不是攪拌)均勻。
9.再全部倒入剩下的打發蛋白中,切拌均勻。
10.在長方形的蛋糕模具上放一層烘焙專用的油紙;油紙不服帖的話背面稍微沾點水就能粘在烤盤上了。將蛋糕糊倒在烤盤油紙裡,稍微震一下,震出氣泡來。放入烤箱,330度華氏度(差不多160攝氏度),烤25分鐘。
(放到烤箱裡的圖忘了拍……)
插播: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炒黃豆粉啦~當然如果本來就是熟黃豆粉就不用炒了。生黃豆粉,炒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熱鍋、放入黃豆粉、保持小火、時不時翻炒。香味濃鬱時就好了。
蛋糕烤好後是這樣的:
現在我們來做奶油部分
奶油部分很簡單。
1.250克奶油,打發;打發過程中分3次加入約30克細砂糖。
2.打發成這樣——有比較堅實的紋路。
3.裝到食品袋裡,放到冰箱裡冷藏備用。
精華所在的——豆乳部分~
1.用豆漿機做好豆漿,取300克左右。
2.奶油奶酪室溫軟化;用打蛋器攪打到順滑的狀態。
3.將3個蛋黃放在乾淨的大碗裡,放上70克細砂糖,攪拌均勻
4.玉米澱粉過篩,放入蛋黃和細砂糖的混合物中,攪拌均勻
5.分三至四次把豆漿加入蛋黃糊,每一次都等攪拌均勻後再加下一批豆漿。最終成為均勻的蛋黃豆漿溶液。
6.將5中的溶液放在鍋裡,中小火加熱並不斷攪拌。不用擔心氣泡,稍微加熱就會消失。
7.請耐心地一邊加熱一邊攪拌;溶液漸漸濃稠,最終變成半流體。
8.把這些「糊糊」和攪打好的奶油奶酪攪拌均勻
豆乳也就這樣做好了。
蛋糕、奶油、豆乳齊備,現在是組裝時間~~~
1. 根據你的「盒子」大小巧妙安排、切蛋糕。我是做了一個大的、一個小的,一個微型的。注意每個「盒子」需要兩片蛋糕;把盒子底部放上一片蛋糕。
2.豆乳放進裱花袋,在第一層蛋糕上擠出一個一個的豆乳小「揪揪」。注意排列整齊、緊密。
3.擠好了,撒上一層黃豆粉。
4.分別蓋上第二片蛋糕。
5.把放在冰箱裡的加糖打發奶油拿出來,放在裱花袋裡。擠出奶油小「揪揪」;嗯,手熟了就好看多了。
6.再撒上一層黃豆粉~~~
然後放在冰箱裡冷藏三四個小時再拿出來;看,豆乳盒子!蛋糕的溼潤,豆乳的滑爽,奶油的甜蜜,黃豆粉的清香和帶有顆粒的口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這就是甜蜜又清爽、適合夏天的健康甜點——豆乳盒子啦~真的,特別特別好吃~~~
(歡迎點擊並提取以上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謝謝閱讀;喜歡別忘留言、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