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已經發過的關於澳洲的一些隨記,如果您有興趣可以翻來看看。
澳洲遊記1:山火肆虐中,懷念在坎培拉釣魚的日子
澳洲遊記2 30年前移民澳洲的60後70後,現在怎麼樣了?
澳洲遊記3:和國內房價對比,坎培拉的房價是怎樣的?
今天我們聊一聊在澳洲開車的事。
我女兒快畢業時在國內學了車拿了c照,回到澳洲買了一輛車,就自己開回家了。所以我有點想當然,第一次到澳洲時沒把在澳洲開車當一回事兒。
可是等我真地站在坎培拉的大街上,看著車流,就有點犯傻,竟然有點害怕開車了,我可是有20年駕齡的老司機呢!想想女兒的膽大妄為,還真是初生牛犢啊。
其實害怕在澳洲開車的不僅僅是我。在雪梨一個朋友請我們吃飯,說起來開車的事兒,他老嶽父也是幾十年的老司機,來到雪梨也不敢開車。還有,我的同學在坎培拉開了幾十年的車,回到大陸不敢開車。
發現沒?都是些老司機換了大環境後不敢開車。反而是小年輕的開著就走了。當然,也聽說我們國內來的旅遊客下了飛機就把事先租好的房車一路開到黃金海岸達爾文的。
這到底都怎麼回事?
今天我結合自己的感受來說說這個事情。
大家都知道,這地球上的路的走法也就兩種,要不靠左走,要不靠右走。左行是英式,右行是美式(其實源於法國的郵遞馬車和拿破崙)。現在世界上大約35%路是左行的,大部分是大英國協國家,澳洲自然是左行的。而國內大陸是右行的。左行的車是右舵的,右行的車是左舵的。怎麼樣,這左左右右有沒有把你搞糊塗?
這樣一個右行改成左行的突然變化,其實對人的出行還是影響蠻大的。
在國內習慣了靠右行,到了澳洲也會不自覺地靠右行。比如在家門口小路上散步,你猛然發現對面一個小男孩騎著自行車衝過來了,你的第一反應就是往右躲讓,對方也看見你了,急忙向左,結果撞個正著。這時你才明白你應該向左躲就沒事了,可是你的應急反應一時還真難以改變。那麼類比一下,假如是你和對面都是車呢?這麼一想謹慎的老司機不淡定了吧?那麼快的速度,萬一自己反應錯了……
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
其次是當地人開車速度快。
我都不能理解,這麼一個懶散的國家,山火遍地都不著急,開起車來怎麼這麼焦躁!這種速度快有幾個方面的表現:一是頂著最高限速開,比如限速100,那麼幾乎所有的車速度都是100,甚至有些還要超一點,很少有車會慢一點,這跟國內是不一樣的。雖然對實習期的新手的限速比較低,但是我發現新手也都大多是頂著這個限速開的。而在國內,你經常會發現,限速80的三環上你前方的車它只開50,它在散步。所以,這樣快速的車流在你沒有適應的情況下可能會放大你操作失誤時的後果。二是起步快。國內可能是因為人多車多,在十字路口起步時都是慢慢加速的,而在坎培拉,路口的綠燈那簡直就是百米賽跑的發令槍,每個車都是瞬間達到最高限速的。所以我只有到了澳洲才明白汽車的百公裡每秒這個參數的意義。三是路口不減速。在國內,即使是綠燈,你在通過十字路口時都要減速左右看一看。而在澳洲是幾乎沒有的,該自己走的時候就全速通過。所以你會看到,十字路口的景象有時候很嚇人。
這種快,也是對國內老司機造成心理壓力的因素之一。
還有一點,那就是交通規則和默認習慣上有諸多不同。
澳洲的道路建設和國內還是有區別的。最顯著的區別是現今國內立交橋多,而澳洲是大轉盤(即下文所述的環島)多。立交橋是把多個交叉路口變成了直行,而大轉盤則是給交叉路口一個有序通行的方式。立交橋顯然更簡便,但對地廣人稀的澳洲來說未必是好選擇。所以道路的不同也就決定了在交通規則尤其是細則上的不同。還有一些則是人們對交通規則的認同度執行度的不同,而在這一點上,澳洲明顯好於國內。
澳洲的或者說是英式的交通規則很詳細。我們可以摘錄一段別人的總結給大家看:
1.靠左行駛:澳大利亞車輛靠左行駛,與中國大陸相反。
2.行人先行:行人具有絕對的先行權,車必須讓人。注意雨刷和轉向燈位置與左舵車相反;因開車習慣,易在車道上偏左,注意隨時留意校正;注意左側超車,轉彎和進出環島時靠左行駛;這些只要加上半天時間小心駕駛,以習慣左行即可輕鬆自駕。
3.系好安全帶:所有乘客(包括後排)均必須佩戴安全帶。
4.兒童安全座椅:7歲以下兒童必須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且坐在後排,4至7歲除兒童座椅外,還可以使用增高墊/座椅。
5.勿用電話:駕車時不能打電話,被遠程攝像拍到後會有高額罰款。
6.克制鳴笛:在澳洲按喇叭是非常不禮貌的表現,除非特殊緊急情況,不要按喇叭。
7.禮讓特殊車輛:開車時,路上只要聽到有救護車或警察鳴笛,不管是對面,還是同側,必須馬上靠邊停車,等待鳴笛的車輛通過再行駛。
8.注重路權:澳洲非常注重路權,不管有無標誌提醒,誰有路權誰就有優先通過權。澳洲路權主要規則有:轉彎讓直行、輔道讓主道、未進入環島讓已進入環島。澳洲人嚴格遵守路權意識,在有路權時可能速度很快,也不會觀察無路權駛出來的車輛,因此,在澳洲自駕要牢記路權意識,為避免事故發生,沒有路權時一定要注意避讓。
9. STOP標誌必須停穩三秒。
看到了嗎?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那個第8條。而在國內,所謂的路權基本靠搶。
你要在澳洲開車上路,請務必弄清楚你在什麼情況下必須讓別人,什麼情況下可以優先,不然可能車被撞了,違法的還是你。當然了,這裡就不用丟掉小命來嚇唬人了,大過年的。
最後,交通標誌的辨認和熟悉
到了澳洲,各種交通標誌和說明自然是英文的,這就需要有個熟悉和學習的過程。
這個我們就不多說了。找個網上的交通標誌查看一下就明白了。
那麼,為什麼新手就不怕呢?
初生牛犢不怕虎那只是很淺層的原因,其實是他們在國外應生活久了,他們對國外的交通已經比較熟悉了。
再有,那些一下飛機就開著房車出遊的人,我倒是為他們捏一把汗。不過我也聽說,有過大陸遊客在前邊走,澳洲警車在後邊跟,跟了幾公裡,前車都不知道的情況。
至於我那同學到了國內不敢開車,那完全是因為國內人太多,國內交規、國內司機的開車習慣和澳洲真滴有很多不同造成的。
開車無小事,國內國外都一樣。所以,我覺得還是首先充分弄清狀況,掌握了規則再上路不遲。
接下來我們還會寫坎培拉的物價消費水平、坎培拉的農貿市場、坎培拉的動物植物花卉等,如果您有興趣,請關注、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