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馳畫像
問題色彩靜物的思考
嚴馳
下面選取了幾張有著明顯問題的作業進行修改,目的是讓同學們看到一張問題作業是如何在正確的作畫思維的引導下一步步的接近考試的要求。
這是一張寫生作業,同學A是第一次進行色彩寫生,而且是在不懂得任何色彩知識的情況下大膽完成的,大膽就意味著冒險,但往往我們繪畫的能力就是在一次次的冒險當中得到提升的,你冒險就可能犯錯,你犯了錯才會暴露你的缺點,老師也會和你一起看到這個缺點,這樣你才能在老師的幫助之下改正你的缺點,要知道繪畫能力提高的過程也往往是一個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誰能一張就能畫好呢!
同學A當時是零基礎者,他的畫面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們現在就從幾個畫面要點來分析他的畫面:
1.構圖問題由於是照片寫生,基本的的構圖形式在拍照時就已經解決,所以畫面構圖並沒有什麼大的問題,照抄就是,只是玻璃杯不知是忘了畫,還是不會畫。
2.色彩問題
a.色調色調是一幅畫給人的第一印象,統一的色調會給人舒服的感受,A同學的這張作業色調還算是明確,因為畫面中的紅布和紅色罐子不僅僅佔據了畫面的較大面積,同時也是畫面當中色彩傾向最為明確的部分,所以決定畫面色調的因素非紅布與紅罐子莫屬。
b.冷暖關係畫面上大部分物體在塑造時並沒有合理的體現出色彩隨著空間的推移而產生的冷暖變化,比如白色茶壺及最右邊的那個小陶罐,並沒有合理的體現出亮部與暗部的冷暖關係,像白色的茶壺,暗部受到紅布的影響而偏暖,亮部受到相對較冷的日光燈影響並未偏冷,反而假裝受紅布的影響繼續的偏紅。蘋果儘管沒有什麼細節處理,但蘋果的綠還是有冷暖變化的,這一點值得稱讚。
嚴馳老師授課中
3.素描問題
a.形與結構從主體罐子和茶壺我們可以看到形與結構存在的明顯問題,另外後面背景襯布的外形也不夠自然,結構和形是畫面基礎的基礎,切不可忽視。
b.光和影 光倒是能感覺到,因為物體本身的明暗是有,但影子卻始終沒有出現。甚至在一些有一定基礎的學生作業裡還會出現忽略投影的問題,還真的把影子當做不存在,要知道影子也是畫面色彩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增強畫面的光感,也能使物體踏踏實實的待在紙上。
c.黑白灰 如果畫面沒有了黑白灰,你將無法感知畫面的內容。明確的黑白灰可以增強畫面的力度和節奏感。A同學的畫由於黑白灰關係處理不當看上去就顯得很輕浮,整體上看,兩邊的背景牆與深色的陶罐,白布與白茶壺,紅布與雕花小罐,它們三部分之間並沒有形成合理而明確的黑白灰關係,就拿那個雕花小罐和臺面白布作比較,哪個灰哪個白?
d.物體塑造物體塑造的程度決定了畫面的細節效果,而畫面的耐看程度也跟物體的細節塑造有關,A同學的作品很明確的告訴了我們,他的畫面沒有任何細節之處。
e.主次、虛實、空間儘管我們知道,畫面中的「主」就是紅罐子及其邊上的白茶壺和蘋果一起,「次」就是背景、襯布之類的陪襯之物,可是A同學並沒有對主要物體進行重點、深入的刻畫,所以我們暫先不承認他的畫面還有主次。沒有了主次,畫面也就太不上什麼虛實。畫面中的那塊處理的接近平面的紅布在告訴我們畫面也沒有空間。
4.筆觸問題 一幅畫的全部都是由筆觸來呈現的,筆觸可以使畫面生動活潑或紮實嚴謹;也可以拉開前後空間,比如後面筆觸含蓄、簡單些,前面筆觸肯定、豐富些;筆觸還可以用來體現物體的明暗虛實,物體亮部用筆可厚些、肯定些,以使亮部顯得厚實,暗部的用筆可以薄些、含蓄些,以使暗部透明。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筆法,在繪畫過程當中還是比較好運用的。那麼對於初學者來說,不應過分的注重筆觸的樣式,應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畫出色彩關係和素描關係都準確的筆觸,準確的筆觸就是最好的筆觸。所以對於A同學來講,觀察並畫準每一筆顏色才是關鍵。
5.關於藝術性一幅色彩靜物畫要有藝術性,取決於兩個方面:首先靜物本身就要具有藝術性,如夢幻的光影、懷舊的情節、樸素的氣氛、鮮活的生命、斑斕的色彩、高雅的情調……這是基本前提;然後,具有藝術性的靜物刺激了畫者的神經,畫者接著將經過內心過濾的並帶有情感的靜物描繪到紙上,一幅藝術作品就此誕生!我們前面早就講過藝術性是對畫面的最高要求,尤其對於初學者難度更是巨大。我們看下A同學所描繪的那幅靜物照片,相信大部分同學無論自己的情感多麼豐富,也很難看出這組靜物有什麼藝術性,看來在情感上我們是沒法藝術了,那麼我們還是可以玩點筆墨藝術的,比如可以運用豬鬃筆刷出點朦朧的筆墨趣味。
下面我們就剛才談到的問題對A同學的作業進行一步步改造
畫面終於修改完成了,遠看一下,有點覺得後面左右兩部分的背景儘管在顏色上和畫面整體的紅色調比較協調,但其偏暖的色彩屬性有些往前膨脹的感覺,所以到了最後就又把那兩塊暖顏色改成了某種偏冷的藍綠灰,在修改的時候,並沒有百分百的將之前的暖色全部覆蓋,而是露出些許暖色底,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僅使左右兩部分偏冷的背景繼續和整體的暖調保持聯繫,還可以使那兩塊深色不僅不至於太沉悶。對我來說,在左右兩部分背景修改時露出的暖底只是個偶然,我本打算全部覆蓋的,但是偶然的沒有全鋪滿卻帶來了不錯的效果。同學在臨摹一些優秀作品時也會發現範畫中的某些色塊作者是畫了兩遍甚至兩遍以上,這時就會有兩個可能,一是作者為了層次豐富,效果特別而進行了層層疊加;二是作者根本就是第一遍沒畫好,再次進行了覆蓋修改,就像我剛才所做的那樣。所以同學們以後在臨摹時要儘量看懂範畫作者的意圖,能一次直接畫完最好,除非是為了特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