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訊(記者 陳妮希)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七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以下簡稱:光博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開幕儀式。當日,東湖高新區與多家業內知名企業籤署合作協議,合作內容涉及集成電路、顯示面板、智能製造等多個細分領域,籤約金額總計過百億元。
據悉,光博會自2002年成功舉辦以來,已歷經16屆,累計吸引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400餘家知名企業參展,近53萬專業觀眾參觀,同期舉辦150餘場專業論壇。隨著武漢光博會在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和品牌化方面不斷深入。如今,它已是我國規格最高、最有影響力的光電子信息專業展會之一,是世界了解中國光電子產業最新發展的重要窗口。
全球知名電子行業企業參展
當日,展會四大展示主題助力光電產業復甦,覆蓋雷射、光學、光通信、晶片、光電傳感、光電創新等全產業鏈。大多數參展企業在行業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一批全球知名光電子企業如理波、IXBLUE、牛津儀器、海洋光學等,國內以及華工科技、銳科雷射、紫光集團、昂納集團、上海瀚宇等一大批國內細分領域規模排前五的企業參展。在光通信方面,達姆科技、永鼎光通、盛為芯、邁威通信、芯思傑等一大批發展迅速的新星企業悉數參展,為展會光通信展區帶來全新活力和看點。展區專業氛圍濃厚,企業表現出了較強的疫後復甦的產能和動力。
同時,一大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技術、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及產品也在展會悉數亮相。其中,創鑫雷射展出自主研發的創下國內同類工業切割用雷射器功率最高紀錄的40 kW多模連續雷射器,所配備的單模塊6 kW也同步打破國內工業實用型單模最高紀錄。上海飛博雷射推出國內首創的點環(牛眼)光斑光纖雷射器,成功解決焊接工藝中飛濺控制的難題。安揚雷射展出毫焦級百瓦飛秒光纖雷射器,該雷射器所用光纖全部為自產自研,其脈衝能量是目前量產光纖雷射器的最新突破。福建中科晶創展出自主研發的光學超晶格PPLN晶體,性能達到了國際大廠同等水平,價格僅是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肯維捷斯(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的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微型非球面透鏡組顯微鏡頭的光學設計方案,實現了顛覆顯微鏡行業的小型化和性價比,在器件級的尺寸上實現了完整的顯微成像系統。
150個專業買家團覆蓋全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光博會結合產業特點,深挖多項活動,有力促進了產、學、研及供需之間的交叉融合。
展會現場設置新品新技術發布專區、人才招聘海報專區、智慧財產權保護專區、重要成果洽談專區,專業買家洽談區,為企業提供產品發布、市場銷售、商務洽談、人才招聘等一站式服務。
此外,本屆光博會現場有中國船舶、華為、天馬、航天三江、富士康、中電集團、東風、國營長虹機械廠等150個專業買家團參觀,完成從供應商到終端用戶的閉環合作。
與此同時,2020光環獎也將於11月11日晚正式揭曉最終獲獎名單。MKS/NEWPORT、索雷博、艾羅德克、愛萬提斯、Edmund、長飛光纖、福晶科技、銳科雷射、華工雷射、創鑫雷射、聯贏雷射、華日雷射、大族思特、安揚雷射、貝林雷射等上百家企業,共同追逐5大獎項15個獲獎名額。
舉辦國內首創「中國光電子研究生論壇」
據介紹,本屆光博會期間,還將緊扣光學前沿,圍繞集成光電子、光網絡、生物醫學光電子等科技創新領域,以及雷射先進位造技術、雷射產業、5G光通信、新基建、矽光晶片、光纖傳感、矽光產業等熱點技術方向,舉辦1場高峰論壇、15場專題論壇、近200場專題報告,聚焦光電產業新態勢。
其中,安徽光機所劉文清院士、武漢大學徐紅星院士、海南大學駱清銘院士、中科院苗金水研究員、北京大學陳良怡教授等近百位專家學者,長光華芯董事長閔大勇、華工雷射總經理鄧家科等知名企業代表齊聚光谷,共同探討一系列熱門的光電技術,共商光電科技未來。
同時,本屆光博會還為中青年科學家提供舞臺的「青年科學家論壇」,舉辦了國內首創的「中國光電子研究生論壇」,並將首次舉辦「中國雷射產業大會」,共同探討凸顯產業熱點的消費電子領域的加工新寵超快雷射技術、雷射焊接技術、近兩年在工程項目中異常熱門的光纖傳感技術、被譽為光通信產業發展新機遇的5G通信技術以及5G新基建下的光通信機遇、被稱之為「顛覆光通信市場」的矽光技術等。
◎相關新聞
武漢躋身世界創新集群前30強
長江商報訊(記者 劉倩雯 通訊員 郭珍珍 董黎)昨日,第十八屆「中國光谷」智慧財產權國際論壇在光谷國際科技會議中心舉行,這也是 「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的主論壇之一。來自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構建與智慧財產權發展」這一主題展開交流。
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顯示,中國在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排名中位列第14位,在多個領域表現出領先優勢,是躋身綜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經濟體。而武漢在全球創新指數中,首次躋身世界創新集群前30強,實現3年三連跳,顯示出武漢經濟在疫情影響下仍然保持了韌性與活力。
據悉,智慧財產權已成為中國光谷和武漢的新引擎和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支撐。近年來,武漢市先後獲批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武漢發展地位進一步凸顯,創新優勢進一步激活。
2019年,在全國169個國家高新區中,東湖高新區綜合排名第四,其中,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位列全國第2位,自主智慧財產權對東湖高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顯現。
近年來,光谷相繼成為全國第一個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第一批國家專利導航光通信產業發展實驗區、第一批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國家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工程試點園區。目前,東湖高新區專利申請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增長,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達4000餘件。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