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第一任女王,被稱為血腥瑪麗,實際是一個可憐而又可恨的女人

2021-02-07 平安讀歷史

大家提到英國,就會覺得英國似乎有很多女王。現在英國是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當政,所以英國女王可以當作是英國的象徵之一。不過在英國早期時候,事實上很長時間也是男的國王當政,一直到1553年的時候,英國才有第一個女王出現,這就是被稱為「血腥瑪麗」的瑪麗女王。在瑪麗女王之後,英國出現了多位女王。瑪麗雖然生於帝王之家,不過她一大半的人生都是過得相當悲慘的,父親不喜歡她,連和母親見面的機會都很少,一度甚至取消了王室成員的身份,也沒有繼承權。正是因為年少時候的悲慘遭遇,所以瑪麗當上國王之後就瘋狂報復那些有意無意傷害過她和她母親的人,同時因為政見和信仰問題,瑪麗殺的人很多,再加上後來瑪麗這一派隨著她的去世而被打入另類,失去了話語權,所以瑪麗女王在英國歷史上的名聲並不是很好,被人稱為「血腥瑪麗」。

瑪麗在少年時代可謂是過得相當的悲慘

話說瑪麗的父親是亨利八世,亨利八世在12歲那年他的哥哥死了,所以他的父親亨利七世將哥哥的妻子也就是他的嫂子,來自於西班牙的凱薩琳公主嫁給了他。在1516年的時候,夫妻兩個生下了一個女兒,就是瑪麗。而亨利八世當時非常關心繼承人的問題,因為英國之前也沒有出現過女王登基的先例,所以亨利八世希望凱薩琳公主能夠跟他生下一個兒子。可惜凱薩琳公主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最終始終沒能夠再懷孕,自然也就無法生下兒子了。

急切想生兒子的亨利八世,就和凱薩琳王后的侍女安妮博林勾搭上了。不久之後凱薩琳王后自然就失寵了,安妮博林成為國王的新寵,並且慫恿著國王,趕快把王后廢掉,把她扶正。亨利八世就向當時的教皇提出和凱薩琳後離婚,和安妮柏林結婚。只不過教皇畏懼西班牙王室的勢力,因為當時西班牙如日中天,是日不落帝國,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還是後來的事情。而凱薩琳王后正是來自於西班牙,所以教皇希望亨利八世能夠和凱薩琳王后好好過日子,而不要去離婚。最後亨利八世乾脆繞開教皇,直接廢掉了凱薩琳王后,當時正處於文藝復興時代,教皇的勢力已經大大削弱,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瑪麗作為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王后的女兒,夾在父母之間可謂是相當的難受,進而導致小瑪麗整個童年時代都過得相當的悲慘。因為瑪麗的父親亨利八世如此討厭瑪麗的母親,也就是自己的妻子凱薩琳王后,所謂恨屋及烏,瑪麗能夠受到的待遇也好不到哪裡,所以在小的時候瑪麗幾乎沒有得到過什麼父愛。瑪麗沒有父愛,能得到的母愛也非常有限,因為亨利八世向凱薩琳王后提出離婚遭拒之後,他就開始折騰折磨這對母女。他讓凱薩琳王后和瑪麗公主兩個人分開,每天只能見一次,並且時間極短。

再後來,亨利八世甚甚至取消了瑪麗王室成員的身份,讓她成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私生女,沒有繼承權。這應該是當時得寵的新王后安妮博林要享利八世這麼做的,可是卻深深的傷害了當時年紀還小的瑪麗。

年紀小小的瑪麗受到了這麼多不公正的待遇,仔細想想,她事實上沒有做過任何傷天害理的事情。可惜命運對她如此不公,她童年的時候,父親不喜歡她,母親因為某些原因和她能夠見面的機會很少,導致她既享受不到父愛,也享受不到母愛。繼位的王后也就是她的繼母,對她也是相當的惡毒,所以她的童年過得是相當的悲催,連一個普通的人都不如。

瑪麗長大後,只能夠通過妥協才能換回父親的承認

亨利八世為了生下兒子,甚至不承認親生女兒瑪麗的身份。不過新王后安妮博林肚子也不爭氣,也是生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兒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王。只不過亨利八世還是沒有實現他的願望,因為他依然還是沒有兒子,所以安利博林後來也倒了黴,甚至被以通姦罪處死。緊接著,亨利八世又娶了凱薩琳王后的另外一個侍女簡西摩,作為他的第三個王后。

簡西摩由於非常同情瑪麗,所以在亨利八世和瑪麗之間起了調解的作用,憑藉新王后的身份,讓亨利八世和瑪麗公主和好。但是亨利八世依然非常強勢,要求瑪麗承認自己私生女的身份,才願意和她和解,瑪麗最後不得不低頭。這實在是有點滑稽,因為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王后的婚姻是教廷所承認的,並且是整個歐洲所有王室都認同的,也是明媒正娶的婚姻,結果到了瑪麗這兒,卻不得不承認自己是一個私生女。

而且簡西摩肚子也比較爭氣,為亨利八世生下了兒子,也就是英國未來的國王愛德華六世。亨利八世蹉跎半生,終於在老來的時候,有了一個可以繼承自己王位的兒子,自然是非常的高興。他的兩位姐姐瑪麗和伊莉莎白這個時候,居然都變成了侍女的身份。雖然生下了兒子,但是作為新王后的簡西摩,卻沒有福氣,很快就因為產後不適應症去世。

新王后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是為亨利八世和他的女兒瑪麗之間的關係正常化,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同時瑪麗作為亨利八世結髮妻子凱薩琳王后的長女,也受到當時英國國內很多人的支持和同情。雖然亨利八世在之後的生活中並沒有對瑪麗多麼好,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麼差,瑪麗至少還在宮中居住,同時有一些侍女和僕人服侍她,過的生活還算不錯。

亨利八世死後,他年幼的兒子,也就是瑪麗的弟弟愛德華六世登基為王,當時年僅10歲,並不能真正地掌握大權。所以當時朝中的大權都掌握在輔政大臣諾森伯蘭公爵手中,而愛德華六世身體不好,在16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諾森伯蘭公爵不想讓瑪麗或伊莉莎白繼位,於是就把自己的兒媳,同時也是瑪麗和伊莉莎白的侄女,有王室血統的簡.格雷推上王位。可惜簡.格雷只是王室的旁支,並沒有多少說服力,所以諾森伯蘭公爵所圖的大計很快就失敗,簡.格雷僅僅當了九天的女王就被趕下臺,瑪麗在眾人的擁戴下登上了王位。

在這裡不得不說血統和身份的重要性,簡.格雷本身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外孫女,也擁有王室的血統。但是,她當時只能算是王室的旁支,在亨利八世還有瑪麗和伊莉莎白兩個女兒的情況下,簡.格雷顯然很難得到英國當時萬千黎民百姓的支持。雖然亨利八世對瑪麗公主身份不予承認,但是不管怎麼說瑪麗都是亨利八世正室王后凱薩琳所生的長女,她的王室血統無可置疑,在愛德華六世死後,她就是第一順序為繼承人,這一位置任何人都無法剝奪。諾森伯蘭公爵也不是不明白這一點,只不過如果能夠讓他的兒媳當上了女王,那麼他的家族就能飛黃騰達。所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就選擇賭一把,只不過很顯然賭輸了,所以他賠上了他和整個家族的命運。

瑪麗登上王位之後殺了一些人,結果被稱為血腥瑪麗

瑪麗女王在登上皇位的前半生扮演過很多角色,開始是公主,後來變成侍女,後來又是私生女,現在終於苦盡甘來,登上了王位,成為了英國女王。登上王位之後,瑪麗女王很快就殺掉了諾森伯蘭公爵,還有他所立的那個九日女王簡.格雷。接著她又宣布他父親和母親的婚姻為合法,這一點倒無可厚非,因為如果她父母婚姻一直都不合法的話,那樣她還真只能當一個莫名其妙的私生女,無法成為堂堂的公主,無法繼承王位。

由於早年的經歷,所以瑪麗女王非常痛恨自己的父親,同時也痛恨亨利八世所推行的新教。因為正是亨利八世所推行的新教,導致她的母親凱薩琳王后被廢,最終含恨而終,而她則能為淪落為侍女私生女之類的。總之她少年時的一切不幸遭遇總能夠跟新教扯上關係,而她在不幸的時候只能去求助於天主教,因為天主教是她母親家族所一直支持的,並且教廷的教皇也不同意他父親和母親離婚,可謂是從行動上支持了他母親。所以從這點上講,她非常感激位於羅馬的天主教。

上臺之後,她就大力推行天主教而反對新教,這和她父親亨利八世的政策可謂是完全相反。由於在宗教的衝突之中,瑪麗殺了不少人,所以被人稱為是血腥瑪麗。總之在大家的印象中,瑪麗殺了太多的新教的人,所以被新教的人所唾棄。仔細看看,瑪麗所殺的新教徒,也不過就300多人而已,這麼點人實在算不了多少,即使是她父親亨利八世殺的人也比這要多不少。究其原因是因為後來英國國內的政治形勢有所變動,新教在與天主教的鬥爭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再加上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也就是瑪麗的妹妹伊莉莎白一世女王也是支持新教的,所以作為支持天主教的瑪麗,自然就被弄得裡外不是人了。

瑪麗雖然貴為一國之君,去世後由於伊莉莎白的偉大,反而成為了反面角色

瑪麗由於少年的時候過得相當的悲慘,所以她的一生可以算是被他父親給耽誤了。在她登上王位之後,能夠決定自己一切的時候,已經將近40歲了。在當時那個時代,在她這個年齡的,很多人甚至都當了祖母,而她還沒有結婚。雖然她年紀已大,但畢竟是英國的女王,地位尊貴,所以不能夠隨便選一個丈夫,最後她嫁給了西班牙查理五世的兒子菲利普二世。後來菲利普二世又繼承了西班牙王位,所以瑪麗除了有英國女王的身份之外,還多了一個西班牙王后的身份。

可惜這段婚姻本身就是一個政治婚姻,要講年齡,菲利普二世比瑪麗要年輕10歲以上,所以菲利普並不是喜歡瑪麗,雖然和瑪麗結了婚,但是長期待在西班牙,瑪麗即使結了婚,也等於是守活寡。而瑪麗本身身體也不好,年輕的時候又受到了很多的迫害,因此在當了國王之後不久身體就每況愈下,不得不在臨終前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妹妹伊莉莎白一世。

瑪麗和妹妹伊莉莎白一世由於早年的經歷,雙方關係可謂是相當的差,瑪麗甚至把伊莉莎白長期進行關押和流放。不過瑪麗終究不是過於狠毒的人,畢竟在父親,母親和弟弟都死了之後,伊莉莎白也是她在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了。當時也有一些反對派的勢力,打著伊莉莎白的旗號來反對瑪麗女王,只不過瑪麗念在伊莉莎白是自己唯一的親人,終究沒有下狠手,這也給英國保留了一位千古明君,因為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但是也因為伊莉莎白一世終生沒有結婚,而愛德華六世和瑪麗女王都沒有生下子嗣,結果伊莉莎白一世成了都擇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

結語

總之瑪麗女王在小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可憐的小女孩,因為是女性,所以被自己的父王所忽視,在小的時候也得不到父愛,甚至被自己的父王剝奪了王室成員的身份。而母親因為婚姻問題,最終也弄得含恨而終。好不容易終於登上了王位,但是年紀已經很大了,婚姻問題也被父親給耽誤。由於少年時代的陰影,她在宗教問題上支持天主教,殺了一些反對派人士,所以被命名為血腥瑪麗,事實上她殺的人並不多。縱觀她的一生,事實上相當可憐的,只不過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她在英國史書上最大的功績,就是沒有殺她的妹妹伊莉莎白,為英國留下了一個千古明君。

相關焦點

  • 瑪麗一世為何被稱為「血腥瑪麗」?
    瑪麗一世是從小缺愛的女孩,父母失敗的婚姻讓她嘗盡艱辛,父親亨利八世讓她過著女僕般的生活,被流放的母親凱薩琳只能和她信件交流。瑪麗孤寂地活在父親的陰影下,天主教信仰是她唯一的精神依靠,陪伴她度過一個個黑夜。
  • 因母親未再生育,英國第一位女王瑪麗一世,終進化成「血腥瑪麗」
    瑪麗的父親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在確認瑪麗的母親凱薩琳,不能再生育之後,他終於爆發了。亨利八世太想要個兒子了。並且,在亨利八世看來,脆弱的女性統治者會引起內亂。 因此,亨利八世下定決心準備再娶一個媳婦兒。但是,英國天主教不允許一夫多妻,而且也不允許亨利八世離婚。這一下把亨利八世鬍子都氣歪了。
  • 血腥瑪麗
    ,對著鏡子說三聲:「I believe bloodymary(我信仰血腥瑪麗) 」隨後,鏡子裡就會出現一個女人的臉,她就是血腥瑪麗,你可以問她問題,不過她不一定會回答你。血腥瑪麗並不是單獨指某個人或者某隻鬼,而是鏡子裡出現的女人的群體名稱,遇到的血腥瑪麗就好像是抽扭蛋一樣,全憑緣分。運氣好的話,血腥瑪麗會回答你的問題,回答完就會消失。運氣不好的話……或許下一次出現在鏡子裡回答別人問題的,就是你了。
  • 血腥瑪麗為什麼血腥?
    Bloody Mary關於血腥瑪麗的命名,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是認為其靈感來自於英國的女王瑪麗一世。可是,為什麼瑪麗一世是血腥的瑪麗一世呢?瑪麗一世的母親凱薩琳是西班牙王族(其父為阿拉貢國王費迪南,其母是卡斯迪爾女王伊莎貝拉,因二人結合兩個國家最終合併為西班牙),先嫁與Henry VII的長子威爾斯親王亞瑟,數月後亞瑟病逝,Henry VII為了同西班牙結好,極力挽留凱薩琳,又將其嫁與次子亨利,也就是後來的Henry VIII, 成為他的第一任王后,而瑪麗是他們唯一倖存的孩子。
  • [西班牙文化]血腥瑪麗,因為一個女人引發的世紀大戰
    和今天有關的這一個,大多數人應該並不陌生,它叫血腥瑪麗(Bloody Mary),一聽名字就很重口。人們反對這段不倫之戀,發動了起義,瑪麗·斯圖亞特被囚禁在列文湖城堡。表面上看,大家針對的是一個女人的感情,實際上,在封建男權時代,有王爵沒有實權的女人的命運及其悲慘,歐洲大陸上瘋女胡安娜的故事在英倫上演,1567年7月24日,瑪麗·斯圖亞特被迫遜位給她與達恩利所生的一 歲兒子詹姆斯六世,她試圖奪回自己的王位,但是失敗了,不得不逃往南方。
  • 血腥瑪麗/Bloody Mary | 悲情英女王的變味兒傳說
    旅讀時間 | 第7期坐標:英國一杯「血腥瑪麗」背後的故事閱讀時間:5分鐘有這樣一杯雞尾酒,番茄汁是它的低味,甚至會用芹菜和胡蘿蔔加以點綴,看起來詭異另類,喝起來需要勇氣,它就是酒界奇葩,史上最有故事的雞尾酒——「血腥瑪麗」這個血淋淋名字,總是勾起人們對這杯奇葩飲料背景的猜測
  • 簡·格雷公主:從九日女王到血腥瑪麗
    可是,菲利普與瑪麗結婚純粹是基於政治利益考慮。再且,女王與西班牙人的婚姻並不受英國國民的普遍歡迎。 暴動被鎮壓後,雖然伊莉莎白堅持自己沒有參與起義,但瑪麗認定伊莉莎白就是個深藏不露、心腸惡毒的女人,所以伊莉莎白仍然被監禁於倫敦塔兩個月,隨後則被軟禁。
  • 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王:死於被斬首的瑪麗一世
    >狀況下,還是個嬰兒的瑪麗·斯圖亞特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成為了蘇格蘭的瑪麗一世,也是整個英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王。這時的英格蘭王室內部發生了許多動亂,已繼承英格蘭王位的愛德華六世在1553年去世,他的遠親簡·格雷被推向王位,執政僅9天,就遭到英國議會的廢黜。英國議會擁戴瑪麗·斯圖爾特的表親——英格蘭的瑪麗一世成為英格蘭新的國王,英格蘭的瑪麗是一個狂熱的天主教教徒,她容忍不了新教在英格蘭的傳播,並下令實行了殘酷的鎮壓政策——用火刑殺害了三百多位新教教徒。
  • 血腥瑪麗(Bloody Mary)
    血腥瑪麗的原型為瑪麗一世(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她是都鐸王朝的第四任君主,極其虔誠的天主教徒。 她曾經努力把英國從新教恢復到羅馬天主教。為此,她曾處決了差不多三百個反對者。而被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從此以後,Bloody Mary在英語中就成了女巫的同義詞。
  • 血腥瑪麗,那一抹鮮血的味道
    傳說中的血腥瑪麗,是中世紀的一位被污衊為女巫而蒙冤燒死的美麗少女。還有一個經典通靈遊戲,據說半夜十二點在洗手間的鏡子前點燃蠟燭,呼喚血腥瑪麗,就可以招來她的惡靈。至於惡靈來了之後會怎樣,就自求多福吧。有人說她可以幫助召喚者實現願望,也有人說她讓召喚者死的很慘。
  • 血腥瑪麗:她一生所為,是否擔得起此等惡名?
    在英語中血腥瑪麗Bloody Mary是女巫的同義詞。這個充滿貶義的詞,來自英格蘭第一位真正的女王,瑪麗一世。學生時代老師解釋這個單詞的時候,只說這個女王殺人如麻,人們才給她取個這個綽號。當長大自行翻閱書籍,看遍瑪麗一世的成長曆程和登基後的所作所為,不禁發出疑問:「瑪麗一世一生的所作所為,是否擔得起此等惡名?」提起瑪麗一世,大多數人都認為她是一個失敗而令人恐懼的女王。
  • 這個女人被稱為:血腥的瑪麗,本是正統公主,結果卻成一血腥的劊子手
    無論是從我們的身邊還是從社會中,我們都會看見許多走上極端的人,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位因童年的悲慘遭遇而走上歧途的人,她便是瑪麗·都鐸,也就是日後被稱為「血腥瑪麗」的瑪麗一世。
  • 瑪麗一世出生於血統高貴的皇室,為何卻有個「血腥瑪麗」的稱號
    瑪麗一世出身高貴,她的祖父亨利七世開創了都鐸王朝,她的父親亨利八世則是英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國王,她的外祖父外祖母裴南迪與伊莉莎白則締造了西班牙,她的丈夫菲利普也是西班牙國王,她的公公查理五世是羅馬帝王……總之,她是血統極為高貴,真正的女王。然而,她卻有個和她高貴出身極為不相稱的稱號——血腥瑪麗,這是怎麼回事呢?
  • 血腥瑪麗英國釀(一)
    那她被推上王位是誰的主意呢,主要就是約翰達德利,達德利想了個很巧的辦法,他想安排自己的兒子跟這個簡結婚,這樣一來,一旦簡成為了愛德華六世之後的女王,那他自然可以以女王嶽父的身份繼續攝政。所以這個簡格蕾就莫名其妙的在愛德華六世去世之後,忽然就被宣布成為新一任女王。
  • 調酒筆記丨血腥瑪麗(Bloody Mary)
    血腥瑪麗(Bloody Mary)
  • 血腥瑪麗的80年
    不得不提到的是位於法國的Harry's New York Bar,這家酒吧建於1911年,至今為止生意依然紅火,原因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常蹲在這個酒吧裡擺龍門陣的尊貴客人,包括了如海明威、費茲傑羅等被冠上「失落的一代」的美國作家,以及創造了著名英國特工形象007的英國作家伊恩·弗萊明。
  • 最坎坷的女王——英國瑪麗一世
    翻開歷史教材,屬於瑪麗一世的篇章主要是講她對新教徒的迫害和「血腥瑪麗」名頭,寥寥幾筆,瑪麗一世留下的就是嗜血專橫老女人形象,更何況她還費盡心機想要妹妹偉大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的性命
  • 來巴黎這家百年雞尾酒吧,嘗嘗世界上第一杯「血腥瑪麗」的味道
    ▣ 關於「血腥瑪麗」名字的傳說和由來估計大家也都有所了解,16世紀心狠手辣的英國女王瑪麗一世,為了復興天主教大肆殺戮新教徒,因此得名「血腥瑪麗」。而這款雞尾酒辛辣刺激的口味就像瑪麗女王一樣強勢,番茄汁的鮮紅就像當年屠殺時的鮮血,故而得名。
  • 「英國歷史小說女王」菲利帕.格裡高利的英倫世界
    「英國宮廷小說女王」、電影《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原作菲利帕·格裡高利為您披露都鐸王朝傳奇女性們暗潮洶湧的人生。  一、玫瑰戰爭系列  《玫瑰戰爭系列:河流之女+紅女王+擁王者的女兒(套裝共3冊)》包括:《河流之女》《紅女王》《擁王者的女兒》3冊。
  • 兩個女人的「20年戰爭」:蘇格蘭瑪麗女王與伊莉莎白的王冠爭奪戰
    兩個女人的爭鬥相持了近20年,難分勝負。16世紀後半葉的歐洲,有兩個著名的女王: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與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她們年紀相差9歲,是表姑侄的關係,時常有書信往來。01 女王冠冕與宗教改革:王位之爭的背後,是政治、宗教與外交的角力1558年,「血腥瑪麗」在病榻上去世,人們從哈特菲爾德迎回了25歲的伊莉莎白公主,將她推上英格蘭女王的寶座,即伊莉莎白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