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國內,亦或是在國外,馬雲的影響力,都不可忽視。馬雲,家喻戶曉的企業家,他創辦的阿里巴巴,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捷、高效,同時,馬雲獨到的眼界,也改變了消費模式、金融業態等方面,他的思維也影響到了社會各界人士。
作為一個來自美國的頂尖刊物,《外交政策》對馬雲的評價非常高:"真正能改變一個社會的人很少,但馬雲是其中之一"馬雲極具商業才能,且目光長遠,九十年代的時候,網際網路還不是很發達,而馬雲已經涉足網際網路,並開始創業。
那時候,馬雲就希望以後中國人一打開電腦,不能只看到全是國外的東西,而沒有中國的東西。那時候,馬雲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所以,他說的話,並沒有人在意和相信。
然而,如今,馬雲和阿里巴巴都已經成功了,將當年被視為「牛皮」的話,也變為了現實。阿里巴巴在物流、支付等領域的探索,打造出一套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基礎設施,促進了我國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
阿里巴巴,顯然已經是網際網路行業的「巨無霸」了,打造的軟體、平臺,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然而,馬雲的成功遠不止於此,10年前,一場豪賭,再次證明馬雲高人一籌,並且,還成就了阿里的又一張王牌,這就是阿里雲。
阿里雲,創立於2009年,是全球領先的雲計算及人工智慧科技公司,提供安全、可靠的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讓計算和人工智慧成為普惠科技。阿里雲的出現,是阿里巴巴在雲計算領域的一次探索,並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球雲計算市場中,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在國內雲計算發展歷程中,阿里雲並非先例,但是卻成為了個例。早年,盛大集團也曾進行雲計算探索,推出了盛大雲,之後,還有世紀互聯等,但是都折戟了。阿里巴巴從2008年9月,確定「雲計算」和「數據」戰略,決定自主研發大規模分布式計算作業系統「飛天」,在沒有成功先例的情況之下,絕對是一次豪賭了。
那麼阿里巴巴為何要做雲計算呢?其實阿里做雲計算,也是有原因的。阿里雲和亞馬遜同屬電商企業,需要處理大量業務數據,所以做好雲計算,能夠給阿里的電商,幫一個大忙。
2013年是雲計算的一個轉折點,也是阿里雲關鍵的一年。年初,阿里雲和萬網達成合作,合併成立新的阿里雲公司,有了萬網的助力,阿里雲如虎添翼,不僅獲得了跨地區IDC牌照,還同年成為了一家對外提供5K雲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從那時候來說,阿里雲逐漸獲得了外界的認可。
如今,阿里雲的飛天系統已經成為雲計算作業系統層面真正的國產自研產品,並且在國際市場中,也有了一席之地。在2018年的全球DBMS市場中,阿里雲全球排名第三,同時,阿里雲資料庫已經穩居國內雲資料庫市場份額第一。
2019年6月11日,阿里雲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從阿里雲目前取得的成就來看,不得不說,馬雲又一次贏了。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億歐網《馬雲說不做會死,王堅曾泣不成聲,阿里雲10年飛天路太坎坷》
環球網《阿里雲2018年全球排名第三》
央視網《馬雲入選全球「10大思想者」,為什麼說他改變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