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張啟躍

2020-12-21 澎湃新聞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張啟躍

2020-12-17 1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張啟躍

中國地質調查局

成都地質調查中心三級研究員

自然資源部

羅平生物群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主任

一直從事

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和

地質科學專題研究

先後在

藏北、滇西、黔西南地區

參加和主持了

1:5萬區域地質調查13幅

1:25萬區域地質調查8幅

及多個礦產勘探、地質科研項目

累計發表論文76篇

首次發現了

羅平生物群並查明其分布範圍

採獲的2萬餘件化石標本

為研究中三疊世第三次生物大輻射

提供了重要窗口

首次發現

望謨海生爬行動物化石

填補了

南盤江盆地早三疊世脊椎動物演化空白

在滇黔桂地區的

陸相、海陸交互相、盆地相區下三疊統中

新發現豐富的動植物化石

為南盤江盆地早三疊世生物復甦研究

奠定了基礎

負責的

羅平生物群綜合研究團隊

獲國土資源部「十二五」先進集體稱號

負責的

羅平生物群野外科學研究基地

獲自然資源部首家掛牌

並獲第四批國土資源部科普基地

第二批國家重點集中古生物化石產地

支撐

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建設通過驗收

有力推動了

三疊紀地學研究和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2011年獲得

國土資源部「十一五」

科技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12年被評為

國土資源部

「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先進個人」

2015年獲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6年獲

中國地質調查局「優秀地質人才」稱號

2016年獲

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

2018年入選

自然資源部高層次創新型科技領軍人才

2019年入選

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第三梯隊

原標題:《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張啟躍》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湖北省地震局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籤署合作意向書
    12月17日,湖北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晁洪太同志帶隊赴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參加「中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2020年學術交流會」並籤署科技合作意向書。晁洪太局長與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劉同良主任共同在協議書上簽字。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劉成林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劉成林 2020-12-18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華東院應邀赴中國地質調查局煙臺海岸帶地質調查中心開展森林資源...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1月24日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森林資源調查工作部署培訓視頻會議精神,按照《自然資源部辦公廳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於開展2020年度全國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通知》要求,11月17日,華東院副總工聶祥永等一行7人赴中國地質調查局煙臺海岸帶地質調查中心開展了森林資源調查技術培訓
  • 西北地質科技創新與黃河中上遊流域高質量發展2020年學術交流會...
    12月12日-14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聯合西部地區相關單位在西安市召開了「西部綠色發展研究院成立暨西北地質科技創新與黃河中上遊流域高質量發展2020年學術交流會」。會上「中國地質調查局西部綠色發展研究院」正式成立,該院成立後將充分發揮科技引領和市場機製作用,著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重大資源環境問題,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杭州錦江集團領導與中國地質調查局嚴光生一行座談
    11月25日,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中國地質科學院黨委書記嚴光生一行蒞臨我集團調研座談。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鈄正剛 、董事長王元珞、副總經理孫家斌、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及錦江建設集團、西藏羊易地熱公司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
  • 山東地礦八院承攬的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成果報告通過評審
    近日,山東地礦八院礦產勘查一處編制的《山東三山島斷裂南段金礦礦產地質調查與找礦預測(2019年度)成果報告》順提通過了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組織的評審驗收。會上,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匯報,審閱了項目相關資料,一致認為該項目按照設計、審批的意見實施,完成了中國地調局下達的任務,取得了一定的找礦成果,各項工作質量符合規範要求,成果報告編寫章節安排合理,內容、資料詳盡且客觀準確,真實地反映了該地區的地質礦產特徵,達到預期目的,同意通過驗收。
  • 薦書丨中國地質圖(西北)(1:150萬)及說明書
    )及說明書》是「國家地質資料庫建設與整合(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成果之一。自1999年以來,通過實施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和地質礦產調查專項,西北地區區域地質工作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5萬區域地質調查覆蓋率提升到35%,1∶5萬航磁測量覆蓋率提升到44%。同時,在綜合研究成果基礎上,編寫出版了《崑崙及鄰區地質》《天山及鄰區地質》《中國西北部地質概論》等系列專著,使得西北地區的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程度和水平已躍居世界先進行列。
  • 會寧驕子:中國地質大學地調院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張克信教授
    會寧驕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調院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張克信教授隨著世紀之交的鐘聲敲響,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調查研究院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張克信教授,又贏來了他事業上輝煌的一頁。他是我國年青一代的科技攀登者,和他的長輩楊遵儀院士、殷洪福院士等為之共同奮鬥近二十載的「全球二疊—三疊系界線層型研究」成果,於2001年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確認為地球演化史古、中生代分界(二億五千萬年前)的全球地層對比標準。同年,該成果榮獲2001年全國十大科技新聞、2001年全國高校十大科技成果、2001年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 河南省自然資源廳與中國地質大學座談,交流人才培養等合作
    12月19日下午,河南省自然資源廳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鄭州舉行工作座談會,就科研項目合作、人才培養、科技平臺建設等工作進行深入交流。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興遼主持座談會並講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副校長傅安洲及有關學院、部門負責人出席座談會。
  • 中國地質調查局長沙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 「牽手」村委會為群眾...
    漵浦融媒訊(通訊員 季永健 蔡雋)11月22日,中國地質調查局長沙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以下簡稱長沙中心)雪峰弧金銻礦資源勘查項目組(以下簡稱雪峰弧項目組)收到來自湖南省懷化市漵浦縣兩丫坪鎮黃金村村委會贈送的一面錦旗,上面寫著「地質尖兵 助力扶貧 情系百姓 造福一方」的感謝語。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看它的硬體設施地質博物館
    北京,古稱燕京,我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這裡高等教育尤其發達,僅大學就有上百所。大學作為文化事業的重要體現,承擔著重要的文化職能,校內博物館就是其中一項。僅僅位於北京的各大高校內,就有龐大數量的校園博物館,而提博物館就不得不提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地質博物館。北地坐落於名校薈萃的海澱區學院路,這所享譽海內外的現代化學府,前身由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發展而來。
  • 薦書| 中國地質圖(中南)(1:150萬)及說明書
    可快速關注我們圖書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中南)(1∶1500000)及說明書》是「國家地質資料庫建設與整合(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成果之一,充分利用了新近完成的1∶5萬、1∶25萬區域地質調查資料和1∶50萬成礦帶地質圖
  • 省地調院「無為-望江凹陷基礎地質調查與綜合編圖」項目成果評審獲...
    日前,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組織專家對省地調院承擔的「無為-望江凹陷基礎地質調查與綜合編圖」項目進行了成果驗收。該項成果為本區能源礦產調查井部署提供了較為詳實的基礎圖件。(地調院 沈仕豪)【來源:安徽省地質調查院】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坐擁2個國家級實驗室,到底研究啥的呢?
    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
  • 貴州地質專家應邀在全國地質災害防治交流會上做專題報告
    2020年12月7-9日,全國地質災害防治新技術新裝備新標準交流會在長沙舉辦,貴州地質環境監測院總工程師朱要強博士應邀在會上作了《貴州省地質災害風險「點面」雙控實踐》的專題報告。朱要強介紹,貴州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省自然資源廳的統一部署和指導下,通過貴州省地質環境監測院(貴州省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具體組織實施,在地質災害精細化調查、風險評估與應用示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大數據應用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具有較好的示範作用。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怎麼樣?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教育部「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的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擁有地質學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以理、工、文、管、經、法、教、哲、農、藝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生態修復中心揭牌
    12月15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生態修復中心揭牌儀式隆重舉行。副市長魏元平、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戰略院院長張洪濤為中心揭牌,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張祥與張洪濤院長就共同建立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生態修復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雄安地質調查監測中心:職工王浩瀚向貧困山區捐贈學習機
    近日,雄安地質調查監測中心收到一封承德縣滿杖子學校寄來的感謝信,信中說到:感謝貴單位培養了一名優秀的員工,向貴單位傳遞正能量的義舉點讚。10月10日,王浩瀚同志為承德縣滿杖子鄉滿杖子學校學生捐贈學習機66臺,為山村的教育事業獻上了自己的力量,給予了學生學習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鼓勵。
  • ...骨幹人才專題培訓班開班儀式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舉行
    2020年11月17日上午,由省衛健委主辦、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承辦的湖北省基層疾控機構信息技術骨幹人才專題培訓班開班儀式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隆重舉行。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黃希寶、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信息所所長李明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然資源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張宏飛、計算機學院黨委書記呂軍、未來城校區管理辦公室主任張瑋出席開班儀式。張宏飛致歡迎詞,他代表學校對近百位基層疾控機構的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對省衛健委、省疾控中心的信任表示衷心感謝。
  • 泰山景區曹家莊村建設首批地質文化村
    地處泰山西南麓的曹家莊村,南、北兩側泰山餘脈環繞,地質資源豐富。2020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力推進落實建設「中國十大地質文化村」,會同地方政府建設10處地質文化村(鎮)示範樣板。在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的推動下,泰山景區曹家莊地質文化村建設列為國家首批十大地質文化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