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七日是偉大的文學家路遙去世二十八周年紀念日。十一月十四日下午兩點半至五點半左右,由陝西省作協主辦的紀念路遙逝世二十八周年文友書友讀書會,在西安市長安中路嘉匯漢唐書城隆重召開!與會書友文友及關注熱愛路遙的社會各層人士百餘人圍坐一起,仔細聆聽了與會特約嘉賓,《路遙傳》作者張豔茜老師傾情講述的關於路遙的生前事跡,及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巨著前後的一些生活細節,讓人們重溫了路遙先生平凡一生而不平凡的偉大曆程,再次感受他為文學獻身的奮鬥精神,以及他的作品所表現出的昂揚積極向上向善的震撼人心的無限魅力!
主持人:您(指張豔茜)是《路遙傳》的作者。與先生共事多年。能否談一談你與先生由師生關係到同事再到朋友關糸的故事?
張豔茜 : 首先我向大家說明一點,路遙先生是我今生高山仰止的老師,他是我心目中無法逾越的一座高山。《人生》獲得巨大成功的時候,我還在西北大讀書,學生時,我便崇拜他為老師。85年畢業後我分配到陝作協工作,當時路遙先生已在那兒工作了十個年頭了,他是75年進入陝作協工作的。從此以後我與老師在一起工作七年之久。
接下來,張豔茜老師通過電腦上自己作的小件,以投影的方式,一邊作講解,一邊展示文章及照片,讓與會者詳細了解路遙創作百萬字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前前後後的一些生活經歷。包括個人生活習慣方面的,文學創作方面的,以及他個人的家庭生活方面。這些內容基本上是《路遙傳》及《平凡世界裡不平凡的路遙》肉容再現。
以下幾點內容,歸納於張豔茜老師的此次講話,對大家進一步認識路遙,進一步提高創作水平有極大的幫助。
(丨)路遙的小說,無論《人生》還是《平凡的世界》都是以現實主義手法反映普通民眾在艱難困苦的環境裡積極奮鬥的催人淚下的精彩故事,小說所蘊含的努力奮鬥精神激勵了並將繼續激勵著奮發向上的人們的鬥志!《人生》中篇小說,無論思想性藝術性業已達到陝軍文學典範的高度。《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問世,起初並不被各家出版社編輯所看好。路遙遭遇多次退稿的打擊。他曾先後七次來到皇甫村柳青墓前,帶著沉重的心事與他的老師作心靈的交流。在多種時潮時髦關於小說表現手法裡,難道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落伍了?!要不是他偶遇中央廣播電視總局的人,要不是第一部《平凡的世界》在中央小說連播臺成功播出,恐怕路遙會在遭受滑鐵盧式的慘敗中,真正會痛苦地倒下。也就不會有《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三部的相繼問世!當時的路遙,在忘命創作,本來就不健壯的身體,整日裡為他神聖的文學煎熬著。
85年秋至86年春,以至於《平凡的世界》二部、三部創作的這段日子,由於他拼命寫作,作息無規律,飲食隨便,他身心極度虛弱。《平凡的世界》是他一生冥冥註定的輝煌!他二十多歲曾經預言要在自己四十多歲完全一部巨著,路遙以命相搏,終於在他肺病晚期前圓滿地完成了!隨著《平凡的世界》正式出版,隨著閱讀量不斷增多,在中國文壇,再一次掀起巨大波瀾。《平凡的世界》轟動全國!91年《平凡的世界》獲得中國茅盾文學獎!從《人生》到《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創作生涯中從一個巔峰邁上的另一個巔峰。《人生》、《平凡的世界》被各種媒體傳播,電影,電視劇,廣播小說連播,話劇等,《平凡的世界》連年列入國家文化類讀物排名前列,一千七百萬冊,二千多萬冊……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葩!路遙與他的作品必將在中國文壇留下傳奇的篇章。只要中國城鄉二元對立民俗文化差異不滅,路遙與他的作品,一定必將繼續感染著、激勵著少中青年人們在人生路途上以之為圭臬,奮鬥不止!
(2)路遙與林達是相互有愛的一對夫妻。路遙愛著他的女兒,愛著他的家,更愛著林達。雖然路遙與林達兩人走到了婚姻的邊沿,但最終沒有分離。病榻上,兩人籤字離婚,路遙去世後,林達和女兒在路遙靈堂前留有親筆:路遙:你若地下有知,可聽到我對你的傾訴……林達與路遙是相互有愛的夫妻。從相識交往到成家,林達,從北京知青走到黃土高坡,下嫁一貧如洗的農村人王衛國(路遙原名),路遙及陝北的家人是心存感念的!
(3)網上訛傳,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時,家庭經濟狀況拮据,到他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時,連上京去的路費都湊不到。當時,路遙月工資已達二百多元錢了,與張豔茜老師月工資四十來元相比較,在當時已算
富裕戶水平了。只是他與妻不善理財罷了。且工資不光自己開銷,多數情況下,錢給路遙鄉下親戚朋友支助了。路遙吃飯穿衣不講究,但他抽菸是有講究的,多抽有牌雲煙,且一天到晚,嘴角不離煙,一火一整天。
僅管路遙離開我們已快二十八年了,但他的作品依然在熱傳,他對文學的摯愛和對文學獻身的精神永存!與會的文友書友,有學生,有農民;有同事,有業餘的,有專業的文藝工作者;有崇拜和敬仰路遙的社會各界人士。大家能在這文學不在狂熱的當下,百忙中抽出時間在此聚會,以聆聽張豔茜老師的深情講解,以朗誦或演示路遙作品的精彩篇段,以對文學的情痴續寫路遙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來抒發對路遙的懷念之情,讓人振奮,令人感動!
作者:王金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