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樁盆景金屬絲蟠扎造型技術
傳統的樁頭蟠扎採用棕絲進行造型,棕絲蟠扎在過去金屬絲未出現或極少的情況下是合理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金屬絲大量出現在生活中,並被應用到樹樁盆景的造型上來,就出現了金屬絲蟠扎法。金扎法較早在日本使用,國內則以海派應用較早,現已被自然類樹樁盆景製作、生產而廣泛採用,並有越來越普及的趨勢,使樹樁的造-型達到了空前的難度,出現了近於質的飛躍,極化造型就是代表之一。
金屬絲蟠扎法是應用銅絲、鋁絲、鐵絲等進行蟠扎造型的一種簡單實效的樹樁盆景造型方法。.,應用金扎法造型,操作方便,蟠扎時利用了金屬絲的機械強度,蟠扎著力點易控制,蟠扎方向自如,可提早造型時間,可在嫩枝上造型,造型程度可達到極化,出難度極高的作品。最宜蟠立體空間彎曲變化大的枝、轉折跌宕枝,精蟠細扎,蟠後一次到位,定型極化。利用金屬絲的導熱性和限制性能出難度較大的形狀變異。
金扎法操作技術比棕扎法簡單,易於掌握,只要經常操作,或用廢棄樹枝,大樹的枝條進行練習,就可學會掌握,而且還可隨自己的心得體會加以各種變化。所需握的是起點的固定,纏繞方向和密度,配絲的粗細,彎曲時的受力點,彎曲時的枝保護幾項簡單技術。它利用金屬絲的機械強度,蟠扎中不會出現棕扎法常出現的力不平衡,使枝條服蟠,屈從於蟠扎人的意志而較隨心地進行彎曲創作。個別樹種如赤楠、火棘、黃楊等枝條硬脆易斷,可採用分步調整或嫩枝蟠扎的辦法,也能達到較大的難度。
實效是由於金扎法操作簡單,幹起來容易上手,能利用金屬的強度使枝條順利變汲工作效率高於棕扎法。選準了應用材料和蟠扎對象,只管蟠扎彎形即可,一氣呵成,工序簡單。還可紮成極小的彎子,微型盆景枝條也可進行一寸三彎的蟠扎。
棕絲造型需在枝條伸長變硬後進行,彎曲的著力點在平面上,造型也多是在平面進行,』缺乏立體空間的多維變化。從正面稍遠的地方看枝盤,枝條的彎曲變化就看不,必須在較近的地方從俯視的角度,才能看出枝條的彎曲、蒼老。用金屬絲蟠扎,可在嫩枝時就提前進行造型,邊造型邊生長。嫩枝造型柔軟,可出難度至極的形狀,特別是在枝片的基幹上蟠成立體彎曲轉折枝,任一觀賞角度都可一目了然地見到,陳設欣賞時無需花費心思即可體現出來。金屬絲規格十分多,極細到極粗都有,細可從稚嫩的幼枝開始使用,粗可製成模型再將枝條扎縛其上成型,各種直徑的枝條都可找到適宜的金屬絲使用。
金扎法造型時間早,幼枝定型也快,只需13個月即可定型拆絲。枝條較硬、生長較慢的樹種拆絲後不會反彈,生長速度快的樹種如小葉榕,在枝條伸長時,有拉伸作甩,使彎度變大,需在生長過程中注意調整。
;金屬絲吸熱係數與樹枝差別較大,冬季可吸收陽光中的能量,傳導到樹枝上增加活動積溫,陽光過去降溫也快,造成較大的溫差變化。夏季溫度作用更大,溫差更明顯,重慶可達15℃的溫差。使被蟠枝條產生較大的外界刺激作用,影響枝條的生長變化。金扎法的枝條比自然生長的枝條皮層粗糙、更顯蒼老,還會在枝條基部或其他部位產生變異現象。幼枝蟠扎後,可以利用金屬絲在造型上的這一特性,較長時間不予拆絲,使金屬絲在樹上與枝條發生作用,在枝條基部產生變形,出現雞腿枝基、膨大扭曲枝基,異形變化枝基。枝條的基部出現變異的情況最多,可將金屬絲較長時間保留在基部,尤其是稍粗的金屬絲作用更大。注意定期觀察,適時調整和改變陷絲,育出有恣意的變態枝基來。
金屬絲扎縛時,注意旋扎的力度和密度。該密則密,宜扎得緊些,才好彎曲操作。要有意在將要彎曲的枝條後面,留下旋扎得較密的保護絲,彎曲時才不會跑絲,又對枝條有保護作用,防止力量集中於一點折斷枝條。如果蟠扎較粗的硬枝條,還必須增加密集的纏絲進行保護。彎曲變形時,用雙手食指護住彎曲部位的後部,緩慢用力,彎曲到一定的弧度不再回彈時為止。有的樹種枝條硬而脆,如火棘、赤楠、海棠、杜鵑、松樹,要謹防彎曲時折斷枝條,前功盡棄,損失 良好的部位枝,影響早日成型。
金屬絲蟠扎法還可以用來蟠根,對根部造型後,埋入土中培育數年後,輔以煉根,可出各種形式的觀根作品。尤其適應盤曲隆起四面輻射或懸根起伏轉折的觀根作品。
金屬絲中,細銅絲、鋁絲不易傷樹,較為好用,鐵絲硬度稍大,容易扭傷樹皮,可退火後用。鐵絲生鏽後易汙損樹枝,造成鏽蝕殘留樹枝,不甚美觀。
金屬絲蟠扎定型後,需要拆除,如用手工拆除相當費事,且易傷樹。用電工斜口鉗進行剪除,則與棕扎法相同,特別適合於枝葉密集處。手工解除在落葉、摘葉後進行,比葉多時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