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手工坊丨一張紙,一把剪刀,剪出神奇大世界!

2020-12-13 騰訊網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現場製作,示範講解等。

一把剪刀、一張紙、剪出神奇大世界!

剪紙能觸展藝術視角,培養我們的靈活性與協調性,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生動有趣的授課方式,可以讓我們在剪紙的過程中擁有豐富的想像力、掌握剪紙的技能。

報名時間

即刻起至12月5日下午15:00

上課時間

12月5日周六下午15:30-17:00

上課地點

惠州市文化館一樓多功能廳

培訓對象

成人(18周歲以上)

招生名額

30名(名額有限)

準備工具

無需自備,館內提供

(掃描上方二維碼,直接進入報名頁面)

老師介紹

Teacher introduction

劉雅晶

廣東省民間文家協會會員,省老幹部書畫詩詞攝影家協會會員,惠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自幼喜愛書法和剪紙藝術,剪紙作品曾多次參加省市各種賽展,並獲各種獎項,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書法賽展,榮獲過金、銀、銅獎。剪紙藝術採用傳統的手法,使用一把剪刀,一張紙,不畫線,不打稿的民間技藝,利用剪紙的特定語言和剪紙符號,進行巧妙、誇張、自由、浪漫互相配合的技巧。生動活潑的場景躍然紙上,給人們生氣勃勃,靈活靈現美的感受。

非遺小青蛙溫馨提醒您:

必須佩戴口罩並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

體溫異常者不允許進入市文化館。

你的一個「分享」

讓我們之間的距離又近了一步

相關焦點

  • 一把剪刀一張紙,剪出一個奇幻世界
    雖然都稱為剪紙,可此剪非彼剪中國的剪紙,大部分,都是用剪刀剪出來的,而國外,可就不一定了。在中國鄉村裡盛行的剪紙藝術,沒太多花裡胡哨的工具,剪紙剪紙,既然都稱為「剪」,實誠的百姓便用最直接、最基本的工具——剪刀和紙,完成他們的作品。
  • 鼠年剪鼠迎新春:一張紙,一把剪刀,剪出美好祝願
    一張紙 一把剪子 手指靈活運轉間 一幅幅憨態可掬 生動有趣的「紅」鼠迎新春剪紙 便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人們眼前 年味也就更濃了
  • 一把剪刀一張紅紙 剪紙男孩的戰「疫」作品鼓舞人心
    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在我們看來再尋常不過的東西,在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學生、建德市剪紙非遺傳承人王介明的手中,似乎被賦予了生命,變成了一幅幅生動的圖案。他用雙手剪出了精美的剪紙作品,用行動為「抗疫」鼓勁加油。
  • 會寧剪紙:一把剪刀剪出錦繡乾坤
    「姑娘上樓房,花剪響噹噹,這一個窗花呀……」「一剪上石榴花呀,二剪上牡丹花呀,三呀剪上那枝那呀麼那枝花……」田俊堂嘴裡哼著民歌小調,手中剪刀飛舞,三下兩下就能剪出一幅活靈活現的藝術品。田俊堂是會寧縣甘溝驛鎮田坪村的農民,或許一技傍身的緣故,成天和莊稼地打交道的他,卻有著一口細聲細語的腔調,腦後束著長長的馬尾。
  • 一張紙、一把剪刀讓紙玩出新花樣!
    剪紙,是我們傳統的民間藝術,一張彩紙
  • 一把剪刀裁心意,一張剪紙訴初心!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本期非遺傳承匠人:宋懷娥,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宋懷娥,女,漢族,1962年出生,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人,現為陝西省靖邊縣梅蘭花協會會員。只見她右手握著一把剪刀,左手輕捏著一張紅紙,手臂輕盈的舞動,在片刻之間,一幅精妙絕倫的剪紙作品便完成了。
  • 超長假期「動」起來:一把剪刀一張紙 和非遺大師學抗疫剪紙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 名家丨她用一把剪刀,剪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中國紅」鋪天蓋地而來,那高高掛起的大大小小的燈籠;挨挨擠擠排列整齊的對聯,上面的灑金大字在太陽下閃著萬道金光;令人應接不暇的還有一張張剪紙,有剪著「福」「壽」字樣的,還有剪成童男童女拱手做揖的,有花鳥蟲魚,飛禽走獸……象徵著吉祥喜慶,熱烈奔放的中國剪紙令人嘖嘖稱讚,一口連聲地讚美起那剪紙的人,心中暗暗稱奇:為什麼一張張普通的紙,通過她們手中的一把剪刀就變成了各種各樣的藝術品了呢?
  • 一把剪刀一張紙,給你變出最美的春節剪紙創意!
    作者 丨小莉老師本文由《幼兒園手工》編輯,轉載須註明來源!剪一個立體愛心,送給親朋好友,紅紅火火喜氣洋洋。製作步驟:用卡紙剪一個大心,兩個小心(不同顏色,一個稍大),還有一條小尾巴準備材料:淺黃色A4紙1張,深黃色A4紙2張,白色A4紙一張,剪刀,膠水,黑色馬克筆,橘色螢光筆
  • 剪紙匠人王立文:一把剪刀一張塑紙,剪出仙鶴千百態
    一張吹塑紙,透過匠人的剪、折、卷、塑、粘等手法,可幻化成為一隻只栩栩如生的仙鶴。讓這一奇蹟發生的是我市響堂管理區張家村59歲的王立文。30多年來,他用一把笨剪刀,給一幅幅仙鶴作品賦予了生命,也正因精湛的剪紙技藝,王立文自此又多了一個名字——笨剪王。
  • 東北大姐李寶鳳:一把剪刀「剪出」精彩人生
    她剪紅樓人物,贏得周汝昌點讚;她「千剪不斷」,技藝媲美油畫,也改寫了一個農家女的命運  東北大姐李寶鳳:一把剪刀「剪出」精彩人生剪影舞動間,大好河山、神話故事、關東風情、瑤族姑娘,躍然於紙上,也將她——一個鄉村姑娘的命運與剪紙藝術脈動相連,攜手走向更廣闊的天地間。  在李寶鳳的手裡,剪紙不再拘泥於特定的顏色、圖案和技法,而是將國畫、年畫、版畫、油畫、裝飾畫的精髓融入其中。她讓這門起源於中國鄉土的民間藝術,充分汲取世界藝術的營養,從而走向世界。
  • 少年說非遺|這群「剪紙小達人」實力展示何謂別出心「裁」
    「非遺少年說」首屆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演講展示活動(>>>我要投稿「非遺少年說」,這裡一鍵直達啟動半個月來,在廣東各地學校、非遺保護機構、非遺傳承人的積極推動下,各路「非遺少年」迅速在南方+集結,踴躍投稿。他們在鏡頭前大展身手,用口才絕藝向大家展現他們的非遺「心頭好」。
  • 幼兒園簡單剪紙,用一張紙剪出一個桃子的方法
    剪出好看的圖形後,孩子們會很有成就感。所以簡單的剪紙非常適合孩子們當作手工課的內容。一張普通的紙,能剪出各種漂亮的圖案,適合孩子們的剪紙圖案都是輪廓清晰,形狀簡單,少用摳剪的圖案。過程:需要準備的手工材料和工具一張卡紙、筆和剪刀一張正方形卡紙,見下圖對摺,如下圖所示畫出下圖所示半個桃子的形狀
  • 剪紙迎元旦 傳承非遺文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為進一步傳承非遺文化,綻放剪紙風採,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在元旦佳節來臨之際,文亭民俗博物館舉行剪紙專題展公益活動。在文亭民俗博物館,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走進剪紙的世界。大家一邊觀看剪紙,一邊了解剪紙的過程,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花草樹木到歷史文物,每個剪紙作品逼真又精緻,大家紛紛發出驚嘆聲。參觀完剪紙展,剪紙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陶翠梅老師,開始帶領學生們認真學習剪紙技術。一張彩紙,一把剪刀,就可以活靈活現地表現千變萬化的自然形態,隨心所欲地表達內心世界的美感。
  • 幼兒簡單剪紙,用一張紙剪出一個吉他,可以當孩子的手工作業
    孩子們學的剪紙都比較簡單,有一些花紋圖案、各種愛心圖案、很多種小動物及一些外形簡單的小物品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用卡紙剪出一把吉他,簡單好學,低齡的孩子也可以嘗試過程:準備材料>卡紙、筆和剪刀一張正方形卡紙,見下圖對摺,如下圖所示畫出下圖所示形狀沿畫的線條剪下,如下圖所示
  • 誰不說俺東營好|「東利剪紙」李秀君:一把剪刀,剪出「老東營人」的...
    李秀君說,「剪紙藝術是我們國家最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從前在油田沒有申請非遺的資質,如今,隨著油地雙方「四供一業」的移交,社區被納入地方管理,我們「東利剪紙」也有資格申請「非遺」了,真是打心眼兒裡高興啊!」
  • 剪紙達人:一把小剪刀剪出「疫情防控三步曲」
    剪紙達人:一把小剪刀剪出「疫情防控三步曲」——記開灤唐山礦業公司共產黨員鄭翠芝一張紅紙,一把剪刀,就能剪出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她用手中的一把剪刀,拿起紅紙,全心全力,用一整晚的時間創作出了《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風》防疫宣傳系列剪紙。她,就是共產黨員鄭翠芝。2020年春節前後,鄭翠芝時刻關注著疫情的最新消息,嚴峻的防控形勢,日益增長的病例數字,時刻牽動著她的心。
  • 幼兒園簡單手工,幼兒剪紙教程,用一張紙剪出四個小女孩
    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喜歡剪紙,用一張紙折一折,畫一畫,能剪出很多好看的圖形。有各種好看的花紋、各種簡單可愛的小動物、各種愛心形狀及一些外形簡單的物品。孩子們用自己的小手,像變魔術一樣,把一張普普通通的紙,剪出各種好看有趣的圖形,孩子們剪出來後很有成就感。多剪一些簡單的形狀,能夠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很大的益處。
  • 濱城區三河湖鎮殘疾人蘭福梅:傾心傳承非遺剪紙手藝繪就紙與剪刀和...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954年出生的蘭福梅是濱城區三河湖鎮大營蘭村人。先天佝僂病,一目失明。自幼受家人啟蒙,而勤奮鑽研民間剪紙技藝。多年傾心研究發展非遺手藝剪紙,成為了中國剪紙研究會會員、優秀民間藝人,濱州首批優秀民間剪紙藝人。
  • 幼兒手工,為孩子準備的簡單剪紙教程,一張紙剪出一個菠蘿
    簡單的剪紙是幼兒園必學的功課,紙是最簡單易得的手工材料,用紙就能剪出很多色彩鮮豔、造型豐富的圖案前面我們學過很多簡單的剪紙圖形,有小動物、各種花、很多種愛心形狀等,下面我們再學習一種簡單的水果,用紙剪出菠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