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快充為何不通用?一文看懂存在於手機端的那些快充協議

2020-12-23 充電頭網

自從2007年蘋果發布第一代iPhone之後,手機行業迎來了大變革的時代,手機面板的實體按鍵越來越少,到現在已經全部拿掉了。到2020年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好,手機的性能也越來越高,仿佛兔子一樣飛奔,而手機電池卻像烏龜一樣緩慢的前行。雖然現在手機電池很多都已經5000mAh了,但對於一些用戶來說也還是不夠用,於是手機廠商就尋求了另外一種方式延長續航時間,加快充電的速度,也就是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快充。

目前手機端存在的快充協議有很多個,主流的有USB PD、QC、AFC、FCP、SCP、VOOC、SuperVOOC、PE、FlashCharge等,這些協議是怎麼來的,怎麼發展的,互相之間是否兼容,下面來詳細解讀一下手機端各個快充之間的發展史。

一、高通QC

最早的充電器功率只有5V1A 5W(這裡吐槽一下蘋果萬年的五福一安),對於諾基亞時代的功能機也許還夠用,但對於屏幕更大的智能機就太捉襟見肘了。由於高通在手機快充起步最早,所以先說高通,在2013年的時候突破了USB-IF對於USB Battery Charge 1.2協議1.5A的電流上限,通過改裝MicroUSB接口內部的針腳數量將充電的電流由1A提升到了2A,這樣充電功率就翻了一倍,這就是Quick Charge1.0快充,也就是常說的QC1.0快充。

緊接著在2014年,高通再次通過改變USB接口的d+、d-的電壓,實現充電頭和手機之間相互識別,將充電的電壓提升為9V、12V、15V、20V,在電流不變的情況下實現最高18W的快速充電,充電速度提升了75%,並且和舊線材通用。

但由於電池在沒電的時候電壓是3.7V,充電器端為電池充電是以9V的高壓充電,壓差過大導致發熱就很大,效率很低。於是高通就採用電壓智能協商(INOV)算法,讓電壓可以以0.2V為遞減區間不斷調節直至找到合適的電壓,用來提升效率,這就是QC3.0。

QC3.0在QC2.0的9V、12V兩檔電壓基礎上,進一步細分電壓檔,採用獨特的INOV算法,以200mV為一檔設定電壓,最低可下探至3.6V最高20V,並且向下兼容QC2.0。由於全面使用了Type-c接口取代原來的MicroUSB接口,最大電流也提升到了3A,因為電壓自適應可以更低所以效率提升最高達38%,充電速度提升27%,發熱降低45%。

轉眼間來到了2016年,高通推出了QC4快充協議,INOV算法可以更精細的以20mV為檔位智能調節,取消了12V電壓檔位,兼容USB PD(PPS)快充協議,但並不兼容USB3.0和2.0。緊接著在次年也就是2017年的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推出了QC4+快充,在QC4.0的基礎上除了兼容USB PD和PPS之外還向下兼容QC3.0和QC2.0。

時間一下子來到了三年後,三年的時間手機快充發展迅速飛快,並且已經有支持120W快充的手機了。這時候作為快充的先行者高通再次推出QC5快充,將充電功率提升到了100W+。相較於前面四代QC5的提升幅度最大,僅需5分鐘即可將4500mAh的電池從0充至50%,充電的速度提升四倍,效率更高,發熱更低,相較於第一代QC快充功率足足提升10倍。

二、華為FCP/SCP

FCP是由華為推出的自家的快充協議標準,全稱為Fast Charge Protocol,採用的是和QC2.0一致的高壓9V 2A快充標準,2015年的華為Mate 8的充電器就已經支持了9V 2A 18W快充。

隔年的2016年,華為Mate9發布,並且將FCP快充升級為SCP快充,全稱Super Charge Protocol,SCP採用的快充方案和FCP不同,支持最高22.5W快充,並且採用的是4.5V5A和5V4.5A低壓直充的充電方案,好處就是發熱更低,效率更高。SCP基於USB-A接口,並且需要使用5A的USB-A to USB-C快充線。

在兩年後的2018年,伴隨著華為Mate20 Pro的發布,快充方案也再度升級,功率上升到了10V4A 40W,也就是40W SCP快充。並且在手機端採用了電荷泵的技術,10V4A的電壓電流進入手機之後經電荷泵轉化為5V8A,變相的實現了電壓不變,電流繼續增加,帶來更高的充電功率,並且轉化效率最高可達98%。40W SCP快充協議基於USB-A/C接口,需要使用5A A to C快充線和C to C快充線。

2020年對於華為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10月22日,華為正式推出了華為Mate40系列旗艦手機。除了搭載5nm製程的超強麒麟9000處理器之外,在充電上也有所升級。華為Mate40Pro&Pro+支持最高11V6A 66W超級快充。相較於此前的40W SCP快充又上了一層臺階。

三、三星AFC

目前市面上支持AFC快充協議的手機只有三星自己,同樣採用的是高壓方案,雖然理論上AFC支持9V2A 18W的快充功率,不過三星還是保守將功率限制在了9V1.67A也就是15W的快充功率。

對於快充三星一直處於保守的態度,原因都知道。以至於即使在S20這樣的旗艦機型上面也僅支持了25W的有線快充,45W的有線快充也僅僅是在三星S20 Ultra機型上搭載。但由於25W有線快充和45W有線快充是基於PPS快充改造的,所以只要是目前市面上支持PPS快充的設備都可以為三星手機提供快充,並且要高於15W的基礎快充功率。

四、OPPO VOOC/SuperVOOC

還記得當初的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語麼,OPPO的這句廣告語在當初可謂是家喻戶曉。而OPPO能喊出這句廣告語也正是基於自家開發的VOOC閃充,也就是今天要介紹的OPPO系的快充方案。

和高通的QC快充方案採用的高壓快充不同,OPPO系的VOOC閃充通過提高充電的電流來提高充電功率,最開始的是5V4A 20W閃充,這就是VOOC1.0,於2014年3月份推出。帶來的好處就是可以有效降低發熱,提高效率,而且就算亮屏充電功率也不會下降,缺點就是從充電器到充電線再到手機端都是需要經過定製的,其中換了任何一個都無法觸發VOOC閃充。

不過VOOC1.0的20W充電器在外形體積方面比較大,隨後在同年的10月份,OPPO推出的mini充電器將充電器的體積縮小,功率不變,這是VOOC2.0。VOOC閃充持續了很久,後面通過VFC快充算法將恆壓的充電效率提升了上來,不過功率還是20W,這就是VOOC3.0。

20W閃充持續的時間過長,在當時已經不夠看,所以OPPO在2019年的9月份推出了VOOC4.0閃充,將電流提升至6A,功率上升到了30W,相較於20W在充電時間上縮短了12%。

以上的VOOC閃充此前看上去非常的優秀,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VOOC閃充有點不夠看了。所以在2018年的11月份,OPPO大刀闊斧,將充電電壓提升至10V,推出了SuperVOOC超級閃充,支持最高10V5A 50W的大功率閃充,並首次引入了氮化鎵充電器,這就是SuperVOOC1.0。

次年的10月份,OPPO在成都舉行「超玩大會」發布會,正式發布Reno系列全新產品Reno Ace等。在發布會上,OPPO再度將恐怖的50W閃充提升到了65W,快充檔位10V6.5A,並首次在OPPO Reno Ace搭載。手機端採用了雙電芯的設計,30分鐘就可以將一塊4000mAh的電池充滿,並且引入氮化鎵充電器,成為了當時全球首款標配氮化鎵快充充電器的手機,而且也是當時業界商用的充電功率最大的手機產品。以前的「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也變成了「充電5分鐘,開黑兩小時。10V6.5A 65W超級閃充也就是SuperVOOC2.0。

隨後65W SuperVOOC超級閃充一直處於手機端最高的充電功率,直到2020年的7月份。在7月15日,OPPO在上海召開了新品發布會,正式提出了125W超級閃充的技術,並在發布會期間首次展示出125W充電器,並且將充電器的接口改為更通用的USB-C,系統完全充滿僅需20分鐘,這也是手機端首次搭載超過100W的快充功率。

五、聯發科MTK-PE

PE快充協議屬於聯發科旗下的快充標準,不過作為SOC的提供商,快充協議看上去更像是副業,PE全稱Pump Express。前期的PE快充協議遵循的也是將電壓從3.6V增加至5V 而實現大功率充電的方案,後面讓電源自身根據電流輸出決定初始電壓,可以智能調節充電的電壓,最大功率可以達到30W+。

說到PE快充協議很容易就與魅族聯想起來,的確,魅族此前一直堅持著基於PE快充協議改進的mCharge快充。但最新發布的魅族17 Pro卻捨棄掉了PE快充,現在支持PE快充協議的新機在市面上已經不多見了。

六、vivo FlashCharge

FlashCharge是vivo和iQOO專用的私有快充協議,其實FlashCharge最早的快充協議的充電功率是22.5W,5V4.5A快充檔位,後面在2019年的10月下旬才推出了以11V為電壓檔位的私有快充,功率可以達到11V3A 33W,兼容QC2.0,這就是FlashCharge2.0快充。

後來將FlashCharge2.0快充進行了升級,充電電流提升到了4A,功率提升到了44W,採用雙電荷泵IC分離式設計,官方稱為SuperFlashCharge快充,在iQOO成立之際的首款機型上看到了搭載44W快充技術。後面vivo繼續發力,2020年的7月份推出了SuperFlashCharge2.0快充,將充電功率提升到了11V5A 55W,並向下兼容33W快充和QC18W。

僅僅過了一個月,vivo再度對快充進行發力,推出了120W的FlashCharge超快閃充,並首次在iQOO 5 Pro上面搭載,短短15分鐘就可以將一塊4000mAh的手機電池充滿,自此,vivo正式進入百瓦快充時代。

七、USB PD

最後是USB PD,為什麼要把USB PD快充協議放在最後來講,因為它是目前最通用的快充協議標準,支持電壓5V-20V、電流1.5A-5A等,最高20V5A 100W的快充功率,USB PD全稱USB Power Delivery,是由權威組織USB-IF推出的一種快充協議標準,旨在一統快速充電技術規範,並且得到了各家科技巨頭的支持,USB PD快充協議基於USB-C充電接口開發,所以二者相輔相成,迅速在市面上得到了普及。

目前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搭載USB-C接口的充電器,並且已經和USB-A接口有並駕齊驅的趨勢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電子設備,比如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筆記本或者遊戲機之類都已經搭載了USB-C充電接口。但需要注意的是,想要支持USB PD快充充電器和設備的接口必須要是USB-C接口,但設備或者充電器帶有USB-C接口卻不一定支持USB PD快充。但有一點除外,小米旗下有65W PD充電器是在USB-A接口上魔改的,但目前只有小米一家是這麼做的。

但USB PD快充協議的不足就是無法平衡充電速度與轉化消耗的平衡點,所以在此基礎上又開發出了基於USB PD快充的PPS快充,PPS 全稱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PPS的好處就是可以智能調節電壓,在3V-21V之間以20mV為單位進行智能調節,這個調節的過程在充電器端進行,每隔10s和手機交換充電的數據,這樣充電器可以根據手機的不同智能調節電壓的大小用來匹配最適合充電手機的電壓和電流,這樣可以更好的減少損耗和發熱,效率也就更高了。

得益於USB-IF標準化組織的推動和高通的支持,目前PPS已經得到了很多廠商的重視,並在逐漸向PPS靠攏。比如三星的45W快充就是PPS快充,很多大功率的快充技術採用的都是PPS的快充方案。最後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PPS是基於USB PD3.0開發,所以想要支持PPS就必須支持PD3.0,但支持PD3.0卻不一定支持PPS。

充電頭網總結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快充協議基本就這麼多,PD、QC、AFC、FCP、SCP、VOOC、SuperVOOC、PE、FlashCharge,以上是對這些協議的詳述。其中最為普遍的是PD和QC,對線材和充電器的要求也比較低,支持的設備也是最多的,很多手機廠商和第三方的配件廠商的充電產品都可以支持PD和QC快充協議。剩下的AFC和FCP也很常見,在很多三星手機和華為手機上搭載;SCP是華為的超級快充,普遍性也比較高,在除華為之外的其他充電配件當中也可以見到。

現在PE快充比較少見,主要是魅族的一些機型還支持PE快充;OPPO系的VOOC、DART、Warp閃充主要在自家的配件和經過授權的第三方配件廠商可以見到,而SuperVOOC和SUPERDART超級閃充只有OPPO系的充電配件可以見到,且僅針對特定的OPPO和realme以及一加手機有效;至於FlashCharge快充目前僅有vivo和iQOO的手機搭載。

USB PD快充協議是USB-IF標準化組織推出的一個快充標準,旨在統一電子設備的快充方案,所以這裡放在最後作為總結來寫。其實電子設備之間的快充標準統一是大勢所趨,這也是消費者想看到的,否則手裡有一個充電器和充電線,為設備充電無法激活快充只是因為其中的充電線和充電器無法握手快充通訊導致快充作廢,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

因為快充是需要充電器端、連接線材以及設備接收端都支持快充才可以進行快充通訊的,如果非要把以上的快充普及度排名的話,我想應該是PD/QC>FCP>SCP>VOOC>AFC>SuperVOOC>PE>FlashCharge,大於號前面的普及度要比大於號後面的高。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快充協議,同樣是9V2A為什麼不通用,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快充標準不同或者配件要求高,一兩句話說不清楚。

目前包括USB-IF、高通、蘋果和谷歌等科技巨頭都在致力於推動快充統一的標準,相信未來只要一個快速充電器和一根快速充電線就可以實現為所以設備提供快速充電。

相關焦點

  • 一山更比一山高,常見的快充協議有哪些?
    -2- 私有協議 正是因為協議的存在,使得不同的快充協議之間並非完全兼容,多數手機只有用自家的充電頭,才能達到最快的充電速度,這種情況我們稱為「私有協議」。
  • 國產充電器,60W輸出,支持多種快充協議,手機、筆記本電腦通用
    市面上,高功率電源適配器產品有很多,小新之所以選擇奧睿科,原因是自己電腦周邊產品基本都是它家的,如散熱器、U盤、固態硬碟等,質量與性能都不錯。睿科這款PD快充Type-c充電器在包裝上依舊延續自家白藍風格,正面印有產品的實圖,在這裡也就不多介紹啦!
  • 手機快充,一快再快!!我的手機hold住嗎?
    手機快充,現在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愛! 現在的安卓手機廠商在發布新機時,不提快充,都不好意思拿出來展示。 為了應對手機電池電量不夠用的情況,手機廠商和晶片製造商大多都在推出快充技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給手機充滿電量,給使用者帶來很大的方便。
  • 快充是如何工作的?今天總算明白了
    一、舊式快充協議幾年前快充協議十分簡單,簡單到類似交通信號燈,幼兒園小朋友都可以通過顏色判斷信號含義。設備與充電器不需要很「聰明」就可以讀懂雙方的需求,不管是研發難度還是物料成本都簡單便宜。而快充協議的紅綠燈,則是採用D+D-電壓進行信息傳輸。
  • 一文看懂iPhone 12的快充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充電方面,有線系統升級至20W PD快充,無線系統搭載全新的15W MagSafe磁吸無線快充。今天,就讓大家一文看懂iPhone 12快充是怎麼回事。iPhone 12發布會上,蘋果宣布為地球環保做貢獻所有iPhone將不再配送充電器,外包裝盒體積減半,運輸倉儲成本減半,並節約了充電器成本還能賺個美譽,這騷操作估計只有蘋果能這麼玩。
  • 一統快充江湖:高通推出新一代快充協議,充電功率最高可達100W+
    手機領域早已掀起一場快充大戰,60W+、100W+早已不是稀奇事,但這些快充規格全部都是基於私有快充協議,用戶並不能隨時隨地享受快充技術帶來的便利。近日,高通推出升級版的通用快充技術——Quick Charge5.0,不僅能夠讓手機實現100W+快充,還能一統快充江湖。
  • 不支持快充的手機用快充線充電,充電會影響手機電池嗎?
    先來說答案,不支持快充的手機用快充線充電,不會傷害手機電池,也不會讓充電速度變快。下面講一下手機充電的一些事兒。 現在手機充電器接口基本統一了,安卓用Type-C接口,蘋果用Lightning接口。雖說有的手機支持18W快充,有的手機支持40W快充,但手機充電器是可以通用的。
  • 手機的快充協議那麼多,選購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參數呢
    手機廠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選擇增加手機的電池容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4500mAh容量的電池如果還是按照以往的充電方式,那要充滿至少要花費2-3個小時,同樣不能解決我們對於續航的需求,於是就有了快充。
  • 蘋果口快充輸入,全快充協議加持,ZYXEI 移動電源評測(ZY0318)
    目前快充對於移動電源可以說是標配的了,但是目前來看各大手機廠商在快充支持的道路上顯然沒有走到一起,目前已經推出了多種不同的快充協議,對於用戶來說在選擇上就犯難了,如果買的移動電源無法為手機快速充電,這就不太好了。如果有一款移動電源可以支持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快充協議的話,用戶就不會出現選擇困難症了。
  • 充電雜談:快充到底是什麼? - 硬體 - USB 通用串行總線 - cnBeta.COM
    上一期我們探討了《為何你的充電器老插不穩?》,今天欄目第二期我們來聊一下,充電雜談No.2:快充到底是什麼?
  • 蘋果iPhone11支持PD快充,那你知道什麼是PD快充嗎?
    智慧型手機電池短期內是沒有辦法增加密度的,因此大電池和快充成為手機廠商彌補續航的重要武器。而蘋果一直以來在電池續航上,都不是特別上心。比如安卓已經擁有超大功率快充時,蘋果才在iPhone8上增加快充,而且這個PD快充最開始只有18W左右。
  • 一文看懂iPhone 12快充是怎麼回事
    最近充電頭網推出了數量眾多的iPhone 12系列測試文章,為避免小夥伴面對海量的資信造成閱讀困難,課代表總結了濃縮版的作業,讓大家一文看懂iPhone 12快充是怎麼回事。所有iPhone不分高低版本配送的線纜全統一為USB-C to Lightning,必須搭配PD充電器使用。對於舊機型升級上來的用戶來說,如果家裡只有USB-A充電器,那麼你連電都沒法充,不送充電器後還能讓用戶自覺掏錢買充電器,這騷操作還真是只有蘋果敢這麼玩。
  • 高速快充無需久等,蘋果手機PD快充數據線精選
    作為一名忠實的果粉,從iPhone 3GS到現在的蘋果11系列手機,都不知道換了多少部。雖說手機使用體驗是越來越好,但是充電速度還是難以接受。祖傳的5V1A充電器一直延續至今,雖說從蘋果8開始就已經支持PD快充協議,但是原裝數據線的充電速度還是讓人不忍直視。
  • 充電協議五花八門,手機之間能否實現統一快充?答案可能令人失望
    很多網友家裡可能不只有一款手機,有的甚至安卓和蘋果手機混用,雖然現在蘋果和安卓手機都支持快充了,但每次充電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充電頭,十分麻煩。那麼有沒有一種通用的快充協議呢?目前主流的智慧型手機快充技術都是私有的,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這四個主要品牌的快充技術都互不兼容,有的手機如果混用充電頭的話,甚至只能使用5V/2A的基本慢充。以華為SuperChage和小米的超級快充為例,它們的充電功率是10V/4A,也就是40W,但互相卻不能混用。
  • 華為首款65W氮化鎵快充深度評測:支持QC2.0、FCP等快充協議
    華為手機、筆記本、電視、耳機等各類產品之間軟硬體的聯動也逐漸生動起來,智能設備多了天天充電也是麻煩事,最優方案便是大功率多口氮化鎵快充。相對而言,兼容全部華為快充協議的氮化鎵充電器並不算多,大家都期待華為自家的氮化鎵快充,達到一個充電器解決所有華為設備充電的效果。這一等就從四月到了九月。
  • 手機上的「快充」究竟是什麼?iPhone 12的20W到底算不算快充?
    手機快充正式進入了發展軌道,一群圍繞著電流I、電壓U,去提升充電功率P的快充協議陸續出現。當然,這一現象導致充電規範,再次進入了混亂時期。高通的QC協議受限於Micro-USB接口,將電流提升至2A的承載極限後,便改變策略開始提高電壓。
  • 小米無線車充通用快充版圖賞:手機靠近自動展開夾臂
    近日,小米無線車充通用快充版發布,售價129元。我們快科技已經拿到了這款新品,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相比此前小米無線車充(20W快充版),新款採用更加通用的10W功率,兼容多種無線充電設備,不僅能為小米10、小米10 Pro提供10W充電,還能為三星S10、新iPhone SE提供快速充電。
  • 小米10都用50W快充了,你的蘋果還龜速充電?收下這套快充組合拳
    最受不了的是,要買一個快充充電頭還得另外再花接近 300 塊,真就應了母公司老羅說的那句「手機不賺錢,配件才賺錢唄」。很多同學知道自己的 iPhone 支持快充,但是看著這價格望而卻步,有這個錢去吃頓飯它不香嗎?
  • 聊一聊手機快充充電器發展史?以及2020年蘋果快充選購指南
    既然不能提高電壓,那加大電流就好了15年以oppo為代表的vooc 閃充嶄露頭角,採用的是低壓大電流的快充方式,也就是直接換了跟更粗的水管但這就帶來了新的矛盾,各廠商研究的技術協議都是針對自家手機,,oppo的aooc,華為的sc,一加的dash,聯發科pe,不同協議充電時的電壓和電流都不一樣
  • 支持快充的手機,怎麼換根充電線就沒有快充了?
    大家肯定感覺到智慧型手機充電的速度更快了,各大手機廠商都在宣傳自家手機的快充能支持X瓦。下面給大家用簡單的幾段話描述快充是如何實現的。適配器給手機充電,早期都是5V適配器,如果要支持10-40W充電,適配器就需要2A-8A的電流,大電流對於適配器、充電線、充電接口、充電晶片、電池都有著極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