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工作方式與類型也越來越多,有的人學歷不高也可以找到工資待遇比較好的公司,所以關於「學歷不再重要」的言論此起彼伏,同時也會影響到一些人思緒的轉變,覺得學歷沒有用,也不在乎自己是否能上本科學校。
難道學歷真的不重要嗎?到了社會上真的能「人人平等」?小編誠心地告訴你一個答案,那是不可能的,大企業都是看學歷的。
「國企」招聘直接說明不要三本,不認專升本
有很多畢業生找工作都希望能進到「國企」或「央企」,這些公司的工作壓力小比較穩定,福利待遇都很高,都是擠破腦袋想要進到這樣的企業。
央企、國企在擴招時往往對學歷的要求很高,有的學生的學歷是「三本」,雖然也是本科,但和一本,二本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找到稱心的工作還是比較難,往往在第一門檻就會被攔住,大企業首先選擇的就是本科,不要三本,也不要專升本。
一本、二本、三本和專科,都是大學,具體的區別到底在哪?
區別一:錄取批次有先後,一本都是提前批次招生
這些大學在錄取時就會有些差別,一般錄取批次在前面的學校,同時也是比較重要的學校,比如一本都是提前批次招生的,自然會受到家長和考生的注意。如果考生幸運地接到提前批次的招生錄取,說明你是一名很優秀的學生,同時也會有選擇不同學校的權利。
區別二:學年制不一樣,學習專業知識時間不同
本科學校學年制是4年,而專科只有3年,比較特殊的醫科大學學年制長達5年。學年制時間的不同,會給你專業文憑的含金量帶來很大的區別。學校是傳授我們知識的地方,學的時間越久,同等的專業知識收穫更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一些專科的學校學習時間只有兩年,最後一年基本上都是在實習,有些專科學校用「包分配」的字眼來吸引學生,兩年學習時間一到,就把你分配到與他們有著合作關係的企業中,工作是找到了,但你的能力、你的學歷在同批畢業生中無疑是最差的,跟本科生相比你學習時間太短了。
本科制的學生在校4年期間,都是要學習跟自己專業有關的知識,專科生已經進入工作,本科生還是在學習中。這樣就會導致專科生的知識儲備能力和本科生的較大差距。
區別三:畢業證不一樣,含金量大不同
這個是最大的區別,不管是一本、二本、三本還是專科,畢業證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第一區別就是本科和專科,另外本科之間也存在較大差距,比如:一本、二本、三本,它們之間的含金量也有很大差距。
雖然都是本科畢業證,這其中的門道還很多,比如本科也分自考本和成人本,畢業證含金量肯定都沒有統招高,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企業在問你是否是本科學歷時還要問一句是不是統招生。
區別四:教學資源不同,校園文化也不一樣
我國的三本院校中,民辦院校佔的比例相對多一些,這些院校的學費通常會很高,教學質量也是沒有辦法跟一本類院校相比的。
一本院校是屬於公辦院校,國家會給予一定照顧,一本類的院校不管是師資力量還是校園文化方面都是名列前茅的,在不同院校接觸到的人和事物是不一樣的,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在步入社會後,帶來的不管是學識方面還是精神層面的差距。
學歷和個人能力哪個才是最重要的?
學歷是你踏進大公司的門檻:企業在招聘時,都會有明確的學歷限制,基本要求都是本科生,如果你的學歷不夠,往往連見到面試官的機會都沒有。小編最近在追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裡哪個不是名校畢業,碩士,博士等各種頭銜。也就是你有一身能力,但你沒拿到這個鑰匙,你連門都進不去,怎麼施展你的能力呢?
能力是可以慢慢培養的:很多人覺得只要能力好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前提是你得有機會進入到這個崗位,才能慢慢學習,慢慢成長,讓自己的能力得到一個提高,能力是可以靠後期的培養,包括領導對你的培養,工作經驗帶給你的能力的提升。
雖然現在國家提倡學生全面發展,但前提也要保證學生成績能得到逐步提升,不管你能力怎麼突出,如果缺失了學歷這塊「助跳板」,很多時候在「大企業」面前也是沒有機會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考研的人越來越多,研究生考試不僅僅是提升學歷的方式,同時也是驗證一個人學歷能力的方式。
總結:同學們要好好利用當下的學習時間,爭取在高考時脫穎而出,給自己的學歷增添一抹色彩,有了學歷,後期再培養能力。往往學歷高的人工作能力也不會差,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好的學歷一定是將來踏進「國企、央企」重要的助跳板。
今日話題:你認為學歷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哪些方面?#教育分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