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常州市科技創新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0-12-26 常州人民政府網


發布時間:20201111日 上午1015

發布地點:市政府行政中心惠風廳

發布主題:2020年常州市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發布人員:張朝暉  常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

                 王美蓉  常州市財政局副局長

                 趙   新  常州市科學技術局專職委員

主 持 人: 王  鵬   常州市委宣傳部外宣(發布)處處長

發布主席臺

  鵬 常州市委宣傳部外宣(發布)處處長

【王鵬】: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今天第二場新聞發布會。

日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做了重要講話。在新華社播發的全會公報中,全文6000多字中,「創新」在不同內容板塊中被著重提及15次。那麼常州在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方面發展情況如何?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張朝暉先生和專職委員趙新先生,市財政局副局長王美蓉女士出席今天的發布會,向大家介紹2020年我市科技創新工作情況,以及推進創新明星城建設我市科技創新方面出臺的主要創新政策和重要舉措。

首先,請張朝暉副局長做相關介紹。

張朝暉 常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

【張朝暉】: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和媒體朋友們見面,藉此機會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常州市科技創新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下面,我向大家通報2020年常州科技創新發展情況,並簡要介紹今年以來我市推進科教創新明星城建設,在科技創新方面出臺的主要創新政策和重要舉措。

一、2020年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後疫情時代形勢,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我市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和「六穩」「六保」總體部署,全力聚焦科教創新明星城建設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面推進常州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全市科技創新能力取得進一步提升。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重點聚焦「三個突出」:

1.突出企業主體,大力培育創新主力軍。堅持把實施「十百千」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為重點,全方位支持各類主體創新。一是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重點支持一批孵化器、加速器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招引中高端人才團隊,完善企業管理體系制度,加速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今年以來,出臺《常州市進一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若干政策》,加大獎勵力度、擴大支持範圍,激發更多的中小型科技企業向高企邁進。二是推進創新型企業培育。落實新一輪「十百千」創新型企業培育實施意見,推動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創新政策、科技服務、科技平臺向企業集成,大幅度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創新型企業量質並舉。三是加強(潛在)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培育。重點支持一批龍頭、骨幹企業通過引育全球高端人才團隊、整合國內外優質創新資源等舉措,建設一批高水平企業研究院、重點實驗室,謀劃實施一批國家級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形成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常州品牌,加快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潛在)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  

2.突出產業方向,打造創新策源地。圍繞重點產業,突破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著力構建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動源、新空間、新體制。一是建設高能級產業重大技術創新平臺。市政府制訂出臺《常州市關於支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聚焦集成電路、5G通信、新一代人工智慧、前沿新材料等先導產業,智能製造、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智慧能源等主導產業,布局建設一批專業化、公益化、開放化、能力強的產業重大技術創新平臺,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二是實施高水平產業重大科技項目。結合國家、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高新技術產業向中高端攀升的總體布局,全年協同推進111個重大科技項目,其中包括25個新實施的投資超500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項目,已完成新增投入2.9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9.77億元,納稅0.69億元,獲得利潤1.68億元,新申請專利75件,獲專利授權29件。三是引育高層次產業領軍人才。堅持打造產業高地與人才高地相融合的人才工作方向,積極推廣「離岸創新」「柔性引才」等創新模式,吸引集聚一批「金字塔」頂尖人才團隊、前沿技術精英和掌握關鍵技術人才來常州創業,催生一批高科技新產業、新業態、新亮點。前三季度,組織申報「龍城英才計劃」領軍型創新人才引育項目62個,立項45個;新增省科技創新團隊5個,新增省創新類雙創人才24名。

3.突出創業引領,培育創新增長極。不斷創新提升「走出去、請進來、搭平臺、選技術、融資本、促合作」的「科技新長徵」品牌,為常州的明天播下創新技術的「金種子」、融入創業資本的「新血液」、優選創業企業的「好苗子」。一是開放引進技術項目。傳承和發揚14年「科技長徵」的精神,制定實施「科技新長徵」活動工作指引,開啟「科技新長徵」產學研新徵程。面對疫情,架設空中熱線等開展靈活、務實的產學研對接20多場,前三季度,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815項,合同金額1.87億元,其中100萬元以上項目71項。以今年「工博會」籌備召開為契機,組織落實「一核兩區」3場主題論壇,籌劃23場系列專題活動方案,邀請近60位重要嘉賓,落實60項籤約項目。二是深度融合創業資本。大力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優化「蘇科貸」,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產業基金,為不同成長階段的科技項目提供多元化、專業化科技成果轉化金融服務。發揮各創新板塊的作用,以引進人才團隊、科技項目、技術成果為重點,開展創新資本對接路演活動,為中小企業和風創投機構搭建對接合作平臺。三是優選孵育創業企業。以培育新興產業為目標,發揮創新型領軍企業、創投機構、社會組織等的主體作用,加快建設一批專業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加速器,孵化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微企業。持續舉辦創新創業大賽,通過探索雙創大賽嵌入市科技計劃體系的新形式,提高科技項目的透明度、「以賽選項」的精準性和「以賽引團隊」支持創業的引導力。2020年第五屆常州市創新創業大賽,有效報名參賽達416項,決出團隊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組、十百千創新型企業組一、二、三等獎153項;獲省雙創大賽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對市創新創業大賽中兩類企業組獲一、二、三等獎的123個項目,納入市級科技計劃項目予以支持5260萬元。

(二)主要特色和亮點

呈現有「四大亮點」:

一是自創區建設成效明顯。常州科教城榮膺中國最佳創業園區第一名;常州、武進兩個國家高新區分別居全國排名第24位、第39位;江蘇中關村、西太湖兩個省級高新區分別居全省排名第1位、第6位;積極推進江蘇中關村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金壇區華羅庚、天寧區創建省級高新區;籌劃推進鐘樓區創建省級高新區。全市示範區擁有獨角獸企業2家、潛在獨角獸企業9家,瞪羚企業76家,位居蘇南五市第二。

二是創新主體快速壯大。全年三批高新技術企業組織申報1716家,申報數量同比增長65.16%,增幅全省第一;其中,首次申報1321家,較上年增加619家,增幅88.18%,創歷史新高;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數1156家,同比增長60.33%,增幅全省第一。全市高企預計將突破2300家。完成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811個;組織企業申報省級以上項目654個,已獲立項74個,其中7個省重大成果轉化項目。全市創新型領軍培育企業達71家,科技型上市培育企業410家,10家企業入列2019江蘇省百強創新型企業榜單。截至9月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681.23億元,同比增長4.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47.6%。

三是創新平臺不斷增強。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家,累計401家,列全省第四位;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2家,累計11家,列全省第四位;新增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8家,累計755家;9家單位獲省新型研發機構研發投入獎補1370萬元,列全省第二位;新增中以產業技術研究院、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應用技術研究院等江蘇省產研院專業所3家,累計8家,列全省第四位;新增江蘇省產研院聯合創新中心11家,累計20家,佔全省五分之一,列全省第二位;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公共服務重大科技創新平臺42家。

四是雙創活力持續迸發。新增省級創業孵化載體11家,其中,新增省級眾創空間6家、孵化器5家;累計省級以上136家。組織申報市級科技創業孵化載體26家,其中,眾創空間11家,加速器2家,孵化器13家,認定23家。國家級創業孵化載體啟動組織申報。全市36家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獲省級評定B類以上,列全省第3,其中9家獲評A類,列全省第3。

二、2020年出臺的主要創新政策和重要舉措

202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推進科教創新明星城建設工作,以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為引領,出臺了突破性強、引導性高、具有操作性強的創新政策和具有常州特色的創新措施。

一是聚焦創新主體培育,推出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新政。為了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爭創高新技術企業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實現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總目標,2020年6月20日,我市出臺了《常州市進一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若干政策》,政策重點圍繞強化企業科技創新屬性、強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強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各級政府科技投入、強化責任擔當等5個方面推出具體措施,持續量質並舉壯大我市高新技術企業集群。

二是聚焦產業發展支撐,出臺支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政策。為集聚發展重大公共創新平臺和新型產業創新服務組織,重點解決高水平研發創新平臺不多的問題,持續加大開放整合創新資源的力度。9月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出臺《常州市關於支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推進和加大支持國家級和省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企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企業研究院、企業重點實驗室)、科教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科教單位重點實驗室)、公共服務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專業研究所、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等4大類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使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真正成為全市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抓項目、抓創新和抓環境的主戰場,集聚人才、整合服務和培育新興產業的重要推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力軍,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三是聚焦創新資源集聚,開啟「科技新長徵」活動品牌。2020年常州市科技局制定《「科技新長徵」活動工作指引》,常州將傳承和發揚「科技長徵」的精神,站在新的起點再次啟程,開啟「科技新長徵」,助力常州市科教創新明星城建設,助力常州高質量發展。「科技新長徵」活動方案核心將圍繞「找項目、引資金、育企業」展開,「找項目」是指圍繞企業需求,在國內外尋找先進的技術、推動轉移轉化,尋找優秀的人才、吸引落地創業,「引資金」是指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促進資本與技術對接,吸引金融機構關注常州,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推動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育企業」是指通過雙創載體的新建和提檔升級,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通過服務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大力打造企業集群。

我的發布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鵬 常州市委宣傳部外宣(發布)處處長

【王鵬】:

謝謝張副局長,接下來請媒體朋友就關心的問題提問,提問前請舉手示意,被邀請提問後請先自我介紹。

江蘇廣電總臺記者現場提問

【江蘇廣電總臺記者】:

張副局長您好,剛才在您發布稿中提出,9月份常州市剛剛出臺了《常州市關於支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我想了解一下,新政策有哪些新的亮點和特色?

張朝暉 常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

【張朝暉】:

20209月份,我市出臺了《常州市關於支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政策聚集未來產業方向和我市優勢產業領域,圍繞解決行業重大技術問題和培育自主可控產業集群的目標,重點打造一批在全國、全省具有較強影響力、標誌性在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政策》明晰了四個方面內容:

一是明晰了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內涵。重點推進和加大支持國家級和省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企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科教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公共服務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等4大類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使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真正成為全市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抓項目、抓創新和抓環境的主戰場,集聚人才、整合服務和培育新興產業的重要推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力軍,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二是明晰了三年建設目標。到2022年底,聚焦集成電路、5G通信、新一代人工智慧、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方向,智能製造裝備、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智慧能源等優勢產業領域,培育建設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企業研究院、企業及科教單位重點實驗室、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專業研究所、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50家以上,其中新增省級以上創新中心5家;新增企業研究院5家;新增企業重點實驗室15家;新增科教類重點實驗室15家;新增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專業所5家;新增科技公共服務平臺5家。

三是明晰了對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的支持力度。對國家、省重大平臺預研籌建項目支持力度可達1億元、5000萬元,對企業研究院建設,支持力度達1000萬元,對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力度達1000萬元,對企業和科教類的重點實驗室支持力度達200萬元,並對國家和省立項建設項目實施資金配套支持。

四是明晰了市區聯動,形成合力。對公共服務類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綜合運用無償資助、股權投資、後補助等組合拳進行扶持,對企業類、科教類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採用無償撥款方式進行扶持,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資金引導和槓桿作用。內容相同或相近的項目,市級資金就高不重複支持。對省級以上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項目,明確由市、區兩級財政聯動支持。

常州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常州日報記者】:

王副局長您好。我想請問一下,為保障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高水平建設,財政資金如何落實?支持方式有何創新?

王美蓉 常州市財政局副局長

【王美蓉】:

記者您好!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經把堅持創新放在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今年九月份就出臺了《常州市關於支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此次出臺的支持政策,站位高、力度大,市財政局作為資金保障部門,為確保政策支持到位、資金保障到位,進一步創新支持方式,打出「無償資助+有償支持」組合拳,力促財政資金使用提質增效和統籌聚焦。

一是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為配套 「五大明星城」建設,今年市級財政設立科教創新明星城重大項目獎補專項,預算安排資金1億元,分別對我市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採用立項培育、後補助等不同方式進行分期分檔支持。

大家都知道,一方面,在編制2021年財政預算時,我們要求各部委辦局貫徹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對基本支出公用定額標準壓減15%,「三公經費」壓減20%以上,「會議費」「培訓費」壓減30%。另一方面,我們在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財政支持力度。

二是實行「撥改投」撬動支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擬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常州高投毅達科創基金,以29%的財政資金撬動71%的社會資本,共同支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及其重大科技項目的引進和建設,首期規模3億元(財政8700萬元)已籌資到位。

三是通過「撥改貸」放大支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增信和風險保障作用,通過「銀行+政府」合作模式,會同金融機構設立「常科貸」「人才貸」等金融產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企業投放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

中吳網記者現場提問

【中吳網記者】:

趙委員,您好。剛才在發布稿中,提到了開啟科技新長徵。我想了解一下,科技新長徵的「新」具體有哪些體現?

  新 常州市科學技術局專職委員

【趙新】:

常州科教資源相對薄弱,面對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及其轉型發展中的巨量技術需求,我們開啟了科技長徵活動。十多年來,常州市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搭平臺、引人才的做法,成功探索出一條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的科技創新常州模式

新的時代賦予科技長徵新的內涵,今年是謀劃十四五的關鍵之年,科技新長徵活動核心將圍繞找項目、引資金、育企業展開,科技新長徵的「新」體現在「四個更為重視」:

一是更為重視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科技創新工作(如龍頭企業、中介機構、高校院所、科技園區),全社會聯動協同組織開展各類科技活動。

二是更為重視圍繞先導產業、主導產業精選優選項目,更為開放地吸引金融資本助推企業成長,推動科技型企業上市。

三是更為重視科技招商,在發掘項目、引進人才的過程中注重項目的引進落地、孵化培育以及企業家能力提升。

四是更為重視對本地創新創業載體的培育提升,大力培養複合型管理人才,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鵬 常州市委宣傳部外宣(發布)處處長

【王鵬】: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提問環節就到這裡。謝謝三位領導,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相關焦點

  • 海南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2020年5月14日)歡迎參加由省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首先,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嘉賓,他們分別是省商務廳副廳長程瑗女士,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李志強先生,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徐清寧先生,三亞市國際友好中醫療養院副院長薩仁女士。稍後,請他們介紹習總書記發表4.13重要講話以來我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 ...情況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提升計劃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召開
    池州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提升計劃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召開 2020-03-30 16:17:37
  • 銅陵市義安區2020年民生工程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
    銅陵市義安區2020年民生工程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發布稿義安區財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馬斌(2020年11月27日上午9:00)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民生工程新聞發布會,是對我區2020年民生工程工作的全面總結。在此,對各位媒體朋友蒞臨新聞發布會表示熱烈歡迎!同時,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我區民生工程事業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
  • 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
    12月18日,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向廣大新聞媒體介紹普洱市綠色食品,特別是普洱咖啡產業發展相關情況。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林健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第四屆江西公共安全創新創業大賽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新聞發布會現場(文穎 攝)11月17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科技廳聯合召開第四屆江西公共安全創新創業大賽新聞發布會。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劉青介紹大賽有關情況。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公共安全保障民生,創新創業點燃夢想」,「第四屆江西公共安全創新創業大賽」於今天正式啟動。
  • 江蘇召開2019年全省低碳發展狀況新聞發布會
    2020年7月1日上午10點。   杜其松: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省生態環境廳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在此,首先向辛勤工作的廣大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敬意!7月2日是第8個「全國低碳日」,主題為「綠色低碳 全面小康」。
  • 2020年央視春晚新聞發布會時間地點及看點揭秘
    2020年央視春晚新聞發布會時間:2020年1月20日下午2點  2020年央視春晚新聞發布會主持人:央視著名主持人潘濤和央視新聞聯播著名主持人李梓萌聯袂主持  2020年央視春晚新聞發布會主題:「共圓小康夢
  • 2020世界生命科技大會雲龍湖峰會新聞發布會集錦 - 徐州市人民政府
    10月21日上午,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於洪亮主持新聞發布會,徐州市泉山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勝,徐州市泉山區商務局局長魏紅,世界生命科技大會雲龍湖峰會組委會副主任孔劼人出席新聞發布會,對2020世界生命科技大會雲龍湖峰會有關情況和活動安排進行介紹並回答記者提問。
  • 權威發布 | 2020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相關情況如何?請看發布會...
    2020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新聞發布會時間:2020年12月7日15:00地點:市民中心B1039實錄內容歡迎並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向大家介紹的是2020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的相關情況。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論壇籌委會副主任、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周健先生,論壇籌委會副主任、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賈興東先生,論壇籌委會執行副主任、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局長賈長勝先生,寶安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張東雁先生。
  • 【精彩回顧】2020年度中國複合材料行業趨勢發展發布會
    【精彩回顧】2020年度中國複合材料行業趨勢發展發布會 2020-11-1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舉行2020年省兩會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原標題:5月7日雲南舉行2020年雲南省兩會新聞發布會(第一場)·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專場  5月7日,雲南舉行2020年雲南省兩會新聞發布會(第一場)·政協雲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請雲南省政協副秘書長、省政協辦公廳主任,大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周胡榮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江西舉行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9月14日江西舉行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新聞發布會  9月14日,江西舉行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新聞發布會,請江西省委農辦主任、江西省農業農村廳黨委書記江枝英介紹辦好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西活動工作情況,江西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萬國根
  • 宜賓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0年移動源汙染防治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0年12月23日,宜賓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0年移動源汙染防治情況新聞發布會。宜賓新聞網、宜賓電視臺、宜賓晚報等市級新聞媒體單位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會議由市生態環境局黨委委員、機關黨委書記劉玉為主持,市生態環境局相關科室負責人、市機動車排汙監控中心負責人參加會議。
  • 2020—2021雪季秦皇島市冰雪運動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舉行
    12月17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市體育局對我市2020—2021雪季冰雪運動發展總體情況進行了發布。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指示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冰雪運動發展、建設冰雪運動強省,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冰雪運動發展的要求部署,搶抓2022冬奧會重大歷史機遇,全面推進冰雪運動推廣普及,將冰雪運動打造為帶動秦皇島冬季產業發展新引擎,我市以6個全覆蓋為具體抓手,全面推進冰雪運動做大做強,在全市營造了濃厚的冰雪運動氛圍。冰雪運動場館全覆蓋。
  • 常州天寧區文旅經濟發展暨青果巷省級夜間文旅集聚區建設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6日下午3:30  發布地點:常州市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松健堂  發布主題:天寧區文旅經濟發展暨青果巷省級夜間文旅集聚區建設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員:鄭   亞   中共天寧區委常委、天寧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許術易   天寧區文體旅局局長                   汪   舟
  • 帶你直擊2020首屆大灣區汽配展新聞發布會
    5月30日,由廣東華商匯汽車產業採購供應鏈平臺與DMP大灣區工博會主辦的華商匯汽車產業鏈企業家交流暨2020首屆大灣區汽配展新聞發布會在廣州麗豐中心召開,60餘家國內汽車主機廠和汽車零部件企業代表參會。
  • 潁上縣政府新聞辦舉行2020年重點工程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
    12月8日,潁上縣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2020年重點工程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 潁上發布、潁上縣政府信息公開網、縣融媒體中心等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縣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華山就我縣2020年重點工程完成情況進行通報:按照2020年初我縣建設投資計劃,縣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共承擔建設項目15個,其中續建項目3個,新建及計劃開工項目12個,總投資36.2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58億元。
  • 江蘇省常州市——2020年十大初中排行榜
    學校以「嚴格而自由」為校訓,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創造適合教師發展的管理,創造適合學校發展的文化,以輝煌的業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建校三十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北郊人團結一致,艱苦創業,認真探索,追求高目標,堅持高品位,創下了驕人的業績,學校得以迅速發展,進入省市先進學校的行列,享有良好的辦學聲譽。
  • 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濱海新區打出組合拳
    津雲新聞訊:濱海新區是天津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擁有大量國家級科技創新機構和創新型企業。在12月11日舉行的濱海新區新聞發布會上,區科技局局長張桂華對於濱海新區科技創新情況,以及「十四五」期間如何推動濱海新區創新發展做出介紹。
  • 2020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新聞發布會
    2020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新聞發布會(2020年12月14日)歡迎出席2020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新聞發布會。今天非常高興邀請到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趙英傑先生、海口市政府副市長龍衛東先生、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陳良先生、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市場與信息化處處長陳聖法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2020年冬交會籌備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先請趙英傑先生為大家介紹2020年冬交會籌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