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揭示消費生態十大變化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2月16日電 (記者 李佳佳)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16日在滬發布的《新消費引領下的「風」與「變」——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CBNData《報告》),從消費者、業態、品牌、營銷四大維度出發,描繪2020年度網際網路消費生態的新格局,梳理出2020年消費生態最值得關注的十大變化。

  作為今年世界經濟的最大變量,疫情將致使全球產出減少超過6萬億美元,全球貿易減少約五分之一。儘管如此,中國仍然是少數保持正增長的經濟體之一。艱難開局之下,數智化轉型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核心動能,與此同時,「內循環、雙循環」的新格局出世,國貨品牌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些都是當下正在發生的變革。

  ——消費分化凸顯,理性消費回歸。CBNData《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國民可支配收入趨勢呈深V型,「把錢花在刀刃上」的理性主義態度成為主流,「新剛需」品類被疫情催生。醫藥健康、滋補保健在消費者購物籃中的比重持續提升,同時居家隔離、在家辦公讓「家場景」下的百貨、寵物消費得到持續強化。美妝、日用百貨及寵物消費呈現整體升級;保健品類出現更多平價、輕量產品進入市場,呈現大眾化趨勢;服飾及家裝中間市場萎縮,平價及高端市場更受吸引。

滋補保健品市場也湧入更多消費者。CBNData供圖

  ——健康消費多維延伸醫療場景向日常滲透。疫情暴發期,健康類資訊一度成為爆款,全民健康觀念的升級,讓健康需求加速向日常消費場景滲透,也讓問診等低頻醫療場景向日常健康管理場景延伸。高漲的健康需求不僅貫穿於日常消費,也體現在積極尋求專業醫療服務的過程中。根據CBNData《報告》顯示,至2020上半年,已有約18%的網民使用過網上掛號和問診服務。圍繞著問診場景的線上化,一部分就診後的治療場景也藉助線上渠道實現服務貫通,送藥到家廣泛普及,健康器械的線上化消費也在快速增加。伴隨著這些醫療場景的打通,消費者全鏈路的健康醫療需求逐步實現更深層的數位化重塑。

  ——家的重要性被重申,人與環境關係重塑。居家隔離、在家辦公使得「人與家」的關係更加緊密,也激發了國民對居住空間的升級需求。當家的概念向外延伸,「人與環境」的關係也在被反思,環保和可持續理念因為疫情加速滲透。作為居家陪伴的寵物,也在疫情下迎來更多鏟屎官的關愛。根據CBNData《報告》顯示,寵物消費以線上整體增速的1.5倍蓬勃發展,其中飲食升級、關注健康趨勢凸顯。

  ——焦慮情緒亟待釋放,「充電」需求全面爆發。在疫情較為嚴峻的一季度,網絡小說用戶粘性顯著增加,成為打發時間、疏解焦慮的渠道之一。以「贅婿反轉」為典型的爽感題材開始走紅,且大有出圈之勢。疫情也給國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職場焦慮,大眾的「求知慾」大幅提升。CBNData《報告》數據顯示,圍繞著職場技能的提升,「80前」「95後」消費者快速湧入市場,「80前」偏好心理諮詢培訓和職業發展類課程,「95後」則偏好設計/動畫以及IT類。泛知識類內容也在全面升溫,硬核的半佛仙人、畢導等B站UP主作品兼具娛樂性和科普性,成為年輕人偏愛的知識獲取渠道。

「雲文娛」藉助技術實現零距離滿足。CBNData供圖

  ——「雲端化」從階段性剛需成為企業數位化新基建。CBNData《報告》顯示,今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在一季度經歷爆發式增長,至6月增長60%,用戶使用習慣得到了延續。「雲辦公」也對數億國人生活進行了改造,直至9月雲辦公用戶規模仍然保持在3億水平。遠程辦公帶來的效率提升也讓企業主加速布局數位化新基建。而線下的文娛需求在疫情爆發後被限制,雲旅遊、雲演唱會等線上形態的出現填補了消費者缺失的線下文娛生活。

  ——到家經濟重回風口尋找新增量的戰役拉響。在眾多行業受疫情影響面臨巨大壓力時,生鮮電商、社區團購卻頻傳爆單,增長驚人。疫情下旺盛的線上買菜需求也讓社區團購再度翻紅,根據CBNData《報告》顯示,社區團購用戶群體中約有1/4是疫情期間新增用戶,預計到2021年社區團購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

  ——新消費重塑「品牌力」傳統企業守業艱辛。以「90後」、Z世代為主的新生代消費者正在成為消費的主力選手,他們易被種草、樂於嘗新,同時更關注品質與體驗。面臨消費者代際更迭,大品牌們需要敏銳洞察市場需求風向變化,借力自身的資源及流量優勢,響應市場需求。

  ——「本土化」認同加劇,新國貨勢不可擋。根據CBNData《報告》,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關注度在十年間從38%提升到70%。一方面,疫情進一步培養了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認知與需求;另一方面,內循環的政策導向、生產資源的傾斜也為國貨崛起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直播重塑消費者購物模式。CBNData供圖

  ——直播重構消費鏈路爆發後迎來「冷靜期」。電商直播成為今年「野蠻」生長的「新貨架」,不斷重構消費者從種草到消費的體驗,也助力品牌逆勢增長。CBNData《報告》顯示,2020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預計將破萬億,直播電商用戶在網購用戶中的滲透率至今年6月已達41%。

  ——內容營銷映射「轉化焦慮」同質化競爭中尋求出路。受疫情影響,內容營銷經歷著轉化焦慮,但同時仍有內容爆款實現了流量口碑與商業目標的雙豐收。新消費時代,順應風口、調性匹配、形式創新成為了內容營銷的要訣。(完)

相關焦點

  • 「風」與「變」:2020消費生態十大變化
    圖片來源:《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從2016到2020,這是CBNData連續第五年發布《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年消費生態最值得關注的十大變化: 圖片來源:《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寵物消費依循著人類健康消費升級的軌跡
  • CBNData 發布《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2020年12月16日,由第一財經、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主辦的2020第一財經數據盛典在上海舉行。盛典現場,CBNData發布《新消費引領下的「風」與「變」——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CBNData《報告》)。
  •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2020-12-18 10:57
  •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2020年12月16日,由第一財經、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主辦的2020第一財經數據盛典在上海舉行。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CBNData《報告》)。  從2016到2020,這是CBNData連續第五年發布《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 2020第一財經數據盛典:風口變化中「重」構新消費想像
    盛典現場,CBNData發布了《新消費引領下的「風」與「變」 -- 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基於CBNData消費大數據、丁香園、釘釘、網易雲音樂、阿里健康、小紅書、盒馬、飛豬旅行、斯凱奇、淘寶天下、東阿阿膠、巨量算數、餓了麼、創米小白、鏈家、衛仕、逐本、自嗨鍋、謙尋控股、太平鳥、掌閱科技、嗶哩嗶哩、元氣森林、每日優鮮、水滴保險商城、新榜、烯牛數據、正創匯、犀牛智造、庫潤數據
  • 2020第一財經數據盛典:風口變化中,「重」構新消費想像
    盛典現場,CBNData發布了《新消費引領下的「風」與「變」——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基於CBNData消費大數據、丁香園、釘釘、網易雲音樂、阿里健康、小紅書、盒馬、飛豬旅行、斯凱奇、淘寶天下、東阿阿膠、巨量算數、餓了麼、創米小白、鏈家、衛仕、逐本、自嗨鍋、謙尋控股、太平鳥、掌閱科技、嗶哩嗶哩、元氣森林、每日優鮮、水滴保險商城、新榜、烯牛數據、正創匯、犀牛智造、庫潤數據
  • 《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發布 十大爆款歌曲
    11月5日,抖音音樂正式發布《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報告基於抖音音樂過億活躍用戶的應用大數據,內容涵蓋了「音樂人篇」、「音樂作品篇」以及「音樂消費篇」三大模塊。《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中指出,抖音音樂覆蓋18種主流音樂類型,流行、說唱、民謠、電音等類型佔據榜單前列。同時,國風、鄉村、二次元等更多小眾音樂也走出隱秘的角落,被大眾所「看見」。
  • 2020年中國十大消費趨勢報告
    2017-2019年:三年的消費蛻變回顧2017-2019年這三年,中國消費正在不斷的蛻變,知萌每年都出品中國消費趨勢報告,持續預見著中國消費市場的潮流變遷。從2017年的「升級與煥新」,到2018年的「新精緻與新智慧」,到2019年的「回溯與歸真」,可以看到,中國消費者在不斷調整著自身的消費結構,消費理念在發生著深層變化,從炫耀和符號消費到追尋自我的消費,從「需要」到「必要」,從功能導向到關注文化和體驗,從崇尚國際品牌到對於中國本土品牌更加信任,今天的中國消費市場,走在了一個傳統消費與新消費交替融合,消費多元化和個性化釋放的交匯口。
  • 分堅並韌:銀聯卡產品「生態+」「智造」消費新高地
    消費結構變遷、消費客群變化、質量提高、場景多元化為代表特徵的消費升級,推動深度參與期間的銀行卡產業必須在新消費市場中進入「生態+」的拐點,從而促進國內市場以及居民消費,挖掘我國市場的內需潛力,打通國內大循環的各個環節。  對於「生態+」的拐點,銀行卡產業的參與者們早有體會。銀聯與銀行卡產業各方不僅僅是上下遊關係,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關係。
  • 2020年中國音樂產業報告:網際網路音樂消費成為主流
    這場演出既為2020年畫上一個略帶苦澀的句號,也是2020年音樂市場變化的「註腳」。2020年原本會是現場演出的大年。陳奕迅、周杰倫、蔡依林、孫燕姿、五月天等歌手均計劃舉辦大型巡演。然而,一場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中國演出行業協會3月2日發布消息稱,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全國20餘省市近8000場次演出(包含劇場和大型演出)取消或延期。線下演出市場陷入困境。
  • 《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發布 十大爆款歌曲總有一首你聽過
    11月5日,抖音音樂正式發布《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報告基於抖音音樂過億活躍用戶的應用大數據,內容涵蓋了「音樂人篇」、「音樂作品篇」以及「音樂消費篇」三大模塊。據報告顯示,在抖音音樂整體生態表現中,排名前10的爆款歌曲,總播放量達945億,其中《少年》、《舊夢一場》、《世界這麼大還是遇見你》等熱門流行歌曲霸榜爆款歌單前三名;兼具視聽效果、互動感強的可視化音樂更能吸引用戶的關注,被更多人「看見」。
  • 抖音音樂發布《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
    11月5日,抖音音樂正式發布《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報告顯示,在抖音音樂整體生態表現中,抖音排名前10的爆款歌曲,總播放量達945億,其中《少年》、《舊夢一場》、《世界這麼大還是遇見你》等熱門流行歌曲霸榜爆款歌單前三名。兼具視聽效果、互動感強的可視化音樂更能吸引用戶的關注,被更多人「看見」。
  • 2020年中國十大消費趨勢報告|趨勢發布
    //2017-2019年:三年的消費蛻變//回顧2017-2019年這三年,中國消費正在不斷的蛻變,知萌每年都出品中國消費趨勢報告,持續預見著中國消費市場的潮流變遷。從2017年的「升級與煥新」,到2018年的「新精緻與新智慧」,到2019年的「回溯與歸真」,可以看到,中國消費者在不斷調整著自身的消費結構,消費理念在發生著深層變化,從炫耀和符號消費到追尋自我的消費,從「需要」到「必要」,從功能導向到關注文化和體驗,從崇尚國際品牌到對於中國本土品牌更加信任,今天的中國消費市場,走在了一個傳統消費與新消費交替融合,消費多元化和個性化釋放的交匯口。
  • 中國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
    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本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從作物產量來看,2019-2020年大宗糧油作物生產總體形勢良好」「近20年全球城市土地擴展面積為28.08萬平方公裡」……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遙感中心27日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聚焦「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
  • 2020上半年小程序網際網路產生十大變化,有哪些商業機會?
    2020年上半年是特別的,疫情讓中國網際網路快速走進了「小程序網際網路」時代。一個龐大的新網際網路時代和新技術設施因為疫情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對用戶使用習慣的教育,以及對中國實體商業龐大的遷移。阿拉丁&小盟廣告創始人史文祿表示,「小程序正在改變中國網際網路的底層流量,進而完成對未來商業的重建。」
  • 《2020中國美好消費趨勢報告》發布,歐萊雅開啟全新「美好消費指標...
    活動現場,歐萊雅還與全球領先的數據、洞察及諮詢機構凱度集團正式公布了針對「美好消費」的全新戰略合作項目,希望在推出深度行業報告的基礎上,協力為美好消費建立起科學專業、富有參考價值的標準體系,啟發和帶動更多品牌和企業朝著美好消費的方向優化運營實踐,將美好消費理念輻射至整個大消費「生態圈」。
  • 中信銀行信用卡總裁張明:建設消費場景無界生態
    市場環境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不斷自我革新,持續構建消費場景無界生態,探索金融科技賦能產業自主研發,堅守金融風險底線,在經營業績、科技創新等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百舸爭流的市場中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
  • 新浪x得物:2020當代年輕人消費數據報告
    有著更年輕思想和潮流需求的Z世代,已經大範圍改變了原有的時尚消費市場、甚至傳統生活方式,那麼愈發火熱的潮牌梯隊,未來還會踏上怎樣的階梯?針對這一國民消費趨勢乃至文化現象,基於新浪《當代年輕人潮流消費調查問卷》、微博數據、得物App數據,新浪時尚聯合得物App共同發布《2020當代年輕人消費數據報告——潮流消費篇》,數據化梳理探索潮流市場現狀及趨勢、並解析當代年輕人潮流消費特點。
  • 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2021年社區團購規模將超1200...
    根據凱度諮詢數據,目前社區團購用戶群體中約有 1/4 是疫情期間新增用戶,其中 72%表示在疫情後仍將繼續使用社區團購,預計到 2021 年社區團購的市場規模將超過 1200 億元。疫情下的「無接觸」、「宅生活」激發了國人一系列數位化生存剛需,移動網際網路用戶在今年 1 月到 5月經歷連續、快速增長,並在 5 月階段性觸頂,月活躍設備數達到 11.64 億。用戶對移動網際網路的依賴也在不斷加深,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6.1小時,月打開APP數量超25個。其中,短視頻對用戶吸引力加劇,時長份額接近 20%,成為僅次於即時通訊的第二大行業。
  • 《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報告(2020年)》發布
    7月14日,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向社會公開發布《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報告(2020年)》,覆蓋《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試行)》中10類行為領域,並重點關注生態環境、踐行綠色消費、參加環保志願活動和汙染防治攻堅戰公眾評價等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