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新手而言,甫踏入耳機的世界就要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市面上的耳機不僅品牌眾多,型號更是五花八門,而這些不同樣 式的耳機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又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耳機呢?這個單元便是為了有這樣困擾的人們準備,帶著大家簡單認識耳機的基本形式及規格,並逐步踏入耳機精彩的大世界。
耳機有著各種各樣的外型與配戴,一般常見的分類有:耳塞式、耳道式、耳掛式、頭戴式與耳罩式
這幾年,耳道式耳機在市場上快速成長,只要上購物網站搜尋一下就會發現,品牌、型號之多,已經到了令人眼花撩亂的地步。這類型耳機又可以稱為耳內式、入耳式,顧名思義就是將耳機前端的耳塞置入耳道內,耳塞的形狀各家設計略有不同,製作材料基本上是以泡綿和矽膠材質居多;耳道式設計的優點是隔音效果很好,大幅降低了外界噪音幹擾,所以不需要太大的音量,就能夠清楚聽到音樂中的細節,也比較不容易傷害聽力。隔音好是個優點,但是需要注意使用環境,為了您的安全,一般建議不要在騎車或在馬路上行走時使用。
Meze 11 Deco
大多數MP3隨身聽、手機等3C產品隨機附送的耳機以耳塞式居多,但這種型式的耳機隔音效果普遍不佳,聆聽音樂時很容易受到外界噪音幹擾,影響音質表現,而且為了對抗噪音,用家常常會不知不覺提高音量,如此很有可能造成聽力受損。雖說隔音效果不佳,還是有很多消費者偏好耳塞耳機,原因很簡單,配戴舒適度高,卷線收納容易且不佔空間,適合隨身攜帶使用。
顧名思義就是掛在耳朵上的耳機,這類型耳機還可以細分為兩種類別,其一是以約50元硬幣大小的單體為基礎並延伸出掛耳支架,而單體本身是服貼著耳朵,好處是完全沒有耳塞或耳道式的異物感,戴起來非常舒服。其二是以耳塞耳機為基礎並延伸出掛耳支架環扣在耳朵上方,耳塞與耳掛雙重固定可增加配戴穩定性,而且沒有耳道式的麥克風效應問題,適合拿來運動使用。而且體積不會太大,適合隨身攜帶使用。不過耳掛式設計還是有缺點,尤其是遇到有戴眼鏡的用家,耳掛架卻容易和眼鏡腳「打架」,耳殼上緣反而會因為兩者「卡卡」而感到不適,這個部分值得多加留意 。
AirJax +Remote
頭戴式耳機和上一段提到的耳掛式類似,單體是服貼著耳朵,但固定方式改成頭戴形式,繞過頭部上方,通常這類型耳機的頭戴支架會做得很細,有點像發箍的樣子,一方面減少體積增加便攜性,另一方面也跟整體設計美感有關,小小的單體如果配上又大又厚的頭戴也很奇怪吧?既然單體是服貼著耳朵,配戴時就不會有入耳異物感,而且頭戴的穩定性也不錯,同時又兼具體積小巧的便利性,更重要的是解決了耳掛支架「卡」到眼鏡腳的疑慮。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戴這種耳機就像戴發箍一樣,會有「夾」頭的感覺,如果遇上頭型比較大的用家,夾頭的緊繃感會更明顯。
VK-1 Classic
耳罩式的體積明顯比其它型式大很多,所以非常容易辨認,主要特徵是耳機本體會把整個耳朵蓋住就像多了一層罩子,但是因為不會壓到耳朵,所以舒適性比服貼在耳朵上的耳掛、頭戴還要更好,至於夾頭的問題在耳罩式身上依然存在,所以這種中大型耳機,大多數會在頭戴內側增加軟墊,藉以增加舒適度。
耳罩的優點是可以承載較大尺寸振膜,理論上能夠再生更好的低頻響應,獲得全頻段的聲音表現,再加上前面提過舒適度較高的優點,適合長時間使用,因此早期多用於錄音室或其他專業用途,當然也獲得不少發燒友的青睞。耳罩式的缺點是體積大、攜帶不方便,所以大多數用家會選擇在固定場所使用,不過這種「缺點」已經慢慢被「扭轉」了,這幾年有廠商開始在耳機外殼上發揮創意、求新求變,再搭配各種營銷手法強調時尚潮流感,成功吸引不少年輕族群開始把耳機當做隨身配件,外出時不一定戴在頭上,掛在脖子上也能當做飾品來彰顯個人特色。
Meze 99 Classic Silver
如果再進一步細分,耳機還可以分成開放式、封閉式兩種。
觀察耳罩耳機的外型最容易判斷它是屬於開放或封閉。開放式耳機,通常外殼會使用網狀、柵狀…等可透聲的材質,當然也有例外,例如在外殼側邊開一些孔洞,這類型耳機在使用時還是聽得到周遭環境音,雖然隔音效果不強,但是整體聽感較開闊、輕鬆,不過低頻比封閉式少一些。另一方面,既然您聽得到環境音,代表旁人也聽得到耳機發出的音樂,音量開太大還是會干擾到他人喔!
封閉式耳機的外殼是一整片密不透風,隔音性能比開放式耳機好很多,如果剛好選擇到合適的耳墊,將耳朵周圍密合起來,隔音效果不輸給耳道式耳機。少了周遭環靜音幹擾,聆聽時更容易注意到音樂中的細節,所以聲音清晰度更好,而且普遍低頻量感較多,但是聽感不會像開放式那樣寬鬆、開闊,相對聆聽壓力也比較大。
對於經常搭乘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的人來說,旁人交談聲、引擎隆隆聲實在是相當惱人,如果能夠擁有一副抗噪耳機,就可以降低環境噪音的幹擾,讓用家輕鬆享受音樂或安靜入睡。
抗噪可以分為主動式與被動式兩種,被動抗噪很容易理解,例如耳道耳機、封閉式頭戴耳機、封閉式耳罩耳機,利用本身良好的隔音效果來達到阻絕環境噪音的目的。
主動抗噪就比較複雜一些了,而且需要額外供電,購買時可以將電池續航力納入考慮,常見的主動抗噪原理有兩種,第一種是利用微型麥克風持續偵測環境噪音,再針對噪音的聲波發出反向訊號,達到相互抵消的功效。第二種方式是針對特定頻率發出反向聲波,例如火車、飛機引擎等低頻噪音,如果您選購的是第二種形式,那麼使用時還是會聽得到周遭的聲音,千萬別誤會是耳機抗噪效果不佳喔!
看完這些信息後,是不是更進一步了解耳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