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刀治療慢性膝關節炎詳解

2021-02-10 針刀醫學論壇平臺

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診斷依據:

一、膝關節疼痛,常為持續性鈍痛,一般在運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

二、膝關節常有膠著現象,即長時間停留在某一個位置上,運動時有一種僵硬感,活動後好轉,並有軟腿欲跌的現象。

三、膝關節功能輕度或中度受限,行走不便,下蹲困難。

四、有積液者,浮髕試驗陽性。

五、X線膝關節正側位片示: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邊緣增生,或有骨刺形成。

一、基礎治療:患者均配合統一的基礎治療。包括病人教育、自我調理、適當鍛鍊。讓病人保持樂觀情緒,消除抑鬱狀態;指導病人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如調整勞動強度、保護受累關節;有肥胖者應勸減肥;教會病人自我鍛鍊方法,以主動不負重鍛鍊為主。

二、三步序貫治療:治療前應該仔細檢查腰臀大腿以及膝關節局部的軟組織改變和異常病變處。特別要重視肌肉的起止壓痛點和肌筋膜觸發點。

1. 腰椎旁治療:患者俯臥位,仔細檢查患者腰1-腰4椎旁軟組織的緊張、壓痛或條索處,採用0.8mm三號針刀對病變處行切開松解等內手法治療。

2.臀大腿小腿肌筋膜觸發點治療:




坐骨大孔【坐骨大孔的出口】/【髂緣】處,引起膝前痛常見的有股四頭肌肌筋膜觸發點,以股直肌.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多見,膝內側痛的有股內收肌群(股內收長肌.短肌和大肌).股薄肌.縫匠肌肌筋膜觸發點,膝外側痛的有臀中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髂脛束肌筋膜觸發點,膝後面痛的有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膕肌.小腿三頭肌(腓腸肌和比目魚肌).蹠肌肌筋膜觸發點。根據疼痛部位由肌肉近端向遠端觸診,尋找敏感壓痛點,痛點處可觸及條索狀結節。每次選擇6---10個點,選擇0.6mm三號.四號針刀或7號一次性注射針頭在其明顯壓痛點反覆穿刺松解,使患處有肌肉抽搐和激烈酸脹不適感,如此反覆進行穿刺治療,直到患者沒有酸脹疼痛感和肌肉抽搐為止。

3. 膝關節局部治療:重點是髕下脂肪墊,內外側副韌帶,鵝足滑囊,膕肌,後關節囊等處,分別行小針刀松解治療。

三:療程:每步治療間間隔3---7天,三步完成為一療程。臨床中我們發現:腰椎旁治療後,之前確定的觸發點很多已經緩解,而行觸發點治療後,肌肉起止點的壓痛進一步減輕或消失,前二步完成後 仍有疼痛再行膝關節局部松解。

[1].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一般認為OA是一種以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為核心,累及骨質並包括滑膜、關節囊、及關節其他結構,全方位、多層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

[2].我們認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根本原因是膝關節力平衡失調,使膝關節內部產生了高應力點,形成了骨刺。我們在採用針刀治療膝關節力平衡失調時,既要注意局部因素,更要注意整體因素。首先是支配膝關節周圍肌肉的神經根因為脊柱僵硬等原因產生了病變,而神經根病導致靶肌肉如:


四頭肌、膕繩肌、內收肌、鵝足三肌、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等的疼痛和縮短。其次,膝關節周圍肌肉的縮短引起粘連、牽拉,破壞了膝關節的力平衡,使關節內產生了高應力點。同時肌肉的縮短導致肌肉起止點的損傷炎症,與肌腹的筋膜病變,形成觸發點,肌筋膜觸發點是一個在患者受累骨骼肌上能夠激惹疼痛的局限小區,通常可在這個位置上摸到一個拉緊的帶,擠壓時疼痛;並且能引起遠處的牽涉痛,壓痛和交感現象。觸發點形成和產生的 牽涉痛加重了膝關節的病變.

[3].最後膝關節力平衡失調又使膝關節本身出現骨刺,髕下脂肪墊炎症,滑膜炎症,嚴重的產生關節變形等後果。同時我們注意到:膝關節的疼痛和畸形,打破原有的下肢力學平衡,使腰髖部產生代償性活動,加重了上述病理過程。形成惡性循環。針對上述病理改變,我們採用三步序貫療法,首先通過腰部治療,解決神經根病,再通過對肌筋膜觸發點的準確把握和治療,最後通過對膝關節局部病變的處理,放鬆了膝關節周圍縮短的肌肉,恢復或重建了膝關節力平衡失調,打破了惡性循環,取得了良好的近遠期療效。

1、 症狀

膝關節病主要表現為活動後膝關節前後、內外側的疼痛,在排除其它軟組織損傷引起的膝關節疼痛外,膝關節本身勞損均可在髕骨四周摸到細小的條索狀結節。

2、 選點

根據解剖我們將髕骨看做一塊活動的籽骨,功能是協調膝關節運動的。如果髕骨的活動範圍被限制,則膝關節活動也將受限。膝關節病大多數是因髕骨的活動範圍受限所致。

3、 治療
治療上只需要將髕骨四周的卡壓筋膜松解即可,則膝關節活動就正常。我們可以將髕骨四周看做一塊鐘錶。

(1):上樓疼痛松解:10點、11點、1點、2點位的筋膜。

(2):下樓疼痛松解:4點、5點、7點、8點位的筋膜。

(3):內側疼痛松解:2點、3點、4點位的筋膜。

(4):外側疼痛松解:8點、9點、10點位的筋膜。

明屈伸膝不利治髀關;

坐而起痛治環跳;
站立骨縫熱痛膝陽關;
膝痛至小踇指委中;
坐而膝痛【如物隱】治承扶;
膝痛不可屈伸治大抒;
膝痛連小腿如骨折治陷谷,別絡通谷/然谷;
酸痛無力不能久站治光

膝關節內側疼痛:內關(對側)、太衝(患側),痛點。

外側疼痛:內關,臨泣,痛點

中間疼痛:內關,內庭,痛點

一.局部選穴為主,結合辨證選穴

主穴:梁丘,血海,陰陵泉,陽陵泉。膝內疼痛,加犢鼻。關節腫脹,加委中,如有血絡紫黑,可刺血。如膝中冷,可以在陽陵泉處燒針。疼痛遊走者,加風市,環跳,風門,風池。如局部疼痛明顯,屈伸不利。加腎俞,關元,足三裡,後溪,太溪。如膝中痛如針刺,加膈俞。如關節腫脹,或雙下肢沉重,活動不利。加足三裡,公孫,中脘。

二.補肝腎為重點,著重於腎經。

《靈樞經.邪客》「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流於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在辨證選穴的基礎上,選用腎經的穴位,可以使針灸的療效提高。常選用陰谷,復溜。因「膝者筋之府」「肝主筋」所以取肝經的蠡溝,曲泉。

三,理解經文,廣開思路。

《素問.骨空論》「蹇膝伸不屈,治其楗。坐而膝痛,治其機。立而暑解,治其骸關。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膕。坐而膝痛如物隱者,治其關。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內。」

膝關節能伸不能屈,治療取其股部的經穴(陰市,伏兔等)。坐下而膝痛,治療取其環跳穴。站立時膝關節熱痛,治療取其膝關節處經穴(如膝關,鶴頂等)。膝痛,疼痛牽引到拇指,治療取其膝彎處的委中穴。坐膝痛如有東西隱伏其中的,治療取其承扶穴。膝痛而不能屈伸活動,治療取其背部足太陽經的俞穴(可取腰2,3,4,5華佗夾脊,也可取董氏奇穴的三金穴刺血)。在膝關節周圍相應痛點所在經絡上尋找曲張的脈絡,刺絡放血,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功效。

交經繆刺,瀉絡遠針。

可以根據膝關節疼痛的部位,和明顯痛點選擇穴位。如左膝關節委中處有明顯痛點,取右側小海穴,如膝關節內側疼痛,左側陰陵泉處有明顯痛點,取右側尺澤穴,如左側曲泉處有痛點,取右側曲澤。如膝關節外側痛,左側犢鼻穴有明顯的痛點,取右側曲池穴。除此之外,可以針健側的內關,或董氏奇穴的肩中穴。選好上述治療點後,留針。囑患者走樓梯或做抬腿動作。

在針刺治療的基礎上,囑患者勤做直腿抬高的功能煅煉。直腿抬高時,股四頭肌可以同時進行等張,等長的康復訓練。對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減少膝關節內所受的壓應力有很好的作用,利於關節的修復。緩解疼痛的症狀。

近些年來,本人採用上述思路與方法指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針刺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不少患者常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患者能持之以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遠期效果。因此針刺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很具有特色的一種療法。值得推廣。 

相關焦點

  • 針刀治療慢性膝關節炎
    二、三步序貫治療:治療前應該仔細檢查腰臀大腿以及膝關節局部的軟組織改變和異常病變處。特別要重視肌肉的起止壓痛點和肌筋膜觸發點。1. 腰椎旁治療:患者俯臥位,仔細檢查患者腰1-腰4椎旁軟組織的緊張、壓痛或條索處,採用0.8mm三號針刀對病變處行切開松解等內手法治療。2. 臀大腿小腿肌筋膜觸發點治療:
  • 針刀治療「肋痛」——建議大家分享收藏
    1、適應症與禁忌症  腹外斜肌慢性損傷是針刀微創手術的適應症。急性損傷超過一個月後,仍有症狀者,則視為慢性損傷,可應用針刀微創手術治療。2、體位  側臥位,患側在上,健側下肢伸直,患側下肢屈曲。3、體表標誌腋後線和腋前線及線間區  腋後線與腋前線間為腹外斜肌在肋骨上的起點處,上方起點靠腋前線,下方起點靠腋後線。
  • 網球肘分型診斷,針刀治療效果好!
    活動時局部病變組織受到異常的牽拉應力及疼痛高敏治療目的:1,恢復受累結構的正常伸展度,使其在肘關節正常活動範圍不再受到異常的牽拉力和剪力。2,消除局部慢性無菌性炎症,恢復疼痛感受器的正常敏感度。3,讓局部病灶完全修復,恢復正常的解剖和功能。以上三點是相互相成的。
  • 【郵醫 • 科普】針刀肌筋膜松解治療:與你我都相關的一種治療技術
    因為過勞、外傷、不良生活習慣等原因,使你我都可能發生慢性軟組織損傷。它會通過不斷演進,形成困撓你我健康的常見病症;它會反覆經歷無菌性炎症期並最終導致結構性改變。無菌性炎症期屬可逆階段,許多治療手段對此期治療效果良好。出現結構性改變時,針刀治療以針樣工具進入患處,行適度刺切減張,由人體自身完成重建。此方法,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
  • 針刀治療了解過嗎?安全有效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針刀治療因人而異,一般來說,需要進行3-5次,每次間隔一周左右。」來自大朗的張阿姨,雙手有時會感覺有些麻木,到了冬天更是發冷。經過了肖教授前後三次的針刀療法,手沒那麼麻了,也開始暖了。對於針刀的進針疼不疼,她的回答是,「有一些疼但是完全可接受。治療之後會有一些酸脹感,過幾天就可以緩解。」針刀治什麼病?
  • 針刀人不容錯過的針刀治療要點
    針刀治療時,需遵循四步進針刀規程,即定點、定向、加壓分離和刺入。
  • 試試小針刀治療,肩周炎的剋星!
    小針刀治療肩周炎療程短,見效快,損傷小,費用低,為揭開肩周炎與小針刀之間的神秘面紗,近日南昌一套《健康有一套》節目特地採訪了江西省省中醫院針刀整脊科的劉福水主任,提起他,不少患者都會豎起大拇指。其主要適應症包括軟組織損傷性病變和骨關節病變,如腰腿痛、肩頸痛、腱鞘炎、肩周炎、早中期膝關節炎及強直性脊柱炎矯正等。塗女士聽完長舒一口氣,欣然接受了劉主任的針刀方案,於三次治療後疼痛基本緩解,現已痊癒。當然,像塗女士這樣對小針刀不甚了解的患者還有很多,我們也將不懈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多治癒案例,希望小針刀療法能為更多的家庭送去福音。
  • 肩袖解剖、損傷查體方法及肩周炎的針刀與手法治療
    但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一旦確診肩袖損後,應儘早行手術治療,因為隨著病程的延長,肩袖損傷的程度加重(部分損傷變為全層損傷),損傷的尺寸大小會增加,且肌腱發生退變(脂肪變性)、肌腱質量下降(脂肪浸潤)影響術後肩袖癒合。因此我們認為保守治療時間不應過長,以3-6月為宜。慢性損傷病例經6個月系統保守治療無效,或50歲以下急性損傷病例伴肩關節外旋、外展、主動上舉受限,影像學證實肩袖破裂者,宜儘早手術修補。
  • 上了年紀切記提防膝關節炎,退行性膝關節炎如何治療?
    退行性膝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一、運動治療。退行性膝關節炎的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患者們常會認為,關節疼痛則動不得,但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適當的運動對退行性膝關節炎是能起到治療作用的。因為運動需要帶動關節的活動,能防止關節囊攣縮。
  • 針刀六個穴位給膝蓋「減壓」!
    針刀治療膝關節針刀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重要的——「膝周六穴」,即內膝眼、犢鼻、梁丘、血海、陰陵泉、陽陵泉,既有針刺的效應,能夠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改善局部微循環,減輕局部組織的炎性滲出,從而消除肌肉痙攣,增強膝關節的動態穩定性,改善臨床症狀,使「不通則痛」為「通則不痛」;又有刀的松解作用,對內膝眼、犢鼻、梁丘、血海穴的松解,使髕周支持帶、膝關節囊翼狀皺襞的滑膜層得到了松解
  • 針刀治療腰臀部疼痛(針刀人必看)
    (1)患者腰臀部尤其是臀部的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樣疼痛。(3)常規消毒鋪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每個治療點注藥1ml。(4)針刀治療:討論分析三過去,針刀壓痛點治療有效率高,但治癒率低。分析其原因,單純的壓痛點治療只解決局部痛點問題,對於部分只有一個點卡壓的病人來說,會起到立杆見影的效果,然而對於存在多個點卡壓的患者,其效果不明顯,雖然局部壓痛症狀消失,但是腰部的其他症狀仍然持續存在。
  • 針刀治療背部筋膜炎
    一、斜方肌筋膜炎治療俯臥位,雙手放於體側1.枕骨上壓痛:多在天柱穴處,刀口線與頸椎縱軸平行,針體垂直於枕骨刺入達骨面,縱行疏通剝離,橫行擺動。2.肩背部表淺部位壓痛有條索或硬結:刀中線與斜方肌纖維方向一致,針體垂直皮膚刺入,約1cm左右,縱行疏通剝離,橫行鏟剝與深層肌肉分離,阻力較大者切開剝離。
  • 膝關節炎鍛鍊方法詳解,收藏起來
    正確的鍛鍊方法,對於膝關節炎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錯誤的方法,很有可能會造成膝關節二次受傷,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正確的鍛鍊方式,同時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正 商磁 療 .貼。
  • 安全加「芬」,針刀除皺
    這是因為妹紙理解了皮膚與面部肌肉的關係,懂得面部肌肉是皮膚的支撐,皮膚衰老起皺的病變主要是面部表情肌慢性損傷所致,而針刀最擅長的就是松解痙攣!針刀創傷後的炎性反應,促進纖維母細胞的增生、新膠原蛋白的形成及重組。治療全身性疾病尤其是頸椎病,調節體質,促進大腦和面部的供血。是啊,您熬夜加班後經常脖子酸痛,還不趁機一起治治?既止痛又美容,何樂而不為?
  • 膝骨關節炎的治療進展
    隨著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其發病率越來越高,危害也越來越大,膝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病變呈慢性進程,多發於中年以後人群。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病理變化最初發生於關節軟骨,以後侵犯軟骨下骨板及滑膜等關節周圍組織,以關節面及其邊緣的軟骨變性以及新骨形成為主要特徵。
  • 針刀幫你治療圓肩、駝背沒氣質
    3.針刀松解胸小肌,松解其在喙突內側和內上的附著點,可以緩解其病變時的痙攣、攣縮,有效的緩解其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表現——進針前摸清楚喙突,並將其表面的軟組織壓向喙突,再對喙突進針,當針刀刃抵達喙突的內側和內上緣進行松解,安全有效。
  • 膝關節炎秘方
    【注意】對酒過敏或患有慢性肝病者禁用,婦女行經期停用。【組成】芙蓉葉、七葉一枝花、透骨草、川芎、靈仙、雞血藤、生南星、川續斷、生地、骨碎補各等份。【制用法】上藥各等份研末,用溫開水調成糊狀,加適量凡土林及冬綠油做成膏劑。敷患處每2日更換1次。
  • 3招區分膝關節炎與風溼關節炎,對照自查!
    是膝關節炎還是風溼關節炎?膝關節炎和風溼性關節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其發病的誘因和症狀表現以及治療方法都會不同。膝關節炎是屬於很常見的一種關節炎疾病,跟患者年齡有密切的關係,年齡越大關節軟骨更加容易磨損,還會慢慢退化。
  • 興化一絕,漢章中醫流派許振南針刀美名揚天下
    早就聽說興化市第三人民醫院骨傷科有位年輕的許醫生,利用中醫小針刀療法治頸腰椎病、肩周炎、膝關節炎,解除了許多患者的痛苦。那時的朱老師是一頭黑髮,個頭不是太高,微胖的身軀,稍黑的皮膚透著是容光煥發,憨厚的臉上充滿了智慧,一口的沭陽普通話,聽上去那麼親切,朱老師先是介紹了軟組織損傷一些常見的治療方法,然後就切入正題,取出了小針刀器械,他說今天的主題就是介紹給大家一種全新的指導理論和治療方法。看著這個似針非針,似刀非刀的器械,他充滿了好奇,它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 膝關節炎治療十大誤區:膝關節不疼就是治癒了嗎?
    膝關節炎治療十大誤區:膝關節不疼就是治癒了嗎? 現在患有膝關節炎的患者很多,但是大家對治療膝關節炎都不了解,於是就亂投醫治療,不但花了大量的錢,病情還是沒有好轉。在治療膝關節炎的時候一定要避開的10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