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尚書·舜典》
前言:
墓碑,對於我們大多數的人來說都顯得有些遙遠,現如今的社會,由於思想的開放以及處於對環境的考量,很少有人願意,讓自己已故的親人亦或者是朋友被埋葬在土中,大部分都會選擇讓他們投向自然的懷抱,但是墓碑對於古代的人來說意義可以說是十分的重大了。
一個人生前的所有生平事跡,他的豐功偉績亦或者頭銜名譽,都可以在墓碑上有所體現,因此大部分人都非常看重墓碑上面的刻字,無論到時候自己,因為這是作為評價他們一生的東西來存在的。
雖然這樣說,但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此特別看重,我們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她在死後立下的是一塊無字碑,她不屑於受到後世人的評價,因為她自己本身內心就有對於自己一生的考量。
人在離世時,墓碑上面會刻有很多的信息,其中最耐人尋味的就是,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達官顯貴,他們的墓碑上通常都會刻下很多相同的字樣比如「故」「顯」「考」「妣」這四個字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呢。你有嘗試了解過他們嗎?
01「故」
「故」其實算的上這四個字中最淺顯易懂的字眼了,就像我們常說的一樣,它代表已經去世的親人或者是朋友,是一種非常莊嚴莊重的說法,我們在談及這類悲傷的事件時,都會加上這樣的字眼,也表達了我們內心對他們的尊敬的情感以及緬懷與思念之情。
「故人」一詞也能表達出,這人曾經是自己非常親近的人,但是現在這人要麼不在自己的身邊,要麼已經不在人世間,但是為了對他表示思念的情義,比起「亡」這類的詞眼更顯的禮貌莊重。
02「顯」
相較於「故」來說,「顯」的意義就更為難懂一些,但是我們還是能在一些詞語中窺見一二例如「達官顯貴」「顯」這詞是不能用在平民的身上的,可以在墓碑上刻下「顯」字的人,都毫無例外生前有尊貴的地位。
很多人會把它和「先」通假,認為「顯人」可以意譯「先人」但其實並非如此,能刻下「顯」字的,要麼自己是家中輩分最高的祖輩,膝下子孫滿堂,要麼是曾經立下汗馬功勞有著無數的豐功偉績,除此之外的一般人家去世,都是不可以稱之為「顯人」的。
03「考妣」
「考妣」一詞必須是要連在一起使用的,這個詞的意義最令人費解,單從字面上來看,我們是看不出來其有什麼特殊的含義,但其實我們在上學期間接觸到古文言文亦或者一些成語時,或多或少聽說過「如喪考妣」這一類的詞語,「考妣」指的是「像父母一樣重要的人,也可以直接的指代父母」「考」是已經過世的父親「妣」是已經過世的母親。
結束語:
由於古代封建愚昧的思想,男人的地位被認為比女性要高,因此一般刻有「考」的墓碑都會放在左邊,畢竟在古時,是以左為尊的,但是在現如今的時代已經沒有了這些多餘的條條框框,不論是男是女,地位都是相同的,不存在左右尊卑之分的說法。
說了這麼多,歸根結底墓碑也只是一個後人緬懷自己先輩的象徵,也是那些不枉在人世走一回之人曾經來過的證據,它們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最終也匯集成一種小小的歷史,人們研究墓碑上面的生平事跡,來還原一個人這一生的軌跡,作為對逝者的追憶與對生者的寄託,無論其中代表著多少的含義,最初的起點也只是讓逝者安息、生者堅強走過接下來的歲月。
【參考文獻】《《爾雅·釋親》《蒼頡篇》【圖片來源網絡】【文案編輯】目海志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