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台州1月3日電(記者 範宇斌 通訊員 鄭涵尹)38年來,他公開承諾決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將誠信視為興業之本,曾被評為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他還在店裡安裝監控視頻來監控自己,讓顧客能夠時時看到他修理鐘錶的過程。將誠信注入每一隻鐘錶,成為他的職業操守。
近日,記者走進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城關一鐘錶店,今年57歲的店主、黃巖區個體勞動者協會副會長葛星君接受採訪時表示,「誠實守信、與人為善是做人的根本,我覺得就像鐘錶一樣,離不開分分秒秒、時時刻刻的堅持和積累。」
圖為:葛星君正在專注地修表。受訪者供圖
技術是服務的硬槓槓
在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的黃巖區勞動北路,葛星君開的萬豐鐘錶店並不惹眼。
1982年,高中畢業的他成了一名「城鎮待業青年」,當時國家積極鼓勵自謀職業,他就在這裡邁出了個體事業的第一步。
鐘錶製造業發展很快,每隔一段時間,表的款式就會更新。對於他這個剛進入鐘錶業的年輕鐘錶修理匠來說,光靠原來學的一些修理機械錶的技術已不適應市場的發展。
「人家能造鐘表,我難道不能修理鐘錶?」遇到技術障礙的葛星君時常勉勵自己,並開始了一段學習之路。
他從書店買來或向他人借來有關現代鐘錶的科技書籍刻苦學習,同時想方設法購買最新出產的各種類型鐘錶,把它們拆開來再裝起來。拆了裝,裝了拆,反覆試驗,悉心鑽研。「因為熱愛這個職業,有時專研學習一天一夜,我都絲毫感覺不到勞累。」
隨著修表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型鐘錶只要到葛星君手裡,不出幾天,就摸索和掌握了它們的構造和性能特徵。他儼然成為了行業的專家,名聲鵲起。「修鐘錶是個技術活,技術過關、過硬是贏得顧客好口碑的第一道硬槓槓。」
圖為:葛星君修表時候的場景。受訪者供圖
誠信是贏得好口碑的關鍵
由於葛星君修表技術過硬,來他店修鐘錶的顧客接踵而來,有些顧客甚至從別的地區趕過來找他修表。生意日漸紅火,但他始終堅守友善的家風,堅守誠信文明的經商理念。
38年來,這間30多平米的小店常門庭若市。對於每一位到來的顧客,葛星君都誠以待人。「顧客以前戴過我這裡的手錶,中間有了BP機、手機,過了十幾年又想戴回來,還是想到我。」葛星君說,自己沒有什麼經營秘訣,靠的是精湛的技術、誠實的經營、合理的價格。
近日,記者到訪店裡,葛星君正在埋頭修表,妻子在研讀鐘錶修理資料。記者繞著櫃檯走了一圈,發現櫃面上擺的是飛亞達、格雅等價格平實的大眾品牌。
幾年前,有位外地小夥拿出一塊表交給他修。葛星君打開一看,發現裡面有顆夾板螺絲掉了出來,卡在擺輪上,他立即把螺絲扳回原位,交給那位小夥子。
「不能修了?」那位小夥子問。「已經修好了。」葛星君說。
小夥子覺得難以置信:「我在外地也給修表師傅看過,說修一修要兩三百,因為出差趕時間才帶到這裡修。」「就是螺絲掉了。」葛星君一笑,「沒什麼大毛病,不收你錢。」
這事讓小夥子感動萬分,直到現在,他還時常到店裡修表、買表。
誠信是經營發展的內核
自1982年開始從事個體經營以來,葛星君始終堅持篤守誠信,將信譽視為興業之本,向社會公開承諾決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明碼標價,按實收費,童叟無欺。
在店裡,一臺外框黑色的電視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電視機正實時播放著修鐘錶操作臺的畫面。監控視頻不是用來防止偷盜,反而監控安裝者,這是為何?
「有些鐘錶比較名貴,我安裝監控視頻,並在店裡顯眼處播放視頻,主要就是讓顧客時時看到我修理鐘錶的過程,讓他們有個安心。」葛星君說。
「我的生意一直不錯,每天來我這裡買鐘錶、修鐘錶的人都不少,有的已經成了二三十年的老客人。」葛星君說,我的生意能做這麼長時間,那些客人這麼多年願意一直來我的店,無非是因為我的店不騙人,技術好,價格合理這三點,其中不騙人是最重要的。
「像手錶壞了,走不動了,一般外行都不太知道是哪裡出的問題。修理的時候,修的人說是什麼問題,顧客也就相信是什麼問題了。」葛星君說,「誠實是做人的本分,生意要長期做下去必須得誠信,但是誠實也像鐘錶的時間一樣,靠分分秒秒、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你以次充好,壞了誠信名聲,客人哪裡會再來照顧你的生意。」
在葛星君看來,誠信問題不僅關乎著一家店的信譽,也關乎著整個行業的信譽。平日裡,最讓他氣憤的事,就是新聞中聽到、看到同行虛報價格,以次充好欺騙顧客。
談及推進社會誠信建設,葛星君建言,各行各業的行業標準、職業道德規範一定要發揮作用,落實到底,從業人員不光要練就精湛的技術水平,也要真正地按照標準、規範來做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