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Ivy style,大家下意識都會想起學院風,將他們兩者劃上等號。沒錯Ivy style確實是發源於學院,但是它對男裝風格的影響絕不僅限於學院著裝的身上,誇張一點說,Ivy style已經滲透到現代男裝中的各個地方了。
就好像你們平時最喜歡的休閒西裝,就是因為Ivy style而誕生的;或者說,現在你們說看到的圓領衛衣也是因為Preppy style而流行起來的。
有小夥伴可能就蒙了Ivy style與Preppy style不都是學院風的意思嗎?不不不,它們兩者其實是不同的,想知道有什麼不同就慢慢看下去吧。
Ivy style的由來
要想了解Ivy style的話,就要從美國的常春藤聯盟說起了。常春藤聯盟是指美國東北部八所大學組成的高校聯盟,在裡面讀書的學生家庭都非富則貴,也就是我們現在說說的官二代、富二代。
現在感覺Ivy style都是偏正裝的風格,但是遠在1930s,它卻是年輕人表達個性的最好體現。這批學生在讀大學之前,他們一切都被家長管得死死的,就算衣著,都要像一個名流紳士一樣,講求的是得體大方。
一上到來大學,家庭的管制就少了很多,一種遊走於休閒與正式之間的風格在大學生當中流行起來,它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Ivy style了。
這些學生畢業後,成為社會中的精英階層,他們也將這種穿衣風格帶到社會上,所以,Ivy style才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甘迺迪兄弟的打扮風格也是Ivy style,起到了重要的推廣作用
Ivy style發源於美國,但是發揚光大是在日本。1965年,石津謙介連同幾名日本人前往美國取景,編寫出《Take Ivy》。2010年,再用英文重新翻譯出本,被紐約時報稱為「時尚界的寶典」。
很多日本人也是因為這本書愛上了Ivy style,成為戰後復甦的第一批「弄潮兒」。
《Take ivy》將當時大學生的穿著拍了下來,以照片的形式永久保存下來
在當年,以Ivy style打扮為主的年輕人被稱為「Miyuki-Zoku」
Ivy style與Preppy style之間的區別
很多人都會將Ivy style、Preppy style與Trad style三者捆綁在一起。可以理解為Ivy style是文化的起源,以正裝為主,Trad style是發展當中融入當代元素形成的、而Preppy style在造型上帶有海洋風的感覺。
後面兩個其實都是Ivy style不同年代的重新演繹,Ivy style流行於上世紀的50-60年代之間,而Preppy style是流行於70-80年代。
Ivy style可以出席一些正式的場合,如講座之類的
Preppy style在Ivy style的基礎上增添了更多的戶外運動元素,更加青春活力
ivy style經典單品及品牌
其實Ivy style的細節知識還有很多很多的,如果要說下去得好一段時間,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怎麼穿才算是合格的Ivy style。
有一段話可以明顯地教我們分辨Ivy style與Preppy style的。
真正的Ivy style會穿Penny Loafers,而Preppy會脫掉襪子穿上帆船鞋;Preppy會用深藍Blazer代替西裝,Ivy則有一半的時間都是穿著西裝外套的;Preppy會在衣櫃看到第一件POLO搭配不同顏色的短褲,而Ivy則會在POLO衫外面加上滾邊網球毛衣,搭配輕薄的亞麻長褲。
這段話當中第一個說的樂福鞋了。對於樂福鞋,大家都非常地熟悉了,而Penny Loafers這個稱號是因為學生在穿的時候都會將硬幣塞到鞋面上而得來的。
樂福鞋是用皮質做成的,遊走於休閒與正式之間,自然就成了富家子弟們的熱寵了。
第二就是sack suit了,其實就是休閒西裝的一種,這可是Ivy style中最核心的單品。sack suit意為像麻袋一樣的衣服,早期的sack suit與正裝相比省略了明顯的腰身,後來為了進一步適應更多的場合和更多的人群,版型變得更加寬鬆休閒。
1914年的sack suit,在歐式西服的基礎上肩部的線條更加圓滑,腰身剪裁加寬
之後腰身進一步加寬,版型更加自由寬鬆
sack suit當中有個非常重要的細節。當時的西裝都會有三顆紐扣的,但是學生為了展現隨性的感覺,只系中間的扣子,讓第一顆扣子隨著駁領翻轉過去,後來商家為了迎合他們,推出3-roll-2 coat。
Ivy style中有兩個非常著名的品牌,一個是Brooks Brothers,另一個是J. Press。
Brooks Brothers在1818年創立,是美國第一批男裝成衣企業,Ivy style的繁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Brooks Brothers產品的支持。
J. Press跟Ivy style就更要密切一點,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是在耶魯大學中創立的,在不斷的發展中也將名校傳統著裝保留了下來。
第三個就是卡其褲了,也就是我們經常穿的斜紋棉褲,當時也有很多工薪階級在穿。與西褲相比,不但適用於正式的場合,而且結構也比西褲要穩固,更適合於日常的穿著。
Ivy style的卡其褲在版型上都要求上寬下窄。為了保持紳士的形象,褲子上都會有摺痕,以示工整。
現在街上穿的牛津紡襯衫在當時也非常地流行。牛津紡襯衫其實來源於英國的,老美的穿衣風格又深受歐洲影響,牛津紡襯衫也成為Ivy style中不可缺少單品之一。
特別要說的是,當時的襯衫領口都會有兩顆扣子作為固定的,這是為了防止在運動的過程中衣領亂飛而設置的。其中Ivy style最大的特徵就是領子的長度會形成很大空隙,也被稱為「天使翅膀」的弧線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個設定被很多品牌優化掉,如今的領口大多都是服帖的設計,只有一些復古的品牌才會將這個設計保留下來。
襯衫品牌Gant是當時的襯衫品牌當中最為暢銷的一個,而且它也被公認為將襯衫帶到大眾市場的重要力量。
當時,他們為了進一步拓展品牌在學校當中的知名度,在耶魯大學中開設了一個門店,由於質量優異,他們的純色與格紋襯衫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
最後一個我認為不得不提的就是滾邊網球毛衣了,這可是Ivy style中最有復古味的單品了。
現在我們都會用襯衫打底,用毛衣或者衛衣套在外面的穿法正正是來自於這裡。既能展現出紳士優雅的一面,又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拘束。
除了上面所說的之外,還有圓領衛衣、針織領帶、百慕達短褲都是Ivy style的非常經典的單品,由於篇幅的問題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
看完記得點讚喲~
「新浪微博:@TOPMEN男裝網」
推廣聯繫微信:topfashion02,QQ:2213715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