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美食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隨州就有曾端上「世界飯局」的硬菜。在7月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會上,隨州這道菜上了「世界級飯局」:「隨州菜卷「作為十九道主菜之一在這個世界級的宴會上亮相。其實,隨州的硬菜還有很多,讓我們跟隨隨州大師的菜,開啟隨州美食之旅吧!
曾候編鐘春卷煎
菜品特點:色澤金黃,外酥裡嫩,香酥可口
出品單位:新曾都食府
製作人:湖北烹飪大師 王鵬
隨州大洪山的「春卷煎」在民間相傳據說是源於古時曾國時期,有一個書生叫阿皓,才貌出眾。他有一個聰明、賢惠的妻子阿春,兩人你敬我愛,情投意合。阿皓讀書專心致志,常常日以繼夜,通宵達旦。阿春為了照顧丈夫,將面烙成餅,卷上糯米和薺菜,放入油鍋中煎炸,既能當飯又能當菜,既能熱食又能冷食,既省時間,吃起來又方便。此事很快被傳到宮廷,御廚們用阿春的烹製方法,試著將「春卷煎」烹製給王公們用膳時享用,很快就受到王公貴族們的一致讚譽。從此便在民間也相繼傳開,人們就把這種油煎食品稱為「春卷煎」。在隨州大洪山地區「春卷煎」已成為主人們招待賓客的上等菜,並傳承至今。
炎帝神農獻三寶
菜品特點:色澤層次分明,口感軟糯,家常鹹鮮味
出品單位:新曾都食府
製作人:湖北烹飪大師 王鵬
隨州的香菇、杏果、板慄,由於具有極高的醫療價值,故又稱為素食中的「長壽三寶」,相傳還是炎帝神農發現所讚譽的食物。有一年中原大地正遇天下大旱,炎帝神農祈神求雨,帶頭吃素數月,胃口不佳。這時,有一位年長的老農夫從隨州大洪山深處帶來香菇、銀杏果、板慄,並製成「燒三樣」這一道食物,奉獻給炎帝神農,炎帝還沒有下筷,就聞到一陣陣香味,吃後感到香味濃鬱,軟香適口,滋味異常鮮美,連連稱讚它是一道少見的好食物。隨之,將「燒三樣」稱為「長壽菜」並教民以熟食方法,這一食法從此流傳至今,並成為隨州地區極具特色的三大土特產。
曾國養顏桃花淚
菜品特點:香甜可口、嫩滑入口即化、營養豐富、
天然食補佳品
出品單位:新曾都食府
製作人:湖北烹飪大師 王鵬
相傳古時的隨州曾王府有位名叫「桃花」的宮女,得了一種怪病,這天,姑娘從夢中醒來,飢餓難忍,急得失聲痛哭,哭聲驚動了一個仙顏鶴髮的老道士,道士給姑娘挖來葛根,摘下桃樹幹上的桃油,加進採摘來的新鮮紅棗,給她熬製羹湯充飢,並每日用此法充飢,不但病痊癒了,而且變得美貌如花,渾身散發著香氣。所以在隨州至今還流傳有「門庭前後有桃棗,容顏歲月不顯老」「要使容顏好,葛粉桃油加紅棗」等這些鄉間俗語在隨州廣為流傳。如今,這三種營養佳品,早已成為了隨州饋贈遠方客人的三大土特產。
隨州三鮮
菜品特點:香味濃鬱,鮮嫩爽口
出品單位:隨廚家宴
製作人:中國烹飪大師 劉海東
古時天子率公卿大夫在城南舉行一下,這裡並捉住一衣服下支持地之一,同時,以生肉鮮果五股你明察既是固定此習俗留言至民間,便有立夏嘗新之舉,後來慢慢發展成立夏嘗三鮮的習俗,真心是湖北隨州人過年一種,食物,食品,它不僅美味,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在準備它的過程中享受其樂融融,享受廉的樂趣。
安居羊雜
菜品特點:紅潤油亮,肉爛湯辣,飄香誘人
出品單位:隨廚家宴
製作人:湖北烹飪大師 周加強
羊雜,又稱「羊下水」或「羊下腳」。在我國食饌中,有「下水不上宴」之俗,至清代繼「滿漢全席」之後興起「全羊席」或曰「全羊大菜」問世,始以改觀。羊下水本來是不被人們重視的東西,但經過廚師精心烹製,對帶有關鍵性的羊肺處理加工得特別仔細,所以下腳料變成了美味佳餚。
老母雞水塔片
菜品特點:湯味醇香可口
出品單位:隨廚家宴
製作人:湖北烹飪大師 葉鑫
季梁是春秋初期隨國大夫,有一天他帶一個隨從路過隨州長崗鎮的一個小村莊,天色已晚,遂決定在此留宿民家。到了一戶人家門口,聞到陣陣香味,令人垂涎三尺,季梁就上前詢問,農戶熱情邀請他們進屋品嘗,原來那散發出陣陣香氣的竟是一碗雞湯!季梁坐下喝湯,覺得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又見農戶將揉好的餅子貼鍋邊烤成片狀,說是「水塔片」,特別香脆,季梁喝著雞湯吃著餅子大讚美味,回隨州城後就廣為傳頌。因此,老母雞湯水塔片這一道菜就在隨州開始盛行。
隨州菜餅
菜品特點:色澤金黃、外脆內軟、清香可口
出品單位:隨廚家宴
製作人:湖北烹飪大師 齊貴林
據傳在東晉時代就有了春卷,當時稱之為「春盤」。到了唐宋時,這種風氣更為盛行。著名詩人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和陸遊的「春日春盤節物新」的詩句,都真實的反映了唐宋時期人們這一生活習俗。在唐代,春盤又稱五辛盤,明代李時珍說:「以蔥、蒜、韭、蓼、蒿、薺辛嫩之菜雜合食之,謂之五辛盤。」外脆內軟、清香可口。此菜如在春季製作,野菜必選薺菜,一起拌成餡製作「春卷」,又叫「隨州春餅」是一道有名的湖北風味菜餚。隨州地方春節傳統菜,湖北名言民諺雲「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此菜有降低血壓、預防感冒等作用。
三鮮獅子頭
菜品特點:色澤豔麗,口感嫩脆,入口即化,鮮香適口
出品單位:隨廚家宴
製作人:中國烹飪大師 孔德明
隨州曾是隋文帝楊堅父親楊忠的封地,揚忠是北周政權的開國元勳,戰功顯赫,被封為「隨國公」。有一次隨州有鄉紳宴請隨國公,特意從山區找來新鮮肥美的大魚配上馬蹄、肥膘肉、蛋清等「三鮮」,切成肉末,做成一個個大圓子。這道菜上桌時,大家一看,只見那個個大圓子,狀若雄獅之首。有的賓客為取悅隨國公,趁機說道,「國公戰功彪炳,實乃群雄之首。今天,我們不如將此菜名為『三鮮師子頭』吧。」國公大喜,欣然採納,從此「三鮮獅子頭」風靡隨州。
年豬菜
菜品特點:圈養豬肉,天然肉香
出品單位:隨廚家宴
製作人:中國烹飪大師 孔德明
年豬菜,俗稱「殺豬菜」。年豬菜起源於民間,最初形式為鄉宴,大多是春節前使用,被稱為年豬菜。其主要原料——豬,也被稱為年豬。更有文獻記載,隨州人以優越的自然環境、豐富的地方特產,都為隨州豬菜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到隨州不吃殺豬菜,等於到北京不吃烤鴨」,即使本地人,如果有農村朋友邀約去吃殺豬菜,受邀者的心中也一定會被這份濃濃的鄉情所融化。
泡泡青
菜品特色:清爽淡雅,色澤分明,有回味
出品單位:隨廚家宴
製作人:中國烹飪大師 孔德明
泡泡青是隨州古老的地方蔬菜栽培品種,長期以來只有在隨州城區周圍十餘個鄉鎮地方可種植。遠古時代,炎帝神農誕生在隨州,為了治病和尋找可以吃的食物,他遍嘗百草。有個冬天,他走到一個山上,饑寒交迫,一頭栽倒在雪地上。雪水融化後把他弄醒了,他發現身上有綠色的汁液,覺得奇怪啊,順手扒開身邊積雪,就看到一顆泡泡青,送進嘴裡一嚼,柔軟多汁,清甜爽口,於是就剜了十幾棵帶回厲山,栽在神農洞前。這塊草地現在也叫白草園。從此隨州就有了泡泡青。
醬燒豬拐子
菜品特點:色澤誘人,肉香撲鼻
出品單位:大城小廚
製作人:湖北烹飪大師 餘喬東
據考證,馬坪,乃是廚祖詹王故裡。馬坪拐子飯,相傳就是馬坪碼頭的一位陳姓搬運工人首創。據說,清朝初期,一位陳姓碼頭工人腹中飢餓時,就將當時人們並不看重的豬腳、豬腸等放在土罐裡,加上一些作料,用慢火熬熟,和以米飯食之,味道鮮美,解飢解乏。這,就是最初的拐子飯。
後來,做、吃拐子飯的碼頭工人越來越多。每天早晨,當他們體力耗盡腹中飢餓時,就吃上一碗拐子飯,透支的體力能夠很快得到恢復,身體的疲憊和勞累也在品嘗美味的過程中煙消雲散。
從營養價值上來講,香滷豬腳並不亞於熊掌,是地道的美味佳餚,正如風趣的馬坪人所言:「何必覓熊掌,豬腳味更香。烹滷皆隨意,不羨唐明皇。」
炸荊芥拼臘肉
菜品特點:色澤金黃,香甜可口,老少皆宜
出品單位:大城小廚
製作人:湖北烹飪大師 餘喬東
荊芥又叫香荊薺、線薺,它是常見藥食兩用的中草藥。荊芥的香氣強烈、味清香濃,中原一帶的人們很早就有以荊芥的鮮嫩的莖葉進行食用的習慣,荊芥可以熟吃也能生吃,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吃點荊芥做成的涼拌菜,吃著舒服,對身體也好
從小到大,關於臘肉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印在我這二十餘栽的記憶裡。小時候家裡的情況不是很好,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吃到臘肉的。逢年過節、或是家裡來了客人,臘肉都會是餐中必備,再斟上一杯自家釀的香醇白酒,這便是主人對客人最熱情最真摯的歡迎。
▲炎帝情
▲蜜棗燒羊肉方
▲鳥語花香
除了好吃的,隨州還有這些好玩的景區
玩出新花樣
1、大洪山(AAAA級景區) 大洪山位於隨縣長崗鎮的大洪山風景區奇峰林立、山勢險要,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楚北第一峰」寶珠峰海拔1055米,峰頂坐落著洪山寺上院的金頂銅殿,這裡是觀賞日落的最佳地點。在洪山寺下院還有一株直徑2.61米的千年古銀杏也不可錯過。到達方式:隨州客運站乘坐發往長崗的班車,會經過景區門口。
2、中國千年銀杏谷(AAAA級景區) 中國千年銀杏谷位於隨州市洛陽鎮永興村的中國千年銀杏谷,是世界四大最古老銀杏群落之一。景區內千年古銀杏樹多達308棵,百年樹齡17000多棵,素有「千年銀杏十裡畫廊」之譽。每年11月上中旬是最佳旅遊季節,到達方式:隨州客運站乘坐前往洛陽鎮的班車。自駕遊客可將大洪山和這裡安排為一日遊行程。
3、西遊記公園(AAAA級景區) 西遊記公園位於隨州市洪山鎮溫泉村,佔地3900畝,景區由女兒國溫泉、西域風情街、水上娛樂園、軍事拓展園、賽馬場、動物表演園、農耕體驗園、高爾夫練球場、汽車越野賽場、滑雪滑草場九大主題公園組成。
4、炎帝神農故裡(AAAA級景區) 炎帝神農故裡位於隨縣神農大道的炎帝神農故裡景區擁有神農洞和神農碑等古蹟,還修建有炎帝神農巨像和謁祖廣場等景點,現已成為世界華人的謁祖勝地。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誕辰,都有眾多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祭祖。到達方式:隨州城區搭乘305路公交到紀念館下。
5、曾侯乙墓(AA級景區) 曾侯乙墓位於隨州曾都區擂鼓墩巷的曾侯乙墓,是戰國初期曾(隨)國國君乙的墓葬,距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在此出土的曾侯乙編鐘、尊盤、鑑缶、鹿角立鶴等一系列國寶已移到博物館收藏,這裡只剩下墓室和文物的仿製品。到達方式:乘坐公交206路、310路到隨州博物館,然後從博物館後門步行10分鐘即到。
6、三潭風景區(目前該景區升級改造中) 三潭風景區位於廣水北部的三潭風景區古木參天,氣候涼爽,山水亭橋相映成趣。三座天然石潭由峽底自西而東依次排列,其「三潭疊韻」瀑布宛如白練,從「一線天」中傾瀉而下,自古被譽為「中原一秀」,堪稱夏季度假消暑的最佳去處。到達方式:隨州客運中心乘坐到廣水的班車,然後乘坐計程車去三潭,車費約20元。
7、隨州文化公園(AAAA級景區) 隨州文化公園位於城東新區熊家村季節梁大道,總佔地920畝,工程建設總投資近5億元,文化公園以隨州厚重的歷史文化為主題,以生態和文化景觀建設為主線,著力打造以展示神農文化、編鐘文化、季節梁文化、隋文化為代表的具有濃鬱地域文化特色的隨州文化大觀園。
8、隨州博物館 隨州博物館位於隨州擂鼓墩大道中段西側的厥水河畔,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擂鼓墩古墓群」毗鄰,佔地100畝,館社由展廳、文物庫房和輔助用房三部分組成,建築面積9636平方米。目前館藏文物30614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6件,二級文物68件,三級文物95件。
9、西遊記公園 湖北大洪山玉龍溫泉歡樂谷位於隨州市洪山鎮溫泉村,佔地3300畝,按照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精心打造。玉龍溫泉是九億年前火山噴發時形成的溫泉,其溫泉水中富含氡、氟、鈣、鎂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是國內罕有的保健型溫泉。 景區由溫泉養生園、水上娛樂園、動物表演園、軍事拓展園、農耕體驗園、賽馬場、高爾夫練球場、汽車越野賽場、滑雪滑草場九大主題公園組成。
來源:湖北畫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聽大師菜背後的故事,尋找隨州美食之旅的魂》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