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是好日,用心生活,用心分享
希望這個食譜,你會喜歡會去做💖
日系生活好物:利物商店(小程序)
一直、不斷地有朋友留言要我整理調味料分享。但是拖了幾年都沒寫出來,原因就是一個字:懶!用過的喜歡的調味品實在是太太太多了!一想到要分類整理,我就頭皮發麻。
今天這篇大約可以稱為鴻篇巨製(笑)信息量會有點點大,不過大家可以只看感興趣的調味料部分。主要分為中式、日式、西式、韓式、東南亞這五類來寫,簡單分享品牌和口味,都算是我家常用的一些調味料。不過肯定還是不全,我只能邊翻櫥櫃冰箱,邊努力回想以前都買過哪些調料(可是我是魚的記性....)
注意,調味料基本上都非常經用,我從以前喜歡買大罐大瓶,到現在基本只買小瓶了。也儘量不多囤,哪怕是保質期很長的產品(不過還是會有喪失理智的時候哈哈)。調味品呀,開封用了一兩次 or 未開封一塞到櫥櫃裡哦,很可能下次見面就是幾個月後咯。所以,一定不要為了「省錢」而買大份的,最後反而沒省下錢還浪費食物了👈👈👈切記切記!
中式調味料
A. 常規調味料:
生抽(增味):李錦記薄鹽生抽(味道清淡不齁鹹)
老抽(上色):六月鮮紅燒醬油(做紅燒肉、紅燒豬蹄都會用)
醬油:東古一品鮮(古早味的醬油,以前沒分生抽老抽時的醬油味道)
蒸魚豉油:李錦記蒸魚豉油(鮮就一個字~)
辣醬油:上海泰康黃牌辣醬油(微辣微酸,蘸炸物、上海炸豬排非常棒)
醋:寧化府山西老陳醋(嗜酸星人已經徹底放棄玫瑰米醋了,山西老陳醋才夠酸)
芝麻油:金龍魚(涼拌菜、火鍋蘸料、小餛飩、拌麵等,靈魂一筆~)
花椒油:金龍魚(椒麻雞!涼拌菜、撈汁小海鮮、醃雞爪等,畫龍點睛~)
撈汁小海鮮 & 滷牛肉(食譜均可搜索關鍵詞查看)
——
泡椒:通常都是湊單買的,泡椒藕帶、泡椒雞爪等很好用。
海南黃椒醬&紅椒醬:春光牌(去海南玩的時候吃到的,特別提味!湯麵米線裡舀一勺,炒菜也可以哦!)
辣椒油:川娃子油潑辣子、翠宏紅油拌菜料(前者比後者更香一點,翠宏的紅油和幹碟味道都不錯)
拌飯醬:眉州東坡福辣醬、李子柒牛肉醬(李子柒的牛肉醬確實還蠻好吃的,吃得出牛肉和菌菇。)
——
C. 作弊炒菜料包類:
罐裝豬油也很推薦買
——
D. 增味提鮮類:
熟蝦皮:華盛水產(除蝦皮外,家裡也可以備一點紫菜、蝦幹、開洋等)
蛤肉乾:禾煜(蛤肉乾、乾貝等煲湯熬粥的時候丟一把)
松茸鮮蔬粉:清心湖(一米市集買的,配料表很乾淨,可以當做味精雞精的替代品,提鮮並且有一點鹹度)
鰹魚出汁粉:Ajinomoto(這個被問得最多啦,其實已經推薦過無數次。日式高湯粉,做日式菜餚都可以加一點,風味立馬就對了~)
洋蔥姜蒜粉 & 白胡椒粉:海獺食雜鋪(燒湯煮麵熬粥,出鍋前加一小勺,畫龍點睛;製作肉餡的時候也是同樣!)
餛飩湯裡加一點提鮮
日式調味料
A. 醬料塊類:
咖喱塊:推薦購買日本進口版咖喱塊,口味和色澤與引進版區別非常大。日本版的咖喱塊顏色深,引進版偏黃。圖左這三款是我最常回購的,性價比也較高。現在盒馬也能買到了。分別是S&B和House好侍的。
奶油燉菜塊:奶油燉菜其實自己做也非常簡單,麵粉、黃油、牛奶、高湯粉即可。不過有懶人料塊肯定是更加方便啦~
紅燴牛肉、林氏蓋飯塊:紅燴牛肉塊我買得不多,沒有圖片。林氏蓋飯為右圖上面這款,看上去像咖喱,實則味道是微酸的燉肉。
——
B. 日料基礎調味料:
日本醬油:日本醬油分很多種類,展開可以再寫一篇文章,此處就不細講了。通用款可以買萬字牌kikkoman的,淘寶很多,線下商超也有售賣。日本醬油普遍比國內醬油要甜一點。
味淋:可以簡單將味淋理解為甜味料酒,主要用來調湯汁(如煮物、關東煮、麵湯等)我這幾年幾乎沒買過味淋,所以品牌不太記得清了,這裡不做具體推薦。
蕎麥麵蘸汁:「つゆ」是以出汁和醬油為基礎的混合調味料,用途非常廣泛,主要用於蘸蕎麥麵和素麵。
橙醋:日本家家戶戶的必備調味品,不過在國內人氣似乎不高。橙醋是柚子醋和醬油調配而成的,微酸微鹹,涼拌、燉肉、煮魚都很適合。
壽司醋:壽司醋是穀物醋的一種,色白,主要用於拌入米飯中製作壽司醋飯。
天婦羅(食譜可搜索關鍵詞查看)
——
C. 日料高湯料:
出汁粉:即日式高湯粉,我一直用的是Ajinomoto的。主要原料為鰹魚,加入湯中,料理一下子就會變成日式風味。
木魚花:鰹魚薄片,主要用於製作日式高湯、章魚小丸子撒料等。
昆布:注意昆布與國內海帶並不相同,大概算是近親,但是形態和味道相差甚大。昆布厚實,味道甘甜。昆布幹主要用於熬製日式高湯。以前有寫過食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復關鍵詞【日式高湯】查看。
關東煮
——
D. 日本炸物蘸料:
這個系列的醬汁,我戲稱它們為【傻傻分不清楚醬】,五種味道僅有微妙差別...說實話我經常混著用,也並沒有五款放在一起同時對比過味道差異。比較了解的朋友,歡迎留言分享知識~
常購買的是Bull-Dog和多福(Otafuku)這兩個牌子,這五種都有。
可樂餅(食譜均可搜索關鍵詞查看)
——
E.日本炸物用麵包糠:
日式炸蝦🍤(食譜均可搜索關鍵詞查看)
西式調味料
A.塗抹醬料類:
芥末青瓜醬 & 酸黃瓜:冠利。我非常愛吃酸黃瓜,三明治、沙拉、燉菜燉肉中加一條都能極好得增加味道層次。有純酸黃瓜和酸黃瓜芥末醬賣,我家是兩種都常備。
粗粒芥籽醬:Clovis。芥籽醬的牌子很多,不過我覺得確實還是guriko從法國帶回來的比較好吃...可惜淘寶好像搜不到。
蜂蜜芥末:duomo在賽百味只選蜂蜜芥末這一種醬汁,於是它也成了我家裡的常備。做漢堡、三明治時常用,抹在麵包胚上。
番茄醬 & 美式芥末醬:masterfoods、亨氏(美版和國內版味道會有略微區別)番茄醬我吃得很少,小時候吃薯條就不蘸番茄醬,大概只有做熱狗的時候會用到這兩樣。
——
B.粉類:
蒜鹽、世界風味鹽:海獺食雜鋪。不同風味對應不同料理(上一篇文章中有詳細介紹過)
黑胡椒、彩虹胡椒:海獺食雜鋪。
辣椒粉:泰國拇指牌。前幾年去泰國旅遊時隨手買的,結果太喜歡了,純辣!但是淘寶搜不到,大家可以再搜搜看。
幹香草碎:海獺食雜鋪。幹的香草碎風味會更濃鬱一些,一些不容易養護的香草我就會選擇買幹香草。注意幹香草要避光保存,否則像歐芹這種,顏色會變得不鮮豔。
新鮮香草:清溢香草園。推薦過非常多次,每年都會在她家買幾盆羅勒。
芝士粉:經常有人問我意面上撒的白色粉末是什麼。就是芝士粉啦,常用的是下面這三款,購自麥德龍。FALLINI、zanetti、Kraft卡夫
——
C.沙拉汁:
沙拉汁我通常都是自己隨手調的,用橄欖油+醋+醬類和粉類調味料增添風味,攪拌乳化就好了,每次都可以搭配出不同的口味。(橄欖油因為不是很懂,所以不做分享了,每次都是看顏值和心情買的😁毫無參考價值hh)
n年前寫過的油醋汁公式(可以搜關鍵詞查看哦)
如果嫌麻煩想買現成的沙拉汁,比較推薦冠利和丘比這兩個牌子。味道不錯,容易買到、性價比高。打☆的是我比較喜歡的幾款。
——
D.其他補充:
——
花生醬:Pic's和媽媽農場,前者顆粒感強、較濃稠;後者口味多,有奇亞籽花生醬、亞麻籽花生醬。
nutella:nutella我一般不買。因為空口太好吃了,買回來我都是空口吃掉的,想想都可怕。不能買不能買。
可可醬&焦糖醬:吃鬆餅或華夫餅時經常會用到,很早之前買了好時的兩大罐,感覺要用到天荒地老了。大家記得一定別買大罐的,根本吃不完。
韓式調味料
東南亞調味料
泰式/東南亞調味料我主要買2個品牌:麗爾泰和Lobo。這兩個牌子產品覆蓋差不多,冬陰功、紅咖喱、綠咖喱、黃咖喱等。麗爾泰主要是玻璃罐裝,保存更方便一些。Lobo是袋裝,一次一袋。他家的炒咖喱蟹醬很好吃,推薦。lobo的缺點是中文標示很少,有些連英文也沒有,買回來可能不會用。
泰式東南亞料理中少不了魚露、椰漿和各色香料。魚露也是買麗爾泰比較多,椰漿一般都買kara,香料大家可以淘寶直接搜索【香茅】【南姜】【檸檬葉】等字樣,找淘寶上的邊境食品店購買,注意一次不要買很多,用不完!
購買渠道及店鋪
調味品經用,不要囤貨,不要盲目買大瓶~
——
最後提醒一句:今天的二條文章是日本可果美KAGOME【野菜生活】果蔬汁的團購~價格很實惠99/箱~喜歡的朋友快去搶吧!庫存不多!直接戳下圖👇
還不知道它的朋友可以退出去看二條文章,先了解一下品牌和這個果蔬汁(是我最愛喝沒有之一的果蔬汁吧,每次去日本必買!)
- 互動話題 -
以【產品名稱】+ 推薦理由的格式
方便大家一眼看懂,可以直接某寶~
預感本文留言區也會含金量超高!
come on!準備貼秋膘了~
(我有遺漏的也會補充到留言區)
(喜歡❤️就請【點讚-在看-轉發】三連吧)
- 往期回顧 -
(點擊圖片跳轉)
新店開業福利中~
萬能涼拌汁公式
火鍋底料&食材分享
「end」
商務合作:liveshop2015@163.com
豆瓣/微博/B站/小紅書:迷特波魯
餐具廚具:利物商店 / 食品調味:海獺食雜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