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咖喱和日本咖喱的區別

2021-02-16 極美餐飲

印度咖喱——辣味始祖

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鬱。

  搭配咖哩的主食,隨著地方所盛產農作物的不同而改變。如西印度多配以玉蜀黍、慄等所造成的麵包;北方盛產麥子則多食麵包;南方或東南方則以米食為主。印度咖哩成功的秘訣在於香料的組合與烹煮次序,而不在於炫麗複雜的烹調技巧。直到近代,並沒有任何專門的咖哩食譜,因為咖哩的本質強調的是個人風格與創造性。沒有固定食譜,反而令許多印度料理得以擠身世界級美食之列。正因為沒有食譜,令咖哩即使在同一區域內,味道、外觀都有著顯著的不同。

  對於咖哩的普遍印象,很多場合都會把焦點集中在印度咖哩(印度早期並沒有所謂的咖哩)。之所以有這種情況,是基於印度咖哩其實就是所有咖哩的延伸,假如會製作印度咖哩,其它種類的咖哩就只是再加工或轉換材料而已。在印度提到咖哩,大多指以肉汁或醬汁搭配米飯或麵包的一種主食。  

在印度,幾乎每一個家庭的廚房都有許多香料,但卻很少人使用咖哩粉,因為咖哩粉大都是要使用時才特意研磨的。另外有一種使用率極為頻繁的調味料「garammasala」,其中「garam」意為辣,「masala」則為香料之意

印度咖喱和日本咖喱的區別

  日本與印度雖然同處於亞洲,但日本人吃的咖喱卻是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才由歐洲傳入的。似乎無論什麼東西,一經傳到日本,便轉型為更加精緻、細膩、溫和的事物,與其本土文化巧妙地融為一體。咖喱傳到日本後,也得到了新的發展。

  日本咖喱一般不太辣,因為加入了濃縮果泥,所以甜味較重。雖然日式咖哩又稱歐風咖哩,事實上還是由日本人所發明的。之所以稱歐風咖喱,是因為其所用的稠化物為法式料理常用的奶油炒麵糊(roux),多用來製作濃湯,而且香料取材也多傾向南印度風格。歐風咖哩雖然較為濃醇,但與印度相似料理比較起來,香料味還是明顯不及。咖哩除了可以伴飯吃外,還可以作為拉麵和烏龍麵等湯麵類食物的湯底,這方面和其他地方的咖哩有較大分別。北海道札幌地區有一種湯咖哩。

  咖喱到了日本人手中,出現了可以大規模生產的咖喱粉與咖喱塊。雖然不再像印度家庭自製的咖喱那樣味道千變萬化、自在隨心,但勝在夠方便,節省時間。不必上餐館,不必費力氣學廚藝、買材料,只要稍微加熱,淋在米飯上即可食用。咖喱也因此成為了一種普通人可以隨時享用的美味。

  簡單地說,日式咖喱汁內,混合麵粉,果泥,有點粘糊糊的,還伴有果泥的芬芳清甜,味道甜而膩,另日式咖喱以咖喱塊為主,已經調理好配比,操作起來簡單方便,日本人通常把咖喱做成超市裡那種油咖喱塊,做法簡單,無論燒雞肉塊、牛肉塊還是素菜,只要在最後加入油咖喱塊翻炒均勻就可以拌飯吃。反而,印度咖喱汁沒有粘性,而被混合椰子汁。剛含嘴裡時候,並不覺得很辣。但越吃越感到火辣辣的,在製作咖喱餐時,還需要添加鹽味精等,一般沒有固定配方,很多家庭在煮飯的時候都是自己用那些香料進行自由的組合創造,沒有高操的廚藝,難得作出好的菜品。




預約訂座

G Water Front 極印度餐廳和酒吧

餐廳地址 ADD:

上海市黃浦區外馬路601號老碼頭沃弗3號庫2樓

2F Block 3, No.601 Wai Ma Road, Shanghai

訂座電話 TEL

86-21-33020007, 33020166

停車信息:

老碼頭沃弗2號庫,3號庫和4號庫對面均有社會停車場

費用為5元/小時

相關焦點

  • 【美食】印度咖喱和日本咖喱的區別
    印度咖喱——辣味始祖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
  • 特產學院 請問日本咖喱和印度咖喱的區別呢?
    @Lin問:請問日本咖喱和印度咖喱的區別呢?
  • 日本的咖喱,印度的咖喱,泰國的咖喱,原來差別這麼大
    咖喱是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一種醬料,咖喱味重質地濃稠,很適合用來配肉拌飯吃。咖喱源自於印度,後來傳到泰國和日本等亞洲各國,在不同的國家跟當地的飲食文化相融合,漸漸產生了自己獨特的風味,今天要介紹的是日本、泰國和印度咖喱的區別。
  • 日本咖喱VS.印度咖喱?哪個是咖喱屆的美味王者?
    同樣是咖喱,日本咖喱和印度咖喱都是有濃鬱香味的調味醬,可以烹飪肉、魚和蔬菜。那麼,它們的差別在哪裡呢? 日本和印度的咖喱的差別 日本咖喱質地濃厚,通常比印度咖喱更加溫和。
  • 為什麼中國人總把日本咖喱當成印度咖喱?
    等到這種不法勾當被人發現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有大量的日本咖喱粉以「C&B」的名義被賣掉和使用了。冒牌咖喱粉事件暴露之後,反而引起了日本國民的思考。大家突然醒悟到:原來這些年一直在吃國產咖喱啊?兩者在口味上好像沒什麼區別啊?
  • 印度、泰國、馬來、日本四個國家的咖喱有什麼區別
    今天為小夥伴們介紹幾大世界主流的咖喱吃法和區別。咖喱是以薑黃為主料,另加多種香辛料(如芫荽籽、桂皮、辣椒、白胡椒、小茴香、八角、孜然等)配製而成的複合調味料。它原產於印度,並在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傳播。公元17世紀,歐洲殖民者來到亞洲時發現了咖喱的美味,於是把這些香料帶回了歐洲,繼而傳播到世界各處。
  • 青咖喱,黃咖喱,紅咖喱的區別究竟是什麼?和日本咖喱的區別呢?
    黃咖喱:一般最常吃的咖喱,即是黃咖喱。印度菜使用的咖喱一般是粉狀,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味強烈濃鬱。日式的咖喱因其加入了奶油炒麵糊作為稠化物,所以香料味、辣味相較印度咖喱不是很明顯,整體口味偏甜。總體來說印度偏愛咖喱粉,日本偏愛咖喱塊。綠咖喱:泰國人更偏愛綠咖喱,綠咖喱的綠色源於源於綠胡椒、羅勒的染色,融入了椰漿、香茅、魚露、月桂葉、香菜和青檸,綠咖喱的味道更加溫和、口味偏酸,口感也更豐富。
  • 聽【三友】來講述日本咖喱和印度咖喱的小區別
    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漿來減輕辣味
  • 聽過泰國咖喱、印度咖喱,然而咖喱飯卻是日本人發明的
    咖喱是印度飲食文化中最基礎的部分每個印度主婦都有自己製作咖喱的配方這也是為什麼在印度旅遊總是問道濃濃咖喱味日本咖喱中會加入果泥,口感香甜細膩據說日本人吃咖喱帶著戀愛的感覺很多日劇都會有咖喱出沒的畫面日本咖喱有著一大特點,就是方便只要從超市裡買來咖喱塊加不加食材都行熱一熱,倒在白米飯上就可以吃了也可用於拉麵和烏龍麵的湯底
  • 日本咖喱品牌印度開店引熱議:咖喱是如何成為日本國民食物的
    事實上,今天日本的兩大「國民食物」——咖喱和拉麵分別起源自印度和中國,但這並不妨礙日本人把它們視作自己最常見和重要的食物以及它們作為日本代表走向世界、走回「母國」。咖喱在日本的發展史不僅是日本近現代史的一個縮影,它也為我們再思考食物、文化和民族主義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視角。日本幾乎所有生活類雜誌每年都會推出一期咖喱特刊。圖為月刊《Dancyu》今年八月關於「咖喱和香料」的專輯封面。
  • 印度沒有咖喱,中國人吃咖喱主要跟著日本人
    據調查,日本人平均每個月至少要吃4次咖喱飯,這還只是下館子的次數,在家裡吃的不算。的確,咖喱真的算是日本人的國民料理。日本街道上的咖喱餐館非常多,尤其是快餐館,幾乎都會提供跟咖喱有關的菜。在日劇和動漫裡,咖喱更是神一樣的存在:一說起咖喱,很多人總是將它和印度料理聯繫起來。
  • 印度咖喱VS日式咖喱
    好吧…如果兩位去了解一下中國菜,恐怕那配料真是多的清單都列不出來。咖喱的主要成分大概是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伴以椰漿攪拌變成糊狀而製成。自己平時做圖方便的話,其實去買現成包裝的就可以了。
  • 印度,根本沒有咖喱
    在很多英國人心目中,從印度菜改良而來的咖喱烤雞是他們的國菜,咖喱汁由番茄汁、鮮奶油、椰奶和各種辛香料熬製而成,加上事先烤好的雞塊,配合米飯或烤餅食用咖喱之於一國飲食之重要性,日本人與英國人感同身受。你可能會納悶,素來飲食清淡的日本人怎麼會愛上辛辣濃鬱的印度咖喱?
  • 紅咖喱 黃咖喱 綠咖喱 粉紅咖喱 藍咖喱!咖喱王國居然不是印度!
    "用來製作咖喱的各種香辛料"日本在江戶時代後期至明治開始引入西洋的飲食文化,這種英國人定製的印度咖喱,自然也隨之而來,但他們更習慣用它來配米飯、麵條。日本一綜藝進行過抽樣調查,根據一月內吃咖喱的平均次數,選出了最愛吃咖喱的國家TOP3
  • 咖喱居然是日本最受歡迎美食?印度根本沒有咖喱?嘗試做道印度菜
    4.日本咖喱下面是重點介紹日本咖喱,日本咖喱高居日本最受歡迎實物排行首位,甩開拉麵好幾條街。日本是及其愛吃咖喱的國家,看看擺在超市貨架上出售的各種咖喱粉、塊咖喱,絕大多數的外包裝上都打著「日本風味」的印記,差點要讓人誤以為日本才是咖喱的發祥地。
  • 印度沒有咖喱?我們眼裡的印度咖喱,是怎麼做的?
    視頻裡我也有講一些關於咖喱的事,比如,為什麼印度本土不用咖喱一詞,他們的國民調料死亡瑪莎拉,是什麼東西;日本的咖喱,又是怎麼回事。你很難用一些精準的詞來描述咖喱雞的味道,它是一盤香料的大雜燴。但我們國內大多消費者接觸的咖喱,是日式咖喱塊,半成品,再加上一些日漫或日劇的影響,很多人誤以為咖喱是某種調料,或者,直接以為是一種日本調料。有趣的是,日本人的咖喱,是在明治維新時期(搞全盤西化)從英國人手裡拿來的,從印度傳到英國再傳到日本,繞一圈。
  • 在印度,其實根本就沒有「咖喱」
    這是一種事先準備的香料混合物,用來搭配雞魚羊和各色蔬菜烹煮,在烹飪的最後階段加入菜餚中。不單在印度本土,每道「咖喱」的滋味和組成有所不同,英式、日式、泰式等各國咖喱的風味,也各有千秋。印度咖喱的國際化,得益於日不落帝國的殖民輻射。印度用香料進行烹飪的歷史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已持續了數千年。
  • 泰國、日本、印度的咖喱有什麼不同?
    咖喱(Curry)是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醬料,常見於印度菜、泰國菜和日本菜等,一般伴隨肉類和飯一起吃。
  • 你吃的是正宗咖喱嗎:在印度,其實根本就沒有「咖喱」
    咖喱起源於印度,卻在2017年以100億盤/年的消費量榮登日本國民美食排行榜首位,把第二名拉麵(60億碗)甩得遠遠的。日本人有多喜歡吃咖喱?有調查顯示,超過60%的日本人可以接受每周兩次去餐廳吃咖喱,還不包括平時在家食用速食咖喱。雖然人口在減少,日本咖喱的市場規模卻在增長(2016年約為2600億日元),速食咖喱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
  • 都說咖喱起源於印度,但那裡並沒有「咖喱」
    香料之國把每個印度主婦都訓練成了香料專家,她們可以花上2小時甚至半天磨、炒和拌煮香料,而不是烹調食材本身。和印度這個國家一樣,印度咖喱有一種混亂的、不確定的魅力,每吃一口都像在探險。(咖喱雞蛋,印度南部做法)印度南部的咖喱使用更多的辣椒和胡椒,以蔬菜或海鮮為主要食材,椰奶、椰肉和咖喱葉也經常出現在咖喱中,一般搭配米飯或其他米製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