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能預警:六一兒童節快來啦!孩子的禮物準備好了沒?
當然,各位寶爸寶媽在給孩子送禮物這件事上應該非常有經驗了。對小孩子來說,玩具就是他們的開心源泉。
孩子對於新玩具的期盼,絲毫不亞於媽媽們對「雙十一」的追捧。
但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有超過1萬起14歲以下兒童,因玩具及用品等導致的意外傷害事件發生。
家長會買但不一定會挑,如何給孩子挑選安全合格的玩具,是每位家長必備的本領。
接下來,我們邀請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內科主任譚傳梅為大家介紹:
1.寶寶的玩具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2.如何給寶寶挑選安全合格的玩具?
3.如何清潔寶寶的玩具?
一、寶寶的玩具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1.吞食、窒息危險
★玩具上易脫落的小零件:如扣子、彈珠、拉環等小飾物、小配件。
這些小零件容易被寶寶吞食或者塞入鼻孔,造成吞食異物和窒息的風險。如果是帶有磁性材料的小零件,一旦被誤食,還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帶繩、線的玩具:如帶繩飾品、拉線玩具、溜溜球等。
小孩喜歡牽著繩子拉動或甩著繩子玩耍,容易導致繩子纏在孩子手指或脖子上,時間一久,輕則造成指端缺血壞死,重則窒息。
ps:在選購帶繩玩具時,繩子長度不宜超過寶寶頸部周長,對於0-3歲的孩子,不要買繩子超過20釐米的玩具。
2.損害聽力
★發聲音量大的玩具:比如有些音量大的電子琴玩具、電動汽車、玩具手機、電子手錶等。
有些發聲玩具發出的聲音,噪音高達120分貝以上,市面上一些玩具電話竟然能達到123分貝的噪音(通常人的談話聲為30~40分貝),長期下來對孩子的聽力會有很大的損害。
孩子如果長期受到噪音刺激,會變得容易出現激動、缺乏耐受性、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
3.鉛中毒
★部分金屬材料的玩具:比如金屬玩具、油畫棒、含漆的積木、注塑玩具、圖書畫冊等。
孩子喜歡舔、咬玩具,或者玩了玩具之後沒有洗手就去拿東西吃,容易把這些含有鉛的汙染物吃進體內,造成體內的鉛含量超標,長期下來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4.細菌超標
★一些不合格的毛絨玩具存在細菌超標,甚至有些廠家為節省成本,以各種垃圾棉作為玩具的填充物。
經常接觸這些不合格玩具的兒童容易出現溼疹、鼻炎以及哮喘等疾病。
ps:相對於塑料類玩具來說,毛絨類玩具消毒相對困難,並且極容易再度沾染病菌,危害孩子的健康。
看到這裡,不少家長是不是開始變得「草木皆兵」了?選玩具也已經不知道從何下手,擔心自己沒選對反而害了娃。
你們的顧慮我早就想到了,我可不是「撩完就跑」的人,這不馬上安排!我將畢生挑選玩具的經驗整理出來了,教大家給寶寶挑選安全合格的玩具。
二、如何給寶寶挑選安全合格的玩具?
總結就是:一看看,二摸捏,三聽聞,四注意。
1.看一看
看玩具包裝上面的主要材質或成分、使用年齡段、安全警示語、產品合格證以及CCC認證合格標識,購買帶有認證標誌的產品,杜絕三無產品。
一般來說,玩具標示的越全面,安全係數也就相對的越高。
買玩具時一定要對照包裝盒上的適用年齡,比如「適合3歲以上兒童」的玩具不要買給1歲的小寶寶玩。
因為不合適寶寶年齡段的玩具,不但體現不了玩具本身的作用,還會給寶寶帶來危險隱患。
2.摸、捏
摸摸玩具表明是否光滑、平整,確認沒有尖銳的地方和摸起來不舒服的感覺。
捏捏毛絨玩具有沒有掉絨、玩具是否過于堅硬、是否有小零件掉落等,有小零件或者太過堅硬的玩具都不適合小寶寶玩耍。
3.聽、聞
聽一聽玩具發出的聲音是否太刺耳、音樂是否太吵鬧,讓人聽起來不舒服。應該選擇音量在70分貝以下、音樂輕柔的玩具。
聞一聞玩具是否存在嚴重的異味或刺激性的氣味,不要選這種玩具給孩子。
4.特別注意
不要挑選有豔麗塗層的玩具:這類玩具可能會用到一些鉛等重金屬超標的塗料,寶寶啃咬玩具時容易吸進有害物質。
選玩具的這4大要點,各位家長都記住了嗎?但是,知道怎麼選還不夠......
玩具是寶寶每天都要「親密接觸」的小夥伴,使用久了,不但會髒,還會滋生細菌,威脅寶寶的健康。
所以給玩具做好清潔也是家長們需要掌握的一項本領,才能進一步保證寶寶玩玩具時的安全性。
三、 如何清潔好寶寶的玩具?
以下針對3種常見類型的玩具(電池、塑膠、布質與絨毛)清潔的方法與技巧,建議各位寶爸寶媽收藏起來。
1.需要使用電池的玩具
①抹布沾取酒精,擦拭除塵。
②擦拭不到的隙縫處,利用牙刷幫助清潔。
注意:電池盒蓋有縫隙,清潔時要避免水分滲入。
2.一般塑膠材質
①灰塵的處理:用抹布擦除表面;縫隙處可使用小油漆刷掃除。
②嚴重汙垢:以溫水稀釋中性洗潔精,將玩具浸泡在裡面,清潔乾淨後用清水衝洗乾淨。
3.布制與絨毛玩具
①只有灰塵時:用吸塵器吸除表面灰塵。
②無法水洗時:溫抹布沾取中性洗潔精的泡沫,按壓擦拭,再以清水拭淨並吸乾,可用小牙刷、軟毛刷來增強去汙效力。
玩具是孩子們童年不可缺少的玩伴,他們最初是通過玩具來探索世界,除了去玩去看去聽,還會用舔咬、敲打的方式來接觸玩具,這就要求家長們把好玩具的安全關卡,避免讓孩子受到傷害。
文章來自於湖南婦女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