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10後小朋友都在玩什麼?大家的回答可能都很一致:手機。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對生活的滲透,80後、90後的童年玩具已經成為了歷史。丟沙包、跳皮筋、和泥巴等遊戲成為了80、90的獨特記憶。
這麼多年過去了,作為80、90年代出生的你,這些玩具還記得幾個?
俄羅斯方塊機絕對稱得上是小時候的高級玩具。經典的單色像素屏幕,不像現在這麼花裡胡哨。簡單的幾個按鍵可以控制開關、難度、上下左右。要是哪個小朋友有這樣一臺遊戲機,其它小朋友都會爭相來借。幾個小朋友還可以在一起打,比試誰的積分高。
雖然以俄羅斯方塊命名,但它可不只有這一個遊戲。貪吃蛇、躲賽車……幾個簡單的遊戲就能玩的不亦樂乎。
這個遊戲無論80後還是90後都應該很熟悉。簡單的一個粉筆、一個沙包就能組成一個遊戲,而且一玩就是大半天。
遊戲規則也十分簡單。參加者先通過猜拳決出遊戲次序。第一個人先將沙包丟到第1格,然後根據格子單腳或雙腳跳,返回的時候到達第2格,彎腰撿起第1格上的沙包,再單腳越過第1格,以此類推。直到走完第8格,參加者就可將沙包扔向「天空」,再從第一格起跳,到達7、8格後背對沙包,然後用手摸沙包,1次成功摸到就可以投沙包決定自己的「房子」。
每個學校門口的小商店,一定都會有泡泡膠。一個花花綠綠的硬紙板上粘著一袋一袋包裝好的泡泡膠。付了錢後,老闆就會從紙板上扯下一個給你。一袋裡一般裝著幾個像牙膏一樣的膠和幾個吹泡泡用的短吸管。玩的時候拿出一管膠和一個吸管。打開膠的蓋子和封膜後擠一點出來粘在吸管的一頭,然後用另一頭吹氣。一邊吹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泡泡一點點膨脹。
顧名思義,最初的竹蜻蜓是用竹子製成的。但90後更熟悉的是簡易的塑料竹蜻蜓。幾毛錢一個的竹蜻蜓小時候幾乎人手一支。竹蜻蜓的外形呈T字,豎著的是手持部分,而橫著的像一個螺旋槳,當旋轉豎著的那根,螺旋槳就會運轉起來,帶著整根竹蜻蜓飛到天上。
受動畫片的影響,小編小時候曾經颳起過一陣「溜溜球風」。課間的時候,同學們都拿出自己的溜溜球,幾個人在走廊圍成一圈切磋技藝。一般的同學只能保證順暢的上下滑動。再厲害一點的則能倒轉、橫轉。會各種花式玩法的人絕對是小學生心中的男神or女神。
說了這麼多,
大家的童年都玩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