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一、天然橡膠市場2020年上半年行情回顧
2020年上半年,天然橡膠市場整體呈現先跌後企穩略反彈的走勢。年初,央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美伊衝突加劇,國際原油攀升以及雙方即將籤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等多重利好共同影響,滬膠指數創近兩年新高。然而,春節前後,國內公共衛生事件爆發,節後開盤首日天然橡膠期貨價格即迎來跌停,在恐慌情緒釋放後,膠價緩慢回升。至3月初,OPEC與俄羅斯的石油減產協議破裂,沙特參與價格戰,引發資本市場擔憂情緒加劇,原油價格、歐美股市均出現創歷史的下跌景象,加上海外疫情形勢嚴峻,全球經濟前景暗淡,滬膠在宏觀情緒影響下跌破萬點關口進入歷史底部區域,價格直逼08年低位。
在進入二季度以後,隨著國內企業的復工復產,基建行業的啟動使得終端需求不斷復甦,加上國外疫情至暗時刻已過,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寬鬆,歐、美等重啟經濟,宏觀政策暖風頻頻,國內逆周期政策繼續發力,需求邊際改善下膠價探底回升。但由於終端出口市場尚未全面恢復,即便國內外產區橡膠樹因乾旱、白粉病而開割進程緩慢,青島保稅區內外去庫存壓力依然較重,從而使得膠價反彈力度有限,維持區間波動。
來源:博易大師
二、天然橡膠產業鏈供需情況分析
1、主產國供應情況分析
受高溫乾旱氣候、白粉病、全球疫情及膠價低迷等因素影響,2020年天然橡膠主產區開割均有不同程度延期。根據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最新發布的報告,預計今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將下降4.7%至1313萬噸。其中,泰國產量下降0.9%至481萬噸;印尼產量下降12.6%至289萬噸;越南產量下降4%至114萬噸;馬來西亞產量下降14%至55萬噸。ANRPC指出,上半年天膠產量將會下降6.4%至560萬噸。另外,該協會還下調了對2020年全球天然膠消費量的預測,估計消費量將為1300萬噸,較2019年下降5.1%。與供應相比,需求的下降幅度更大。
來源:wind 瑞達期貨研究院
正常情況下,雲南新一年割膠季一般在潑水節(公曆4月13—15日)後全面展開,部分區域3月底即開始試割。今年情況非常特殊,5月中下旬割膠活動進展依然緩慢,新膠產量釋放極其有限,整體開割時間一拖再拖,相比正常情況整體延後了2個月。國內海南產區正常情況下應在4月下旬開割,但今年部分膠園出現二次落葉現象,割膠進程明顯受阻,膠水產量釋放緩慢,新膠大量入市時間一再推遲。國內雲南、海南全面開割均推遲至6月底7月初。雖說後續開割趨於穩定以後,新膠產量有望維持往年同期水平,但4—5月的產量損失將很難追回,雲南產區預計今年同比減產10%左右,海南產區預計同比減產約5%左右。
國內天膠產區開割遲緩,原料釋放有限,而橡膠加工廠庫存有限,產區部分民營膠廠搶購原料,助推膠水收購價格走高。截至6月下旬,雲南版納膠水收購價在9.5-9.7元/公斤;海南國營橡膠加工廠進濃乳廠制濃乳的原料收購價格在14000元/噸,膠水制全乳膠在9100元/噸。原料成本居高的情況下,橡膠加工廠無疑會選擇最經濟的生產方式。從生產性價比來看,國產濃縮乳膠折幹價升水全乳3000元/噸,這意味著生產濃乳性價比遠超生產全乳。在膠水供應不足和高價搶購原料的背景下,6月份國內橡膠加工廠基本以生產濃縮乳膠為主,國產全乳膠加工處於空檔期。但是6月末7月初開始自產原料快速提升,雲南替代種植指標臨近下達,預計國產新膠後期逐漸進入大幅提量階段。
來源:wind 瑞達期貨研究院
而東南亞產區自4月中下旬陸續進入開割季後,越南、泰國東北部高溫乾旱,泰國南部5月雨水偏多阻礙割膠進程,印尼因需求不景氣導致生產積極性不高等等,膠水產出偏緊,新膠產量釋放緩慢。泰國方面,天然橡膠主產區產出恢復緩慢,原料供應緊張,南部產區自5月中下旬開始降雨頻繁,對割膠工作造成一定阻礙。另外,疫情影響下,外勞入泰不易,對割膠工作的展開也造成了一定影響。橡膠工廠原料收購不易,截至6月下旬,新鮮膠水收購價格45泰銖/公斤。不過雨水澆灌充沛的情況下,後期一旦雨停,產量增加速度會比較樂觀。
來源:隆眾資訊
越南方面,雖然4月下旬進入開割季,但整個5月份天氣高溫乾旱,割膠工作不暢,膠水放量緩慢。直至6月份迎來降雨,天氣轉好,膠水產出才逐步增加,據悉目前開割率可達80%。但在全球疫情危機背景下,對醫療手套需求猛增,帶動天然乳膠的市場消耗。目前越南乳膠生產及銷售利潤更好,吸引加工廠優先生產乳膠,產出的新鮮膠水以生產乳膠為主,從而制約了3L膠的排產。不過按目前天氣狀況來看,7月份膠水產量將逐漸放大,乳膠工廠難以包攬全部膠水,3L膠貨源將陸續增加。
進入下半年,主產國將進入旺產季,產量將明顯釋放。在沒有天氣等外力因素幹擾的情況下,疫情本身很難導致供給端大幅收縮,因此在需求復甦緩慢的情況下,後續供給端的壓力可能會逐漸凸顯。
2、天然橡膠進口情況分析
1月下旬開始進入2020年中國春節假期,按照正常情況春節後第一個月進口量將大幅增加,但今年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中國需求降低、船期延遲及中國國內海關貨物堆積嚴重,1-2月份橡膠進口量整體低於往年同期。3月份,隨著復工復產進程的推進,進口量有所恢復。但4月份,受東南亞低產季原料供應偏緊的因素影響,以及疫情衝擊下全球橡膠需求承壓,雖然中國下遊工廠陸續復工,但受人員流動性等因素影響,工廠開工偏低,需求仍偏淡,進口積極性降低。5月份中國天膠進口量繼續同環比下跌,主要因國內需求依舊偏差且庫存高位,但是跌幅有所收窄。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1-5月,中國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累計進口量259.8萬噸,累計同比下跌1.4%。
6月份新膠存在一定偏緊預期,國外工廠出貨量、國內港口預計到港量及進口膠倉庫預計入庫量均有一定的縮減,預計6月份中國進口量同環比維持下跌。考慮到國內天然橡膠庫存居高,初步核算國內橡膠庫存量可供3.5個月使用,因此就算進口下降,對國內的供應造成的實質性影響也較小。而下半年隨著全球主產區進入供應旺季,在需求逐步回暖下,預計進口量有望得到回升。
數據來源:隆眾資訊
3、庫存分析
從國內庫存來看,今年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的延期復工,天然橡膠需求下滑,而進口持續到港,但中間商及工廠多採取觀望和消化庫存態度,採購積極性普遍不高,青島地區天然橡膠庫存總量大幅攀升。據隆眾資訊統計,截至6月19日當周,青島保稅區庫存14.2萬噸,較前一周減少1.18%。周內入庫率2.1%,較前一周減少0.54%;出庫率3.04%,較前一周增加1.75%。青島地區天膠保稅倉庫主要存儲美金膠,該部分膠種普遍用於出口輪胎當中,從3月底開始保稅倉庫出庫率維持低位,顯示輪胎出口欠佳狀況。不過6月份出庫率有所回升,顯示外銷市場有所好轉。青島地區一般貿易庫存64.81萬噸,較前一周增加1.36%。周內入庫率5.59%,較前一周增加1.8%;出庫率4.22%,較前一周增加1.12%。青島地區天膠一般貿易倉庫主要存儲人民幣混合膠,該部分膠種普遍用於內銷輪胎當中,四月份隨著國內復工復產進程的推進,一般貿易倉庫出庫率出現持續上升,但5月份之後明顯走弱,6月份出庫率有所回升,顯示內銷訂單略有好轉。
截至6月19日,青島地區保稅和一般貿易庫存79.01萬噸,周環比上漲0.9%,同比上漲41.32%。庫存同比漲幅明顯,庫存壓力依舊較大。由於6月份國外新膠產量尚未大幅提產,到港量環比縮減,預計短期青島地區庫存增速放緩。但七月份開始,隨著替代種植配額的下發、全球橡膠產出的增長及帶來的進口量增加,下半年累庫壓力依然比較大。
來源:隆眾資訊
來源:隆眾資訊
來源:隆眾資訊
期貨庫存方面,截至6月24日當周,上期所天然橡膠庫存239149噸,較2019年同期減少187756噸;期貨倉單庫存229590噸,較2019年同期減少186040噸。去年國內全乳的減產以及套利盤減量使得交易所庫存持續低於往年同期,而今年新膠減產已成定局,加上部分乳膠的分流,倉單壓力明顯低於去年同期,對期貨市場壓制相對減弱。待年底老倉單解決後,不排除01合約因全乳新倉單偏少而有所走強。
來源:wind 瑞達期貨研究院
4、下遊輪胎行業分析
春節後,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導致國內輪胎工廠均出現了大面積、長時間的停產減產現象。至2月下旬,輪胎市場零星復工,但交通受限、物流受阻、員工匱乏、防護措施欠佳多方因素疊加市場未完全啟動,銷售不積極,輪胎行業推進乏力。根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的統計數據,在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2月份,物流業務總量、物流業務的活動預期指數都出現了數據統計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數據顯示,中國1-3月累積貨運量為52.5億噸,環比2019年1-3月下滑35.89%。
來源:wind 瑞達期貨研究院
來源:wind 瑞達期貨研究院
由於輪胎產量的75%用於替換市場,25%是用於汽車原廠配套,這些減量顯然是不可回補的損失,因為消耗減少,替換需求可以直接延後。之後,隨著國內特殊時期監管措施逐漸放寬,市場運營基本全面復工,行業運行景氣度進一步提升,輪胎終端需求有所回升。但據卓創輪胎調研了解,一季度輪胎整體開工僅為2-3成,同比下滑15個百分點左右,產量同比下滑3成水平。
來源:wind 瑞達期貨研究院
進入二季度,當輪胎行業運行趨於常規的時候,海外再次衝擊國內輪胎市場,多個國家封國、港口停運、空運受限,歐美部分輪胎廠大量關停,北美汽車工廠關停數量達到80%,當地輪胎廠也相繼發布相關的停產計劃,初步停產計劃約為1-3周。而歐美市場作為我國輪胎市場最大的出口市場,企業的大面積關停下,我國輪胎行業受到明顯衝擊。數據顯示,1-5月中國輪胎出口量累計同比降幅16%左右。
來源:wind 瑞達期貨研究院
輪胎出口交貨遭受重創,出口回流內銷市場的庫存成為庫存新增的累贅。6月份開始,海外陸續復工復產,但市場的萎縮導致國內輪胎企業的成品胎庫存壓力較大,即便近兩個月內需表現較好,但是由於外需不足,國內成品胎庫存並沒有得到明顯消化,庫存水平依然處於高位。卓創監測的25家輪胎企業庫存數據顯示,6月樣本輪胎企庫存總量982.1萬條,較上月有所下滑,但較去年同期仍有19.33%的增幅;庫存天數為44天,較去年同期增加9天。
來源:卓創資訊
從上半年國內輪胎產量來看,1-5月,國內橡膠輪胎外胎累計產量為2.87億條,同比下降14.6%。輪胎企業的正常開工水平明顯弱於過去三年。全年來看,根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史一鋒預測,受疫情影響,國內替換市場估計下降5%~8%;出口市場不確定性較大,可能下降15%左右,預計全年卡客車輪胎下降10%~15%。乘用車輪胎市場受出口影響較大,可能會有25%左右下降;但國內替換市場情況將好於配套市場,接近去年水平或微增;配套市場預計下降15%左右。預計2020年輪胎總體產量預計下降15%左右。
來源:wind 瑞達期貨研究院
後市來看,國內輪胎企業的開工率已經進入瓶頸期,在海外需求沒有明顯起色的情況下,很難進一步提升。不過下半年出口市場向好預期猶存,加上當前擴大內需已上升為重大戰略,下半年隨著新基建等多項目的實施,以及消費韌性回補,汽車、鋼材等相關消費彈性增加,一定程度上拉動輪胎需求量的增加。據史一鋒預計,隨著國內外汽車產業逐步恢復,卡客車胎原配市場有望接近去年水平。
5、終端市場分析
春節後,由於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整個汽車及輪胎行業需求受到重創,生產企業訂單下滑從而倒逼工廠減產;加之由於各國疫情防控下企業生產運營無法恢復至正常水平,整體產能釋放不及同期。隨著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發改委與地方政府出臺的汽車刺激政策,令汽車行業回暖,同時兩會提出擴內需穩消費戰略目標,政策加碼帶來了需求回升預期。數據顯示,5月份汽車行業銷量預計完成213.6萬輛,環比增長3.2%,同比增長11.7%。而在4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均突破200萬輛,結束21個月連續下滑趨勢。我國汽車市場正在擺脫疫情的影響逐漸回暖。不過由於一季度公共衛生事件及春節假期延長等事件拖累下,前5月中國汽車累計銷量同比依舊延續下跌走勢,但同比降幅明顯收窄。2020年1-5月,中國汽車產量完成778.5萬輛,同比下降24.1%,降幅收窄9.3個百分點;汽車銷量完成795.7萬輛,同比下降22.6%,降幅收窄8.5個百分點。
目前疫情對國內汽車市場的負面影響正在消退,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但國內宏觀經濟恢復還需要時間和過程。而國外疫情依舊不容樂觀,當前部分國家的疫情仍然處於較為嚴峻的階段,海外需求還未恢復,國內的出口依賴型企業還未擺脫困境,這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國內消費需求的恢復有所滯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樂觀估計,如果國內及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預計今年國內汽車市場銷量下滑15%;悲觀估計,如果海外疫情繼續蔓延,預計國內汽車市場銷量下滑25%。未來還需進一步關注海外疫情發展情況以及國內外市場的恢復進程給國內汽車行業帶來的影響。
來源:卓創資訊
從國內重卡市場來看,因為疫情影響,今年前5個月的重卡市場整體趨勢大起大落。1月份銷量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8.2%,取得了開門紅;2、3月份受疫情影響連續出現大跌。一季度的重卡市場整體處在「需求壓抑」階段,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經濟影響的逐漸消退,生產建設步入正軌,二季度的市場訂單回暖趨勢十分明顯,重卡需求迅速反彈,物流車市場訂單超過去年同期水平,牽引車更是「領銜」行業,消費十分旺盛,而工程車市場需求也在快速回升。第一商用車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4月我國重卡銷量達19.1萬輛,同比增長61%,5月銷量繼續同比高增長62%至17.5萬輛,不僅刷新了重卡行業5月份銷量的歷史新高,而且多出了6萬多輛。今年1—5月,重卡市場累計銷售超過64萬輛,累計同比增幅繼續擴大至16%,淨增長接近9萬輛。
來源:第一商用車網 瑞達期貨研究院
除了需求集中釋放外,國三及以下排放柴油貨車的提前淘汰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內重卡消費增長。2020年是「國三」政策的收官之年,2009-2011年正處於重卡的國三、國四政策實施時期,這一時期重卡的需求增速非常明顯,而這一批重卡如今也到了更新替換的階段。中央及各地對國三及以下排放柴油貨車的提前淘汰政策力度很大,這大大促進了疫情過後國內重卡市場需求的增長。今年以來各地圍繞老舊貨車的淘汰更新出臺了更多國三限行及提前淘汰獎勵補貼政策(河北等地甚至開始限制國四卡車的運營),目的就是鼓勵物流用戶提前淘汰舊車,更換新車,這讓不少運輸企業的購車需求迅速增長。這一系列政策對於二季度重卡新車的銷售有很大促進和刺激作用。由於重卡需求和房地產、基建建設關聯度較大,隨著兩會定調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國內大型基建項目陸續開工,未來重卡銷量還將維持樂觀趨勢。接下來還需進一步跟蹤國家大力發展基建建設的推進情況。
三、市場評估與展望
整體來看,進入下半年,全球新膠逐漸進入大幅提量階段。而今年青島地區庫存大幅攀升,目前仍未有拐點出現,後期隨著全球橡膠產出的增長及帶來的進口量增加,下半年累庫壓力依然比較大。但期貨庫存方面,由於今年全乳膠減產已成定局,加上部分乳膠的分流,倉單壓力明顯低於去年同期,對期貨市場壓制相對減弱。下遊需求方面,雖然目前輪胎市場內需表現較好,但外需不足,國內成品胎庫存水平依然處於高位,國內輪胎企業的開工率已經進入瓶頸期,在海外需求沒有明顯起色的情況下,開工率很難進一步提升。不過終端市場方面,在國內大型基建項目陸續開工帶來的需求釋放和國三及以下排放柴油貨車的提前淘汰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未來重卡銷量還將維持樂觀趨勢。加上目前滬膠處於歷史性底部區,繼續下行動能已逐步趨弱,滬膠長期底部或已形成。但基本面的供過於求的壓力和高庫存的壓力持續壓制滬膠反彈高度,膠價暫時不具備大幅走高的條件,預計下半年維持磨底行情。關注產膠國的疫情變化、天氣狀況,以及美國、巴西、俄羅斯等汽車消費大國的疫情發展。
瑞達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