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1206|中國—東協自貿區「黃金十年」成就區域合作典範

2020-12-17 騰訊網

歡迎收看2020年12月6日廣西電視臺《廣西新聞》節目。

今天的《廣西新聞》主要內容如下——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國—東協自貿區「黃金十年」成就區域合作典範 廣西為自貿區升級版建設貢獻力量

藍天立在融水檢查指導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 不斷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凝聚力量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北海:以人民為中心 「三事通解」民心暖

【中外媒體看廣西】《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刊發重磅報導聚焦廣西

【推進鄉村振興 奔向美好生活】代表進站履職治汙水 鄉村有「面子」更有「裡子」

中國G219旅遊推廣聯盟在廣西成立

第三屆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醫務青年發展論壇在邕舉行

體育明星在靈川 全州直播帶貨助增收

民族文化進校園 童心築夢頌家鄉

《廣西新聞》以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為己任,報導廣西各地重要事件,反映廣西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發展,是觀眾掌握政策方針、獲取經濟信息、了解社會情態的權威渠道。

相關焦點

  • 全面建成十年 中國-東協自貿區這張「優惠券」帶來滿滿幸福感
    全面建成十年 中國-東協自貿區這張「優惠券」帶來滿滿幸福感 2020年11月28日 23:08: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在正在舉行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上了解到,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十年來,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效的自貿區之一,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
  • 李成鋼出席國新辦發布會介紹中國―東協經貿合作情況暨第17屆中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9月27日(星期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周紅波介紹中國―東協經貿合作情況暨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全面建成十周年回顧與展望
    【摘要】2020年是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10周年,10年來有效推動了區域內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中國與東協進入了經貿合作的黃金時期。未來,中國—東協經貿合作方興未艾,域內貿易投資往來日益密切,域外合作前景廣闊、蓬勃發展,區域供應鏈、價值鏈構建更加完善。
  • 焦點訪談:走過「黃金十年」,下一站:「鑽石十年」
    本文轉自【央視網】;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11月30日,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圓滿落下帷幕。線上線下為國內外客商促成了3000對精準配對,共籤約國際、國內投資合作項目86個,合作項目規模創歷史新高。
  • 這一年,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咋樣了?|自由貿易|廣西自貿試驗區|東協...
    2廣西自貿試驗區加快創新示範項目建設據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信息顯示,為建成引領中國—東協開放合作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廣西自貿試驗區擬在3年內,推進30個創新示範項目建設。建設面向東協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方面,廣西自貿試驗區將加快中國—東協金融城建設,開展跨境金融創新試點,推動人民幣與東協國家貨幣通過銀行間市場區域掛牌交易。建設沿邊開放引領區、向海經濟集聚區上,廣西自貿試驗區將推動經友誼關口岸中越直通車延伸至西部重要城市,推進跨境運輸車輛牌證互認,規範邊境地區外籍勞務人員試點。
  • 金窩窩受邀參加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並接受媒體專訪
    近日,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順利閉幕,金窩窩作為受邀參展企業全程參與此次展會並接受了東協頭條等多個媒體的專訪。此次東博會恰逢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又處於2020年中國與東協國家團結抗疫的背景下,意義重大。多個東南亞國家的政要人物、國家大使出席會議,論壇總結了自貿區「黃金十年」發展成果,並展望了未來10年的發展願景。
  • 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派發四大「紅包」
    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 董冠洋)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談判22日在馬來西亞圓滿收官。對中國而言,這一自貿區是中國對外商談的「首個」、「最大」自貿區,其升級版談判也是史無前例的。更重要的是,這不僅是政府間的「大單」,更是雙方老百姓能夠實實在在享用的「紅包」。
  • ...東協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並會見廣西自治區副主席鄒展業
    廖家生參加中國-東協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並會見廣西自治區副主席鄒展業 2020-12-01 1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同東協合作空間將更為廣闊
    戰略擘畫吹響前行號角「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提出的4點倡議,以提升戰略互信深入對接發展規劃,以提升經貿合作加快地區經濟全面復甦,以提升科技創新深化數字經濟合作,以提升抗疫合作強化公共衛生能力建設,充分彰顯了中央對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擘畫,對突出東協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區域的深切期許
  • 第4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
    11月26日,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4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本屆論壇以「數聯東協 智創未來」為主題,包括1個主論壇、7個分論壇。
  • 「東博會專訪」寮國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
    「中國—東協博覽會的舉辦,不僅為促進東協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為提升東協與中國之間的政治互信提供了很好的契機,還為東協與中國的人民提供了一個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平臺。」11月27日,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寮國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接受媒體採訪時作了上述表述。 目前,中國與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寮國是中國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近年來,寮國與中國在政治、經貿、人文等領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構建了日趨緊密的中老命運共同體。
  • 外交部:中國同東協合作空間必將更為廣闊
    全文如下:總臺央視記者:今天上午,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中方如何評價中國—東協合作成果?對雙方未來發展有何期待?趙立堅:近期,「中國—東協」的話題熱度很高。今天上午,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在廣西南寧舉行,習近平主席發表了視頻致辭,楊潔篪主任出席開幕式。昨天,第八屆中國—東協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第四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等活動也如期舉辦。中方始終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
  • 數聯東協 智創未來 第四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即將在南寧舉辦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屆論壇包括1個主論壇和5G網絡建設與應用論壇、人工智慧峰會、電子商務論壇、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鯤鵬數字新生態產業論壇、人工智慧文化教育發展論壇、數字絲路產業合作論壇7個分論壇,此外,還將舉辦中國—東協數位技術展覽。
  • 第四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將在南寧舉辦
    【原標題】第四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將在南寧舉辦  11月23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1月26-28日,第4屆中國-東協信息港論壇將在南寧舉行,包括1個主論壇和5G網絡建設與應用論壇、人工智慧峰會
  • 東協劇更熱,國產劇更多:中國—東協視聽合作呈現新態勢
    中國—東協媒體持續創新合作交流方式,努力構建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新領域與新平臺,為積極推動雙方共同講好中國與東協繁榮發展故事,深化交流合作、促進民心相通作出積極貢獻。在2020年11月24日舉行的中國—東協電視周系列活動上,我們不僅看到雙方再次收穫新的合作成果,也聽到了來自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領域的更多好消息。
  • 中國-東協博覽會有什麼看點?記者探館帶你領略國家館魅力
    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27日在廣西南寧開幕,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十年來,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中國-東協自貿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效的自貿區之一,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那麼本屆博覽會的展區裡又有什麼看點?有哪些特色展品展出?下面,我們就隨著記者一同走進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 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
    11月26日,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辦。圖片由主辦方提供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圖片由主辦方提供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黃世勇與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共同為中國-東協北鬥總部基地揭牌。圖片由主辦方提供籤約儀式現場。圖片由主辦方提供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6日(記者 謝琳琳)11月26日,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
  • 首屆中國 東協商會領袖高峰論壇在南寧舉辦
    廣西壯族自治區統戰部長李康在會上指出,中國—東協博覽會舉辦12年來,以中國—東協自貿區為依託,從服務「10+1」到服務「一帶一路」,博覽會成為了中國和東協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合作的有效公共平臺。近年來,廣西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積極布局「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與東協的互聯互通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先後促成了中馬欽州產業園、馬中關丹產業園、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等中外產業園區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