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女孩跑到長沙,花2天用文件袋洗碗布自製600個防護面罩給醫院

2020-12-12 瀟湘晨報

"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今收到來自深圳劉小立捐贈的手工自製作防護面罩 600 個,特此證明,萬分感謝!" 這是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工會發布的一份接受捐贈證明。

記者了解到,該醫院目前所使用的部分防護面罩,都是由一位女士花了 2 天時間自己製作出來的。

坐高鐵到長沙,花 2 天在賓館自製 600 個防護面罩

32 歲的劉小立是邵陽邵東人,在深圳工作,春節回到了老家邵陽。2 月 1 日早上,她在刷抖音時,看到樂山市人民醫院肝膽胰脾外科人員在用文件袋、雙面膠等材料自製防護面罩。" 看視頻覺得這個還比較簡單,感覺自己也可以做。" 劉小立說,看完視頻之後,她聯繫了 12320 衛生熱線,轉接到了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得知該醫院目前比較緊缺防護面罩,護士都在省著用時,她決定學著抖音裡面的方法,自己製作防護面罩,捐給這所醫院。

" 邵陽很多店都沒開門,我也不知道該去哪裡買這些文具,也沒有車願意帶我到處去找。" 劉小立想到自己的同學在長沙高橋做文具生意,她馬上聯繫了這位同學。當天下午,劉小立就從邵陽坐上高鐵來到長沙,在同學那裡買了近 500 元的文件袋、海綿膠、洗碗布、剪刀、打孔機、刀片、塑料繩等原材料和工具。

然後,她在長沙就近找了一家賓館住下來,自己動手開始製作面罩," 當時身邊沒有家人在,朋友也在開店沒有時間,想著能儘快把這些面罩給做出來,就找了一家賓館住下。"

" 自製一個面罩大約需要 2 分鐘 ",劉小立說,自己學著網上製作面罩的程序,先用剪刀將文件袋裁成兩半,在文件袋一端貼上海綿膠,然後裁剪洗碗布、貼上洗碗布,再用打孔機在文件袋兩側打孔、穿上塑料繩固定,這樣就做成了一個簡易面罩。

劉小立說,在做了近 200 個面罩後,她逐漸感覺到手酸乏力。不過,為了能儘早將這些面罩做完,她甩甩手,又接著裁剪起來。第一晚她做到了凌晨 1 點,第二天 8 點起來接著做面罩,第二天也是凌晨 1 點才睡,又定了次日早上 7 點的鬧鐘起來。連著兩天 " 加班加點 ",她一個人完成了防護面罩的製作。

2 天時間裡,劉小立一共製作了 600 個防護面罩。2 月 3 日下午 4 點多,她通過順豐速運將這些防護面罩寄往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2 月 4 日,醫院收到了這批自製的防護面具。

醫護人員已用上面罩,背後是一顆 " 感恩的心 "

在收到劉小立捐贈的這 600 個自製防護面罩之後,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工會發布了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份接受捐贈證明,對劉小立表達感謝。醫院負責人還特意拍了醫護人員戴上這些面罩的照片發給劉小立,圖片中,他們額頭上的海綿膠與洗碗布有些 " 顯眼 "。

該醫院工會幹事趙女士告訴瀟湘晨報記者,這些自製防護面罩寄到醫院後,現在已經領取了近 200 個,被用於醫院急診科、醫療服務中心以及發熱門診分診臺的工作人員。" 這些工作人員在戴了口罩的基礎上,又戴上了這個防護面罩," 趙女士告訴記者,這種自製面罩對於空中的飛沫還是有一定的阻擋作用的。

趙女士還說起了一件事,原來,劉小立的母親之前因傷在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住院過一段時間,她一直很感激醫生和護士對她母親的照顧," 她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這麼久了也沒忘記醫院的工作人員。"

瀟湘晨報實習記者 滿延坤 長沙報導

相關焦點

  • 邵陽女孩跑到長沙買材料,用文件袋和洗碗布自製600個防護面罩捐給...
    記者了解到,該醫院目前所使用的部分防護面罩,都是由一位女士花了 2 天時間自己製作出來的。 坐高鐵到長沙,花 2 天在賓館自製 600 個防護面罩 32 歲的劉小立是邵陽邵東人,在深圳工作,春節回到了老家邵陽。
  • 美國醫療物資短缺,醫生急中生智,竟用浴帽和外賣盒自製防護面罩
    據《每日郵報》3月28日報導,隨著新冠肺炎在美國日益嚴峻,防護物資供應不足。紐約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急中生智,居然用外賣盒和浴帽,自製出了防護面罩。周五(3月27日),一位名叫古德裡夫(M Goodleaf)的推特用戶發了一個帖子,分享了她在神經科工作的醫生爸爸自製的防護面罩。據悉,這名神經科醫生一直在為新冠肺炎患者接診。照片中,他頭上戴著一頂浴帽和一個外賣盒。古德裡夫補充道:「總統和州長說,有足夠的防護服提供給醫護人員。
  • 2天自製1500個防護面罩支援一線!視頻教你3分鐘學會!
    新冠肺炎能通過呼吸道傳播, 疫情防護需要專業的防護面罩。 但如果確實買不到, 可用手頭的材料製作簡易的防護面罩。
  • 醫護家屬齊動手,自製「防護面罩」送病區
    為全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醫院裡的口罩、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品都非常緊缺。記者從河南省腫瘤醫院了解到,1月30日一大早,16個用文件袋、鬆緊繩自製的簡易防護面罩,被送到省腫瘤醫院內科綜合病區並投入使用,這些防護面罩是省腫瘤醫院內科綜合病區護士趙丹和家人手工製作而成。
  • 防護面罩買不到,保安用塑料瓶自製面罩:對自己和業主負責
    自從武漢中斷交通後,各地對於疫情都開始重視,現在感染人數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湖北確診人數佔據了全國一大半,相關方面的醫療物資也是優先供應給湖北的一線醫護人員,在各省份內想要買到整套的醫療防護也是挺難的,大部分都是戴個口罩預防,在甘肅就有位保安為了防止疫情,他用塑料瓶自製了防護面罩,
  • 這個漁夫帽,自帶防護面罩,扛風又防塵!
    周一,買手Lisa戴了頂特別的「漁夫帽」到公司,它自帶「面罩」。能把整個面部、頸部都保護起來,她說「戴著很有安全感」。這款防護漁夫帽來自品牌「MOZOOD」,非常適合在疫情這段時間出行佩戴,實用、美觀。它的帽簷很大,沒洗頭、沒化妝時也不拍,戴上它就能輕鬆遮住~面罩很長,前面可以覆蓋整個脖子,保護範圍更大。
  • 徐州一護士長用廢棄X光片製作防護面罩武裝發熱門診
    徐州一護士長用廢棄X光片製作防護面罩武裝發熱門診 近一段時間, 網上流傳很多防護面罩的製作方法。
  • 長沙銀行邵陽分行:一杯沁人心脾的水
    紅網時刻11月5日訊(通訊員 龔金玲)近日,長沙銀行邵陽分行發生了一件暖心的事,讓客戶感受到了「湖南人自己的銀行」的溫暖。近日,長沙銀行邵陽分行營業部一如既往的忙碌,廳堂非常熱鬧,一位大爺到銀行網點諮詢業務,大堂經理迎上前去:「您好,請問需要辦理什麼業務?」大爺說:「我是想了解一下你們銀行卡激活是什麼流程?我老伴的卡是通過社區收集資料批量開的」「是這樣的,大爺。我們銀行卡激活是只能本人激活,這種情況,需要您老伴持身份證到我們任意一家網點辦理都可以,您老伴在家嗎?」
  • 自製80多個防護面罩,這個90後姑娘好樣的!
    當了解到一線抗疫人員缺少護目鏡、面罩等必備物資後,楊洋十分擔心同事們的安危,這個心靈手巧的姑娘,託人買了一些透明的塑料文件袋,用繩子綁起兩端,製作了80多個精美的面罩。手工面罩完工後,楊洋第一個想到的是醫護人員在一線上更加危險,她親自跑到縣人民醫院,把60多個面罩放到護士站,並教給護士使用,透過厚厚的口罩,楊洋感到無比溫暖。隨後,她又把剩下的十幾個面罩送到執勤點,交給我院的執勤人員,並且反覆叮囑他們一定要注意防護。
  • 醫務人員巧用廢棄醫療物品自製簡易防護用具
    疫情防控期間,在醫用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我市醫務人員發揮聰明才智,自己動手製作防護用具,用於自我防護。2月2日,市中醫醫院的一段教學視頻收穫上千點擊播放量,受到廣大網友一致稱讚。視頻中,來自放射科的醫生李菁正在自己動手製作防護用具,並配上教學字幕,「準備繩子、剪刀、廢棄醫療膠片,用剪刀將膠片對半分開,接著在膠片兩端上2釐米處各剪開一個小口,穿繩、打結、試戴。」動作一氣呵成,一個簡易的防護面罩快速地呈現在大家眼前。「自從學習了簡易防護面罩的製作方法,我與同事每天都會根據第二天的值班情況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進行自製。」
  • 安利團隊研發生產防護面罩配件
    為應對COVID-19新冠肺炎大流行,新組建的安利(Amway)快速原型團隊積極投入到防護面罩框架的研發工作中。快速原型研發團隊經理Randy Betz和隊員Scott Anderson、Kenny Ly,親眼目睹了當地醫療衛生系統面臨的困境,表示願意伸出援手提供幫助。
  • 留學生3D列印防護面罩捐給加拿大的醫院
    留學生3D列印防護面罩捐給加拿大的醫院
  • 最有愛的「手工品」,自製防護面罩送醫護人員
    塑料文件袋皮做面罩,鬆緊繩做頭繩……帶著滿滿愛意的防護用品做好了。1月30日,記者從河南省腫瘤醫院獲悉,該院內科綜合病區護士趙丹今天帶來了一包非常有愛的「手工品」,這是他們一家人共同製作的手工防護面罩。
  • 昆明醫生自製水桶當面罩接診,這20種面罩滿是笑點,卻看得好心酸
    口罩不夠,自製面罩來湊,這屆網友真的太優秀了,簡直是腦洞大開,自製了各式各樣的面罩來進行自我防護。只有他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自製面罩究竟有多硬核吧!01昆明醫生自製水桶當面罩接診1月30日,在雲南昆明的延安醫院,因為防護物資匱乏,門診辦公室主任孫杏娟為了儘快投入抗疫工作,受到網友用水瓶自製面罩的啟示。她立即想到把自家水桶分成兩半,用作防護面罩給市民接診,形似「天線寶寶」。
  • 美國最嚴新規:出門必須「蒙面」,沒有面罩的年輕人用T恤系在臉上|...
    圖/新華社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新冠病毒防疫戰後,美國洛杉磯終於首次公布最嚴新規:從當地時間4月10日開始,要求民眾出門必須戴「面罩」,並且強調並非一定要使用醫用口罩,圍巾、手帕甚至自製的布面罩,只要能遮掩口鼻均可。緊接著,美國疾控中心最新防疫指南公布,要求全美民眾任何人出門都必須戴口罩,以保護周圍人的健康。
  • 寧波這個村手工趕製2000多個防護面罩支援防疫一線
    「我們今天還要再做出一批護面罩,送到防控檢測點去,正在加緊趕工中。」在庵東鎮富北村陳丹丹家中,近20名婦女圍坐在圓桌旁,發起人王慧君一邊說著,手上動作沒有停頓。2月11日是富北村自製護面罩的第四天,2000餘個護面罩被送到了庵東鎮各村以及醫院。
  • 英國醫院護士被迫用垃圾袋自製防護服:我們別無選擇
    洶湧而來的疫情讓英國很多醫院措手不及,倫敦一家收治多名病患的醫院防護設備短缺,很多醫護人員不得不用垃圾袋自己製作防護服。 諾斯維克公園醫院護士用垃圾袋製作防護服 據英國媒體3月21日報導,位於倫敦的諾斯維克公園醫院如今已經收治了幾十名新冠重症患者,有6人患者不治身亡。
  • 美CDC警告公眾不要用防護面罩代替口罩
    據外媒BGR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認為,在阻止新冠病毒傳播方面,防護面罩不如口罩有效。CDC明確警告個人不要用防護面罩代替布口罩。雖然大多數人在公共場合往往會選擇戴上普通外科口罩或其他類型的布口罩,但還是會有人戴著面罩。
  • 用文件袋製作簡易防護面罩!為鄭州這群巾幗志願者點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丁豐林 通訊員 李山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出現以來,一線的防護用品一直處於緊缺狀態。近日,惠濟區花園口鎮婦聯組織巾幗志願者,專門向專業醫護人員學習了怎樣利用文件袋製作簡易防護面罩。目前,由巾幗志願者第一批製作的120個簡易口罩,已經送到轄區防護一線各卡口發揮作用。
  • 美國醫療防護裝備告急 醫護人員被迫用辦公用品自製口罩
    據彭博社報導,華盛頓州的醫院工作人員已經在用辦公用品和其他日常用品製造防護性醫療裝備,為護理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他們極度需要防護裝備。旗下有51家醫院的連鎖醫院運營商普羅維登斯·聖約瑟夫醫療集團(Providence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