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個熱門話題:你結婚花了多少錢?
底下上百個回答,無一例外地把預算的大頭留給了「鑽戒」。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最精打細算的丈母娘,也逃不過「天然鑽石」的智商稅。
不過……
如果有一天告訴你,鑽石,只是英國人在20世紀編造的騙局呢?
當中國人可以「種」出來鑽石時,這場騙局開始搖搖欲墜.......
學過中學化學的都知道:鑽石也叫金剛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一塊堅硬無比的晶體。
堅硬的金剛石,在工業中多被用於切割金屬。
這樣的一塊小石頭,卻因成為「愛情的象徵」,而被炒到天價。
鑽石以克拉計價,1克拉=0.2克,而往往一克拉的鑽石,市價就超過了1萬。
最名貴的粉鑽、藍鑽,綠豆大小就值了洛杉磯富人區的一套別墅。
最初,到底是誰,把愛情和鑽石捆綁到一起的?
「套路」了全世界的,是一家聞名世界的鑽石公司——戴比爾斯。
曾幾何時,稀有的鑽石是「皇室專享」——
全世界一年只能產幾十公斤,只有在權杖和王冠上,才配鑲上一顆。
可是,轉機發生在1870年。
這一年,南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鑽石礦,開始向世界輸出源源不斷的優質原石。
鑽石,面臨著跌下神壇的危險。
為了穩住價格,一個英國商人買下了這個巨大的鑽石礦;
他成立了戴比爾斯(De Beers)鑽石公司,牢牢握住了鑽石王國的命脈。
戴比爾斯的策略十分精明。他們少量地挖、少量地賣,嚴格控制著市面流通的鑽石產量。
就這樣,商人們把原本可能「跳樓大甩賣」的鑽石,重新扶回了神壇上。
更絕的還在後面。
戴比爾斯永遠不缺營銷鬼才,為了讓人相信「鑽石值得」,他們花了1000萬打廣告,就為了告訴人們:
「只有鑽石,是愛情的最佳代言」。
他們委託了全國的廣告商,在各個高中辦講座,告訴姑娘們:男人的愛情和鑽石大小成正比。
他們還買下了125份報紙的版面,每周請上一位當紅好萊塢明星為鑽石代言。
下了血本的營銷,回報是喜人的。
這1000萬美元沒有白花,慢慢地,鑽石在大眾心裡真的和愛情劃上了等號。
瑪麗蓮夢露捧著一串鑽石,唱著」鑽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
電影裡,男主角單膝跪地打開戒指盒,女主角浮誇地捂嘴尖叫;
婚紗照上新娘身著美麗的婚紗滿面微笑,特意亮出手上的大鑽戒。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戴比爾斯向全社會推出了那句洗腦廣告詞:
「A DIAMOND IS FOREVER(鑽石恆久遠 , 一顆永流傳)」。
歐美市場飽和之後,戴比爾斯向亞洲市場進攻。
在日本,他們利用日本人渴望「脫亞入歐」的心理,利用廣告告訴日本人:
要想成為」真正的歐洲人「,訂婚怎麼能不戴鑽戒?
日本人很吃這一套。
20年不到,日本就有一大半的新娘開始佩戴鑽戒。
1993年,戴比爾斯進入中國,首先為招牌廣告語「A diamond is forever」廣徵中文翻譯。
他們十分清楚,只有接地氣,才能讓當時的中國人民喜歡。
不久之後,「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被選中,並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
然而,隨著全球被開發的鑽石礦越來越多,戴比爾斯的壟斷也逐漸變得無力。
為了繼續在鑽石行業中領跑,他們想出了一個法子:
把對鑽石質量的評級標準牢牢抓在自己手上,繼續控制話語權。
沿用至今的鑽石4C分級(切工、淨度、顏色、重量),就是戴比爾斯制定出來的。
戴比爾斯公司在全球掀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鑽石風暴」。
而他們自己,就坐在風暴眼的中央,賺得盆滿缽滿。
可以說,如今你所相信的有關「鑽石」的一切,都是「戴比爾斯們」想讓你相信的。
走到這一步,戴比爾斯可以說是無往不利。
然而,最近幾年,這個屹立近百年不倒的「大傢伙」終於遇上對手了——
因為,中國加入了戰局。
早在上世紀,中國的實驗室裡就開始培育人造鑽石了。
根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導:
我國人造金剛石產量已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每年生產的鑽石超過100億克拉。
一開始,這些人造鑽石主要用在機械、建築行業,作為切割金屬的工具。
僅僅是在最近幾年,人造鑽石廠家開始向珠寶方向發力。
從許久以前,人們都說:中國人哪怕是踏足一片陌生的領域,卻沒有做不成的事。
在人造鑽石身上,這句話同樣應驗了。
很快,中國生產了全球寶石品質的鑽石的56%,超過印度,位居第二。
一向「穩如老狗」的戴比爾斯終於慌了。
面對不斷下降的鑽石銷量,他們只得再出一招:聯合其他的老牌鑽石廠商,推出了一個新概念:
「Real is Rare, Real is Diamond」。
簡單地說,就是「人造鑽終究是假貨,天然鑽石才是真鑽石」。
可是實際上呢?
人造鑽石和在色澤、紋理上跟天然的鑽石沒什麼區別,甚至在純度上比天然鑽石優秀得多。
更友好的價格、更純淨的外觀,最終被全球市場所選擇。
終於,吃了敗仗的戴比爾斯,向人造鑽石低下了頭。
2018年,他們正式推出了人造鑽石品牌,每克拉定價800美元。
有人說:鑽石,是20世紀最大的謊言。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鑽石信仰,也在新世紀隨風而逝…
鑽石的謊言還未結束,新一輪的營銷轟炸隨著網際網路時代接踵而來。
面膜,就是21世紀的「膜」法。
每個精緻男孩女孩都期待用小小的一片紙,讓自己永葆青春。
據《2019年全球面膜市場報告》顯示:
2017年,中國面膜銷售額佔全球總額的比例高達54%,而北美洲和歐洲僅佔7.3%。
一片面膜,在短短十年間俘獲了無數亞洲人的芳心。
而面膜的研發,也逐漸朝著更奇、更貴、更花哨的方向發展——
最近,日本科學家發明了一種「人工皮膚」面膜,厚度只有一根頭髮直徑的百分之一。
他們宣稱,這種面膜戴在臉上,能徹底遮蓋傷疤和皺紋。
這樣一套「現實版畫皮」可不便宜,一套就要4500元。
不過,有錢人什麼都不缺,就缺一張60看著像20的臉。
再貴的面膜也不愁銷量,專家預測:
到2022年,中國面膜銷售額會達到300億人民幣。
然而,我們投入了這麼多金錢在這種「膜」法中,它真的有用嗎?
答案是否定的。
很遺憾,市面上大多數面膜,僅僅能起到「保溼」的作用。
這類面膜的成分,有80%都是水和防止水分蒸發的保溼劑;
其他的,無非是香精、色素、防腐劑,以及讓你覺得「精華豐富」的增稠劑。
至於敷完面膜之後的「水嫩剔透「,用自來水多洗會兒臉,一樣能達到這種效果。
有的保溼面膜加了少量胺基酸,敷完後短期內會感覺皮膚水潤;
其實這一功能,最便宜的保溼霜都能做到…
那麼市面上吹得最玄乎的醫美面膜,又有幾分真,幾分假?
負責任地告訴你:
如果鑽石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那麼醫美面膜就堪稱21世紀最大的騙局。
最初,醫美面膜用於手術後的面部康復,用於促進傷口癒合。
醫美面膜比起普通面膜,成分甚至更加簡陋:
一般的醫美面膜一共只有2-3種成分,其中一種還是普通的水。
相當於把一塊溼巾敷在臉上。
不過,極簡的成分也有一個好處:
基本上誰用都不會刺激皮膚(畢竟是水)。
無孔不入的商家,卻由此看見了商機,大肆宣揚它的各種神奇效果。
美白、抗皺,敏感肌,痘痘肌適用,改善膚質,永不過敏……
以上功效,純屬捏造。
再好的保溼,不如早起喝一杯水;再強大的美白,不如早上多塗點防曬。
面膜和鑽石,既是騙局,也未嘗不是一針定心劑:
你信了,就是一種安慰。
多少個精緻保養的晚上,女孩子們敷著面膜入睡,帶來的是身心的舒緩和健康。
第二天起床,神清氣爽,鏡中的自己似乎也變美了幾分。
護膚品可能是騙局,但它帶給你的自信才重要,不是麼?
鑽石可能是騙局,但用金錢和禮物證明的感情,也未必就不牢固。
至少,那些穿婚紗、戴鑽戒的女孩臉上幸福的笑容,不會是假的。
信其有,不如相信自己,認真地去保養自己、保養一段感情。
- End -
點個在看,告訴我你在思考
參考文獻:
[1] 知乎. 收了全世界130年智商稅的鑽石,在中國製造面前低下了頭. 2019.11.15.
[2] Theatlantic. How an Ad Campaign Invented the Diamond Engagement Ring. 2015.2.13
[3] Chinadaily. Scientists grow 1-carat artificial diamonds in lab. 2019.10.30.
[4] Middiamonds. A MARRIAGE MAY NOT BE FOREVER, BUT BRIDAL JEWELRY CERTAINLY IS.
[5] Nytimes. How Diamonds Became Forever. 20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