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是抑鬱症患者?心理學家:請注意這五個細節

2020-12-16 騰訊網

當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患上了焦慮症或者抑鬱症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抑鬱症」這個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遭到很多人的詬病。

一旦有人說自己患有抑鬱症,必定有人會跳出來說:「得了抑鬱症很了不起嗎?」

也總有人拿著軟刀子惡語傷人——「真得了抑鬱症就去死吧」。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人打著抑鬱症的旗號幹著欺騙人的事;

更有公眾人物借「抑鬱症」炒作自己;

還有人做一些違德違法的事後,用「抑鬱症」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社會風氣因抑鬱症走著下坡路,再加上許多人對抑鬱症根本不了解;

所以,人們才會對滿天飛的「抑鬱症患者」嗤之以鼻,一聽就炸毛。

然而,對真正患有抑鬱症的人來說,這些傷人的話就是在他們心口上肆虐的撒鹽。

首先,我們要分清楚抑鬱情緒抑鬱症的區別。

抑鬱情緒,是我們常見的情感感受之一,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反應。

當個體遭遇挫折、失敗、意外等事故時,就會出現消極抑鬱的情緒反應。

通常,抑鬱情緒具有時限性,情緒反應短暫,人們會及時啟動自我心理防衛功能,恢復平穩心態。

抑鬱症又稱憂鬱症,主要表現為顯著且持久的心情低落,悲觀厭世,有自殺意識或行為。

患有抑鬱症的人,通常伴有睡眠障礙、食慾減退等問題。

且抑鬱症群除了情緒低落,還有思維遲緩、運動神經抑制等問題。

上圖:左側為抑鬱情緒,右側為抑鬱症:

想要更好的辨別一個人是否有抑鬱症,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突如其來的情緒低落

前一秒大家明明聊的還好好的,後一秒抑鬱症患者就可能突然沉默,;

不願玩遊戲不願聊天,開始躲避人群,甚至帶動大家一起低落。

通常情況下,抑鬱症患者情緒的變化在他人看來莫名其妙,比如對話中,對方突然話變少,表情低落。

眼神暗淡失去神韻,開始逃避對話、逃避與人接觸等。

還有一部分人存在易哭的情況,無論做什麼,都會無緣無故哭。

2、興趣缺失,感情淡薄

患有抑鬱症的人,會突然對身邊的事都不感興趣、漠不關心。

他們拿起手機也不知道幹什麼,一直追的電視劇突然失去興趣,曾經想吃的甜品也不為所動。

他們仿佛一瞬間立地成佛,什麼都不喜歡什麼也不想做。

收到家人朋友的指責或誇獎,也沒有任何情緒變化;

無論是生氣還是開心,對他們來說都變得異常艱難,日常情緒表現都是「無所謂」。

同樣,他們也很難對別人袒露感情。

無論是伴侶還是小動物,抑鬱症患者都很難以表現激情和熱愛。

更有甚者,會出現反常態的逃避社交,長期獨處。

3、沒有計劃,沒有目標

當一個人對未來失去期待和計劃,那他的生活就會變得迷茫且雜亂。

如果你問朋友,你對將來有什麼規劃?

如果朋友開始沉默,或者翻來覆去的說「不知道」,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他很可能是抑鬱症的前期,或者有抑鬱症傾向。

周星馳有許多經典的臺詞,例如「做人如果沒有夢想的話,跟條鹹魚有什麼分別?」

一旦我們失去目標,看不清未來的方向,我們就容易陷入迷茫的沼澤。

長期下去,人的情緒會越來越低落,嚴重時就是患上抑鬱症了。

4、喪失行動力

喪失行動力和「積極廢人」不同,一個人在生活中,多次表現明顯的力不從心和怠慢,那他很可能有抑鬱傾向。

這裡要說一下拖延和喪失行動力的區別:

拖延症患者大多是內心想要完成任務,且伴隨「積極應對」和「不完成就焦慮」的心態。

喪失行動力的人,面對需要完成的事心情不會有任何波動,既沒有完成的想法,也沒有積極應對的狀態,更加不會為完不成而焦慮。

5、很容易發呆

抑鬱症患者長期處於一種「放空」的狀態。

他們喜歡一個人待著,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並且容易發呆。

若一個人剛剛還對著電腦敲字,突然間一動不動,眼神放空;

持續觀察發現他發呆的次數頻繁,那就要留意了,他可能出現抑鬱傾向,甚至已經患上抑鬱症了。

上述情況,均是我們生活中容易忽略的地方。

除了上述五點,還有很多明顯能判斷抑鬱症狀的辦法:

厭世、輕生自殘或是自殺傾向、入睡困難卻又嗜睡、記憶力明顯倒退、厭惡吵鬧等。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有類似情況,或是明顯的抑鬱傾向,請善意規勸他們和引導他們。

不要對任何病人抱有敵意,因為沒有人想生病;

更沒人想在自我煎熬和外界傷害中不斷徘徊。

你要相信,世界還有美好的一面,不要放棄!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Depression tendency》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看這7個指標,就能判斷一個人是否得了抑鬱症
    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科賈醫生接受採訪時說,如果按照國家的基本數據,抑鬱症的總患病率為6.1%,也就是說100個人裡面有6個人得病。但是它卻沒有像癌症這樣的病症一樣引起我們的重視。大多數人對抑鬱症有很多誤區。不要以為身邊的認識的人,每天有說有笑的,就一定不是抑鬱症。內向、不愛表達的人容易得抑鬱症,這是對抑鬱症的錯誤判斷。
  • 抑鬱症患者最害怕什麼?如何判斷是否抑鬱?
    人們總好奇抑鬱症患者為什麼她會這樣 為什麼她會如此選擇若人們是站在她的角度>落在一個人生命裡的雪 人們全部看不見抑鬱症,這個越來越可怕的疾病,已經逐漸跨越了年齡的界限,那麼,如何知道身邊的人是否受著抑鬱症的折磨呢?
  • 心理學家:千萬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這3句話,否則他會更緊閉心門
    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抑鬱症患者自殺的新聞。抑鬱症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但很多人對抑鬱症的了解仍然停留在模糊且片面的階段。這導致抑鬱症患者在艱難自救的同時,也很難獲得來自他人的幫助,甚至身邊的親朋好友,可能會幫倒忙。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患上抑鬱症?就看他是不是經常這樣子說話
    現在,發表於《臨床心理學》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一類詞語,有助於準確判斷某人是否患有抑鬱症。以前,該領域的語言分析由讀筆記、做記錄的研究人員進行。現在,計算機化文本分析方法能在數分鐘內處理完大量數據。這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人工處理可能忽略的語言特徵,計算詞語的出現頻率、詞語的類型、詞彙多樣性、語句平均長度、語法模式和很多其他指標。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這種疾病又該如何治療呢?
    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分輕微和嚴重兩種情況。患有抑鬱症的人不僅情緒失調,還會影響到生活和家人的生活。所以患有抑鬱症的人,需要得到儘快的治療,以免情況進一步加重。那麼,就有很多人問了,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呢。今天我就詳細給大家講解一下這種疾病。
  • 抑鬱症是如何摧毀一個人的?5個方法助你遠離抑鬱反覆發作
    通過這些例子會發現,平時明明表現正正常常的一個人,有說有笑的,但是突然就得了抑鬱症,或者是突然就因為抑鬱自殺了。抑鬱症是如何摧毀一個人的深陷抑鬱症的人,你問他什麼感覺,也許得到的答案就是:在黑暗的深海裡不斷下沉,當你呼救、掙扎,身邊的人絲毫聽不見,你的世界只剩下你自己,被孤獨和黑暗包圍著。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抑鬱症?-虎嗅網
    微博@財經網 對此做了個調查:「你每天刷社交媒體幾個小時」。4萬人參與,絕大多數人回答的是:「刷幾個小時,不刷更抑鬱」「醒著就刷,一直爽一直刷。」與抑鬱症的高發律和危害性不匹配的,正是抑鬱症的識別率和治療率一直都很低。就算是被識別的患者,通常也不是第一時間就醫。
  • 抑鬱症的復發率為什麼這麼高?原因是這3點,聽聽心理學家的分析
    以躁狂抑鬱症為例,在1921年心理學家克瑞普林(Kraeplin)就認定躁狂抑鬱症是一種非衰退性疾病。意思是指,當這種抑鬱症痊癒了以後,就可以讓患者完全回到以前未發病的健康狀態,但是只是存在一定的復發率而已。
  • 抑鬱症也是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
    這意味著,有90%以上的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有效診斷和治療,甚至有很多人,出現了相關的症狀,但是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是抑鬱症,耽誤了治療。「抑鬱症就是不開心。」「抑鬱症都是作出來的。」「抑鬱症沒什麼大不了,調整一下心情就好。」如果你是這麼認為的,那很有可能對抑鬱症沒有正確的了解。那麼,抑鬱症有哪些常見的症狀呢?
  •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自尊心是高是低?心理學家:主要看這三點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自尊很低的人,自我大廈的「地基」會很不穩固,稍微遇到點「風吹雨打」,就很容易「塌方」。而自尊較高的人,他們樂觀豁達,行動力強,遇到困難挫折不會深陷負面情緒,能很快調整自己,以一個積極的心態應對各種挑戰。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自尊是高是低呢?
  • 抑鬱症是什麼原因導致呢?心理學家:這三點很關鍵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根據《柳葉刀》的數據:中國的抑鬱人群已達到9000萬,平均每11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抑鬱。如果這份數據仍然不夠具體,那麼另一組數據可能更為觸目驚心。在《中國抑鬱症流行病學和年疾病負擔》的報告中,在中國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已超過3%,抑鬱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會致殘,抑鬱症會使人損失超過6個健康壽命年。
  • 心理學家表示:如果一個人常將這4句話掛在嘴邊,說明他有抑鬱症傾向
    只需要避免其轉化成抑鬱症,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心理學家總結,如果一個人常將這4句話掛在嘴邊,說明他有抑鬱症傾向。 一、我一無是處 心理學家指出,有抑鬱症傾向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停的否定自己,遇到自己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事情就會怪自己沒用。即使遇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會覺得這沒什麼,是個人都能做,別人一定可以比自己做得更好。
  • 為什麼很多抑鬱症患者不願意說話?心理學家指出這三點
    很多抑鬱症患者周圍的人發現,抑鬱症患者患上這種疾病後變了一個人,變得非常冷酷無情很難去接近,實際上並不是得,抑鬱症患者會偷偷的把自己不開心有某種方式說出來,比方日記、網上傾訴等。最常見的第一點,認為身邊的人不懂自己:關於抑鬱症這種疾病,對於年輕人了解的會多一些,但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不想理解也不知道抑鬱症這回事,很多的患者因為折磨去和家人說,最後得到的是認為是患者只是情緒不好、刷刷性子,不會把抑鬱症當一回事,最後出現不好的結果,抑鬱症患者的心理要比我們脆弱很多,慢慢的患者會感到沒有人真正的理解自己,變得自卑,不願意說話,就算說了也沒有任何意義
  • 如何自我判斷是否患有抑鬱症呢?主任帶你詳細了解一下
    我有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這是許多人對我說的一個詞。這時,我通常會再問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你有抑鬱症?然後你會發現,除了少數人說被醫院證實之外,大多數人會說是基於他們的感覺。只有當這種抑鬱持續幾個月,至少三個月,通常六個月,醫生才需要診斷它是否是抑鬱症。這個距離,還體現在性質上的不同。心理學家曾說過這樣的觀點:抑鬱情緒是一種忘記,而抑鬱症是一種缺失。
  • 如何判斷自己可能患有抑鬱症?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在哪裡?
    很多人因為無法區別它們兩者之間的關係,常常把抑鬱情緒認為是抑鬱症,以至於因為自己的誤解和誤讀,一度把自己嚇得不行不行的。 為了給大家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它們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如何來自我評估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患上抑鬱症難道就真的是世界末日嗎?它真的有那麼可怕嗎?能治的好嗎?」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個建議至關重要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 )我曾經也是一名重度的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兩年了,而且自己的狀態越來越棒,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都不會再被抑鬱症給牽絆住了。這都是源於我真正的懂得了愛自己和知道了如何去和抑鬱情緒相處了,那麼我已然練就了一副金剛之身了。倒下?絕對是沒有那麼容易的事情了。說以後沒有抑鬱情緒,那都是假的,畢竟我也是肉體做的,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情緒。
  • 患抑鬱症卻渾然不知,該如何判斷?提醒:症狀超過4種,需注意
    我國目前是抑鬱症人數最多的國家,截至2019年,我國的抑鬱症患者數量高達5400萬人,整體發病率為3%-5%,高於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而在發達國家,抑鬱症患者的人數高達6%。而抑鬱症、焦慮症以及失眠症三者就猶如孿生兄弟般,一旦你患上了抑鬱症,就會容易焦慮,而焦慮久了也會抑鬱,失眠則是這兩種精神疾病常見的症狀。在心理學界,人們習慣於將抑鬱症比喻成大腦感冒,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大部分經過自我調節就可以得到解決。
  • 如果你是一名抑鬱症患者,建議你從事這五種工作
    抑鬱症是較為嚴重的心理疾病,臨床上將抑鬱症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個等級。臨床表現一般而言,不同程度的抑鬱症患者臨床表現是接近的。主要包括情緒低落、思想悲觀、度日如年、極度的自我否定,他們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活著毫無意義,整日被無助感充斥,導致他們經常會產生妄想、幻聽,甚至會出現自殺行為。
  • 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變笨、記憶下降如何恢復?
    由於大眾的不了解,抑鬱症常常背負著「汙名」,這讓患者的心理負擔更加沉重,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痛苦。無數研究已證實,抑鬱症並非單純的心理疾病,它更是生理改變引發的後果。
  • 如何自我判斷是否患有抑鬱症?又該如何去治療?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現如今患上這種疾病的人也是非常的多,但是知道自己患上這種疾病的人卻很少,多數患者認為自己是心情不好,沒有及時的去幹涉,最終導致疾病越發嚴重,最終陷入其中無法自拔,從而以自殺的方式來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