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為聯排別墅的端戶,原本庭院一百多平方,由於加建房子,前花園全部硬化成停車坪,後花園只留下不到七十平方。
第一次設計這麼小面積的庭院。主人為老客戶的朋友,對花園比較嚮往,雖面積小,但要求的花園元素要到位。風格方面傾向中式偏多點,儘量能清爽點,愛好釣魚養魚,下棋品茶,一定要有代表財運節節高升的竹子……
業主購置的二手別墅,原業主雖不長住,庭院也有假山魚池,還有菜地,施工前的現場可謂一片狼藉。
面目全非的別墅庭院現場
施工前的外景顯得好蕭條,加建部分的牆體都是水泥灰牆……
花園基本上成了菜園,魚池也成了臭水池……
與其說是設計,不如說是改造
除去臺階,花園實際面積只有66平方。我們將庭院內原有的大樹移除,花園敞亮了很多,利用原有魚池改造成錦鯉池,這項改造可費了不少功夫。原來的魚池面積小,太深,而且是中規中矩的,沒有曲線……必須全部破除,重新現澆基礎……上面的兩噸假山石因質量太差,還真的只能當石頭給扔了。
中式庭院中的水體肯定是曲線的,曲線延長了視線的長度,迂迴地擴展和豐富了園林的有限空間,使審美主體能夠多方位地觀賞景觀之美。
幾十平的花園,面積不大,但元素齊全,為充分利用空間,不使花園顯得緊湊,我們把造景主要區域都放在花園的左右兩側,中間部分留出作為主活動區,既充當過道又可駐足觀賞兩側景色。
水在中國風水學中代表財,水向自家流,財源滾滾來。因此在門前靠外圍牆處放置一水缸,設計成小噴泉(施工過程中,業主認為偏歐,最終取消)。
休閒亭是業主強調必須有的,原本想其坐落於水中,品茶賞魚,但設計過程中考慮它佔地較大,若將亭做小,效果不佳,整個花園重心會偏失,於是選擇對稱於水體。
施工完成後實景與設計還是有偏差
照片為去年冬季手機拍攝,樹葉落,花未開,綠化效果不佳,年後因疫情原因還未拜訪,沒有最新的照片,相信春天的效果應該還不錯。
最終的施工成果與效果圖上有些偏差。業主要求圍牆開個小門(這是後花園),小門對面就是學校,方便小朋友們上下學,所以亭子的位置做了相應的調整,羅漢松也栽到了圍牆角落裡。個人覺得實景比原設計更實用,效果也差不到哪去。
造園如作詩文,各抒情懷,達成所思,自己喜愛便可,花園亦是家,你的庭院就是你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