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利鐘錶董事長梁偉浩 記者 鄭志波 攝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梁偉浩從香港來到東莞鳳崗創辦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下稱:得利鐘錶),歷經四十載的發展,得利鐘錶在瑞士建立了自己的工廠,由最初的來料加工企業成長為一家開啟中國手錶「逆襲」之路的多元化集團。
商海沉浮50餘年,得利鐘錶董事長梁偉浩愛國愛港,為增進港人對祖國的歸屬感做了大量工作,他是東莞外商投資行業協會的創始人之一,組織引進大批港澳臺以及外國企業家到內地投資設廠,還推動成立了跨越大陸、香港、臺灣的中國鐘錶行業聯合會。在他的名片上,一串串頭銜記錄著他積極推廣中國、宣傳東莞的足跡。
梁偉浩表示,自己經歷過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兩次大風大浪,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瞬息萬變深有體會。因此,近年來得利鐘錶一直堅持科技創新、注重產業轉型,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不斷向價值鏈的前端延伸,實現質量和產值的同步提升。
愛國愛港
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記者:
梁偉浩: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於7月21日主持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對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精準概括,我備受鼓舞,亦感慨良多。回顧自己過去四十多年的創業歷程,我作為一名愛國愛港的香港人,深感企業家精神在創業、守業及推動企業發展壯大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14歲在叔父的表殼廠當學徒,29歲學有小成在香港創辦得利鐘錶廠。1988年到東莞鳳崗投資創辦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此後,得利公司一年一個臺階,產能進一步擴大。2016年,我們公司在瑞士全資成立研發和工程創新中心及製造裝配工廠,極大地提升了得利鐘錶在歐洲市場的口碑,帶動了得利鐘錶在瑞士高端鐘錶市場的業務發展。目前得利鐘錶已經成為20多家瑞士高端鐘錶品牌的戰略合作夥伴。
記者:
梁偉浩:1988年我來到東莞鳳崗投資辦廠時,內地條件還很艱苦,但是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這片土地上的父老鄉親,希望自己能為祖國的建設事業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國家對我們港商也非常關心。於是,我不僅自己回鄉投資,還積極組織其他港商和外國友人到中國內地投資。
得利鐘錶堅持將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要發展,要壯大,不能墨守成規、因循守舊,一定要不斷改革創新。誠信是企業經營的立身之本,守法是企業經營的底線,而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拓展國際視野是加快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正在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企業要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做好關鍵產業鏈環節的自主和研發,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
紮根東莞
擁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記者:
梁偉浩: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們企業發展的一次重大機遇。首先,粵港澳大灣區將釋放一連串更加開放和優惠的政策,讓企業可以享受更多政策紅利。其次是營商環境紅利,粵港澳大灣區將為企業營造更加完善、公平、自由的營商環境,隨著區域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傳統製造業能享有更好的創新環境、人才交流環境、品牌發展環境以及營銷環境,有利於企業轉型升級。
記者:
梁偉浩:得利鐘錶將在道滘投資建設「廣東得利國際鐘錶文化科技產業園」,聚焦鐘錶和智能穿戴產品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全產業鏈。我們還將引入國際鐘錶大師,建設「得利鐘錶學院」,並與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合作建設鐘錶文化與時間科學館、國際鐘錶檢驗檢測中心。這些舉措都將助力本土鐘錶行業整合上下遊產業鏈,優化產品結構向高端鐘錶製造發展,帶動東莞成為另一個國際性鐘錶發展中心,讓鐘錶文化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普亮點。
記者:
梁偉浩:未來,得利鐘錶將繼續從管理、材料、設計、品牌四個方面進行創新發展。在管理方面繼續引入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材料方面將探索如何將更多先進的航天技術和優質的航天材料應用於鐘錶製作。設計方面,我們通過設立創意設計研究院,引進國際鐘錶大師和海外優秀鐘錶設計大師。品牌戰略上,我們委託法國裡昂商學院品牌專家進行專業指導,將SAGA自主品牌管理流程標準化。
記者 曹麗娟 見習記者 唐卓 實習生 陳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