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悉的歌曲《北國之春》是一首日本歌曲,歌曲旋律、意境優美。歌曲創作於1977年,在一年後流行日本全國。
到1979年,唱片賣出去500萬張。這首歌傳播到泰國、蒙古、印度、越南、菲律賓、美國夏威夷、巴西等,1988年中國大陸將其評為「過去10年最為人們所熟悉的外國歌曲」。
關於這首歌的創作因由,據《日本新華僑報》消息,日本《朝日新聞》的資深記者伊藤千尋在2010年發表的一篇報告文學作了透露。1977年正月,作詞家井出博正接受唱片公司的委託為男歌手千昌夫創作一首歌曲。
當時,千昌夫(本名阿部健太郎,1947年出生於日本東北部巖手縣陸前高田市)正在電視上為家鄉做廣告,為了突出家鄉特色,先定下了歌名,即《北國之春》。
但井出博正並沒有去過巖手縣,但他認為自己熟悉的家鄉中部地區長野縣和北海道的巖手縣差不多,同樣冬季差嚴寒多雪。長野縣的北八嶽山麓、海拔1500米的八千穗高原,生長著大片的白樺林,據說那裡的白樺樹有100萬株之多,是「亞洲最美的白樺林」。在鄉村小神社裡種植有白玉蘭。
於是他很自然地想起了小時候度過的鄉村生活:初春的南風吹來,神社裡的白玉蘭綻放出大朵的鮮花,高高聳立的白樺,林中的水車和小屋,圓木製成的小橋,浮現在晨霧中……。
聯想到東京讀大學時,同學們收到家裡寄來的鄉下特產。和自己父親早逝後,依靠在大阪工作的哥哥供給上學,如果父親還活著,可能和哥哥一起圍坐在爐前對飲……
對家鄉和親人的萬千思念,由此自然地化成了筆下的歌詞。
寫完歌詞後,井出博正跑到作曲家遠藤實的家裡。遠藤在走廊裡站著讀完歌詞,對他說:「你就喝一會兒威士忌等著吧。」說完,遠藤拿著歌詞上了2樓。
5分鐘後,遠藤走下樓來。井出以為遠藤忘了什麼東西,可是遠藤對他說:「曲子創作完了!」讓井出大為意外。
遠藤在他《幸福的源流》一書中寫道:「我的腦中鮮明地浮現出故鄉新潟的春天景色。」
兒時家裡貧窮,深夜的雪花會吹進屋裡,落在枕邊,冷得他直哭。所以迎來春暖花開碧空萬裡的那種高興心情也就格外的強烈。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經歷,所以曲子一氣呵成,只是把歌詞的「北國之春」 改成了「北國之春天,啊,北國之春天」,以便能夠更加強調迎春的喜悅心情。
另外,就是把「故鄉啊故鄉我的故鄉,我要回你懷中」改成了「故鄉啊故鄉我的故鄉,何時能回你懷中」,把返鄉的意志改成了返鄉的願望,突出了想返回故鄉而實際不可能返回故鄉的那種惆悵的心情,增強了現實感。
他們馬上叫來千昌夫,彈起鋼琴,讓他試唱。千昌夫一邊唱,腦裡卻一邊浮現出他在故鄉巖手縣所看到的那些穿著皺皺巴巴的風衣的鄉親們。後來,千昌夫不顧反對,就是這樣穿著一身皺皺巴巴的風衣走上電視臺高唱這首戀鄉之歌的。
1977年千昌夫出版的單曲《北國之春》唱片,銷售量高達300萬張,換來事業上另一個高峰,於第二年拿下「第5回日本演歌大賞」。
因為這首思鄉曲,正反映了當時日本有很多為了求學或謀生而離開北方農村的年輕人的思鄉之情,被廣為傳唱。 千昌夫之後,又被大泉逸郎、渥美二郎等眾多日本演歌歌手翻唱。
最早的中文版是1978年由呂遠翻譯配詞、於淑珍首唱的,後來蔣大為也演唱的這個版本。
臺灣中文填詞版本為林煌坤填詞的普通話版《我和你》,由鄧麗君演唱,於1979年發行。
同年臺灣歌手餘天也演唱了慎芝填詞的《榕樹下》,此後的十餘年間,國內歌手演唱的民歌版本及港臺歌手重新填詞演唱的普通話、閩南語、廣東話版本相繼出現,劉德華曾經翻唱過普通話、廣東話三版串燒在一起的《北國之春之榕樹下之故鄉的雨》。
1985年,李谷一到日本演出、訪問時,與千昌夫合唱過此歌曲。
1991年,朝鮮歌手李京淑訪日演出時,演唱朝日雙語版。
《北國之春》成為華人社會流傳最廣的日本歌曲之一。
據統計,演唱過此歌的歌手(或名人)有:
(日語演唱)千昌夫,鄧麗君,美空雲雀,北島三郎,森進一,田川壽美,森昌子,坂本冬美,藤彩子,伍代夏子,渥美二郎,小林幸子,巖次郎,松田聖子,八代亞紀,中村美律子,石原詢子,多岐川舞子,川中美幸,西方裕之,香田晉,稻垣潤一,冰川清志,西城秀樹
(中文國語演唱)於淑珍,鄧麗君,蔣大為,關牧村,劉德華,餘天,朱之文,高爭,樓蘭
(閩南語演唱)葉啟田,韓寶儀
(粵語演唱)徐小鳳,張偉文,薰妮,周潤發
其中呂遠配詞、於淑珍初唱版的《北國之春》,大家最為熟悉:
亭亭白樺,悠悠碧空,微微南來風。木蘭花開山崗上北國的春天,啊,北國的春天已來臨(北國之春已來臨)。城裡不知季節(已)變換,不知季節已變換。媽媽猶在寄來包裹,送來寒衣御嚴冬。故鄉啊,故鄉我的故鄉,何時能回你懷中。
殘雪消融,溪流淙淙,獨木橋自橫。嫩芽初上落葉松北國的春天,啊,北國的春天已來臨(北國之春已來臨)。雖然我們已內心相愛,但一直尚未吐真情。分別已經五年整,我的姑娘可安寧。故鄉啊故鄉,我的故鄉,何時能回你懷中。
棣棠(棠棣)叢叢,朝霧蒙蒙,水車小屋靜。傳來陣陣兒歌聲北國的春天,啊,北國的春天已來臨(北國之春已來臨)。家兄酷似老父親,一對沉默寡言人,可曾閒來愁沽酒,偶爾相對飲幾盅。故鄉啊故鄉,我的故鄉,何時能回你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