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起,面臨景觀特色缺乏、遊樂設施落後等問題的和平公園將進行為期16個月的閉園改建。此次的閉園改建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動物島還會回歸嗎?之後和平公園會變成什麼樣子?
和平公園改建效果圖
據綠化市容部門介紹,本次改建為對和平公園進行整體改造,主要內容為建築梳理歸併,水體修復,駁岸改造,動物島改造等。同時改造秉承了老公園改造十六字方針:保護生態、因地制宜、整合空間、創新手法,打造城市重要活力公園——公園·社區·家。
針對目前公園的主園路,將進行線型修正,串聯公園五大園區,連接五個出入口,與園外綠道連接,形成時尚親和的綠道環線。對公園基礎設施進行綜合改造,改善遊覽環境。
此外,利用現有場地高差,將於北側主山體增加棧橋,連接山體步道與建築,增強視覺的變幻感。保護、挖掘、發揚公園特點與優勢,打造具有和平公園特色的新景觀。
和平公園還將對園中建築進行整合梳理,去雜呈淨,歸併功能。以濃鬱的傳統風貌為底蘊,融合現代創新技法,展現「江南都會」的建築風格。拆除零星建築,將大型建築退位於臨街南北兩側,中間拓展寬闊的綠色腹地,通過庭院、花園、水景、燈光等元素的疊加,營造詩意的複合空間,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公園新環境。
改造後的公園根據功能性分為五個區域,有新港活力區、湖濱花園區、中央遊憩區、山林綠舟區、歡樂健身區。每個區域分布有不同植物的特色園。主要增加開花小喬木、色葉骨架大喬木的運用,增加植物科普功能、區域特色植物的識別性。為市民創造一個色彩鮮明、四季有景可賞的公園景環境。
公園的水系也將環通,激活水岸與源頭,栽植淨化功能的水生植被,適當增加湖濱花園區的柔性駁岸,提升水生態環境,為親水空間提供良好的遊覽感受度。
在滿足節能安全等常規照明的基礎上,未來將著力打造特色夜景花園,營造星光斑斕的繁華時空,提供社區夜間生活場,共同營造晝夜可觀的活力公園。
兒童樂園和健身區融入新功能,增加參與性和趣味性,重新組織林下遊憩,歡樂健身和兒童遊戲等功能,以 「自然樂園」為主題。引入主題故事線,打造最具吸引力的健身和兒童活動場。為市民提供一處親子活動、社交互動的活動場地,煥發場地新活力。
而針對市民最關心的動物島,由於之前的飼養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環保、防疫和動物福利的要求,因此本次改造取消了動物飼養。公園原有的這些動物將進行妥善處置、分類移交,目前正在辦理有關手續的過程中。未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江南中式園林風格的生態島,形成竹叢青翠,林木蔥鬱,繞溪盤行的城市山林趣味。(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2月23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