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非遺」,大家不外乎想到的更多是傳統文化技藝類,如:活字印刷、崑曲、京劇、皮影戲等……而最近,韓國卻為「非遺」大家庭帶來了一位特殊新成員。韓國文物廳(廳長鄭在淑)將「人參栽培和藥用文化」指定為新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物質文化遺產不一樣,「非遺」是以人為中心的活態文化遺產,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韓國從2016年起,規定了可以在傳統知識領域指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人參將成為農耕領域中第一個將被列入「非遺」的產品。
一個時代的縮影:紅參文化
每個國家都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物質或人文文化遺產。非遺作為其中的重要一部分,是見證國家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了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這次被韓國文化遺產廳指定為「非遺」的並非是紅參本身。文物廳方面介紹說:「列入對象是人參種植、加工技術以及人參相關飲食等綜合生活文化。」
據《朝鮮王朝實錄》等記載,韓國人參的栽培史發源於高麗時代。朝鮮王朝後期的《山林經濟》、《海東農書》、《林園經濟志》等文獻中都載有人參栽培和加工記錄:使種子迅速發芽的催芽、保護人參免受陽光和雨水傷害的遮陽栽培法、起壟時用指南針定向的方法等,直到今天都還有在傳承。
人們自古以來就喜歡把人參當作藥材,因此相關食物、禮儀和傳說也很豐富。由於人參具有補氣的功效,在民間信仰、傳說中被稱為「不老草」或「萬病草」。生活用品上的人參圖紋象徵著健康長壽,這種象徵性今天仍深深植根於韓國人的情懷之中。
文物廳方面評價說:「與人參的種植、藥用相關的文化在韓半島全境從古時延續至今,醫學、農業經濟等相關領域的研究非常活躍,通過世代相傳保持著經驗性知識,因此有充分的價值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其他列入非遺項目的「「阿里郎」、「摔跤」、「醃醬」、「射箭」等不同,紅參相關的生活文化更具有全民性,所以並沒有特地的持有人或持有團體。
身邊的非遺產品:正官庄高麗參
韓國對「人參栽培和藥用文化」的擁護,除了人民的力量外,企業在中間也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在韓國,幾乎每個人參企業都肩負著兩重責任:守護傳統、面向世界。紅參的文化要很好地保護,也要讓世界範圍內更多人去認識和了解。
在這一點上,脫胎於大韓民國官方紅參管理機構「參證課」的百年高麗參品牌正官庄,真正做到了行業模範。正官庄幾乎傳承了發源於1899年的紅參炮製工藝的精華;率先推出了「籤約栽培」模式,確立了高麗參文化的第一道品質標準——6年根高麗參。不僅如此,正官庄更制定了嚴苛的高麗參品質鑑定標準。從土地翻整到最終製成成品,一共要歷經7次檢測,包括種植前土壤檢測、幼苗檢測、種植第五年檢測、種植第六年初檢測、第六年收穫前檢測、加工成高麗參後檢測和加工成成品後檢測。檢測標準得到了KOLAS國際公認檢測認證,每次的檢測項目涵蓋農藥殘留以及重金屬成分多達290餘種。
正是正官庄對工匠精神的傳承,並不斷的追求創新,同時以近乎苛刻的標準來培育和檢測高麗參,最終造就了正官庄的獨一性。使正官庄憑藉著卓越的品質,成為高麗參的代名詞,並在百餘年的歷史中贏得市場的一致認可,保持其正統的地位無法動搖。
近年來,隨著大眾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正官庄秉承韓國百年制參工藝和匠人精神,也在積極布局中國紅參食品市場。除了正官庄品牌經典的純進口高麗參保健產品外,正官庄更以韓正人參工廠為陣地,進一步擴大紅參的應用範圍,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時尚、方便、健康的紅參產品。
目前,正官庄研發的多款食品系列也陸續與消費者見面了,其中包括了聯合中國著名老字號品牌東阿阿膠,打造的「國潮珍品」——「紅膠膏顏」。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想要體驗來自韓國的「非遺」紅參文化,不如試試正官庄吧!
新財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文內容版權歸新財網投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