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先秦時期,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夏商周、戰國七雄等國家,但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中華大地上出現的國家遠不止被大多數人所熟悉的這些。
先秦時期,可謂萬國林立,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國最後都被大國兼併了,他們在當時沒幹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也無法在史書上留下什麼出彩的記錄,很多人甚至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些國家。
但是,國家雖然滅亡,其後人猶在,後人將本國的國名作為姓氏,使得本國的歷史得以傳承,而有的更是將其發揚光大,使得該姓人口在我國姓氏排名中位居前列。
今天就要講一個在歷史上幾乎不被人所知道的國家,但其後代卻將本族的姓氏發展為我國十大姓氏之一,那就是——黃國。
黃國,相傳是由伯益的後代所建立的國家,姓氏為嬴姓,也就是說,和戰國時期的秦國王室、趙國王室是同一個祖先。
公元前648年,黃國被楚國滅亡,其後代以國名為姓,在其後的兩千年中在中華大地上四處遷徙,發展壯大,到如今成為了我國姓氏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
黃國滅亡之後,第一個將黃氏家族發揚光大的人物叫做黃歇,即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春申君為楚相二十五載,政績卓著,被賜以淮北十二縣,從而給黃氏家族帶來了第一次中興。
公元前238年,春申君在政治鬥爭中失敗遇害,其子孫受株連而被迫流散各地,其中,黃歇長子黃尚一支,形成了後來的江夏黃氏。
現今,大多數黃姓的人都將春申君黃歇作為黃姓的始祖。而江夏則是海內外黃姓華人公認的總郡望和發祥地,故有「天下黃姓出江夏,萬派朝宗江夏黃」之說。
黃氏家族除了給後世輸出眾多優秀人才之外,也為中國的地名做了很多貢獻,現今中國很多地名都是黃氏家族在遷居各地定居後,以自己的姓氏而將該地命名的,如武漢市的黃陂區,黃岡市及其下轄的黃州區、黃梅縣、紅安縣(原名黃安縣),黃石市。
此外,還有上海市,上海簡稱「滬」或「申」,其中「申」的由來即是此地曾經是春申君的封地,黃浦江在以前也被稱為黃歇浦和春申江。