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寶貴的經驗雜談,並以俗語亦或者是諺語的形式表達出來,希望能夠給後世的我們一點啟示,從而少走彎路,比如「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便是一句經典的俗語。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
「十九年頭七年寡」這句話中,最重要的便是一個字「寡」。寡字始見於西周金文,此字本義是指貓科動物虎,後可用來比喻威武勇猛,還可用來形容表情嚴厲兇惡。此字本義是指男女喪偶,後專指女子喪偶,又引申指孤單、少、減少、捨棄、不吉利等等。
而在這句話中,「寡」字可以理解為「寡婦」,指的是十九年的時光中,有九年的時光,都是寡婦年。那麼問題又來了,何為「寡婦年」呢?古人認為,一年的農曆之中,倘若沒有立春這個節氣,便是寡婦年,也被稱之為「光頭年」,亦或者是「盲年」。
之所以在農曆中會出現寡婦年,主要是因為陰曆和陽曆之間存在的時間差,每年大概有十九天。也就是說,倘若不進行一定的人為調整的話,每年的春節時間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甚至於人們會在暑假過春節。
顯然的,人們是不能夠接受這樣的行為的,於是古人便發明了「置閏法」,即每十九年設置七個閏月,置閏可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約等於一個太陽年,並和自然季節大致吻合。而在有閏年的年份,就會出現兩個立春,並且在下一年的時候便沒有立春。一般而言,十九年的時光中,會出現七個閏月,因此也有就有了七個「寡婦年」。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2019年,便是一個寡婦年,它沒有立春節氣,因為立春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
「鼠年難逢雙春年」的重點便是「雙春」,而這兩個字也很好理解,便是兩個立春的意思。因此這句話也就很好理解了,古人認為鼠年的時候,一般很難出現兩個立春,也就是很難出現閏年。不過,少和稀有並不代表沒有,比如2020年便是一個例外。2020年是農曆的庚子鼠年,也是閏四月,在這一年中便出現了兩次的立春,這是非常稀有的事情。
「雙春年」在封建社會時期,是非常令人喜歡的年份,因此其有著很好的寓意,一般會給人們帶來豐收,因為有雙春年的年度,莊稼很早便可以接受太陽的照耀,所以大豐收是比較容易。同時也有人認為,雙春年還是適合結婚的時候,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顯然的,這些說法在某種意義上,並沒有太大的根據,也不能夠直接為我們所接受。不過在某種意義上,或許還是有一定的借鑑意義的,畢竟古人的曆法是以觀星的方法所得到的。而其它天體的運動,對地球確實有一定的影響。只不過,這種影響一般是出現在對於人類共同體方面的情況上的,對於個人的婚嫁之類的事情,則是無稽之談。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