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4種食品相關產品抽檢結果 不合格發現率4.9%

2020-12-06 青瞳視角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1月16日消息,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複合膜袋等24種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共抽查3097家企業生產的3110批次產品。其中,2批次產品仍在異議處理過程中,6批次產品涉嫌無證生產、超範圍生產、冒用廠名廠址等,已移送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對3089家企業生產的3102批次產品進行了檢驗,發現151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4.9%。

通報指出,本次抽查產品為複合膜袋、非複合膜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嬰幼兒用塑料奶瓶、聚碳酸酯(PC)飲用水罐、塑料杯、塑料瓶蓋、密胺塑料餐具、塑料一次性餐飲具、塑料菜板、食品包裝用紙和紙板材料、紙杯、食品接觸用紙容器、玻璃酒瓶、玻璃食品瓶罐、與食品接觸的玻璃器皿、不鏽鋼真空杯、不鏽鋼餐廚具、鋁及鋁合金不粘鍋、壓力鍋、工業和商用電熱食品加工設備、工業和商用電動食品加工設備、餐具洗滌劑、一次性竹木筷等24種產品。

本次共抽查3097家企業生產的3110批次產品。其中,2批次產品仍在異議處理過程中,6批次產品涉嫌無證生產、超範圍生產、冒用廠名廠址等,已移送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對3089家企業生產的3102批次產品進行了檢驗,發現151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4.9%。具體抽查結果分析如下:

——複合膜袋。抽查了26個省(區、市)603家企業生產的603批次複合膜袋產品,其中3批次產品涉嫌無證生產、超範圍生產,已移送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檢驗的600批次產品中,有8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1.3%。

——非複合膜袋。抽查了22個省(區、市)399家企業生產的400批次非複合膜袋產品,其中12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3.0%。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抽查了22個省(區、市)181家企業生產的181批次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產品,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嬰幼兒用塑料奶瓶。抽查了7個省(市)60家企業生產的60批次嬰幼兒用塑料奶瓶產品,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聚碳酸酯(PC)飲用水罐。抽查了10個省的30家企業生產的30批次聚碳酸酯(PC)飲用水罐產品,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塑料杯。抽查了6個省(市)的75家企業生產的75批次塑料杯產品,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塑料瓶蓋。抽查了14個省(區、市)的100家企業生產的100批次塑料瓶蓋產品,其中2批次產品涉嫌超範圍生產,已移送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

——密胺塑料餐具。抽查了13個省(區、市)的80家企業生產的80批次密胺塑料餐具產品,其中8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10.0%。

——塑料一次性餐飲具。抽查了19個省(區、市)的160家企業生產的160批次塑料一次性餐飲具產品,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塑料菜板。抽查了5個省(市)的30家企業生產的30批次塑料菜板產品,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食品包裝用紙和紙板材料。抽查了16個省(區、市)120家企業生產的120批次食品包裝用紙和紙板材料產品,其中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0.8%。

——紙杯。抽查了20個省(區、市)155家企業生產的156批次紙杯產品,其中2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14.7%。

——食品接觸用紙容器。抽查了18個省(市)的179家企業生產的179批次食品接觸用紙容器產品,其中1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7.8%。

——玻璃酒瓶。抽查了22個省(區、市)的149家企業生產的150個批次玻璃酒瓶產品,其中2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1.3%。

——玻璃食品瓶罐。抽查了10個省的40家企業生產的40批次玻璃食品瓶罐產品,其中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2.5%。

——與食品接觸的玻璃器皿。抽查了10個省(市)的73家企業生產的75批次與食品接觸的玻璃器皿產品,其中1批次正在異議處理過程中。檢驗的74批次產品中,有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6.8%。

——不鏽鋼真空杯。抽查了3個省(市)的20家企業生產的20批次不鏽鋼真空杯產品,其中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5.0%。

——不鏽鋼餐廚具。抽查了6個省(市)的89家企業生產的90批次不鏽鋼餐廚具產品,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鋁及鋁合金不粘鍋。抽查了2個省的20家企業生產的20批次鋁及鋁合金不粘鍋產品,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壓力鍋。抽查了3個省的20家企業生產的20批次壓力鍋產品,其中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15.0%。

——工業和商用電熱食品加工設備。抽查了7個省(市)80家企業生產的80批次工業和商用電熱食品加工設備產品,其中1批次正在異議處理過程中。檢驗的79批次產品中,有2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34.2%。

——工業和商用電動食品加工設備。抽查了8個省(市)60家企業生產的60批次工業和商用電動食品加工設備產品,其中2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46.7%。

——餐具洗滌劑。抽查了26個省(區、市)214家企業生產的221批次餐具洗滌劑產品,其中1批次產品涉嫌冒用廠名廠址,已移送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檢驗的220批次產品中,有13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5.9%。

——一次性竹木筷。抽查了13個省(區、市)160家企業生產的160批次一次性竹木筷產品,其中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3.1%。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跟蹤抽查上次抽查不合格企業86家,有16家企業本次抽查仍不合格,70家企業本次抽查未發現不合格。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本次抽查發現問題的生產企業,特別是連續抽查不合格的企業,要依法嚴肅處理。對於本次抽查不合格發現率較高的產品,如工業和商用電動食品加工設備、工業和商用電熱食品加工設備、壓力鍋、紙杯等,要加大對生產企業的後續跟蹤監督檢查力度。

此外,要將本次抽查不合格產品情況通報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採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依法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引導企業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維護產品質量安全。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藺麗爽

編輯/樊宏偉

相關焦點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15大類食品:1批次飲料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12月14日消息,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乳製品、飲料、肉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15大類食品622批次樣品,其中檢出1批次飲料不合格
  • 市場監管總局通告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 第22號〕近期,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飲料、蜂產品、糕點、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糧食加工品和食用農產品等7類食品619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614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檢測項目見附件。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15大類食品:2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12月14日消息,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乳製品、飲料、肉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15大類食品622批次樣品,其中檢出2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不合格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4批次水產製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1年1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布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乳製品、蜂產品、罐頭、蔬菜製品、水產製品、調味品、糖果製品等13大類食品987批次樣品
  • 市場監管總局: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天貓昌鮮園旗艦店、淘寶網...
    1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公布《關於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通告指出,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乳製品、蜂產品、罐頭、蔬菜製品、水產製品、調味品、糖果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13大類食品987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802批次食品 6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1年1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布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飲料、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餅乾、澱粉及澱粉製品、方便食品、蛋製品、豆製品、水果製品和速凍食品等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15大類食品:5批次食用農產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12月14日消息,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乳製品、飲料、肉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15大類食品622批次樣品,其中檢出5批次食用農產品不合格
  • 市場監管總局:1批次飲料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1年1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布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飲料、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餅乾等12大類食品802批次樣品,其中檢出1批次飲料不合格。
  • 市場監管總局:14批次食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1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 第10號〕》。據通告,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冷凍飲品、糕點、餅乾、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蜂產品、罐頭、蔬菜製品、調味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16大類食品940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肉製品、飲料、酒類、蜂產品、罐頭、特殊膳食食品等7大類食品14批次樣品不合格。
  •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2020年複合膜袋等21種食品相關產品質量...
    嬰兒用的奶瓶、日常用的紙杯、玻璃食品瓶罐……這些與食品相關的產品都安全嗎?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複合膜袋等21種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共抽查2285家企業生產的2300批次產品(不涉及出口產品):其中,2批次產品涉嫌超範圍生產等,已移送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對2283家企業生產的2298批次產品進行了檢驗,檢出98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4.3%。
  • 市場監管總局:1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天貓、淘寶等平臺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5日訊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茶葉及其相關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餅乾、澱粉及澱粉製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製品、豆製品、蜂產品、罐頭、蔬菜製品
  • 市場監管總局抽查食品相關產品質量 59家重慶企業有一家發現不合格...
    1月1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19年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在對3089家企業生產的3102批次產品檢驗後發現,151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包括重慶市洛桁紙製品廠生產的紙杯被判定「不合格」,其餘58家重慶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檢驗合格。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6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關於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乳製品、食鹽、食糖、茶葉及其相關製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製品、豆製品、水果製品、肉製品、水產製品、調味品、冷凍飲品、糖果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粽子等糕點共21大類食品1420批次樣品,檢出其中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製品、粽子等糕點5大類食品12批次樣品不合格
  • 廣東抽查食品相關產品、家用電器及蚊帳:電烤箱不合格發現率達34%
    南方日報訊(記者/胡新科)8月1日,記者從省質監局獲悉,2016年食品用塑料膜(袋)等食品相關產品、電風扇等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產品質量、蚊帳產品省級監督抽查結果公布。食品相關產品抽查主要抽查了食品用塑料膜(袋)、食品用塑料容器、一次性發泡餐具、一次性塑料餐具、紙杯、紙容器、食品用玻璃製品、食品用陶瓷製品、餐具洗滌劑和壓力鍋等10類產品,共抽檢樣品1260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33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2.62%。
  • 市場監管總局抽查複合膜袋等食品相關產品98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2021年1月11日消息,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複合膜袋等21種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一、基本情況(一)抽查概況。共抽查2285家企業生產的2300批次產品(不涉及出口產品)。其中,2批次產品涉嫌超範圍生產等,已移送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對2283家企業生產的2298批次產品進行了檢驗,檢出98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4.3%。(二)拒檢情況。在本次抽查中,鹿邑縣聚之緣竹筷加工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在一次性竹木筷產品抽查中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監督抽查。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進口膳府釀造醬油501等15批次食品不合格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董童)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於官網發布的《關於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提出,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蜂產品、蔬菜製品、水果製品、肉製品、調味品、糖果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
  • 市監總局:抽檢童鞋等51種產品質量,雨靴超六成不合格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9年童鞋等51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在對6336家企業生產的6774批次產品進行檢驗後,檢出82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12.2%。製圖:澎湃新聞記者 趙思維近日,市場監管部門抽檢發現市面上超六成雨靴不合格,成為此次抽檢的51種產品中不合格發現率最高的產品。12月3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9年童鞋等51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在對6336家企業生產的6774批次產品進行檢驗後,檢出82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12.2%。
  • 市場監管總局通告19批次食品不合格
    本報訊 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最新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乳製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蜂產品、蔬菜製品、水果製品、肉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15大類食品622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
  • 市場監管總局:5批次食品不合格 檢出有機汙染物、農藥殘留超標等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9月1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關於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糖、茶葉及相關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餅乾、澱粉及澱粉製品、蜂產品、罐頭、蔬菜製品、水果製品、肉製品、水產製品、調味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22大類食品201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糖、茶葉及相關製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4大類食品5批次樣品不合格
  •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通告稱,根據2020年國家和廣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調味品、飲料、方便食品、冷凍飲品、蔬菜製品、糕點、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等9類食品826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802批次、不合格樣品24批次,檢出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汙染及食品添加劑超範圍使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